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2
- 15
- 5
- 4
- 41
- 5
- 2
- 2
- 1
- 23
- 21
- 17
- 13
- 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咪 刘龙飞 等 《工业微生物》 2024年54卷1期 34-37页ISTICCA
【摘要】 从某对虾养殖池塘采集的底泥中筛出一株菌株MF1,经 16S rDNA鉴定为Klebsiella michiganensis(密歇根克雷伯氏菌).各菌株生长特性试验表明:氨氮培养基中菌株MF1的最适碳源为丙酮酸钠.在温度30℃、pH 7、转速...
【关键词】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细菌;脱氮;生长特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波 姜艳霞 等 《水产养殖》 2023年44卷6期 28-32页
【摘要】 简述了硝化-反硝化细菌的脱氮机理,介绍了硝化-反硝化细菌在处理含氮水体中以及循环水高密度养殖中的脱氮应用.指出,在循环水高密度养殖中,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能将自养硝化-厌氧反硝化过程优势结合在一起,解决了硝化与反硝化反应器分别独立设置的问...
【关键词】 硝化-反硝化细菌;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循环水高密度养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左群 吕育财 等 《生物学杂志》 2021年38卷6期 36-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求索溪底泥中,成功分离并获得一株具有高效还原Cr(VI)的菌株Ylb10.利用生理生化法和16S rDNA测序法对Ylb10菌株进行鉴定.并采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Cr(VI),对其还原特性进行探究.结果表明,Ylb10菌是革兰氏阴...
【关键词】 脱氮嗜脂环物菌;Cr(VI)还原细菌;重金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云 龚望宝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0年44卷4期 895-90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18年3月,在广东省中山市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养殖池塘水体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高效好氧反硝化细菌,结合菌株的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Pseudomonas furu-k...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辉 万夕和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16年36卷2期 50-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富集培养法从江苏沿海滩涂沉积物中分离筛选获得1株具有反硝化性能的细菌,命名为 MD5。通过形态学观察、糖发酵及16S rDNA 序列分析对其进行了分类鉴定、系统发育地位及反硝化性能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在厌氧条件下利用硝酸钠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辛明秀 赵颖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07年34卷4期 773-7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反硝化是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以硝酸盐作为最终电子受体而进行的无氧呼吸过程.从污水脱氮的角度论述反硝化在污水脱氮中的作用、污水脱氮的机理、污水脱氮过程中反硝化作用的影响因素等.从反硝化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反硝化细菌的类群、反硝化作用的机理、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正 陈晓春 等 《卫生研究》 2007年36卷1期 23-2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下流式固定床反应器的脱氮效果及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方法 采用多孔陶粒作反硝化细菌固定化载体,研究下流式固定床生物反应器的适宜脱氮条件;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反硝化菌群的固定化形态并通过16S rDNA测序分析其组成.结果 反应最适条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延丽 靖元孝 《微生物学杂志》 2005年25卷2期 88-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反硝化细菌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理论认为反硝化细菌是异养厌氧的,20世纪80年代发现了好氧反硝化细菌.最近,自养反硝化细菌的发现,特别是脱氮硫杆菌的发现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祖聪 《应用生态学报》 2001年12卷5期 795-79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世纪90年代初在污泥处理系统中发现了氮素形态转化的新途径--厌气铵氧化过程.厌气铵氧化过程是铵以亚硝酸根为电子受体在自养细菌参数下氧化成氮气的过程.但目前尚无土壤、河、湖、海底泥等自然系统中是否存在厌气铵氧化过程的报道.由于该过程无需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丹 梁锡宏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19年17卷1期 104-109页ISTICCABP
【摘要】 研究了1株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TN 10)的硝化反硝化性能,结果表明,该菌能高效降解铵态氮(NH+4)、硝态氮(NO-3)和亚硝态氮(NO-2).在初始NH+4质量浓度为77.93 mg/L的培养基中,Klebsiel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梦冬 辛玉峰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3卷3期 339-343页ISTICCA
【摘要】 从养殖池塘底泥中分离出1株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对其进行生理生化鉴定、最佳脱氮条件确定及与活性污泥共同作用下的脱氮性能研究.经过菌株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及查伯杰氏手册确定该菌株为非发酵、无芽孢的革兰阴性菌,初步鉴定为不动杆菌,且同时具有硝化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小英 冯晟 等 《生态环境学报》 2016年25卷12期 1983-1990页
【摘要】 与传统脱氮菌相比,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在脱氮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并受到广泛关注.以乙酰胺为唯一氮源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1株脱氮性能较高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细菌,命名为Y1.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分析后鉴定为Acineto...
