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0
- 9
- 4
- 3
- 8
- 8
- 2
- 2
- 2
- 23
- 21
- 15
- 9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毛艳丽 闫永胜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08年35卷10期 1616-16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介绍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微生物絮凝剂及其产生菌的一些发展概况,列举了近几年一些研究较深入的胞外生物高聚物絮凝剂的物质属性和化学组成.重点讨论了胞外生物高聚物絮凝剂的成分分析、絮凝机理以及影响絮凝活性的因素,详细综述了絮凝剂产生菌的遗传学和代谢机...
【关键词】 胞外生物高聚物絮凝剂;絮凝机理;絮凝剂产生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然 杨朝晖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05年25卷4期 82-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介绍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微生物絮凝剂和絮凝微生物的一些发展概况,列举了近几年发现的一些微生物絮凝剂的物质属性和组成,重点讨论了胞外絮凝剂和絮凝酵母的絮凝机理,详细综述了絮凝微生物的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讨论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概况,提出微生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宁 李寅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05年32卷2期 104-1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絮凝剂的来源和分子组成两方面对生物絮凝剂进行了系统分类,综述了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模型以及生物絮凝剂在水处理和发酵工业中的应用,详细阐述了目前国内外提出的几种不同的生物絮凝剂絮凝机理,进而在此基础上剖析了目前生物絮凝剂研究工.作中仍然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通 秦培勇 等 《生物技术》 2001年11卷3期 37-41页ISTICCA
【摘要】 阐述了产絮凝剂微生物及其筛选,以及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取和性能的研究概况;探讨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和应用前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永丽 扈晓鹏 等 《中国酿造》 2014年33卷4期 1-4页
【摘要】 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絮凝活性的天然高分子有机物,具有安全、高效、可生物降解等优点.主要介绍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及其在食品工业中废水处理、浑液分离、固液分离等几个方面的应用,并对微生物絮凝剂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侠 何玉凤 等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0年10卷6期 54-57页
【摘要】 通过研究胞外生物高分子絮凝剂(BF SVI-SD)的成分与结构,探讨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首先采用双缩脲反应、茚三酮反应、蒽酮比色法、Molisch反应、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胞外生物高分子絮凝剂BF SVI-...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水处理;胞外生物高分子絮凝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龙文芳 黄凯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7年30卷10期 5-6,33页
【摘要】 介绍了一株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微生物絮凝剂MBF10,显色反应、紫外扫描和GC-MS分析均表明其富含羧基的多糖,是一种阴离子絮凝剂.该絮凝剂具有广谱絮凝作用,对猪场废水、啤酒废水、生活废水、油脂废水有较好的絮凝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泽文 汪开毓 等 《水产科技情报》 2006年33卷2期 77-80,83页
【摘要】 综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种类、絮凝特性、絮凝机理以及微生物絮凝剂在水质改良中的应用现状,并分析了它作为水质改良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力生 杨捷 等 《电力环境保护》 2005年21卷3期 47-50页
【摘要】 近年来对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不断深入,新的高效菌种不断被发现.简要介绍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分类、絮凝效果及影响因素,重点介绍了新型微生物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玉鸽 黄耀熊 等 《激光技术》 2003年27卷1期 31-33,36页
【摘要】 用激光散射技术测量了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AC,PAC-V在水中自然状态下的分子量、其颗粒的流体力学半径、回转半径、第2维里系数等参数,并根据流体力学半径和回转半径的比值导出絮凝剂的颗粒形态.从而较全面地了解絮凝剂在水中的自然构象,并证实了絮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玉鸽 黄耀熊 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2年23卷3期 84-8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通过对絮凝剂分子性能及机理的研究,为确切探知提高絮凝效果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依据. 方法:利用激光散射技术进行测量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和矾(PAC-V)在水中自然状态下的分子结构. 结果: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PA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美 娄永江 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8年37卷8期 875-879页
【摘要】 以鱼糜漂洗废水为处理对象,采用zeta电位仪和扫描电镜,测得不同pH下,絮凝悬浮液的zeta电位值及絮凝沉淀物的表面结构,获得了三氯化铁与鱼糜漂洗废水中蛋白质的絮凝机理.结果表明:pH 3~5之间蛋白质失稳由压缩双电层机理和电中和机理起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旭 李小明 等 《生物技术》 2006年16卷2期 92-95页ISTICCA
【摘要】 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类新型絮凝剂.絮凝剂产生菌作为微生物絮凝剂的一个科研重点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本文主要总结了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一些研究进展,重点对絮凝剂产生菌的种类、筛选、培养条件、生物学机理等进行了阐述.此外还介绍了国内外几个新的研究方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娄永江 宋美 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6年35卷7期 673-676页
【摘要】 针对污水处理过程中广泛应用的三氯化铁絮凝剂,作者从机理与研究趋势两方面进行了相关探讨,在机理上阐述了4种机理的特点,包括电中和、吸附架桥、网捕卷扫以及压缩双电层,在研究趋势上提出了对絮体结构、构象、zeta电位以及三氯化铁协同效应的加强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越 李利军 等 《食品科学》 2014年35卷9期 30-33页
