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95
- 6
- 1
- 19
- 11
- 10
- 4
- 1
- 17
- 12
- 10
- 10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马琳 李俊清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2期 8547-85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阔叶红松林是北温带物种最丰富的地带性群落之一,长白山地区是其在中国范围内的中心分布区.中国政府已建立保护网络(24个自然保护区组成)来保护阔叶红松林及其重要的物种资源,但成效不显著.利用系统保护规划软件C-Plan,以集水区为规划单元,计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云 梁晨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6期 1984-19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系统保护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以长江流域湿地为研究区,构建了基于气候、地貌分异的湿地生态地理综合分类单元,并将其作为宏观尺度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目标,同时考虑以湿地鸟类为代表的物种保目标,依托Marxan系统保护规划工具,确定了长江流域湿地保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路 欧阳志云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4期 1284-12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减缓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将有限的保护资源用于关键区域,Margules等提出了系统保护规划(Systematic Conservation Planning)概念和方法,目前该方法已成为国际主流保护规划方法.与传统基于专家决策的保护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曲艺 李佳珊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19期 6394-64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综合三江平原湿地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的生物多样性特征,在系统保护规划方法(Systematic Conservation Planning, SCP)框架下,以集水区为规划单元,计算研究区域不可替代性指数,确定高保护价值网络体系,通过保护空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晓龙 李晓文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15期 3953-39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黄淮海地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区域现有湿地保护状况,再基于湿地类型、保护状况和目标保护物种分布,综合考虑GDP、人口密度等社会经济因素,以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目标,运用系统保护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以Marxan作为空间优化模型,进行多目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彩瑶 崔铭烨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8期 3223-32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保护修复是维持和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举措.识别生态保护修复优先区并进行有规划的生态保护修复能够达到抑制生态环境退化的目的.以浙江省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模型、神经网络自组织映射(SOM)聚类分析法、空间统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红 欧小杨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2期 5128-51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气候变化通过改变湿地水文过程等影响湿地的空间分布,城市化进程加剧了湿地破碎化程度并导致湿地生境退化,构建连续的湿地生态保护网络体系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和城市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北京市现有湿地空间分布呈现斑块面积小、破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昕 廖凌云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2期 5159-51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旨在提升社区生态福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前对自然保护地社区福祉测度研究多从社会经济福祉方面进行测度,较少考虑生态福祉及其空间关联.构建中国国家公园社区福祉综合评估框架,以武夷山国家公园内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文 吕江涛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9期 3625-36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当前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为代表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已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开展,但相关规划的理论和方法支撑仍较为薄弱,如何确定合理的保护修复目标,并对生态保护与修复格局进行整合优化,是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规划需要解...
【关键词】 一体化保护修复;系统保护规划;"目标-成本-效益"协同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封志雪 周键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2期 522-5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保护与可持续管理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但如何判识与优化集成生态系统服务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对象的保护优先区网络,相关研究还很有限.针对"三江并流"区,选取珍稀濒危与特有动植物物种和自然植被类型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玉龙 赵天英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2期 4868-48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环境恶化使国土空间的管理从重视开发到重视保护转变,相应的思想体系、理论体系与管理机制需要打破旧的路径依赖,建立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生态系统服务网理论将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融合到一起,推动生态系统服务"一张网"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微 甄广润 《生态科学》 2022年41卷1期 50-58页ISTICPKUCSCD
【摘要】 优化生态保护空间格局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国际保护生态学研究的前沿方向.评估资源禀赋、识别并确定优先次序和预测保护区对保护和管理濒危物种至关重要.樟江流域内已占11.9%流域面积的保护区仍出现77.9%流域面积的生境显著退化,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穆泳林 梁晨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10期 3836-38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海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依托系统保护规划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建立气候-地貌-湿地生态地理综合分类单元,并将此单元作为宏观尺度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替代单元,同时以湿地水鸟作为物种尺度的指示物种,综合考虑道路、居民点等社会因素,确定了海河流域湿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金华 黄华梅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23期 8430-84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海岸带高强度开发区域,面临着生态环境质量不高、生态系统受损严重的压力,开展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是绿色湾区发展的必然需求.在分析大湾区海岸带基底、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大湾区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规划的策略,从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房志 徐卫华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16期 5334-53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是目前生态保护的两大主要目标,在保护区体系规划设计中兼顾两个保护目标有助于发挥自然保护区的综合效益.