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4
- 6
- 3
- 3
- 16
- 7
- 2
- 1
- 27
- 13
- 6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皓宇 彭逸生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期 252-2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南海地区是全球红树林分布的中心区域之一.粤东沿海位于南海地区的北界,红树林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具有边缘性.利用卫星影像解译辅助技术,对筛选的23处红树林群落进行样地调查,记录了真红树植物12种,半红树植物6种,伴生植物7种.各群落平均高度为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丽 陈少波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10期 3138-31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选择乐清湾西门岛海域相同高程断面不同造林时间的人工红树林(秋茄林)、光滩和互花米草丛,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分析我国分布最北界人工红树林造林过程对大型底栖生物的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生活型分布基本表现为幼林(1、4、8a秋茄林)以底上附着型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旭林 郑康振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12期 3163-31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了不同树种的红树林恢复对潮滩表层沉积物氮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树林恢复提高了潮滩表层沉积物中总氮(TN)含量.以光滩为对照,外来树种和乡土树种的恢复使表层沉积物中的可交换态无机态N(IEF-N)分别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外来树种--无瓣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逸生 周炎武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2期 786-7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隐蔽潮间带的独特植物群落,在过去几十年内因人口压力和经济发展而遭到严重破坏,质量下降,面积萎缩.近年来,尽管世界各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红树林的恢复,然而由于缺乏造林技术资料、造林成活率低下、经营管理粗放,加上人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知勉 叶勇 等 《生态科学》 2004年23卷2期 110-113页ISTICPKUCSCD
【摘要】 初步研究了不同林龄的再植红树林对海岸湿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树林恢复对深层土壤(20~25cm)的影响强于表层(0~5cm);与光滩相比,红树林恢复对表层土壤的氧化还原性无显著影响,但导致20~25 cm土层氧化性增强;再植红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道斌 辛存林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3年34卷2期 415-42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红树林有很高的生态服务价值,人类活动的破坏导致红树林大量减少及破碎化严重,致使生态服务价值受到巨大损失.本研究以湛江通明海红树林为例,基于2000-2018年高分辨率红树林分布数据,分析红树林破碎化特征和生态服务价值,并提出红树林恢复建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顺洋 邢炳鹏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9期 8099-81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树栖腹足类动物是红树林底栖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成和分布受到红树植被的影响.因此,在红树林生态修复中,腹足类动物的恢复依赖于植被的发育.滨螺科(Littorinidae)锥滨螺属(Mainwaringia)动物是亚洲红树林的广布种,但针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申冲 王春林 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2年14卷1期 11-20页
【摘要】 红树林是重要的滨海蓝碳生态系统.人工红树林在恢复过程中碳交换过程受到气候、植被等环境的影响,与成熟红树林呈现较大差异.本研究采用闭路涡动相关系统对珠江河口人工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二氧化碳(CO2)通量和甲烷(CH4)通量的观测,并基于通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焱 刘贤赵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9期 6274-62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选取2008年寒害后和恢复重建5年后红树林群落水土生要素进行纵向对比,选取水域pH、化学需氧量(COD)、溶解氧(DO)、总悬浮物(TSS)、总无机氮(TIN)、正磷酸盐(PO4-P)等水环境指标和(S)pH、氧化还原电位(Eh)、有机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光程 余丹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2期 327-3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大型底栖动物是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红树林与其周边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比较,以及生境变化对动物群落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红树林植被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关系.从物种数量上看,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动物构成了红树林大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平 杨志伟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6年17卷8期 1526-152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随着近年来红树林恢复性造林面积的扩大,海洋污损生物藤壶对红树林幼林的危害问题日益突出.文中综述了藤壶附着的生物化学、藤壶在红树林附着的生态学、藤壶对人工红树林幼林的危害和国内所采用的化学药物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藤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西北植物学报》 2005年25卷10期 2024-202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选取珠江口淇澳岛红树林人工恢复为例,借助湿地大型植物生长控制模型,通过3种不同预案的设置,定量分析外来种无瓣海桑与生态侵入种互花米草之间的竞争关系.研究表明:在有互花米草的滩涂上人工种植的无瓣海桑,在其生物量小于互花米草生物量时,初始生物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宝文 郑松发 等 《生态科学》 2005年24卷1期 61-65页ISTICPKUCSCD
【摘要】 本文从红树林育苗造林技术、次生林改造技术和红树植物引种试种与种源选择的研究等方面试述红树林湿地恢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并针对我国的目前现状,提出今后亟待加强研究的如下几个方面:加强红树植物引种扩种,恢复植被,提高红树林生态工程质量的原理研究;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石狮 张信坚 等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7年36卷1期 68-71页CSCD
【摘要】 海刀豆是一种可用于滨海湿地与红树林生态恢复的良好乡土植物,根据实际种植经验,对其形态特征、华南区自然分布与伴生植物、育苗技术、定植前期场地整理与定植、肥料与水分、病虫害、湿地生态恢复工程中的优势与运用等方面做了阐述,为在华南区湿地建设过程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汉生 李耀增 等 《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2009年36卷5期 234-237页
