-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855
- 244
- 45
- 24
- 9
- 876
- 602
- 320
- 223
- 120
- 794
- 80
- 69
- 52
- 4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何伶俐 《医学与哲学》 2015年36卷18期 32-35,38页ISTICPKU
【摘要】 神经衰弱在现代精神医学中的地位如何,是否能作为独立的疾病诊断类别而存在,东西方精神病学界及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上几乎存在完全不同的看法.论文从神经衰弱诊断地位和患病率的文化差异入手,分析不同文化中疾病症状呈现和诊断中存在的差异,提出一个与精神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葆萍 夏本立 等 《中国健康教育》 2012年28卷12期 1062-1063,1069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了解某部队复杂电磁环境作业人员神经衰弱现状和影响因素,为改善复杂电磁环境作业人员神经衰弱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某部复杂电磁环境作业人员142人,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检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人群神经衰弱发生率为52.6%.单因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剑梅 《医学与哲学》 2011年32卷21期 35-36,78页ISTICPKU
【摘要】 从神经衰弱到抑郁症这个医学标签转变的背后有着一系列社会原因:理性化进程中人的主体地位的凸显,心理化的抑郁症取代了躯体化的神经衰弱;国家政治对个体的精神健康的介入,抑郁症获得了知识和心理基础;在美国和前苏联、西医和中医以及全球化和本土化冲突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兰胜作 廖波 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9年23卷8期 564-56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失眠症与神经衰弱临床特点、病程、转归及两者的异同.方法:按CCMD-3标准,诊断为失眠症76例,神经衰弱78例分编入组,然后呈自然流动和生活状态,对两组患者进行6年追踪调查.结果:(1)失眠症、神经衰弱的临床特点有许多相似之处,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玉华 《世界中医药》 2009年4卷3期 171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笔者于2004-2006年运用七福饮治疗神经衰弱56例,疗效满意,并与采用西药治疗的56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为我院2004-2006年的门诊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2组.
【关键词】 神经衰弱/中医药疗法;@七福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赖晓明 田少鹏 等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8年19卷4期 314-3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评价益脑胶囊治疗神经衰弱(肝肾不足、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试验组益脑胶囊,对照组脑灵素胶囊),试验组342例,对照组111例.结果 益脑胶囊治疗组临床愈显率为523.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红艺 倪红梅 等 《医学与哲学》 2008年29卷1期 8-10页ISTICPKU
【摘要】 结合医学的发展轨迹,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疏理中发现,一些曾经或正在风靡的病症概念中或系统或散在地涉及了亚健康的相关问题.就亚健康与慢性疲劳综合征、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及中医"未病"等相关概念作一比较分析,希冀有助于亚健康概念与范畴的研究及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肖蔚 《现代预防医学》 2007年34卷11期 2121,212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农村理发店空气污染对从业人员健康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96家使用煤炉加热用水,空气污染指标监测不合格的农村理发店,并选择在理发店工作1年以上的从业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同时选取82家,不使用煤炉加热用水,空气污染指标监测合格的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飞霞 徐爱国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07年34卷13期 2479-248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长期接触苯胺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对某工厂268名接触苯胺作业人员进行全面健康状况调查,同时选择了同单位无苯胺接触史的240名工人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接触组神经衰弱症状、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偏低率、高铁血红蛋白平均含量均显著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伏英 邢玉梅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07年34卷21期 4021-4022,402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手机电磁辐射对使用者神经衰弱症状的影响.[方法]对医科大学拥有手机的238名和95名无手机的在校大学生,以问卷方式对其一般健康状况、使用情况、患病情况、父母亲的职业、文化程度、神经衰弱症状等进行现况调查.[结果]手机使用年限与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小玲 邬力祥 等 《中国学校卫生》 2006年27卷8期 675-6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永州市中学生神经衰弱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永州市10所高中高三学生进行了调查,以CCMD-3的神经衰弱标准作最后医学诊断.对所得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 学生神经衰弱总患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智生 《中国学校卫生》 2006年27卷3期 2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神经衰弱(Neurasthenia)是指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劳,常伴有情绪烦恼和一些心理生理症状的一种神经症.它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官能症,大学生人群发病率较高,与学习、生活、情绪、精神、躯体疾病等因素密切相关,发病机理尚未明了.重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小玲 邬力祥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06年33卷5期 757,76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索研究生神经衰弱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在各高校医院收集研究生神经衰弱病例为病例组,在健康研究生中随机抽65人作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病例组有遗传背景的占35.38%,对照组占9.23%(χ2=12.8269,P<0.0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修平 程庆璋 等 《华西药学杂志》 2006年21卷1期 106-1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活力苏口服液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疗效.方法176名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连续用药28 d.结果活力苏治疗组的总有效率(71.59%)明显高于养血安神糖浆对照组(47.72%).