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3
- 26
- 4
- 20
- 12
- 11
- 8
- 4
- 15
- 14
- 5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弛 王梁华 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3年24卷10期 1095-10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索应用细菌双杂交系统在细胞外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可行性.方法:应用Stratagene BacterioMatch two hybrid system,以pTRG构建编码TRAIL细胞外可溶性区域序列融合表达质粒;以pBT构建编码D...
【关键词】 细菌双杂交系统;细胞外蛋白质;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阳 杨帆 等 《徐州医学院学报》 2016年36卷6期 351-35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构建细菌双杂交系统中的诱饵载体pBT-mazE,为长双歧杆菌的压力调控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PCR扩增抗毒素蛋白MazE的编码基因,插入到带有λcI基因的载体pBT构建诱饵质粒pBT-mazE。将pBT-mazE转化至大肠杆菌报告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文兰 李一柯 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0年20卷5期 689-691页ISTIC
【摘要】 目的 构建和鉴定人巨细胞病毒(HCMV)UL123基因外显子4(ie1-exon4)的诱饵质粒,并评价其用于细菌双杂交系统筛选文库的可行性.方法 以重组质粒pTWIN1/ie1为模板扩增ie1-exon4,克隆入pBT质粒,转化E.col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建华 陈利玉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6年34卷3期 34-40页ISTICCA
【摘要】 细菌双杂交系统是一种用于体内研究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有力工具.近年来,新的细菌双杂交系统被不断地开发,并被广泛地应用于病原微生物基因产物功能和致病机制研究.本文主要就细菌双杂交系统的原理与分类,在对病原微生物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识别与作用域...
【关键词】 细菌双杂交系统;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功能基因组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文兰 李一柯 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0年20卷5期 689-691页ISTIC
【摘要】 目的 构建和鉴定人巨细胞病毒(HCMV)UL123基因外显子4(ie1-exon4)的诱饵质粒,并评价其用于细菌双杂交系统筛选文库的可行性.方法 以重组质粒pTWIN1/ie1为模板扩增ie1-exon4,克隆入pBT质粒,转化E.col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洪江 李明春 等 《微生物学报》 2007年47卷5期 779-78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Ⅲ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TTSS)是铜绿假单胞菌的重要致病因子,pcr2基因位于TTSS基因簇中popN操纵子的第三位,有关该基因的具体功能研究还是空白.首先,本研究采用定点诱变方法构建pcr2-突变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娟 赵瑛 等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07年27卷1期 25-3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寻找可卡因苯丙胺调节转录肽(CART)受体或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 建立大鼠脑cDNA文库,以CART为诱饵,应用细菌双杂交方法筛选与CART相互作用的蛋白.结果 成功构建大鼠脑pTRG-cDNA文库及诱饵质粒pBT-CART4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贡献 俞冠翘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2001年33卷3期 331-334页SCISCIE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细菌双杂交系统是新近建立的一种研究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方法。应用细菌双杂交系统可以研究环境因子对固氮调节蛋白NifL和NifA相互作用的影响。但实验结果中发现有假阳性的干扰。对照组大肠杆菌DHP1(cya-)菌株,只含有产生T18-NifL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俊阳 王为善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16年32卷2期 231-24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解析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理解调控和代谢等生物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基于互补腺苷酸环化酶功能的细菌双杂交系统是一种研究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本文在利用该系统时发现存在假阳性高的缺陷.进一步报告基因活性分析表明产生假阳性的原因是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原薇薇 杨杰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0年32卷8期 749-7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建立细菌双杂交技术,筛选MRSA中与PBP2a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 利用PCR扩增,获得PBP2a蛋白转肽酶活性区(TPase)的编码基因,插入pRBR构建成诱饵质粒pBR-PBP2a.提取MRSA N315株基因组DNA,经S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俊阳 导师:赵华 天津科技大学 生物学 生物工程(硕士) 2016年
【摘要】
链霉菌复杂的发育和形态分化,暗示其含有丰富的调控系统和调控元件。开发研究链霉菌调控机制的精确方法和新的调控元件,以及将调控元件改造成标准化的元件库,对于改造链霉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第一部分是改进了细菌双杂交系统:本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文兰 导师:陈利玉 中南大学 基础医学 医学微生物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目的:在IMPACT-TWIN蛋白纯化系统中克隆和表达人巨细胞病毒(HCMV)ULl23基因(iel)外显子4(iel-exon4)及其cDNA全长,并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在细菌双杂交系统中克隆和表达HCMViel-exon2,3及ie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丹丹 导师:焦炳华 蔡在龙 第二军医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05年
【摘要】 本课题以hALR的编码序列为诱饵,采用细菌双杂交系统对人肝cDNA文库中可能与ALR相互作用的蛋白质进行了筛选,结果共得到32个阳性克隆,经过序列测定证明分别为编码人氨基乙酸-N-乙酰转移酶、集落刺激因子、凝血素、补体C3、α-酸性糖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茂 导师:焦炳华 封岩 第二军医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05年
【摘要】 目前关于Vasostatin抗血管生成的几种可能机制包括产生自由基如阴离子和NO,上调Fas/FasL系统等。但Vasostatin抑制内皮细胞生长的确切机制还不清楚。寻找vasostatin相互作用蛋白可能会从蛋白质相互作用理论上解释.....
