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1
- 3
- 2
- 1
- 1
- 7
- 6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前胜 徐蓉 等 《护理学杂志》 2017年32卷3期 72-7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通过调查住院患者当前称呼的相关情况及患者需求,以便更好地促进人文关怀护理,提升护理服务品质.方法 对全院21个病区290例患者目前称呼现状以及患者期望的称呼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对当前称呼“非常满意”占52.76%,“满意”占36.2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金美 丁亚娣 等 《中国乡村医药》 2020年27卷1期 64-65页
【摘要】 目的 了解中老年住院患者对护士称呼满意度和期望,为护理人员恰当称呼患者提供依据,提升住院患者就医满意度.方法 随机选择2018年5—6月中老年住院患者249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进行对护士称呼满意度和期望的调查.结果 中老年住院患者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兴华 候颖 《西部医学》 2004年16卷3期 283-283页ISTIC
【摘要】 目的调查住院病人与护理人员交流过程中,病人对称呼方式的心理需求.方法对我院600名住院病人随面分为实验组(300人)和照组(300人).实验组按年龄长幼实行亲情称呼,对照组采用直呼床号姓名的方法,用问卷调查病人的心理满意程度.结果对住院病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娟 王江汉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14卷2期 49-53页
【摘要】 从社会行为论视角出发,分析会话交际中称呼语的超常规使用.研究表明在具体的语境中,动态社交因素影响交际者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和需求,用特定的称呼语进行交际.对称呼语超常规使用的分析有助于交际者了解如何合理利用或调控各种语境因素,以维系和发展人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明兰 刘传江 《科技信息》 2013年20期 168页
【摘要】 本文概括了汉语称呼语的社会分类及分类因素,并且就其分类探究汉语称呼语的英译策略,旨在规范汉语称呼语的使用和促进中西文化经济交流的顺利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茹花 王伟 《魅力中国》 2011年2期 244-245页
【摘要】 本文在总结前人礼貌研究的基础上,以2008中国翻译理论研究高层论坛中的一个发言为研究对象,分析礼貌策略在该演讲中的应用,并将其归类:谦虚(贬己尊人)、称呼准则、夸大和弱化断言、趋同原则("我们"的使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玉红 孙学艳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年28期 89,91页
【摘要】 从汉语言和英语言的文化背景切入,详细论述了两种语言中称呼语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文化的根源,以及二者之间的关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迪 《科教文汇》 2009年33期 240,273页
【摘要】 作为语言交流起始语言的称呼语,虽然简短,但含义丰富.它犹如一张无形的名片,传递出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教育背景.它是交际双方进行沟通的重要媒介.东西方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称呼体系.这种差异正体现各民族独有的风俗和文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秀丽 《考试周刊》 2008年48期 189页
【摘要】 称呼语是社交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建立、保持、加强各种人际关系的作用.从称呼语中我们就可以分析出说话者与对方在人际关系、社会地位方面、亲疏、高低的差异.中国和日本同属亚洲国家,在亲属呼称的用法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不可以认为是完全等同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菲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7年9卷4期 581-582页
【摘要】 <篇首> 称呼语是人们见面打招呼用语,表示彼此关系的名称.它是一个敏感、开放的词汇系统,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反映了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历史积淀.称呼语是言语交际中说话人传递给听话人的第一信息,是说话人对听话人身份、角色、地位、权势和亲疏关系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岳小兰 向芳 《当代护士》 2004年6期 34-35页
【摘要】 目的:调查住院病人与护理人员的沟通交流过程中,护理人员对病人称呼的方式以及病人对其称呼的心理需求.方法:随机按青年、中年、老年三个不同年龄层次各抽选50名住院病人,以4种不同的称呼方式(即按床号称呼、直呼其姓名、按职业称呼、按年龄长幼称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翠莲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5卷2期 53-55页
【摘要】 从跨文化交际学和语用学两个角度,结合称呼语英译汉的实例,探讨称呼语翻译中达意和传神的相互关系.翻译时首先应忠实原文,力求达意.在达意的基础上争取传神,以最大限度地取得译文与原文交际值的翻译等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江霞 王寒冰 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3卷1期 108-113页
【摘要】 广义地讲,称呼语包括当面招呼用的呼语和介绍他人的称谓.称呼语能体现人们之间的社会角色关系,与语言的人际功能密切相关.根据系统功能语法,人际功能体现话语基调,使话语有不同的正式性程度,从而反映人们之间不同的地位、接触和情感,还影响对语气和情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冬冬 江嘉昕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1年21卷3期 138-139页
【摘要】 探讨不同的称呼在医疗过程所起的作用.分析不同的对象对不同的称呼有时可产生截然相反的效果.研究表明:得体称呼在融洽医患关系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晓丹 《前沿》 2013年2期 104-105页
【摘要】 本文通过描述在高校中常见的学生之间的称呼语来探讨称呼语体现出来的内群偏私心理,反映出人们需要在社会认同中确立自我的社会身份,寻求正向的自尊,但社会认同理论同样认为,个体过分热衷自己的群体,就容易引起群体间偏见、群体间冲突和敌意.所以在意识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宁春慧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2011年7期 32-32,36页
