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4
- 6
- 41
- 4
- 1
- 34
- 19
- 15
- 11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丽 井明鑫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39卷8期 647-64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南宋医家窦材的《扁鹊心书》,总结、探讨窦材用灸的学术思想及特点。窦材用灸必先明辨经络,辨别阴阳;灸必用补,重视扶阳;临大病时,注重脾肾;每用灸法,屡起沉珂。灸法应用直接灸,取穴少,灸量大,时间长,多有奇效。窦氏灸法应用范围广泛,书中所列...
【中文期刊】 贺彩 范郁山 《江西中医药》 2019年50卷11期 17-18页 CA
【摘要】 研究《扁鹊心书》,整理其中的针灸理论,初步梳理窦材的治疗方法、常用穴位,对窦材的学术思想进行归纳总结,为现代针灸临床应用提供思路.
【中文期刊】 李洪亮 薛智慧 等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23卷10期 1866-1868页 ISTIC
【摘要】 《扁鹊心书》是南宋著名医家窦材所撰.该书是窦氏数十年行医经验的总结,书中着重介绍了有关灸法的临床应用和治验,为灸法的研究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材料.笔者就该书中窦材灸法学术思想的特点有:崇素灵、辨经络、治病求本、本于真元;重元阳、温脾肾、扶阳...
【中文期刊】 刘占文 张翠红 《上海针灸杂志》 2010年29卷11期 739-740页 ISTICCSCD
【摘要】 <篇首> <扁鹊心书>一书为南宋窦材所集录,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及神方一卷.书中注重温养阳气,禁戒寒凉,十分推崇灼灸之法.因此,该书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关于灸法的理论探讨及诸多病症的灸法治疗,具有较高的学术及临床价值.现就该书中的灸法学术思想及其...
【中文期刊】 岗卫娟 《上海针灸杂志》 2010年29卷4期 260-261页 ISTICCSCD
【摘要】 <篇首> <扁鹊心书>[1]载医案有70多则,为针灸医籍中医案较多的.因此,本文将通过对其医案的分析,总结窦材针灸诊治疾病的方法、特点及其方案,为继承其经验,认识针灸诊疗规律,创建具有针灸自身特色的诊疗体系,开展针灸临床诊疗规范化研究奠定基础.
【中文期刊】 吴佳 蔡素芬 等 《针灸临床杂志》 2009年25卷10期 40-40页 ISTIC
【摘要】 <扁鹊心书>辑录窦材所用灸法,具有病症广、选穴精、壮数多、灸药并用的特点.其言简意赅,以扶阳学术思想贯穿其中,有其独到的见解.
【中文期刊】 刘兵 宋佳杉 《山东中医杂志》 2008年27卷5期 349-350页 ISTIC
【摘要】 <篇首> 在源远流长的中医历史以及灿若繁星的岐黄医家中,南宋时期窦材的学术思想与独特的医疗方法至今未被中医界所广泛理解或运用,其"各以已见自成一家之技,治小疾则可,治大病不效矣"(<扁鹊心书·序>),并以"三世扁鹊"自命,且成为了中国史上第一个...
【中文期刊】 张弘 张小霞 《中医文献杂志》 2004年22卷3期 19-21页
【摘要】 本文对<扁鹊心书>的作者窦材的生平,该书的版本流传及现存情况作了考证,并辑录该书提要.
【中文期刊】 傅文录 《河南中医》 2011年31卷5期 473-475页 ISTIC
【摘要】 <扁鹊心书>署名为宋·窦材.窦材在学术思想上重视扶阳,扶阳思路为保护阳气,反对使用寒凉之剂,提出了"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弟三"的治疗方法,对完善火神派扶阳理念具有积极的意义.
【中文期刊】 李铭语 付姝菲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4卷10期 1898-1903页 ISTICCA
【摘要】 窦材为宋代燕赵名医,研究其辨治风病的特色对于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窦材的主要著作《扁鹊心书》分上、中、下三卷,另附神方一卷,所载风病相关篇目19篇、方剂30首、灸法配穴16组.窦材在风病治疗中重视虚实辨证,发展《黄帝内经》以及道家的重阳思想,...
【中文期刊】 袁倩 崔为 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38卷1期 13-16页 ISTIC
【摘要】 《扁鹊心书》载命关穴能"治三十六种脾病",且"能保固不死",然而考查历代针灸医籍发现,此穴名称及该应用仅见于《扁鹊心书》一书,故对"命关"一穴进行考证分析,并整理研究《扁鹊心书》中有关命关穴的内容,结合其他文献及现代研究应用,明确了命关穴即...
【中文期刊】 牛雪研 连越 等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2年13卷17期 6-9页
【摘要】 目的:通过探讨燕赵医家窦材使用艾灸中脘穴、命关穴的临证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窦材所著《扁鹊心书》为检索源,将符合标准的临证医案纳入,提取临床症状信息,并用Excel软件建立原始数据库文件;应用SPSS Statistic23进行...
【中文期刊】 沈正先 刘彤 等 《河北中医》 2021年43卷5期 709-712页 ISTIC
【摘要】 目的 探析燕赵医家窦材《扁鹊心书》使用艾灸关元的应用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以窦材所著《扁鹊心书》为检索源,将符合标准的临证医案纳入,提取临床症状信息,并用Excel 2016软件建立原始数据库文件;应用SPSS Statistic...
