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5
- 3
- 6
- 4
- 3
- 1
- 9
- 5
- 3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耀 田丽慧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7期 3267-32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人工植被建植是青海湖流域沙地生态恢复的有效措施,揭示典型固沙植物的水分和养分利用效率,并分析影响其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因素,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固沙植被对高寒干旱环境有限资源的利用策略,为促进脆弱沙区的植被恢复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以青海湖...
【关键词】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稳定碳同位素;稳定氮同位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富荣 吴沿友 等 《广西植物》 2024年44卷3期 576-5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喀斯特地区土壤中的硝态氮占主导地位,但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异质性.因此,种植在喀斯特地区的桑树幼苗可能会遭受低氮胁迫.为了给种植在喀斯特地区的桑树幼苗提供科学的无机氮管理,该研究以桑树幼苗为材料,采用水培试验,以改进的霍格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哈丽古丽·艾尼 伊丽米努尔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20年40卷6期 1031-104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新疆南北疆8个不同生境林龄群体的胡杨叶片为材料,测定幼树和成熟胡杨叶片的天然稳定碳、氮同位素组成值(δ13C、δ15N)以及碳含量、氮含量和比叶面积,分析叶片δ13C、δ15N值与海拔、经纬度、叶片碳氮含量、比叶面积以及水分利用效率之间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初琴 缪绅裕 《安徽农业科学》 2022年50卷15期 19-21页
【摘要】 生物的稳定同位素组成包含关于其地理和生态起源的信息,是生物的自然指纹,不易受生产加工过程而改变,有着较高的稳定性和准确度,因此可以将稳定同位素作为地理来源的过程指标和示踪剂.稳定同位素分析目前已广泛用于产地溯源,尤其是在传统分析方法不能提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易现峰 李来兴 等 《动物学研究》 2004年25卷3期 232-235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以玉米面、小米面和绿豆粉(质量比为5:3:2)的混合食物饲喂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种高原鼠兔,40d后断头杀死,取其后腿肌肉测定稳定性碳和氮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用混合食物饲喂后,高原鼠兔的稳定性碳同位素比值显著升高,由对照的(-24.66±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露露 孟庆权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8年38卷3期 544-55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福州市滨海后沿沙地人工营造的湿地松、木麻黄、尾巨桉、肯氏相思和纹荚相思防护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年龄(新叶、老叶)叶片、表层土壤(0~10 cm)天然稳定碳、氮同位素丰度值(δ13C、δ15N),研究稳定碳、氮同位素丰度值与水分利用效率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大伟 李明财 等 《生态学杂志》 2007年26卷1期 40-4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测定青藏高原东部高寒区不同海拔主要植物和消费者种群(雀形目鸟类和小型哺乳类)的稳定碳、氮同位素比值,研究了高寒草甸消费者种群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植物平均稳定碳同位素随海拔升高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消费者种群稳定碳、氮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易现峰 张晓爱 《生态学杂志》 2005年24卷3期 306-31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稳定性同位素技术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就被引入到生态学领域.最初是利用植物稳定性碳同位素的差异,开展了许多有关营养流动方面的研究;到90年代,稳定性碳和氮同位素被用来分析动物的食性、营养级位置关系以及食物链结构;本世纪初,由于技术的进步,...
【关键词】 稳定性碳、氮同位素,食性,迁徙,营养级关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婷婷 毕江涛 等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16年1期 48-53页
【摘要】 本研究比较了生长于毛乌素沙地中间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的光合特性、叶片同位素组成以及元素含量等生理生态特征,探讨2种锦鸡儿对毛乌素沙地区域环境的适应性差异。结果表明:中间锦鸡儿的净光合速率( Pn )、气孔导度( Gs )、蒸腾速率( Tr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鑫 张慧玲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6年40卷6期 533-54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物群落对水分利用和养分利用的优化策略,土壤碳周转和氮循环过程对演替变化如何响应,森林土壤有机碳积累机制等都是森林生态学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然而,这些生态学过程的变化在短时间内通过传统的研究手段难以被精确观测,碳氮同位素(13C、15N)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聪聪 马亚东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4年35卷10期 2688-269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红树林是重要的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碳汇功能,对实现"碳中和"和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以瓯江口红树林沉积柱为研究对象,采用210Pb放射性同位素测年分析沉积速率,计算有机碳埋藏速率,评估沉积物有机碳埋藏特征和来源.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姜懿航 导师:贾银涛 方艳红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生物工程(硕士) 2022年
【摘要】 食物网结构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体现形式,是研究水生生态系统的关键问题和热点问题。目前,稳定同位素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水生生态系统的研究中。本文概括性综述了近些年来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朱艳宸 导师:王鹏 同济大学 海洋科学 海洋科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海洋氮循环是海洋中最重要的元素循环之一,通过氮循环过程控制海洋中营养的循环,影响海洋生产活动。同时海洋氮循环还通过生物泵与海洋碳循环紧密相连,共同影响海洋生命活动和地球气候系统。海洋稳定氮同位素信号包含了关键的生物地球化学信息,是辨识海洋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侯秀琼 导师:孙省利 广东海洋大学 水产 渔业资源(硕士) 2009年
