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0
- 3
- 2
- 19
- 8
- 3
- 3
- 2
- 35
- 11
- 8
- 7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琳 谭小娟 等 《微生物学报》 2012年52卷3期 271-27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由于滥用抗生素,人类致病菌的耐药日益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难题.据统计,细菌感染80%以上与细菌生物被膜有关.近年来,有关细菌群体感应和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乃至机理已有报道,但就群体感应与细菌生物被膜的关系却报道较少,而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可能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碧婷 陆叶倩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2年39卷1期 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从海洋环境中筛选出能有效抑制细菌群体感应的活性菌株,为以致病菌群体感应为靶点的新型疗法提供新的天然产物资源.[方法] 以紫色杆菌(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为报告菌,采用滤纸片法和双层软琼脂法相结合的筛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操 李曼 等 《微生物学报》 2011年51卷6期 769-77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群体感应是细菌根据细胞密度变化调控基因表达的一种调节机制.铜绿假单胞菌中QS系统由lasl和rhll合成的信号分子30C12-HSL和C4-HSL以及各自的受体蛋白LasR、RhlR组成,它们以级联方式调控多个基因表达.[目的]研究细菌群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贤 殷波 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0年22卷11期 978-981,9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近海区生态环境中分离纯化98株海洋菌株,以根癌农杆菌WCF47为敏感检测菌株,筛选出1株具细菌群体感应抑制活性的菌株Zou 03,对其进行形态、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和16S rDNA分子鉴定.结果 显示,Zou 03具枯草芽胞杆菌(Baci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凡栋 周丽曼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7年17卷30期 5984-5988页ISTICCA
【摘要】 细菌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被视为对抗细菌感染与解决细菌耐药性问题的新靶点.以AHLs为信号分子的LuxR/Ⅰ型群体感应系统广泛存在于革兰氏阴性菌包括多种临床致病菌中,因此寻找LuxR/Ⅰ型群体感应抑制剂(Quorum...
【关键词】 细菌群体感应;LuxR/Ⅰ型群体感应系统;群体感应抑制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志刚 任静 《中国医师杂志》 2011年13卷4期 568-57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在特定环境中,细菌产生并向环境中释放特定的细胞外信号分子,随着个体密度的增大,信号分子积累到一定浓度时,会诱发细菌产生独特的、多样的群体行为,这一现象称为细菌的群体感应[1],胞外信号分子为控制细菌的分子和细胞反应以及群体行为提供了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欣怡 曾振宇 等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23年17卷2期 140-147页ISTICCA
【摘要】 群体感应(QS)是细菌通过感知特定群体感应信号分子(QSSM)的浓度阈值,以调节菌群基因表达,改变细菌及菌群行为的系统。这种调节机制在细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中也发挥重要作用。细菌释放QSSM被宿主感知,启动相关信号通路,激活或抑制基因表达。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张强 李娜 等 《微生物学报》 2021年61卷2期 368-37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贵金属纳米材料(Noble metal-based nanomaterials,NMNs)具有广谱抗菌性.NMNs可通过纳米穿孔、破坏膜稳定性、诱导活性氧、与DNA等生物大分子结合等方式杀灭细菌.同时,在NMNs选择压力下,细菌进化出了抵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敏 顾雯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20年45卷6期 1297-130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近年来微生物学、医学等领域的研究焦点之一.细菌之间的群体感应是指细菌菌群通过感应环境中特定信号分子的浓度而调节群体密度的一种相互作用机制.细菌的群体感应系统通过影响细菌生长、增殖、生物膜形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行 郎东浩 等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21年15卷1期 57-60页ISTICCA
【摘要】 群体感应(QS)系统是细菌调节群体生理行为的一种常见机制,与细菌本身密度相关。细菌QS系统对细菌生物膜耐药等许多特定的功能进行调节。通过对QS系统的研究,可以发现其在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细菌生物膜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雯 田露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8年34卷10期 35-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细菌素是一种由微生物核糖体合成的抗菌肽,一般作为食品防腐剂使用.近年来,科学家挑选少数的细菌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开辟了细菌素新的研究领域,并拓宽了其应用范围.随着遗传学和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细菌素极有可能发展成为下一代新型抗生素、新型载体分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放 俞易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18年34卷12期 1895-190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外源基因的表达及其对细菌种群的影响对于群体感应系统和合成生物学产业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人们对于表达外源蛋白的细菌本身的行为模式仍然知之甚少.为了研究菌落生长和外源基因表达的过程究竟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文中测量了受Lux类受体调控的外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晓锋 朱军莉 等 《微生物学报》 2017年57卷3期 341-34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acyl-L-homoserine lactones,AHLs)信号分子介导的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一种普遍的革兰氏阴性细菌信息交流方式.AHL-QS系统包括LuxI型AHLs合成酶和Lu...
