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4
- 3
- 2
- 35
- 6
- 3
- 1
- 23
- 22
- 13
- 12
- 1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邵劲松 温伟标 等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9年31卷10期 1289-129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如出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则可能影响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实施,围手术期病死率较高.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1例心搏骤停并长时间心肺复苏(CPR)的AMI患者,在体外膜肺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佳宁 刘文娴 等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8年27卷11期 1260-12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评价IABP-SHOCKⅡ危险评分对伴发心源性休克(CS)的STEMI患者住院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录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置入IABP机械辅助并完成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的伴发CS的STEMI...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怡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11期 45-4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对冠脉复杂病变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冠心病有胸痛症状经冠脉造影提示复杂病变并行PCI患者90例,按照PCI术后是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向阳 阮云军 等 《中国热带医学》 2014年14卷3期 341-34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对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支持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ng intervention,PCD的有效性、安全...
【关键词】 高危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贵红 张健 《中国热带医学》 2009年9卷8期 1528-1529,153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下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于发病0.5~12 h内在IABP支持下行急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莹 项美香 等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7年16卷12期 1255-12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下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2医院2005年9月至2007年2月确诊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下行急诊介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建平 宋玮 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25卷10期 1057-1059,10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IABP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19例患者IABP使用时间平均为93.6 h,其中13例成功地进行介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志伟 黄英姿 等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7年16卷7期 527-531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联机检索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等英文数据库,收集1970年1月至2015年5月有关I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雷雷 杜英杰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6年16卷6期 1111-1114,114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D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心源性休克(C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诊PCI治疗的AMI并CS的患者47例,24例接受IABP支持下急诊PCI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2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玉鹏 胡立群 等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5年31卷6期 604-60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高血栓负荷合病变合并慢血流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分析自2008-06-2014-06期间因AMI行PTCA术后高血栓负荷合并慢血流的患者53例,采用单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施建丽 王涟 等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5年23卷5期 505-50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入选2010年1月至2014年9月在IABP辅助下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共91例,分为住...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鑫 余小林 等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5年38卷10期 770-77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115例行急诊PCI的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PCI前是否使用IABP分为IABP+PCI组...
【关键词】 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宏伟 郭莹 等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4年22卷1期 65-6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泵衰竭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治疗时机的选择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并泵衰竭患者85例,按IABP应用的时机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必要IABP组42例,为经积极药物治疗后,收缩压仍然< 90 m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那静涛 张爱萍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年30卷9期 36-38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0月1日,选择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心内科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41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宏伟 郭莹 等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4年30卷5期 393-39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休克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治疗时机的选择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AMI并休克患者85例,按IABP应用的时机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即刻IABP组(43例)为入院时确诊后立即行IABP术,必要IA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树信 王旭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年12卷34期 6686-6688,667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评价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对高危心梗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作用及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到2010年间50例心梗病人,其中随机选取25例应用IABP,其余25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在入院时和5天后血压、心肌损伤标志物、...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斌 王旭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1年11卷2期 278-28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冠脉介入术(PCI)后无复流现象(NR)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分析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因急性心肌梗死(AMI)行PCI术后无血流患者22例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无复流现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乐汉娥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年17卷19期 2271-2273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泵治疗患者焦虑状态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急诊PCI术后应用IABP泵治疗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瑶俊 陈绍良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0年10卷8期 1494-1496,150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从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因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入住我院CCU并行IABP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例3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绍良 段宝祥 等 《江苏医药》 1999年25卷10期 729-731页ISTICCA
【摘要】 回顾性分析48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直接31例,补救17例).其中心源性休克5例,术中死亡1例,手术成功率98%.共置入支架40个,术中支架事件2例,经有效处理最终成功率100%.术中急性反复再闭塞最常见(30%),球囊再...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血管内支架;急性心肌梗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赖碁 光雪峰 等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24卷3期 847-848页
【摘要】 目的:总结在急性心肌梗死出现潜在及进展性泵功能不全时早期应用IABP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2例急性心肌梗死出现潜在及进展性泵功能不全患者早期进行IABP治疗的时机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全组病例恢复良好.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潜在及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 中华医学会第二届重症心脏全国学术大会暨第三届西湖重症医学论坛、2015年浙江省重症医学学术年会 2015年
【摘要】 目的探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及预后情况,旨在为今后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和借鉴,以期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前瞻性选取本院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妍伸 导师:张彦周 郑州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背景与目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已成为冠心病患者中重要的死亡原因,而心脏泵衰竭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在传统治疗下,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可高达80%-90%,即使通过积极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罗建 全国高血压防治知识推广培训班暨健康血压中国行海南海口会 2014年
【摘要】 目的:探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及预后情况.方法:前瞻性选取本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心内科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为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胡晨恺 导师:李浪 广西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心血管内科学(专业学位)(硕士) 2013年
【摘要】 背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临时心脏辅助装置之一,尤其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普遍运用.一些研究指出IABP在PCI围手术期患者中使用可以减低死亡率.有些研究认为IABP并不能显著提高预后,相反会增加脑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娜 唐晓芳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9年47卷1期 42-4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MVD)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该研究为前瞻性观察研究,连续纳入2013年1至12月于阜外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MI合并MVD的...
【关键词】 心肌梗死;预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娜琼 高展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8年46卷1期 26-3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现状和心原性休克患者应用IABP的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研究(多中心前瞻性注册研究)中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在国内107家医院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霁翔 高静 等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7年36卷7期 724-7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保护性肺通气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我院应用早期保护性肺通气和IABP联合急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晶晶 高展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7年45卷7期 572-57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在中国大的冠心病中心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应用情况和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连续纳入2013年1至12月在阜外医院进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10 724例,进行2年随访,记录死亡、心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海明 桂艳萍 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2年33卷8期 868-8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因AMI入住我院并行PCI的275例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史、入院情况、术中及术后情况、并发症等资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