【关键词】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细菌;分离;鉴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国利 张甜 等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5期 125-129页
【摘要】 氨氧化细菌是一类革兰氏阴性的化能自养菌.也是生物脱氮工艺中不可缺少的一类细菌.本研究通过以土壤为材料富集氨氧化细菌,并从富集土样的全基因组中成功扩增到amoA全长基因,与NCBI标准菌株 Nitrosomonas sp .GH22序列同源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晨 姜述君 等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年5期 122-125页
【摘要】 为进一步改善制糖污水的治理方法,从制糖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出一株具有好氧反硝化作用的细菌,研究了不同pH、温度和C/N比对其反硝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离出的菌株为球形菌,革兰氏染色为阳性,菌落颜色为土黄色,结合生理生化等特性,鉴定为海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席寅峰 张孟婧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0年38卷27期 14847-14849,14875页
【摘要】 [目的]为光合细菌应用于生产实践提供技术资料.[方法]从宁波大学南门商贸街旁河道水体中富集到4株光合细菌,选取生长速度快、易纯化并具有脱氮功能的PSB-3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分离鉴定及脱氮能力鉴定,并进行了污水处理试验.[结果]PSB-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美丽 齐树亭 等 《河北渔业》 2009年2期 1-4,25页
【摘要】 从天津渤海湾三个河口六个站位采集水样,用Zobell2216E培养基分离共得到92株异养细菌,其中G+52株,G-40株.对其形态和生理生化性状进行分析,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他们主要分属葡萄球菌、微球菌、不动杆菌、莫拉氏菌、芽孢杆菌、弧菌、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伟 王薇 等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9年25卷2期 88-93页
【摘要】 采用溴百里酚(BTB)鉴定培养基和稀释平板法从南京市某市政污水处理厂曝气池污水样本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好氧反硝化细菌,经16S rDNA序列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初步鉴定为反硝化产碱杆菌(Alcaligenes denitrifican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永红 周晓宏 等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年31卷9期 5-8页
【摘要】 对20 L SBR生物反应器处理高氨氮废水的活性污泥菌相进行了初步研究,成功地分离出了硝化菌、反硝化菌和异养菌,测定了工艺过程中各种成分和活性污泥细菌浓度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活性污泥的活性,提高SBR生物脱氮效率奠定了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海云 张肇铭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24卷2期 153-155页
【摘要】 通过对污水处理厂底泥中反硝化细菌的驯化和富集,得到富含反硝化细菌的富集液.利用富集液处理含不同碳源的实验废水,同时研究不同环境因子对亚硝酸型反硝化菌脱氮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甲醇为碳源、温度30℃、pH 8.0时为最适条件.在此条件下,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苹 范伟平 等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25卷5期 107-110页
【摘要】 简述了国内外近几年氨氮脱除的生物技术研究进展情况.近年来出现了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时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等生物脱氮的新概念和新技术,为生物脱氮技术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同时特殊菌株的筛选和培育也是氨氮脱除生物技术发展的热点之一.最近的研究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玲 金晓弟 等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25卷4期 350-353页
【摘要】 从豆腐制造厂废水中分离到7株能脱氮的光合细菌,按照<伯杰细菌鉴定手册>第九版(1994年)进行系统鉴定,其中5株为球形红假单胞菌,2株为深红红螺菌.此外,还对其脱氮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菌能以琥珀酸、丙酮酸、苹果酸、葡萄糖、乳酸等底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洪 何腾霞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24年40卷10期 3441-345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硝酸盐(NO3--N)是一种水体中常见的无机氮污染物,过量的NO3--N会使水体富营养化并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纳米零价铁(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nZVI)因具有高比表面积并可作为优良电子供体,在NO3--N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咏琪 张引弟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24年51卷11期 4485-45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背景]近年来,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扩大,产生大量富含重金属离子的养殖污水,导致传统脱氮技术受到限制,降低污水脱氮效率.[目的]从污水处理厂污水和污泥中分离筛选耐重金属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细菌,研究其脱氮效率.[方法]通过菌落和细胞形态特征观...
【关键词】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细菌;重金属抗性;脱氮性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建云 谷立坤 等 《微生物学报》 2024年64卷5期 1521-153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探索叶际微生物协同植物削减大气氮氧化物的机制,了解叶际可培养好氧反硝化细菌的存在及多样性,获得高效的叶际好氧反硝化细菌资源.[方法]采用富集培养结合格里斯试剂检测、溴百里酚蓝(bromothymol blue,BTB)培养基筛选的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应之悦 翁国永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22年49卷1期 14-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背景]随着工农业的发展,污水排放导致的氨氮超标逐渐成为水体污染的重要因素,脱氮已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目前脱氮方法主要集中于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其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氮,从而减少水体中氨氮的污染.由于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较高,而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永霞 霍晴晴 等 《微生物学报》 2018年58卷10期 1764-177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氮污染已成为当今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解滇池可培养好氧反硝化细菌的多样性,获得高效好氧反硝化细菌资源,为污染水体或浅层地下水的生物修复提供材料.[方法]采用富集培养方法从滇池沉积物和水体样品中分离好氧反硝化细菌,对好氧反硝化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广静 张晓波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8年45卷9期 1980-19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背景]细菌生物膜在废水处理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前景,但目前应用于海水养殖水体处理的菌株主要源自淡水菌株,存在难以适应海水高盐环境的问题.源自红树林的海洋着色菌(Marichromatium gracile) YL28应用于海水养殖水体处理,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宁一 《微生物学通报》 2016年43卷10期 23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氮类污染物是造成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水体中氮的去除对于清洁水体有着重要的意义[1-2].因此,高效与便捷地去除污水中的氮是污水处理中的关键问题,而生物脱氮又被认为是目前废水脱氮中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3].最初研究者们认为只有自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