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
- 1
- 6
- 4
- 1
- 5
- 2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刘建君 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年会 2011年
【摘要】 目的探讨盐酸苯海索抗胆碱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服用利培酮合并盐酸苯海索治疗大于3月的60名精神分裂症病人被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名,研究组在4周内逐渐停用盐酸苯海索,对照组盐酸苯海索剂量保持不变,分别在基线和一月后进行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小蕾 王志仁 等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7年50卷1期 81-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第2代抗精神病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等疾病,但有些药物会引起部分患者出现体重增加、糖脂代谢异常等不良反应,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奥氮平和氯氮平。药物引起的体重增加等代谢异常是临床面临的一大问题,目前有较多的干预方法,包括对日常生活方式的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司天梅 王传跃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1年44卷4期 194-1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氯氮平一直被作为第2代抗精神病药的原型有着“神话”般的历史.Hippius[1 ]将氯氮平的发现描述为是一个“矛盾、不幸和幸运的事件( paradoxes,luck and unfortunate incidents)”.矛盾之一:氯氮平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继忠 江开达 等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1年30卷9期 641-6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迁延的严重损害患者社会功能的致残性脑病,患者常需要长期药物治疗.新型第二代抗精神病药进入临床后,因能同时有效治疗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认知损害和心境症状,改善社会功能,已成为一线治疗选择.齐拉西酮作为新型第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廷云 万晓娜 等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7年40卷4期 230-2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听感觉门控电位P50的影响.方法 采用配对听觉条件(S1)、测试(S2)刺激范式,对33例未经抗精神病药治疗的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患者组),给予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继丰 杨雅芬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7年16卷11期 10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阿立哌唑属第二代新型抗精神病药,具有临床疗效与传统药相当、副作用小等特点[1],因其不引起血清催乳素水平升高,及对体重无明显影响而更适合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本研究对阿立哌唑和舒必利这两种抗精神病药在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副反应方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丽君 谢世平 等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6年39卷3期 157-1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在体研究精神分裂症症状发生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探讨抗精神病药对额叶代谢物质的潜在影响.方法 应用磁共振质子波谱(MRS)技术对10例男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10名男性正常对照者(对照组)检测额叶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海翔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5年14卷7期 671-6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双相障碍是常见的精神病,终生患病率为1.5%~3.0%.特征为反复发作的躁狂和抑郁以及混合发作,可伴有焦虑﹑冲动﹑物质滥用等精神病性症状,重者出现认知缺损,导致个人能力丧失,情感性精神障碍的自杀率高达15%,因此治疗双相障碍尤为重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亓夫梅 展西友 等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0年13卷11期 1624-1625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病史资料分析,比较奥氮平与氯丙嗪单药治疗的住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治疗第四周、第八周的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肌酸磷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爱莲 谭利娜 等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14卷14期 146页
【摘要】 <篇首> 精神分裂症是一个高致残性精神疾病.阿立哌唑属第二代新型抗精神病药,具有临床疗效与传统药相当,不良反应小等特点.而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较多,但结论并不完全一致.为了客观地评价两种药物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优越性,本文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焕荣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13卷19期 14页
【摘要】 目的:了解抗精神病药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对2008~2010年抗精神病药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精神病药销售金额逐年增高,2009年比2008年增长239.69%,2010年比200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淑艳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23卷2期 132-132页
【摘要】 <篇首> 近十年随着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甚至更新一步的抗精神病药的相继问世以及人们对药物副反应方面的重视及对生活质量的要求,第一代抗精神病药临床应用逐年减少,因此与之相关的药物副作用也相对减少,如以前我们常见的椎体外副作用.我们知道,迟发性运动障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