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25
- 251
- 13
- 154
- 121
- 57
- 46
- 45
- 136
- 54
- 30
- 22
- 2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畅 李海艳 等 《医用生物力学》 2025年40卷4期 1040-104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细胞力学转导是细胞感知力学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化学信号的过程.细胞力学传感器包括PIEZO、TRPV4和整合素等.这些传感器可调节特定的病理生理过程,如纤维化、肿瘤发生以及细胞增殖、分化、迁徙等.近期研究发现,PIEZO、TRPV4和整合素通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成 于宁康 等 《军事医学》 2025年49卷2期 138-143页ISTICCSCDCA
【摘要】 无细胞生物传感器是基于无细胞蛋白合成(CFPS)的检测工具,主要由识别元件和报告元件组成,具有易于构建、特异性显著和灵敏度高等优点.无细胞生物传感器突破了细胞存活和细胞膜屏障限制,显著缩短了响应时间.该文综述了近年无细胞生物传感器在环境监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旭 成洋洋 等 《食品科学》 2025年46卷9期 322-328页
【摘要】 为实现对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快速微量检测,本研究首先利用全细胞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筛选靶向铜绿假单胞菌的特异性单链DNA(single-stranded DNA,ssDNA)适配体.经...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全细胞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适配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宏 陆孔泳 等 《合成生物学》 2025年6卷4期 829-845页
【摘要】 微生物细胞工厂作为绿色生物制造的重要实现形式,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和能源等领域.然而,利用传统代谢工程策略改造微生物细胞工厂生产目标产品时,仍面临静态代谢调控的局限性与代谢通量实时监测的滞后性等问题,制约着生物基产品的高效生物合成.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含蕾 周俊俊 等 《食品科学》 2025年46卷16期 411-421页
【摘要】 食品安全日益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领域关注的问题,全细胞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细胞作为信号收集器并产生相应的可识别信号的传感设备,具有微型化、自动化、微生物细胞反应快、易于获得、成本低以及可将刺激直接转化为可读信号等优点.近年来,随着合成生物学和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青青 任冀峰 等 《医用生物力学》 2024年39卷5期 992-99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细胞力传感器在卵泡正常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由整合素、黏着斑、信号通路和细胞骨架组成.在卵泡发育过程中,细胞力传感器能将力学刺激转化为生化信号,激活信号通路,使细胞骨架响应刺激,促进生殖细胞迁移、减数分裂和排卵.从力传感器在卵泡发育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詹琪芳 《生物学教学》 2024年49卷8期 63-65页PKU
【摘要】 在"细胞质膜透性的模拟实验"中,以NaCl、NH4Cl、KCl等小分子盐类和大分子蛋白质为材料,利用其通过透析膜时产生的不同的电导率变化,运用数字化工具进行采集整理,并形成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使学生定量认识细胞质膜的选择透过性特点,为更好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立敏 李景虹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24年43卷1期 1-8页ISTIC
【摘要】 细胞外囊泡携带核酸、蛋白质和脂质等生物分子,在细胞间通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多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细胞外囊泡广泛分布于大多数体液中,是液体活检的有效生物标志物之一,可用于非侵入性疾病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因此,细胞外囊泡及其携带生物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静宇 张健 等 《合成生物学》 2024年5卷1期 38-52页
【摘要】 细菌双组分系统能够感知和响应细胞内外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刺激,通过耦合传感和调节机制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细胞反应,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信号转导通路家族.当前越来越多的合成生物学家已开始利用双组分系统的特异属性来工程化设计微生物传感系统,并应用于光遗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燕 刘建镔 等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4年35卷4期 219-226页
【摘要】 在类球红细菌发酵生产辅酶Q10的过程中,其菌体生长代谢情况及产物合成与有活力的细胞量密切相关.活细胞传感仪通过利用细胞的介电特性,能够检测发酵液中的活细胞量,且检测结果不受死细胞、气泡的影响.在辅酶Q10 的发酵过程中,运用活细胞传感仪采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诗琦 陈诗静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4年15卷23期 240-247页
【摘要】 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现代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种类繁多,全细胞生物传感技术检测是现场检测食品中污染物的一种新途径,已受到广泛关注.全细胞传感技术是利用细胞内的转录因子或核糖开关作为感应元件捕获目标物,并将目标物浓度信号转换为特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婷 《生物学通报》 2023年58卷8期 47-50页ISTICCA
【摘要】 基于数字化信息系统(digital information system,DIS)传感器技术,利用O2 传感器、CO2 传感器、三铜管制冷器、微电脑数字温控器、智能数显温控器、数字化系统分析软件等多种数字化实验器材,对酵母细胞的固定化实验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乐乐 邓林红 等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23年42卷3期 272-278页ISTIC
【摘要】 为研究组织纤维化的病理机制,建立适用于抗纤维化药物筛选的体外模型,本研究在微弦力学传感器上构建了基于NIH/3T3 细胞的纤维化微组织模型,并通过原位实时成像分析微组织纤维化过程中的形态和力学变化.结果显示,在无外源转化生长因子β(TG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俊伯 《现代食品》 2023年29卷16期 54-56页
【摘要】 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迅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至关重要.合成生物学细胞传感技术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本文重点讨论了合成生物学细胞传感技术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包括感应元件、报告元件以及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程琳 樊玉霞 等 《食品科学》 2023年44卷1期 268-276页
【摘要】 食品风味是优质食品的重要属性,味觉和嗅觉感知很大程度决定了消费者对食品的接受度.传统的食品风味评价方法包括人工感官、智能感官、仪器分析等.人工感官分析可靠性高,但味觉易疲劳且存在主观性;智能感知仪器结构复杂,其工作原理与实际味觉传递也存在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书娟 徐燕 等 《分析化学》 2023年51卷9期 1423-1433页
