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
- 7
- 14
- 4
- 2
- 5
- 3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海涛 杨亚丽 等 《心脏杂志》 2021年33卷4期 464,封3-封4页ISTICCA
【摘要】 1临床资料1.1基本情况 患者为男性,75岁,入院前30 d劳累后出现胸闷及气短等症状.当地医院行心脏彩超明确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给予利尿等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近20天来,胸闷及气短等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就诊空军军医...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左心耳封堵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华康 姚青 等 《心脏杂志》 2021年33卷4期 358-36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相关心律失常的发生与转归.方法 以2002年10月~2019年5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并成功行VSD介入封堵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要求随访资料完整,分别统计患者术前及术后随访期间的心电图及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左海润 徐承义 等 《华西医学》 2021年36卷9期 1315-1317页ISTICCA
【摘要】 病例介绍患者,男,71岁.因"乏力气短3个月余,加重2周"于2020年11月12日入住武汉亚心总医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乏力及活动后气短症状,未治疗.2周前受凉后呼吸困难,乏力症状较前明显加重,间断于夜间因呼吸困难而憋醒,坐位呼...
【关键词】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心房颤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星烨 何璐 等 《心脏杂志》 2021年33卷4期 396-40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嵴内型室间隔缺损(IVSD)的疗效及并发症的中远期随访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诊断为嵴内型室间隔缺损(IVSD)并行经导管介入治疗的患者共39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窦宁 谭晶晶 等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20年41卷10期 602-60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房缺封堵伞在高危卵圆孔封堵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西京医院心脏外科2016-01~2019-01诊断符合高危卵圆孔患者78例,均采用房缺封堵伞经导管介入治疗,分别于术后1、3、6、12个月复查经胸超声、心电图、经颅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东梅 王镇 等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21卷5期 554-557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探究胸腔镜下自体血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导管瘘口注射封堵术在难治性气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1月宁...
【关键词】 胸腔镜;自体血经PICC导管瘘口注射封堵术;难治性气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艺娜 《医药论坛杂志》 2017年38卷1期 130-131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经皮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外科手术治疗,实验组给予经皮导管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俸勇强 导师:伍伟锋 广西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心血管病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经导管封堵术前后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变化,旨在探讨先心病患者神经内分泌的激活状况及经导管封堵术对其的影响。 方法:选择100例先心病患者(CHD组),其中70例行先心病经导管封堵术;30例健康正常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海彤 导师:吴永健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临床医学 内科学(博士) 2021年
【摘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中远期预后分析
研究目的:
主动脉瓣狭窄(AS)是一种高发的心脏瓣膜病,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不断进展,发病率随之攀升,尤其是在高龄人群中(>65岁...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沈艳 导师:潘家华 昆明医学院 昆明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心血管病学)(硕士) 2008年
【摘要】 本研究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二维超声心动图在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评价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在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术(TCAS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总结超声心动图应用于边缘不全型、巨大型、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孙勇 导师:于波 哈尔滨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心血管病)(博士) 2004年
【摘要】 目的1.分析介入封堵方法治疗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并与外科手术治疗进行对比.2.评价体外培养的乳鼠心室组织细胞在经不同处理的封堵材料上的生长情况,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经介入封堵治疗后愈合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方法1.介入封堵的临床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炯 导师:李治安 张金荣 首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 2004年
【摘要】 目的:观察超声心动图(经胸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经皮心导管房间隔缺损经Amplatzer封堵器封堵术术前诊断、术中监测、引导封堵器定位、释放以及术后评价手术效果的作用.评价房间隔缺损经Amplatzer封堵器封堵术后即右心室前负荷改变(降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长东 钟禹成 等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25年32卷7期 909-918页ISTICPKUCSCD
【摘要】 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已逐步向县市级医院普及.同时,成人先心病(特别是卵圆孔未闭)的规范化管理以及复杂先心病的终身管理日益受到临床重视.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涌现持续推动着学科的向前发展.本文旨在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阳 胥良 等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24年40卷5期 388-39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评估X线引导下左心耳封堵联合导管消融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7年3月-2022年4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并接受导管消融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分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联合X线组(TEE组,73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春棉 陈伟 等 《心脏杂志》 2023年35卷1期 25-2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导管封堵成人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后能否改善其合并的功能性三尖瓣返流(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方法 连续纳入自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在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建铭 王琦光 等 《心脏杂志》 2023年35卷2期 150-15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应用第二代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Amplatzer duct occluder Ⅱ,ADO Ⅱ)治疗成人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eri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pmVS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国文 朱云 等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7年19卷1期 27-2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在地市级医院开展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经胸介入治疗的效果,了解在地市级医院开展此类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对2013年11月~2016年9月我院经胸微创介入手术治疗的简单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2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室间隔缺损14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郭振彬 导师:陈颖 哈尔滨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 2008年
【摘要】 目的:探讨彩色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经导管封堵术(TCVSD)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在2006年1月—2007年6月期间,应用Philips Sonos7500超声诊断仪、X4探头,对60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莫剑梅 导师:刘唐威 广西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心血管病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者经皮导管封堵术后心电及心室形态、功能的变化,探讨封堵术后近期心电及心室重构的影响。 方法:成功施行经皮导管封堵术的先心病患者111例,其中ASD47例,VSD44例,PDA20例。通过TTE、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