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7
- 2
- 14
- 3
- 2
- 7
- 5
- 4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焦其树 郝丽霞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1年27卷1期 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煮散和散剂在《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占比约1/3,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明确粉碎过程中的制备工艺和粉碎粒度是煮散和散剂"遵古"开发的关键步骤.然而,古籍文献中对制备工艺和粉碎粒度的描述术语众多,且参数不明确.由于缺乏统一的粒度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丹凤 吴长辉 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38卷7期 1467-147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究茯苓超微粉碎适宜的工艺技术参数.[方法]应用振动磨超微粉碎技术制备茯苓超微粉.以茯苓微粉平均粒径(D50)作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观察投料量、含水量及粉碎时间对微粉D50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微粉碎工艺技术参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金莲 刘明贵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6年22卷19期 27-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优选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枳壳挥发油的工艺,分析粉碎度对枳壳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枳壳挥发油的工艺条件,以挥发油提取率为评价指标,粉碎度、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GC-MS对枳壳粉碎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窦霞 靳子明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4年20卷9期 23-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优选党参的超微粉碎工艺并考察其体外溶出度.方法:以党参炔苷提取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加入药粉量、原粉末粒度、粉碎时间对党参超微粉碎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党参炔苷含量,流动相乙腈-水(20∶80),检测波长268 nm;利用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伟杰 张永萍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5年26卷10期 2409-2411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对复方石斛清肺散的成型工艺进行考察研究,旨在确定散剂处方的处理最佳条件及成型工艺路线,为产品实际生产和应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通过测定休止角α、相对临界湿度CRH、粒度等,对比复方石斛清肺散的各工艺路线优选和产品的性质参数,基于相关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汉凤 张清民 《今日药学》 2017年27卷12期 810-814页CA
【摘要】 目的 采用振动式药物超微粉碎机对三七药材进行超微粉碎工艺研究,并研究超微粉碎对其粉末质量的影响.方法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对三七粉末粒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确定超微粉碎工艺参数.与粗粉进行对比研究,分别测定流动性、吸湿性、浸出物含量及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朱盈 导师:王玉蓉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中药制药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目的:超微粉的应用是目前中药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本课题以药典方九味羌活方为研究对象,研究复方中单味药细辛、地黄超微粉的制备工艺,比较细粉和超微粉的理化性质、浸出量等参数,为超微粉碎技术应用于含热敏性成分、挥发油、多糖类中药及毒性中药的适用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谷雨 导师:王玉蓉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中药制药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目的:本课题研究的痛宁胶囊来源于临床经验方,具有祛风散寒,活血通络的功效,用于治疗风寒头痛,瘀血阻滞脉络证。根据药材性质和临床用药特点,尝试应用超微粉碎技术对原药材进行处理后直接用于痛宁胶囊制备,并在实验中对白芷、川芎超微粉碎后的物理、化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延路 饶敦朴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年39卷6期 2859-28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山蜡梅叶精油的提取工艺,并采用GC-MS技术分析山蜡梅精油化学成分.方法:通过设计Box-Behnken响应面模型,考察粉碎粒度、浸泡时间、浸提时间和液料比对山蜡梅精油提取率的影响.再利用响应面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拟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红艳 孙婉春 等 《中医学报》 2024年39卷6期 1295-130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优化三化汤提取工艺.方法:以粉碎粒度、加水量、煎煮功率为考察因素,以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芸香柚皮苷、橙皮苷、厚朴酚、和厚朴酚、羌活醇的含量及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结合正交试验优选三化汤最佳提取工艺.结果:三化汤最佳提取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羚毓 毕野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22年33卷12期 2940-2944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优化疏清颗粒制备方法中的醇提工艺,提高疏清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以靛玉红的含量作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对提取时间、大青叶的粒度、提取温度、滤材目数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建立疏清颗粒中水溶性成分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 确定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桂林 韩丽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7年28卷3期 605-607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香墨低温超微粉碎的粉碎规律,包括工艺参数、粉体学性质等.方法 采用振动式低温超微粉碎机对香墨进行粉碎,每隔3min取样,直至25min.检测样品粒径及比表面积.结果 香墨在18.99min时粒径达到最小值为42.88m,粉碎粒径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云山 张晓春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7年28卷2期 365-367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优选止痛胶囊中延胡索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延胡索的粉碎度、乙醇的浓度、乙醇的用量、提取的时间为主要考察因素设计L9(34)正交试验,以延胡索乙素的含量为指标优选止痛胶囊提取工艺.结果 优选的工艺为:延胡索粗粉、15倍量的40%乙醇、提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寒 金司阳 等 《中医药导报》 2017年23卷21期 71-74页ISTIC
【摘要】 目的:比较研究两种实验设计方法对岩高兰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以获得最大多糖溶出率.方法:以岩高兰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和Box-Behnken设计法优化提取工艺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Box-Behnken设计法得到的多糖提取...
【关键词】 岩高兰;正交设计;Box-Behnken设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怡评 陈伟珠 等 《中国海洋药物》 2017年36卷5期 79-82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从铜藻中萃取岩藻黄质.方法 以岩藻黄质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萃取时间、粉碎粒度、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岩藻黄质的影响.结果 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样品粉碎粒度80目,在萃取温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爽 周祉延 等 《山东中医杂志》 2015年7期 536-538页ISTIC
【摘要】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选用不同单因素,研究黄刺玫树皮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芦丁标准品作为对照,通过有机溶剂提取后,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总黄酮的含量。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选取水浴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浓度、粉碎粒度等因素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春林 陈卫红 等 《中医药导报》 2014年6期 80-81,82页ISTIC
【摘要】 目的:优选倍他环糊精包合跌打促愈片中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挥发油提取量为评价指标,优选其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工艺为:A2B3C3D2,即饮片粉碎成粗粒,加10倍量水,浸泡2 h,提取3 h。结论:优选的提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紫玉 杜鹏阳 等 《今日药学》 2017年27卷9期 595-598页CA
【摘要】 目的 制备细辛脑干粉吸入剂以提高细辛脑的稳定性,解决现有细辛脑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低及不良反应多等问题.方法 采用易于工业化生产的气流粉碎法,通过马尔文激光粒径仪和新一代药用粒子撞击器深入考察工艺因素、不同药物-辅料比及药物-载体比对其吸入性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扬洲 冯少斌 等 《今日药学》 2017年27卷2期 109-112页CA
【摘要】 目的 研究过岗龙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采用福林酚法测定多酚含量,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药物粉碎度、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过岗龙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过岗龙多酚提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