【中文期刊】 林晓云 逯子衡 等 《河北中医》 2021年43卷12期 1941-1944页 ISTIC
【摘要】 窦材传承《内经》和道家思想,认为阳气为人身之主宰,饮食生冷、情志内伤或妄用寒凉转下法等皆易损伤阳气,因此临证以保扶阳气为本.基于"脾为五脏之母,肾为一身之根"的学术观点,窦材常以脾肾之阳判断人身阳气的盛衰,治疗疾病注重补益脾肾之阳.《扁鹊心...
【中文期刊】 王锐卿 贾春生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1年36卷5期 32-34页 ISTIC
【摘要】 本文就《扁鹊心书》中石门、关元、天柱、腰俞、命关、目窗与脑空7个命名及定位有歧义的腧穴提出作者的见解.认为胞门子户并非石门,脐下即关元,大杼即天柱,脐俞即腰俞,目明即目窗,并解释了脑空定位的问题,对研究《扁鹊心书》有着重要意义.
【中文期刊】 毛玉璇 蔡青城 等 《河北中医》 2021年43卷8期 1237-1240页 ISTIC
【摘要】 窦材受《内经》和道家重视阳气思想影响,重视保扶人体阳气,倡导"禁戒寒凉,忌用转下",形成独树一帜的扶阳思想,是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窦材重视阳气,提出平人应常以艾灸为主维护一身之阳,阳气亏虚者需以灼艾、丹药、附子温护阳气,阴阳失调者顾护阳...
【中文期刊】 王锐卿 贾春生 《河北中医》 2021年43卷11期 1765-1768页 ISTIC
【摘要】 论述窦材学术思想形成的两大背景,即针砭时弊和承袭道家;在前人成果基础上进行对窦材学术思想补充扩展,增加了辨证论治、重视脉诊、针灸药并用的学术思想,以更加全面、客观地理解和继承其学术思想,指导临床.
【中文期刊】 刘佳慈 李滋平 《环球中医药》 2018年11卷4期 569-571页 ISTICCA
【摘要】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是中医传统理论的重要组成,《扁鹊心书》在运用艾灸治未病方面有其独到的见解.本文主要探析了《扁鹊心书》的治未病思想,其在重视扶阳、补益脾肾、灸药并用方面有其独到见解,对后世“治未病”思想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临床实践...
【中文期刊】 柴可群 江凌圳 等 《浙江中医杂志》 2015年50卷6期 394-396页 ISTIC
【摘要】 《扁鹊心书》为综合性医书,宋·窦材撰,约成书于南宋绍兴十六年,目前所见为清代胡念庵参论,王琦刊刻的版本.现代目录学中均有记载,《中国医籍通考》和《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均提到《扁鹊心书》有十多个版本.作者经过实地调研,对所到图书馆的藏本进行了较...
【中文期刊】 王伏声 李勇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9年16卷11期 54-54页 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救生汤载于宋代窦材的<扁鹊心书>,原书记载用治一切疮痈发背,三十六种疔,二十种肿毒,其主治多属现代医学的急性软组织感染范畴,立法用药意在助阳散寒、温通经络,这与当今中医外科常用的火毒思路、寒凉治法迥异.为考察其现代价值,笔者尝试应用本...
【中文期刊】 程志文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32卷2期 154-155页 ISTIC
【摘要】 在"阴黄"理论的发展中,<内经>、<伤寒论>奠定了黄疸及"阴黄"的理论基础,巢元方等隋唐医家始创"阴黄"的理论,宋代韩祗和、窦材两位宋朝医家将其推向成熟,明代张介宾使"阴黄"理论成为主流.
【中文期刊】 程志文 《浙江中医杂志》 2007年42卷2期 72-73页 ISTIC
【摘要】 自《诸病源候论》出现"阴黄"一名以来,历经宋代韩祗和、窦材,元朝罗天益,明朝张介宾等医家而理论成熟.阴黄、阳黄是根据阴阳学说对黄疸的分类,这一理论历史上有先进性,但存在明显的缺陷.
【中文期刊】 林莺 许金榜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16卷1期 28-29页 ISTICCSCD
【摘要】 <篇首> 热证可灸与热证禁灸的争论由来已久,存在此争论的根据原因在于对灸法的作用机理认识不同.热证禁灸始于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论>,书中反复提出"火逆"、"火劫"等危害的告诫,把灸法作用等同于火法效果,即单纯温热刺激,认为热病用灸是以火济火....
【中文期刊】 李廷保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28卷5期 3-4,51页
【摘要】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方法探析宋代名医窦材所撰《扁鹊心书》治疗内科疾病用药配伍组方规律.方法:利用计算机录入宋代名医窦材所撰《扁鹊心书》治疗内科疾病的中医方剂,采用Excel 2007软件建立相应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整...
【中文期刊】 姜硕 狄忠 等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21卷3期 15-16页
【摘要】 "邪祟"属于中医学"神志疾病"范畴,其临床发病率较高,病象错综复杂,症状多样.<扁鹋心书>首提"邪祟"病名,并对"邪祟"作专篇论述.文章通过整理<扁鹊心书>,分析、总结出其发病的病因病机,并从所载验案中发掘其治则、治法,为临床提供参考.
【中文期刊】 张弘 《内蒙古中医药》 2008年27卷5期 32,39页
【摘要】 <篇首> <扁鹊心书>托名扁鹊所传,北宋·窦材辑,清·胡念庵参论,据原书所载成书于绍兴十六年(西元1146年),但缺乏其它旁证,目前所见版本为清·王琦于乾隆乙酉年(1765)首先印行,主要学术思想是温补脾肾[1],因其上承钱仲阳,下启张元素、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