【摘要】 以赤砂糖糖汁为对象,模拟糖汁的亚硫酸法絮凝澄清脱色过程,研究糖汁亚硫酸法絮凝过程中的Zeta电位.考察加灰(加入氢氧化钙)、硫熏中和、絮凝等步骤中糖汁Zeta电位的变化,以及不同絮凝剂对絮凝沉降过程中Zeta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灰过程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新华 赵晓阳 等 《食品科学》 2010年31卷19期 273-276页
【摘要】 为探讨酸浆法分离甘薯淀粉传统工艺中的淀粉沉降分离机理,进一步制备高效生物絮凝剂.本实验采用zeta电位测定、粒度分析及离子键检测研究副干酪乳杆菌对甘薯淀粉絮凝沉淀的作用.结果表明:絮凝过程基于"架桥"机理,淀粉颗粒与菌体间靠离子键结合,絮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永奎 周礼 等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6年29卷10期 37-38,45页
【摘要】 考察了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Z-67所产絮凝剂MBF-33的絮凝特性.研究表明,该絮凝剂为胞外分泌的蛋白质,每升发酵液可制得絮凝剂粗品0.8~1.1g,对高岭土悬浊液絮凝率最高可达97%.该絮凝剂具有热不稳定性,在100℃水浴中加热20min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洋 王浩绮 等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22卷2期 75-79页
【摘要】 徽生物絮凝剂(MBF)是某些种类的微生物在特定培养条件下,其生长代谢至一定阶段产生的具有絮凝活性的代谢产物.综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宁杰 兰琪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20年47卷2期 431-4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背景]传统絮凝剂的使用会带来安全和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而微生物絮凝剂具有无毒、无二次污染、易生物降解的优点,因此寻找高效廉价的微生物絮凝剂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研究黄孢原毛平革菌BKMF-1767产生的胞外多糖絮凝剂的絮凝特性及机理.[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丽杰 王志存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11年27卷1期 52-5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絮凝酵母SPSC01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的融合菌株,用其吸附水溶液中的重金属Cr(Ⅵ),可以大大降低生物吸附的固液分离成本.为了探讨SP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玉珍 胡琳珍 等 《大观周刊》 2012年28期 129-129页
【摘要】 城市污水生物絮凝吸附强化一级处理工艺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絮凝吸附作用快速去除有机污染物质.它有生物絮凝吸附反应池和沉淀池两个主要的环节构成,具有适应能力强,应用前景广阔。文章就生物絮凝吸附强化一级处理的反应机理及其运用进行了深入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金梅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09年26卷6期 57-59页CA
【摘要】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生物絮凝吸附+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式一体化工艺对城市污水悬浮物SS、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N、总氮TN、总磷TP的去除效能和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组合工艺的较优运行条件下,装置对SS、COD、NH3-N、TN、TP的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安晓娇 导师:康勇 天津大学 其他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工过程机械(博士) 2019年
【摘要】 絮凝技术在中药水提液除杂纯化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由于中药液种类繁多、成分复杂,药液中杂质与絮凝剂的相互作用及絮凝机理尚不明确,导致杂质絮凝效果和絮凝效率难以大幅提高。本文针对中药水提液中的淀粉和鞣酸杂质进行絮凝实验和量子化学模拟研究,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秦莉 导师:康勇 天津大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化工过程机械(硕士) 2014年
【摘要】 絮凝法以其除杂效果好、有效成分保留率高、操作简单、生产周期短等优点在中药分离纯化领域中备受关注。但由于中药种类繁多,成分复杂,不同中药提取液的絮凝除杂特点及规律又有许多差异。本文以中药水提液中普遍存在的典型杂质——鞣质和蛋白质为处理对象,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邓长江 2008年山东省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 2008年
【摘要】 本文对微生物絮凝剂普鲁兰的应用进展情况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微生物絮凝剂普鲁兰的结构、性质、絮凝机理和近几年来国内应用情况,并对其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军强 乐韵 等 《生物学杂志》 2011年28卷6期 98-1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微生物絮凝剂作为一种新型的絮凝剂,因其安全、高效等特性,正逐渐成为目前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研究的热点.主要从微生物絮凝剂的概念、絮凝机理、特点、研究现状、应用实例等方面,分析了微生物絮凝剂作为水质改良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并就今后的研究趋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保荣 刘冬 等 《生态科学》 2010年29卷4期 307-31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筛选出一株针对屠宰废水有高效絮凝活性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并对其所产微生物絮凝剂D6进行单因子絮凝条件优化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絮凝条件.絮凝条件包括:微生物絮凝剂D6投加量、pH、金属离子种类、1%CaCl2投加量.试验中发现碱性环境是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飞 金中华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05年25卷1期 78-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因其安全、高效、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已应用于污水处理、食品和发酵工业等.综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主要组成、特点、絮凝机理及应用现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文洁 何秀萍 等 《微生物学报》 2002年42卷1期 110-11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在发酵工业中,酵母菌细胞的絮凝能力是评价菌种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具有絮凝能力的细胞之间能够相互聚集形成絮凝颗粒并沉淀,从而有利于与发酵液的分离,可大大简化后处理工艺.近年来,国外有关学者对酵母菌絮凝机理及其分子遗传学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玉波 明玉杰 等 《齐鲁药事》 2008年27卷10期 617-619页ISTICCA
【摘要】 微生物絮凝剂具有降解性能好、应用广泛、成本低、操作简单及不会导致二次污染等优点,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综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种类、絮凝机理,微生物高产菌株以及在废水处理、饮用水处理和食品发酵工业的应用,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简单的展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