【摘要】 本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俄罗斯社会交际中使用的称呼语的变化。称呼语的使用是一种交际行为,或者说是一种交际技法。称呼语的运用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表现出这个时期的社会制度、文化习俗、经济形态和民族特点,因此也就作用于特定语言环境中不同阶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娥 《前沿》 2009年5期 181-184页
【摘要】 布朗与吉尔曼在研究称代系统时指出,由于权势与同等这两种不同的社会关系的存在,欧洲语言的代词对称系统也体现出两种不同的语义特征.经过对汉语各类社会称呼语的语义分析,发现汉语社会称呼语系统具有以下特征:存在"权势"和"同等"两种社会语义特征的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齐凌雲 郑灵珍 《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 2022年4期 252-254页
【摘要】 随着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世界各国交流日益密切,从而引发了文化层面的碰撞.本文从中西方遵从的不同的礼貌原则出发,通过研究四类常用英汉礼貌用语:招呼语、称呼语、称赞语以及禁忌语,分析语用差异及其成因从而对跨文化交际活动顺利进行提供一定的指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玉琼 《医学与哲学》 2019年40卷12期 53-56页ISTICPKU
【摘要】 人际语用学关注人际交往与互动中的人际方面的语用学视角.在人际语用学视阈下,基于医患会话的相关语料,研究患者对医生身份的解构,发现在医患冲突性话语中,患者主要从医生的职业、医品和能力三个层面解构医生的身份,表达对医生的不满和质疑.关系研究是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燕 董方莉 《医学与哲学》 2016年37卷6期 86-89页ISTICPKU
【摘要】 批评性话语分析关注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揭示语言背后隐藏的权力和意识形态.Fairclough的三维分析模式是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础上提出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范式,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本文运用Fairclough的三维分析模式,从词汇、语法和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珍辉 《健康博览》 2014年11期 38页
【摘要】 孩子两三岁了,还不会说话,要么只会说单个字或称呼语,要么只会模仿语言,多为无意义的语言.这种孩子往往自娱自乐,不听指令,喜欢独自玩耍或不愿意、不懂得如何与小朋友一起玩,对父母缺乏安全感及依恋,与人无目光交流或交流短暂.这样的患儿就有精神行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嘉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29卷6期 87-91页
【摘要】 医患关系是在医生了解患者病情和患者理解医生诊断的一个交互式的过程中形成的.语言在整个交互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背景下,以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中的访谈和参与观察法收集相关案例,并分别从称呼语的选择、请求语的选择和医学术语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红英 《文教资料》 2013年26期 19,48页
【摘要】 人际功能不仅可以通过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体现,还可以通过称呼语、人称代词及可以表达讲话者态度的一些词体现.本文探讨了英汉第二人称代词在祈使句中如何体现人际功能等问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前光 陈玉红 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31卷6期 941-942页
【摘要】 <篇首> 人们在交际中,称呼他人是一种重要的礼仪.称呼用语即称称谓语.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同的称谓系统.在跨文化交际中,英汉称谓语使用的差异与翻译的不同使世界各民族称谓语各有特色.同时,每种称谓系统都是这个民族内部社会交际的产物,反映着该民族的风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聪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年26卷5期 151-152页
【摘要】 <篇首> 称呼语作为语言徽章,标志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人们的身份地位,反映着民族文化的特性,是人类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封建宗法制社会,素以"礼仪之邦"著称,而西方则是民主自由制和基督教神学发达的国家,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翠莲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19卷5期 114-115页
【摘要】 语用学近年来已被翻译工作者们广泛地运用在翻译实践中.翻译时,人们不仅注重字面语义的传达,而且为了实现更好的交际目的更加强调语义的转换,必须关注原文的语用意义,遵循目的语的语用原则,最大限度地取得译文与原文交际值的翻译等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嘉纯 《文学教育》 2023年4期 162-164页
【摘要】 "老外"是当今中国人脍炙人口的对外籍人士的称呼语,但中国人和欧美外国人对"老外"一词的文化心理却大相径庭.尊称、平称或是蔑称,"老外"一词激起了不少波澜.本文作者通过调查问卷采集数据,研究"老外"一词与国别之间的联系、中国人心目中典型的"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莫全娜 《中外健康文摘》 2012年09卷21期 17-18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礼仪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护理专业学生205例,随机分为有可比性的两组,其中对照组75例,按照教学大纲进行基础的护理礼仪教育;观察组1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护理礼仪教育,并在实习期间进一步强化.请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春华 《中外健康文摘》 2011年08卷44期 24-25页
【摘要】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运用护士人际交流技巧,要运用得体的称呼语,注意说话的姿势和语言的关系;说话要言之有理,抓住重点;说话必须注意音调;注意用非语言信息配合语言信息;注意收集反馈.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患者的迫切需要.我通过多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