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9
- 2
- 1
- 1
- 59
- 32
- 5
- 4
- 2
- 40
- 35
- 25
- 9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武月霞 臧赛 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5年10卷26期 1-4,18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首次服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SGAs)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紊乱的潜在机制,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1月就诊于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首次服用SGAs的1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设为服药前组(服用SG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宝京 方灵芝 等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年22卷9期 59-63,81页ISTIC
【摘要】 目的 对常用口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SGAs)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医疗机构药品遴选、临床用药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第二版)》评价体系,从药学特性、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和其他属性5个维度对纳入的10个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桂霞 刘佳 等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2年49卷1期 68-71,82页ISTIC
【摘要】 目的 超声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颈动脉内-中膜的影像改变,分析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代谢综合征与患者颈动脉内-中膜(IMT)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服用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齐拉西酮、阿立哌唑等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10年以上,年龄在30岁以上的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云淑 司天梅 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2年26卷10期 736-74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调查中国十省市第一代及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使用现况,并初步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全国第2次精神药物处方方式调查中,符合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十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并且接受单一、非长效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文 徐彩霞 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2年38卷11期 680-6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氯氮平、利培酮、齐拉西酮和奥氮平四种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将16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入氯氮平、利培酮、齐拉西酮和奥氮平治疗组.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末分别检测各组的心率变异性(Hear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靖平 《中国新药杂志》 2002年11卷2期 110-1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精神药物的开发研究近年来有了很大的进展,发展了一系列称之为第二代的抗精神病药与抗抑郁药.与第一代药物比较,第二代药物的药理机制有所不同,治疗作用更广泛,安全性和耐受性更好.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特点是作用谱更广,对阴性症状、认知缺陷有较好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萌 傅可月 《河北医药》 2017年39卷6期 942-94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现状.方法 收集出院的93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信息,分析其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934例患者中,单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635例(67.99%),联合使用2种及以上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患者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健 高静 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9年19卷37期 10-13页
【摘要】 目的 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MECT联合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为临床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45例被试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奥氮平与利培酮联合MECT组(实验组),奥氮平联合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刁俊荣 焦琨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9年17卷2期 88-8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对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所致QTc间期延长的疗效.方法 选取临沂市荣军医院2015年5月至2018年8月收住院,服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期间ECG检查QTc延长>10ms精神分裂症患者47例.患者确诊后随机分为治疗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洋(综述) 蒙华庆(审校) 《重庆医学》 2015年19期 2672-2674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临床上,新型抗抑郁药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SGAs)常被联合用于治疗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或分裂样情感障碍。临床上常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改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使用SGAs治疗伴明显强迫症状的抑郁症和难治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英 于欣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3年13卷1期 54-56页ISTIC
【摘要】 目的 评价首发精神分裂症单一使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体重和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方法评估6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2,4周末体重和代谢改变,并且对这些患者2年后的体重和代谢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62例患者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玄 赵幸福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13年10卷21期 44-46页ISTICCA
【摘要】 近年来,除氯氮平外的其他第二代抗精神病药被认为是治疗精神病患者的第一线药物,但这些药物未能持续的显示出在疗效方面的优越性.本文从总体结果、精神病症状和副作用三大方面综述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进展,用于了解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有效性,进而为抗精神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敏 王高华 等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2年12卷3期 227-229页ISTIC
【摘要】 目的 了解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氯氨平、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对大鼠体重、空腹血糖、胰岛素和C肽分泌的影响.方法 25只雌性SD(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均分成5组.分别给予氯氮平20 mg/(kg·d)、奥氮平5 m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文杰 王从杰 等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1年21卷5期 340-34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第1代抗精神病药(FGA)联合与未联合第2代抗精神病药(SGA)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7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被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为FGA联合SGA,对照组则为持续应用FGA,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费慧 陈美娟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1年11卷5期 512-514页ISTIC
【摘要】 目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SGAs)广泛用于各类精神病治疗,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FGAs)比较,引起锥体外系副反应(EPSEs)比较少[1],但是SGAs并不是没有EPSEs,通常认为与FGAs有关EPSEs也同样与SGAs有关联.在所有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吉中孚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8年8卷4期 257-260页ISTIC
【摘要】 目的:评价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检索国内外近年文献,对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本文重点比较氨磺必利、阿立哌唑、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舍廷多、齐拉西酮和佐替平9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安全性.并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培鑫 王传跃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7年17卷6期 423-424页ISTICCA
【摘要】 介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较常见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洁 陆峥 等 《上海精神医学》 2007年19卷6期 334-338页MEDLINEISTIC
【摘要】 目的 通过门诊随访,比较四种常用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对于稳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和临床症状的影响,并比较其安全性.方法 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盛建华 《山东精神医学》 2006年19卷1期 58-61页ISTIC
【摘要】 介绍了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作用机理、临床应用和安全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萌 陈元堂 等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2017年38卷1期 92-96页CA
【摘要】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复杂、往往累及终生的常见精神病性障碍,需要长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对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认知障碍均有一定疗效,目前已作为一线用药,但不同患者对药物的有效治疗剂量及耐受性的差异仍较大.本文通过归纳总结第二代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建君 李雪梅 《海峡药学》 2011年23卷5期 99-10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盐酸苯海索抗胆碱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服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合并盐酸苯海索治疗大干3月的60名精神分裂症病人按照服药种类配对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名.研究组在4周内逐渐停用盐酸苯海索,对照组盐酸苯海索剂量保持不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洁卿 蒋持亮 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22卷30期 60-63页
【摘要】 目的 观察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胆影像改变的研究分析。方法 以分层抽样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在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女不限,年龄18~55岁,病程不限。按照不同治疗药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菁 黄春雷 《康颐》 2020年10期 106-107,110页
【摘要】 目的:探讨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齐拉西酮四种药物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对其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 年1 月—2020 年6 月期间的12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其用药分为1 组(氯氮平)、2 组(奥氮平)、3 组(利培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双桨 张立刚 等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6年43卷5期 788-790,793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第二代抗精神病药(SGAs)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齐拉西酮、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患者,研究QTc间期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北京回龙观医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入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57例,比较QTc间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永前 王志仁 等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6年43卷6期 970-973页ISTIC
【摘要】 临床研究显示,体重增加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second-generation antipsychotics,SGAs)在治疗时引起的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SGAs引起的体重增加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提示这可能与基因有关.本文就SGAs引起的体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燕凤 王立源 等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18卷22期 170-173页
【摘要】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致残率高、易复发的严重性精神障碍,其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认知缺陷严重影响患者社会功能,并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利培酮作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代表,通过选择性阻断多巴胺D2受体发挥治疗作用.文章系统综述了利培酮的临床应用进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分裂症协作组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23年37卷8期 641-647页ISTICPKUCSCD
【摘要】 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是我国首个上市临床使用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结合了长效剂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优势,临床应用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带来更多临床获益.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分裂症协作组组织专家,在201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玉清 杨烨 等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23年39卷5期 126-134页ISTICCA
【摘要】 鲁拉西酮是一种新型抗精神障碍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SGA),是多巴胺2型D2和血清素5-HT2A和5-HT7受体完全拮抗剂和部分5-HT1A受体激动剂.鲁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病症状、感情症状、认知症状的治疗效果明显,同时对患者体重、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雪 刘青 等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23年40卷11期 102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患者的局部自发脑活动变化及其与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探究用于疗效预测的生物标志物.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 04 例SZ 患者和86 例健康受试者(healthy control,H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