【摘要】 四面体框架核酸是由四条单链DNA基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自组装形成的拓扑结构,具有细胞毒性低、无需转染试剂辅助进入细胞等优点,常被用于活细胞内mRNA的检测.四面体框架核酸进入细胞并遇到靶标mRNA,将发生靶标识别作用,难以控制反应起点,使得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君同 韩格格 等 《中学生物教学》 2023年1期 39-41页
【摘要】 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教材中"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进行改进,在教材实验的基础上,优化实验装置和检测方法,利用医用三通阀、四通阀和注射器改进装置,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采集数据,并且利用碘仿反应检测酒精,从而使实验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佳佳 王鑫 等 《食品科学》 2023年44卷5期 355-364页
【摘要】 无细胞生物传感器是一类基于无细胞系统设计的微量物质检测工具,解决了早期活细胞生物传感器无法检测有毒物质、响应时间长、受活细胞控制、操作不便等问题.近年来,无细胞生物传感器以其检测范围广、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和便携性好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按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荣花 郑志慧 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21年52卷1期 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冠状病毒是人和动物的重要致病原,其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给人类健康带来了致命威胁.宿主固有免疫反应是宿主抵抗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但过激的免疫应答也会加重病毒感染和病理损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颖 夏星雅 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21年52卷2期 236-2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重叠PCR(overlap PCR)方法构建了 pdr5与snq2基因敲除组件,研究了 pdr5、snq2基因突变对酵母细胞传感器评估遗传毒性的影响.考察了野生型、pdr5单基因突变、ssnq2单基因突变与pdr5、snq2双基因突变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晓兰 莫志宏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4年31卷9期 855-859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细胞传感器(cell-based biosensor)与芯片(cell-based biochip)已成为后基因时代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它们利用生活细胞作为研究对象或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和芯片技术相结合,通过生物信号与物理、电化学等其他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敏 刘银华 等 《生物学通报》 2022年57卷11期 54-57页ISTICCA
【摘要】 实验借助数字传感技术,在溶解氧(DO)传感器监测下论证酵母菌细胞呼吸氧气条件的创设与达成;设计了能够持久、恒定供氧的O2发生装置;用CO2传感器定量测定了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CO2的产量.同时还讨论了活性干酵母的用量,将实验用时控制在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永康 王景峰 等 《军事医学》 2022年46卷3期 231-235页ISTICCSCDCA
【摘要】 合成生物学通过将标准化的生物元件整合到细胞中,对细胞重新编程以执行新的复杂功能.随着合成生物学各项技术的完善和生物元件的丰富,合成生物技术在生物传感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异源合成的生物传感器具有响应快、体积小、成本低、可实现原位监测等优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雪峰 《生物学教学》 2021年46卷12期 53-55页PKU
【摘要】 利用光学溶解氧、CO2和酒精传感器定量测量不同氧气环境和酵母菌的呼吸产物3用科学探究获得的数据和曲线图分析无氧呼吸的产物以及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联系,建构物质与能量观;同时双变量、双对照的实验设计,可切实提升科学思维能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义 张艳军 等 《世界中医药》 2020年15卷7期 970-975页ISTICPKUCA
【摘要】 钙离子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系统介绍了团队前期研究成果,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基于生物化学对钙离子与经络腧穴关系,从经穴钙离子分布、针刺对经穴钙离子浓度的影响、脏腑病变时外周经穴钙离子浓度变化、络合钙离子对针刺效应的影响以及钙离子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璐 吴楠 等 《合成生物学》 2022年3卷6期 1061-1080页
【摘要】 基于合成生物学理念构建的基因回路型全细胞微生物传感器作为生物传感器的一大重要分支,能够感知环境中特定的待测物质,并按照一定规律将其转换成特定的信号输出,在生物制造过程监控、环境监测与食品安全、医疗诊断与监护等领域的检测应用中显现出巨大的潜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永贞 陈翊平 《现代食品科技》 2022年38卷1期 21-28页
【摘要】 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单增李斯特菌)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寻求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对保障人体健康、减少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研发了一种过氧化氢(H2O2)介导的Au-Fe3O4磁探针组装策略,并基于此,构建了一种用于单增李斯...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磁弛豫免疫传感器;Au-Fe3O4磁探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凯 程晓璇 等 《分析化学》 2022年50卷8期 1188-1195页
【摘要】 基于生物阻抗谱方法研究了干细胞发育过程的电学特性,开发了一种用于干细胞发育过程监测的高精度生物阻抗谱传感器.此传感器采用倒锥形结构,实现了检测目标尺寸的自适应,通过渐缩腔室实现电场的聚集,通过窄缩腔室实现了检测区域处电场均匀化,提高了干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莹菲 孟潇 等 《分析化学》 2022年50卷11期 1743-1749页
【摘要】 设计了一种基于核酸适配体检测人干扰素-γ(hIFN-γ)的液滴自阵列化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通过光刻技术在镀金玻片上加工形成三电极体系阵列,并利用光点击反应对三电极体系阵列进行亲疏水图案化修饰,形成亲水性的加样检测区和疏水性周边以实现检测样品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雨菲 闫永存 等 《分析测试学报》 2022年41卷4期 601-609页
【摘要】 DNA纳米技术在生物传感领域引起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现已构建多种二维和三维DNA功能纳米结构.滚环扩增(RCA)作为一种等温扩增技术,为DNA纳米材料的设计和自组装提供了新途径.该文通过RCA一锅法合成封装有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DN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