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7
- 2
- 1
- 33
- 15
- 4
- 3
- 3
- 21
- 8
- 6
- 6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章晓阳 江建雄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年26卷7期 1598-160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90例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0例患者使用2%莫匹罗星软膏治疗,观察组50例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淼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3卷12期 143-14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治疗中2% 夫西地酸乳膏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74例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及参照组,每组37例.研究组使用2% 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参照组使用2% 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对比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国富 张美华 《中国药业》 2014年22期 39-4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比较莫匹罗星软膏与夫西地酸软膏治疗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江苏省人民医院2010年7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患者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治疗组采用2%夫西地酸软膏进行治疗,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中琴 孙霞 《临床医学工程》 2018年25卷4期 481-482页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夫西地酸软膏与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采用2%夫西地酸软膏进行治疗,B组采用2%莫匹罗星软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EASI评分与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雪源 王宝玺 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0年26卷9期 626-628页ISTIC
【摘要】 目的:评价盐酸左氧氟沙星凝胶治疗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试验为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研究.入选患者分别接受盐酸左氧氟沙星凝胶或氧氟沙星凝胶治疗,每日2次,共7天.在治疗时及治疗后第4天和治疗后评价临床和细菌学疗效.结果:共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真真 王胜 《中国民康医学》 2016年28卷24期 29-30页
【摘要】 目的::比较2%夫西地酸乳膏与2%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儿童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的疗效。方法:选取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患儿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2%莫匹罗星软膏均匀涂抹患处,3次/d;观察组患儿采用2%夫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韵 《中国保健营养》 2016年26卷13期 28页
【摘要】 目的:探讨2%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76例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夫西地酸乳膏)和对照组(2%莫匹罗星软膏)各38例,对比两组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胜春 宋俐 等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9期 161-162页
【摘要】 目的:探讨莫匹罗星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皮肤病临床疗效,为提高此类患儿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照组患儿患处涂抹新霉素软膏治疗;研究组患儿采用莫匹罗星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儿经治疗后...
【关键词】 莫匹罗星;小儿细菌感染性皮肤病;临床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峰 《河南医学研究》 2014年23卷2期 117-118页CA
【摘要】 目的:总结头孢羟氨苄治疗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为提高患者康复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患者45例,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22例,对照组23例.观察组采用头孢羟氨苄治疗,对照组采用莫匹罗星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华颖坚 周富林 《当代医学》 2011年17卷12期 149页
【摘要】 目的 观察氧氟沙星凝胶外用治疗浅表皮肤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门诊收治的患者11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观察组两组.治疗组外用氧氟沙星凝胶,观察组用红霉素软膏,均2次/d,连用10d为一疗程,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共55例,痊愈36...
【关键词】 氧氟沙星凝胶;红霉素软膏;浅表细菌感染性皮肤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越阳 陈晴燕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9年16卷8期 6-8页
【摘要】 <篇首> 甲沟炎是手、足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是指(趾)甲周围软组织的化脓感染.临床表现为患处红、肿、疼痛,伴炎性渗出及肉芽组织增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越阳 陈晴燕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9年16卷8期 4-5页
【摘要】 <篇首>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以泛发性红斑、松弛性大疱及表皮剥脱为特征的急性皮肤病.