【关键词】 LuxR solos蛋白;群体感应;细菌交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曙梅 徐向荣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6年32卷12期 19-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细菌生物膜群体感应系统是指细菌通过分泌信号分子并通过感知其在周围环境中的浓度,调控某些基因的特异性表达及生理功能和生活习性的系统,是细菌生命活动的主要调控机制之一。通过对细菌生物膜群体感应的研究,可以了解其内部机理和特性,从而找到抑制生物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香美 许冬倩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6年43卷8期 1822-18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细菌sRNA是一类长度在40-500 nt之间的非编码RNA,在细菌细胞感应外界环境压力变化、控制基因表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细菌sRNA与群体感应系统相互作用在调控基因表达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揭示细菌错综复杂的代谢调控过程,以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查代明 闫云君 《微生物学报》 2015年55卷11期 1378-138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微生物脂肪酶是商品化脂肪酶的主要来源,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油脂、洗涤剂、饲料、纺织、皮革、新型材料、精细化工、医药、化妆品、造纸、污染治理、生物能源等工业领域.与真菌脂肪酶相比,细菌脂肪酶催化反应的类型更多、活性更高、稳定性更好,其中又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心琰 阮海华 《生物技术通报》 2015年1期 33-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细菌分泌一种或多种化学信号分子,这些化学信号分子作为诱导因子感知和判断菌群密度和周围环境的变化。当菌群达到一定阈值时会启动一系列相关基因的表达以调控菌体的群体行为,细菌的这种生理行为称为群体感应。大量的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细菌具有不同的群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宁一 《微生物学通报》 2015年42卷2期 4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一种海洋费氏弧菌(Vibrio fischeri)的发光现象在20世纪60年代引起了科学家的兴趣,Nealson等在1970年首次报道了该菌的菌体密度与发光呈正相关,该发光现象受细菌本身的群体感应调节系统所控制[1].尽管细菌是单细胞原核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楠 魏云林 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4年26卷1期 114-1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群体感应是细菌间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并控制着细菌的种群密度;噬菌体也是控制细菌种群规模的重要生物因子,它们二者都依赖于细菌的种群密度,天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当前这一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有的实验已经证明细菌群体感应在抵抗噬菌体感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香美 李平兰 《微生物学通报》 2013年40卷9期 1624-16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人工合成的PlnA (Plantaricin A)诱导类植物乳杆菌L-XM1细菌素合成的功能及环境条件对其诱导效果的影响.[方法]制备类植物乳杆菌L-XM1 Bac-培养物,用人工合成的PlnA对其进行诱导,确定PlnA在类植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贤 孙威文 等 《生态学杂志》 2013年32卷8期 2056-206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根据细菌群体感应信号降解酶(AiiA)基因设计简并引物,从海洋微生物ZD02基因组中扩增编码AiiA的基因aiiA,筛选其阳性克隆,测序后分析其基因序列.结果表明:筛选到的阳性克隆ZD02-aiiA序列全长753 bp(Genbank登录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祺 郑雪松 《生物工程学报》 2013年29卷6期 726-73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具有鲁棒性的基因回路构建是合成生物学的基础工作.基于群体感应的自杀基因回路转化大肠杆菌后赋予宿主菌在一定菌群密度时启动自杀的特性.为了使基因回路更具鲁棒性,在转化后以不同浓度的IPTG为诱导剂,观察宿主菌的表型特征以及在自杀过程中突变菌产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芦起 钟海英 等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3年38卷7期 545-5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氨溴索对铜绿假单胞菌野生株PAO1及密度感应缺陷株(ΔlasI ΔrhlI基因缺陷)生物膜(BF)细菌活力及早期黏附的影响.方法 利用平板计数法测定不同浓度(0、1.875、3.75mg/ml)氨溴索对PAO1菌株、ΔlasI 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香美 李平兰 《微生物学报》 2011年51卷9期 1152-115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群体感应( quorum sensing,QS)是微生物通过感知与细胞密度相关的信号分子的浓度来调控基因表达的一种行为.许多产Ⅱ类细菌素乳酸菌通过自诱导肽介导的QS系统调控其细菌素的合成.本文综述了乳酸菌Ⅱ类细菌素合成的QS调控现象、调控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菁萍 房保柱 等 《微生物学报》 2011年51卷11期 1561-156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Paracin1.7是从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HD1.7发酵液中提取的一种细菌素,本文主要研究菌株HD1.7在发酵过程中调控Paracin1.7代谢的群体感应机制.[方法]利用杯碟法检测不同生...
【关键词】 副干酪乳杆菌HD1.7;细菌素Paracin1.7;群体感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秀春 郑立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09年36卷10期 1596-16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二酮哌嗪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是由两个氨基酸缩合而成的环二肽,因其骨架具有稳定的六元环结构,且有两个氢键给体和两个氢键受体,使得DKPs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在药物化学中成为一个重要的药效团.近年来从海洋微生物中发现一系列环二肽类化合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惠 刘晓光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09年25卷6期 832-83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假单胞茵菌株G5是分离自香菜(Coriandrum sativum L.)茎内的一株内生菌,经BIOLOG系统分析其底物利用图谱,初步鉴定为桔黄假单胞茵Pseudomonas aurantiaca.大量研究已表明许多革兰氏阴性细菌应用群体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妩燕 江涛 《国际呼吸杂志》 2012年32卷6期 425-430页ISTIC
【摘要】 群体感应是细菌间依赖细胞密度的一种信息传递方式.细菌通过合成、分泌信号分子感知细菌群体密度,从而控制整个细菌群体行为.目前已在许多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中发现群体感应系统,对群体感应系统信号分子结构、信号传导通路进行大量研究后,发现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