结论活力苏口服液对肝肾精血亏虚型神经衰弱患者的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玉萍 张亚林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5年9卷32期 211-213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神经衰弱的病因通常被笼统地归因于心理、社会及生物学诸因素的复合作用.目的:探讨神经衰弱发病与患者个性、生活事件及血清埃伯斯坦-巴尔(EB)病毒阳性率的相关性.设计:病例-对照观察及前瞻性配对分析.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玺 乔成林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5年11卷1期 62-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评价酸枣仁软胶囊治疗神经衰弱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238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128例服用酸枣仁软胶囊,对照组110例服用心神宁片,两组均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18.75%,显效率为48.44%,有效率为9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宝继英 张丽英 等 《中国学校卫生》 2004年25卷1期 122-1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从不同角度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研究已有不少报道,并提出了许多预防及调试措施.为了解对中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影响较大的神经衰弱的患病情况,笔者对内蒙古自治区7所中学的回、汉族学生进行了调查,以便为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及各民族间中学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少墨 方肇勤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04年31卷3期 262-264页ISTICPKUCA
【摘要】 神经衰弱病机寒热虚实错杂,变化多端.现代医学尚无特效药治疗,且有一定副作用,中医药的辨证论治在改善神经衰弱患者症状,减少西药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通过计算机检索了近五年的神经衰弱的文献,从神经衰弱的辨证分型与不同治法的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源 《中国临床康复》 2004年8卷30期 6585-658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考察神经衰弱与大五人格维度及人格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大五人格个性调查表(NEO-P1)测查分析台州学院64名神经衰弱(神经衰弱组)和56名正常大学生(正常对照组)的人格特征.结果:5个维度中,神经衰弱组与正常对照组除宜人性差异无显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光敏 邹晓波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4年8卷18期 3562-356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二重辨证施治对神经衰弱的疗效,及其在开放式心理病房的适应情况.方法:将65例神经衰弱患者按随机的原则在开放式心理病房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研究组用二重辨证施治,对照组用认知疗法结合阿普唑仑、氟西汀等.研究时间共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玉萍 张亚林 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4年30卷3期 205-2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衰弱与患者个性、生活事件及EB病毒的关系.方法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O)、生活事件量表(LE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0例神经衰弱患者治疗前后和30名正常人进行评估,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血清EB病毒抗体-IgG和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春美 《中国临床康复》 2004年8卷3期 556页ISTICPKUCA
【摘要】 神经衰弱是一类常见的神经官能症,在校大学生发病率较高,学习、生活颇受影响.对患神经衰弱的150例大学生进行了体育疗法、心理疗法、体育与心理综合疗法的相互对比研究,有效率:体育疗法88%、心理疗法84%、体育与心理综合疗法94%.体育与心理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之清 《中国临床康复》 2004年8卷23期 4825-4826页ISTICPKUCA
【摘要】 颈椎病及胸腰椎疾病是多种慢性病之源.探讨血压异常、冠心病、心律失常、脑缺血、不自主运动、癫痫神经衰弱等疾病的关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跃旗 孙惠莉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3年7卷1期 92-92页ISTICPKUCA
【摘要】 由于慢性肝炎具有持续存在、反复发作及传染性等特点,慢性肝炎患者容易由疾病的挫折和冲突引起长期焦虑而出现以神经症为主要形式的心理障碍,表现为神经衰弱、焦虑神经症及恐怖症等.当慢性肝炎患者出现心理障碍时,一方面严重影响肝脏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另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华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3年29卷5期 334-3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衰弱患者的发展变化.方法采用队列内病例对照研究,对1992年诊断为神经衰弱患者十年后进行随访,完成随访98例.结果诊断改变为41%,造成诊断改变相关因素有精神病家族史、起病年龄、症状反复发作、伴躯体症状;8个精神病早期症状中7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超胜 余丹 等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03年9卷6期 348-348,351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我科自1996年12月~1999年12月应用脑反射治疗仪配合常规用药治疗神经衰弱34例,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渭泉 刘焱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3年7卷25期 3492-349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交变磁场治疗神经衰弱的疗效和治疗机制. 方法:应用磁场强度 11~ 20 mT交变磁场,对 60例临床确定的神经衰弱患者进行了治疗,用脑电相干函数的分析方法观察了 42例治疗前后相干值的变化 ,耳垂作为参考电极,安静状态记录 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林琳 万琪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3年7卷22期 3102-310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神经衰弱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情况,比较氟桂利嗪和三环类药物的疗效. 方法 : 将 80例神经衰弱患者随机分为氟桂利嗪和三环类药物治疗组,用 EAB 100重心平衡测定仪进行治疗前后平衡功能的观察. 结果 : 神经衰弱患者平衡功能障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睿 《中国学校卫生》 2002年23卷4期 322-3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神经衰弱是指经常不能正常睡眠,祖国医学称之为"不寐".近年来随着学生学习负担加重,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学生中的常见病之一.轻者入睡困难,时寐时醒,醒后难以再寐,重者彻夜不眠,并常伴有头晕、头痛、心悸、健忘、乏力等症状,严重影响学生的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