以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都重要的秦岭山系为研究区域,在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重要性评估的基础上,通过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琳 曲艺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13期 4547-455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阔叶红松林(Broadleaved Korean pine forest)是北温带物种最丰富的地带性群落之一,是极危动物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的重要栖息地.长白山地区是阔叶红松林在中国范围内的中心分布区,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晓龙 李晓文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24期 7397-74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运用系统保护规划方法,进行了黄淮海地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多预案分析研究.研究中以集水区为保护规划单元,综合考虑河流湿地生态系统、非河流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物种、地下水等生物信息和路网、居民分布、水坝等社会经济信息,以及已有湿地保护区信息,以二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燚 陈圣宾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24期 7357-73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随着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建设的发展,区域尺度自然保护区体系规划得到广泛的关注.以海南岛为例,探索了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格局进行区域自然保护区规划的方法.研究中,首先从生物多样性分布、水源涵养、水资源保护、土壤保持和海岸带防护等5个方面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卢怡萌 导师:张殷波 山西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由于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与过度消耗使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如何有效地保护地球上现存的生物多样性便成为人类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兰科植物是植物保护中的“旗舰”类群,对兰科植物的保护在某种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黎娜 李晓文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14期 3987-39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生物多样性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格局之间的空间耦合效应,探讨以生物多样性保育为核心目标的自然保护体系同时能多大程度满足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维护和支撑,已成为自然保护领域新的热点关注问题.目前研究多限于陆域生态系统,其方法难以适用于湿地生态系...
【关键词】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耦合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东军 钟林生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6期 3021-30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功能中获得的精神文化惠益.国家公园兼顾科研、教育、游憩等文化服务,其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评估可为国家公园的政策制定与建设规划提供科学参考.通过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总结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内容分类及其价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梦瑶 易桂花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4期 7105-71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荒野地作为由自然主导的生态系统,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提供了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随着人类活动对荒野地的威胁逐渐加大,全球荒野地面积正以惊人的速度缩减,严重威胁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可持续性.由于缺乏必要的连通性,物种迁徙和基因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倩 黄波 《生态科学》 2025年44卷3期 241-253页ISTICPKUCSCD
【摘要】 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已成为缓解城市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有效空间手段,同时有助于调控生态过程和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以深圳为例,结合多源数据,以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为视角,从生态系统供应与需求为出发点,构建城市生态网络,并从社会公平性角度划定城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龙泽旭 导师:马建章 姜广顺 东北林业大学 林学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博士) 2021年
【摘要】 东北虎(Pantheratigris)是世界上体型最大、分布最北的虎亚种。东北虎曾在我国东北地区广泛分布,由于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东北虎在我国濒临绝迹。东北虎作为生物多样性的旗舰物种,其保护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陆续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晓玮 导师:姚崇怀 华中农业大学 风景园林学 风景园林(硕士) 2013年
【摘要】 本研究以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为研究对象,以景观生态学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对该县县域和城区生物生境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通过现场资源调查,对县域范围内生物多样性动植物资源进行了整理和分析;通过对生境因子单因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赵学敏 21世纪论坛2010年会议 2010年
【摘要】 本文在介绍我国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的基础上,分析了湿地系统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巨大作用,并总结了保护和恢复湿地从而应对气候变化所需解决的问题,提出要切实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充分发挥湿地的多种生态功能,就必须大力宣传湿地巨大的生态价值,尤其是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么旭 导师:刘百桥 天津师范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产业的不断壮大,海岸资源利用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同时随意占用稀缺的海岸资源,开展大规模填海造地活动等现象突出,自然海岸资源迅速减少,不仅造成了海岸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对海岸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有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罗洁 导师:黄明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学 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 2009年
【摘要】 西北地区自然生态脆弱,数百年来历经破坏,在城市规划中其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尤为重要。论文在分析陕北地区自然生态的基础上,以陕西定边县总体规划为案例进行两个层次的分析研究,详细阐述如何将景观生态学思想运用到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1.宏观录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廷璐 李娜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2期 4964-49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国国家公园是指在具有显著自然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的区域内,通过完善自然保护与利用体系,实现保护物种、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保障基本生态需求、实现可持续利用等目的,逐步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型自然保护地并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区域.中国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申宇 程浩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1期 4507-45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协同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持对制定系统性保护规划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青藏高原为研究区,应用Maxent模型模拟了重点植物的空间分布,结合世界保护联盟(IUCN)重点动物空间分布数据和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利用Zonation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