【关键词】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细菌感染性皮肤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晴燕 王琛琛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9年16卷8期 5-6页
【摘要】 <篇首> 疖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毛囊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深毛囊炎和毛囊周围炎.复发性、多发性疖称为疖病,好发于青春期和成人期,男性多于女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丹阳 陈晴燕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9年16卷8期 8-8页
【摘要】 <篇首> 类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感染所引起的类似丹毒损害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1 病因病原菌为革兰染色阳性的猪丹毒杆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丹阳 陈晴燕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9年16卷8期 6-6页
【摘要】 <篇首> 丹毒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或黏膜、皮下组织内淋巴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俗称"流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晴燕 王琛琛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9年16卷8期 3-4页
【摘要】 <篇首> 脓疱疮俗称"黄水疮",是一种常见的由化脓性球菌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具有接触传染的特性.本病好发于炎热的夏季,温度高,湿度大是导致本病易发的因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涛 黄俊萍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9年31卷12期 1413-1415,14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头孢哌酮联合夫西地酸软膏对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患者皮肤菌群种类的影响及疗效,为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100例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梦洁 《健康必读》 2021年31期 24-25页
【摘要】 目的:探讨2%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选用莫匹罗星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夫西地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瘙痒评分、严重指数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乔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1卷82期 321-322.页
【摘要】 摘要:丹毒好发于小腿、足背等处,多为单侧,细菌可通过皮肤或黏膜细微损伤侵入,足癣、趾甲真菌病等均可诱发本病,机体抵抗力低下(如糖尿病、慢性肝病、营养不良等)均可成为促发因素。此病发病急骤,易反复迁延,以局部红、肿、热、痛为其特征表现,若不及...
【关键词】 关键词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丹毒;下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宏 《医药论坛杂志》 2017年38卷5期 53-55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对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患者采用2%夫西地酸乳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抽取2015年1月-2015年8月的60例治疗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2%莫匹罗星软膏,观察组采用2%夫西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丽霞 《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2年10卷5期 651-65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莫匹罗星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小儿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2%莫匹罗里(百多邦)软膏外用治疗,对照组给予2%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俐 《中国实用医刊》 2008年35卷19期 82-83页
【摘要】 目的 对莫匹罗星治疗小儿细茵感染性皮肤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应用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外用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皮肤病89例,同期应用红霉素软膏时比治疗80例观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莫匹罗星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67.4%和9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邢怡靖 导师:丁政云 河北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硕士) 2022年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及淀粉样蛋白A(SerumamyloidA,SAA)浓度变化对皮肤感染性疾病患者早期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观察药疹患者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杜锡贤 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分会第十次学术交流大会暨湖南省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第八次学术交流大会 2013年
【摘要】 清热解毒法是临床常用于治疗热毒证的治法.临床上有许多感染性皮肤病常辨证为热毒证。本文简述了几种清热解毒方剂,以及他们的中药组成、功效、主治疾病。通过中药组、西药组与中西医结合组的病患治疗疗效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单纯中药治疗即可获效。并列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严洲平 山东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在临床中常见.,如疖、痈、脓疱疮、毛囊炎、甲沟炎、丹毒、蜂窝织炎等,常见的皮肤感染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化脓球菌、绿脓杆菌等。因此本课题试图研究复方黄聚凝胶(主要成分为黄芩、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黄连、甘草、薄荷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景良 徐西红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4年43卷4期 230-2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是由凝固酶阳性的噬菌体第Ⅱ组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感染,并分泌表皮剥脱毒素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红斑、松弛性大疱及...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振远 路永红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0年24卷10期 967-9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脓疱疮是一种好发于儿童的细菌感染性皮肤病,传染性强,易暴发流行.其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二者的混合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表皮松解毒素是致病的主要原因,表皮松解毒素充当着细菌的"分子剪刀",攻击皮肤的防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仕胜 蔡剑峰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0年35卷11期 852-85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分析细菌感染性皮肤病住院患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53例细菌性皮肤病住院患儿进行细菌分离培养,VITEK-AMS60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病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从253例患儿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216株,其中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辉 王震 等 《医药导报》 2007年26卷2期 166-16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观察复方左氧氟沙星喷雾剂治疗细菌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将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52例和对照组A48例,将病毒感染性皮肤病患者1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B56例和对照组B48例.治疗组A和治疗组B均给予复方左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洁 刁庆春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7年21卷7期 447-4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评价2%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例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患者,治疗组30例外擦2%夫西地酸乳膏,2~3 次/d;对照组30例外擦2%莫匹罗星软膏,3次/d,疗程7天.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6.6%;对照组有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