【摘要】 新建茂名至湛江铁路于DK68+450~DK68+700以石门特大桥的形式穿越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文简要介绍了茂湛铁路、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在对保护区红树林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等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关键词】 茂湛铁路;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环境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鹏 张宜辉 等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44卷z1期 1-6页
【摘要】 红树林生态系统在维持海湾河口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中起着特殊的作用.由于许多港湾围海造田、围滩(塘)养殖、填滩造陆和码头与道路的建设,厦门海岸红树林面积从60年代初的320 hm2降至现有的21 hm2.红树林的消失严重影响了厦门海湾的生态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鹏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5卷6期 33-38页
【摘要】 简述红树林湿地在滨海湿地中的地位,红树林的种类和分布,红树林类群的界定,湿地保护中的重要性,红树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着重讨论中国红树林生态工程中面临的四个问题:1.红树林生态恢复的关键是宜林地的选择标准;2红树林区海堤修复工程的生态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富荣 金亮 等 《生态学杂志》 2023年42卷7期 1604-160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的时空变化能够反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维持红树林生态系统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厦门海沧湾红树林恢复区设置4个采样点,对不同季节水体浮游植物的群落组成进行调查,评价其生物多样性和水体营养状态.结果表明,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宗波 王冰鑫 等 《生态学杂志》 2021年40卷1期 23-3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无瓣海桑具有耐贫瘠、生长快等特点,已成为我国东南沿海滩涂主要造林先锋种.然而,作为典型外来物种,无瓣海桑是否具有入侵性也一度引起各界广泛关注.三亚河是我国无瓣海桑引种的最南区域,但目前尚未有对该区无瓣海桑入侵性的报道.本研究利用全面踏查与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顺洋 陈彬 等 《生态学杂志》 2017年36卷2期 460-46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滨螺科动物是红树林中常见的底栖动物,它们的形态、行为和分布等与红树林植被密切相关.本文调查了植被恢复初期(3年生)红树林树栖滨螺科动物的组成和分布情况,并探讨滩涂高程和树种对滨螺科动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植被恢复初期滨螺科物种已成为优势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俊辉 何雪宝 等 《生物多样性》 2016年24卷7期 791-80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2013-2014年福建洛阳江口红树林湿地的周年调查资料,研究了该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现状、季节变化以及红树林恢复对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本次调查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7门78种,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种类最为丰富,节肢动物对总生物量贡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宏友 陈顺洋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2年23卷4期 939-94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红树植物种质与种苗生产是所有红树林生态恢复工程的基础.本文根据工程实践并结合已有研究资料,采用聚类分析等方法,对中国红树植物资源现状与苗木繁育关键技术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红树群落可分为低温广布型、广布型、嗜热广布型和热带分布型4种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郑康振 导师:陈桂珠 中山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本文研究了不同树种的红树林恢复对潮滩表层沉积物氮、磷营养元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第一,红树林恢复对表层沉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具有较显著的影响:红树林恢复提高了有机质(OM)和硫(S)的含量,并使pH降低。但是,尚无证据表明红树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友贵 徐正春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7期 2259-22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无瓣海桑是我国首个从国外引进并大面积推广种植的红树植物,生长快,适应性强,已成为华南沿海红树林恢复造林的主要树种.但近年来无瓣海桑引种已引起较大争论,焦点是无瓣海桑是否会对乡土红树植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是否会造成生态入侵,是否应限制推广种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勇 翁劲 等 《生态学报》 2006年26卷4期 1243-12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红树植物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底栖动物的多样性恢复出发,分析了我国当前红树林恢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此需要着重进行的基础研究思路.在红树植物多样性恢复方面,胎生种类的繁殖体在母树上就已萌发,成熟繁殖体可直接用于海滩造林,大多数种类已用于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明红 钟才荣 等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4年2期 33-38页
【摘要】 通过对原生红树林、养殖虾塘和鸭塘、废弃虾塘表层土壤中全氮、全磷、全钾、土壤微生物总DNA以及土壤有机碳指标测定,得到养殖对红树林湿地土壤的影响以及红树林恢复对废弃虾塘土壤的修复作用。结果显示:原生红树林中的全氮和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废弃虾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春莲 杨珊 等 《广西植物》 2024年44卷8期 1428-14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究保护区内对外来红树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人工林不采取剧烈扰动生境的皆伐措施,而通过间伐修枝处理使拉关木逐渐退出更替为乡土红树林的新途径的影响,该研究以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拉关木林为研究区域,依托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文霞 钟康正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6期 2164-21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GIS和RS技术,在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基础上引入不同源地等级的相对阻力因子构建城市扩展生态阻力面UEER模型,并结合水文分析Hydrology模型利用多时相的研究方法对海口市江东新区五个时期(1988年、2001年、2009年、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乔沛阳 顾肖璇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5年49卷4期 540-55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24年9月6日,超强台风"摩羯"正面登陆海南文昌、海口,对登陆区域的海南东寨港红树林造成严重破坏.该研究在台风袭击后一周后,对海南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的4个代表性地点的9个红树植物群落进行受损程度调查.结果表明:1)与台风路径相距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