【关键词】 vasostatin ; 细菌双杂交系统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梁华 导师:焦炳华 倪健 第二军医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 2004年
【摘要】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TNFSF)及其相应的受体超家族(TNFRSF)在细胞功能调控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其调控作用涉及细胞的多种行为,与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密切相关.截止目前,至少对19种配体和29种受体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死亡受体6(DR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树国 林纳生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6年33卷12期 1165-1176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竹花叶病毒卫星RNA(satBaMV)是一个长度为836个核苷酸(不包括polyA)的单链正义RNA分子,可编码一20ku的卫星蛋白(P20).satBaMV的复制和包被需依赖竹花叶病毒(BaMV).P20是核酸结合蛋白,能促进satBaM...
【关键词】 竹花叶病毒;竹花叶病毒卫星RNA;蛋白质间相互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弛 导师:田野苹 第二军医大学 基础医学 免疫学(硕士) 2004年
【摘要】 从培养的人肝细胞抽提总RNA,用RT-PCR方法扩增得到人破骨细胞形成抑制因子(Osteoclastogenesis Inhibitory factor,OCIF),或称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成熟肽编码基因序列....
【关键词】 破骨细胞形成抑制因子/骨保护素 ; 重组表达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甘淼 导师:齐义鹏 武汉大学 生物学 生物学、微生物学(硕士) 2003年
【摘要】 细胞凋亡是多细胞生物为维护内环境的稳定、调控生长发育、清除多余或有害细胞,通过执行遗传学编码的死亡程序而发生的一种进化保守的细胞死亡形式.hap基因是作者室克隆、鉴定的一个新的人类细胞凋亡诱发基因.它是通过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从人肺细胞系(W...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志成 苑荣亮 等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2016年13卷5期 281-28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利用细菌双杂交技术筛选与人星状病毒非结构蛋白nsP1a/1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培养人肠道细胞HT29,提取基因组,利用细菌双杂交系统载体pUT18 C构建HT29基因组文库,同时构建诱饵载体nsP1a/1?pKT25。将文库和诱饵载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万坡 田文霞 等 《中国兽医学报》 2008年28卷6期 627-630,645页
【摘要】 利用细菌双杂交系统,研究了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ol 1 protein,NS1)和鸡淋巴细胞抗原复合体(LY6E)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用RT-PCR方法克隆了AI...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AIV);NS1蛋白;LY6E蛋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生良 杨丰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45卷5期 696-699页
【摘要】 细菌双杂交系统是新近建立的一种研究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方法.应用细菌双杂交系统,分别以pBT、pTRG诱饵质粒构建编码WSSV基因组DNA随机片段的融合表达质粒pBT-wssv、pTRG-wssv.重组质粒共转化双杂交报告菌株XLl-Blu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茜 贾凌云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8年24卷10期 974-97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前,蛋白质相互作用已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热点.新方法的建立及对已有技术的改进标志着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技术改进方面,本文介绍了弥补酵母双杂交的蛋白定位受限等缺陷的细菌双杂交系统;根据目标蛋白特性设计和修饰TAP标签来满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以勤 王梁华 等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07年27卷2期 101-10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筛选与新生血管抑制剂肿瘤抑素功能性片段tumstatin45-132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分子.方法 构建诱饵蛋白载体pBT-tumstatin45-132,通过细菌双杂交系统筛选人肝细胞cDNA文库;克隆表达MBP-tumstatin4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祖茂 文艳君 等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07年24卷3期 279-283页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 探寻与新近发现的人类交叉免疫反应抗原(homo sapiens cross-immune reaction antigen)基因PCIA1相互作用的基因,为其功能研究提供线索.方法 应用Stratagene公司的细菌双杂交系统和人胚肾...
【关键词】 双杂交系统技术;α-辅肌动蛋白-4基因;EIF3S10基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琼山 文兰 等 《中国医师杂志》 2006年8卷10期 1310-131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构建和鉴定人巨细胞病毒(HCMV)UL123基因外显子2,3(ie1-exon2,3)的诱饵质粒,并评价其用于筛选胎儿脑文库的可行性.方法 以重组质粒pTWIN1/ie1为模板扩增ie1-exon2,3,克隆入pBT质粒,转化E.c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湛松 王健华 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0年29卷6期 1072-10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前,香蕉条斑病毒所有3个ORF表达产物功能均不明确,通过双杂技术研究病毒未知蛋白与宿主蛋白的互作,可以初步推断未知蛋白的功能.本实验旨在构建香蕉条斑病毒ORF Ⅰ和ORFⅡ在细菌双杂系统中的诱饵质粒.首先以课题组保存的连接有香蕉条斑病毒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燕燕 陈进军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10期 4849-48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废水生物处理系统和生物发酵系统出现的酵母细菌二元体系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二元体系生物样品的最佳超声分散条件以及同时检测酵母和细菌数量时荧光原位杂交(FISH) 流式细胞术(FCM)技术的测量精度.染色 FCM检测表明:同时适用于混合酵母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雪敏 刘晓颖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7年42卷2期 154-15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筛选细胞极化蛋白PALS1的结合蛋白,进一步探讨PALS1的功能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将PALS1的全长cDNA序列克隆到载体pGBKT7中,重组的pGBKT7-PALS1质粒转入酵母AH 109细胞,细胞置于SD/-Trp培养基上生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潇 王恒樑 等 《微生物学报》 2003年43卷3期 418-42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志贺氏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为一种全球性的肠道传染病.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感染的人数超过两亿,由该病引起的死亡人数有65万左右[1].该菌的致病性是由体内含有230 kb的毒性大质粒决定的,而大质粒上一个31kb的片段所编码的侵袭质粒抗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