【摘要】 海湾处于陆地和海洋之交的纽带部位,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开发环境优越,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随着生态学领域方面知识的不断发展,稳定同位素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并被成功运用于近岸海区食物网和营养关系的研究。但在我国,这些研究集中于渤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睿 宋梅玲 等 《动物学杂志》 2024年59卷6期 908-91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了解同域分布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和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的营养生态位竞争关系,对于正确认识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在草地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位置,以及科学界定其危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青藏高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启龙 程赛赛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6期 2242-22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动物联结着生态系统地上与地下部分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过程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地表甲虫作为典型的大型土壤动物,在食物网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对不同林型地表甲虫的δ13 C、δ15 N同位素特征及营养关系研究对了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喻阳华 李一彤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8期 3356-33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剖析天然次生林生态化学计量与C、N同位素丰度的关系,能够阐明元素平衡对同位素分馏的影响规律,深刻揭示生态系统资源分配机制与利用策略.以贵州白云岩地区马尾松林(Pirus massoniana forest)、山胡椒林(Lindera gl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玄 江红星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6期 1796-18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稳定同位素分析是开展濒危鸟类食性研究的现代化手段,该方法避免了传统食性研究只能反映鸟类瞬时取食的弊端,而反映鸟类长时间取食的同化比例.2014年6月收集了辽宁双台河口黑嘴鸥6种潜在食源213份样品,幼鸟血样10份,幼鸟羽毛27份,成鸟羽毛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全小龙 乔有明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5年35卷8期 1650-165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稳定同位素质谱仪Isoprime100,对采自黄河源区典型高寒草甸和人工改良草地的主要植物进行了碳、氮组成及其稳定同位素丰富度测定,判断植物光合类型,探讨稳定碳氮同位素丰富度对草地植被演替的响应.结果表明:(1)研究区58种主要植物碳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继荣 杨乐 等 《四川动物》 2015年34卷5期 683-687,694页ISTICPKU
【摘要】 本文测定了青藏高原3种常见鸟类——普通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渔鸥Larus ichthyaetus和小云雀Alauda gulgula卵壳膜的δ13C、δ15N,同时结合相关文献同物种肌肉组织中的δ13C、δ15N数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学炎 肖化云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7年31卷6期 1168-117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细叶小羽藓(Haplocladium microphyllum)新老组织及其根际土壤的碳氮含量和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苔藓衰老过程控制元素和同位素变化的机制以及苔藓对土壤的贡献.同种组织碳氮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反映了苔藓固碳能力和氮需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继荣 次仁德吉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9年10卷17期 5786-5790页
【摘要】 目的 研究青稞中稳定同位素在不同生态域的差异性.方法 2016年在西藏不同生态域种植不同基因型的青稞品种,利用同位素质谱仪测定不同生态域的青稞样品的稳定碳、氢、氧、氮同位素,结合Kolmogorov-Smirnov和Levene统计量分别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历水 丁庆波 等 《食品科学》 2013年34卷24期 249-253页
【摘要】 为找到鉴别黑加仑果汁产地的最有效指标,利用同位素比率质谱仪(IRMS)方法研究不同产地的黑加仑果实、树叶、土壤和果汁中碳和氮稳定同位素比率.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黑加仑果实中δ15N值差异显著(P<0.05),并随着地理纬度增加呈减小的趋势;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月琴 李守淳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3年35期 13703-13705页
【摘要】 [目的]基于同位素质量平衡原理,揭示环湖河流对青海湖颗粒有机质的贡献.[方法]通过测定青海湖湖体以及主要入湖河流颗粒有机质的稳定碳、氮同位素组成,分析各入湖河流对青海湖颗粒有机质的贡献.[结果]研究表明,布哈河中颗粒有机质的δ13C值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立刚 曹艳朋 等 《人类学学报》 2024年43卷3期 405-414页ISTICPKUCSCD
【摘要】 河南淅川下寨遗址史前人骨遗存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揭示了不同时期史前先民的食谱特征.仰韶晚期先民(δ13C=-10.2±1.4‰,δ15N=9.4±0.5‰,n=19)以粟黍为主粮,与同时期中原先民相似;石家河文化时期先民(δ13C=-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云凯 张瑞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9年30卷7期 2415-242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江苏近海自古以来是我国重要的渔业基地之一.近年来,随着沿海城市工业的发展,江苏近海局部地区重金属污染比较严重.目前,对重金属在江苏近海食物网中的传递和累积过程尚不明晰.本研究于2017年5月在江苏近海通过渔业资源调查采集生物样品(包括大型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立梅 刘晓静 等 《现代食品科技》 2017年33卷11期 70-74,30页
【摘要】 为了阐述有机蔬菜和普通蔬菜营养成分含量和稳定同位素的差异,本文以普通蔬菜为对照,采用化学分析和稳定同位素质谱方法,对有机蔬菜和普通蔬菜的营养成分含量及碳氮素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普通类蔬菜中水分含量高于有机类蔬菜.有机类蔬菜品种中V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冼燕萍 罗海英 等 《现代食品科技》 2014年30卷6期 289-293页
【摘要】 建立了基于元素分析-同位素比值质谱联用技术(EA-IRMS)分析鉴别鱼翅干制品品质的方法.在测定真鱼翅干制品的稳定碳、氮同位素组成的基础上,获得了真鱼翅干制品的δ13C值、δ15N值区间,通过对比待测样品与真鱼翅样品之间的差异,进而对待测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