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3
- 2
- 11
- 2
- 1
- 1
- 5
- 3
- 2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杨蒙蒙 张怀亮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30卷2期 28-30页
【摘要】 子午流注是中国先贤以"天人合一"为理论基础,将十二时辰与十二地支、十二经络相对应,发现的一种规律.人体气血周流运行盛衰有时,张怀亮教授将这一理论灵活运用于临床辨证中,并作为辨证的切入点,结合脏腑辨证,巧妙利用五行制化关系,使阴阳平衡,取得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窦会芹 《山东中医杂志》 2010年29卷10期 692-693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针法治疗缺血性中风(中经络)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采用子午流注针法治疗,血塞通0.4 g溶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日1次;对照组30例给予尼莫地平片口服30 mg,日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秦娥 《医药前沿》 2016年6卷23期 311-312页
【摘要】 目的:观察常规抗痨联合中药熏蒸结合经络时辰治疗腰椎结核的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随机选取60例腰椎患者,选择中医辩证法为阳虚寒凝证且脓肿无破溃的病例。实验组采用中药熏蒸配合时辰治疗,以7天为1个疗程,连续熏蒸2个疗程。对照组按照常规抗痨方法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彬祝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暨第四届国际中医治未病学术大会 2019年
【摘要】 子午流注,以“人与天地相应”的中医针灸观,古人认为人体功能活动、病理变化受自然界气候变化、时日等影响而呈现一定的规律。根据这种规律,选择适当时间治疗疾病,可以获得较佳疗效。因此提出“因时施治”、“按时针灸”、“按时给药”等。流注于经脉的气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彬祝 2019首届世界中医药互联网产业大会 2019年
【摘要】 人体的五脏六腑与十二条经络对于气血的运行起着重要作用,而每条经络又都有其兴衰的时辰。流注于经脉的气血有盛有衰,把每天分为十二时辰,一个时辰分配一经,除了在对应的时辰敲对应的经络,晚上的时辰换在白天相对应的时辰来敲,还要注意保养经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智慧 巴根那 等 《医学综述》 2019年25卷13期 2674-2678页ISTICCA
【摘要】 乳腺癌的发生是情志失调、痰浊阻滞,肝肾内伤,脾虚体弱,气滞火旺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化疗治疗乳腺癌的同时也被认为是外邪入侵,客于五脏六腑,可加重阴虚火旺、肝肾亏损之症,痰瘀互结之象更甚,且毒副作用严重.常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中以达到增效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素钊 宁沛 等 《河北中医》 2014年12期 1899-1902页ISTIC
【摘要】 “子午流注针法”是以井、荥、输、经、合五输穴配合阴阳五行为基础,运用干支配合脏腑,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以推算经气流注盛衰开阖,按时取穴的一种治疗方法。此针法的基本组成包括天干、地支、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及五输穴等内容,可概括为五输穴配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祝步文 《养生月刊》 2018年39卷2期 102-104页
【摘要】 "子午流注"是经典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以"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为基础,指的是人体内的精气神,就像流水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运动全身.古代没有钟表,计时全靠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属象定为一天到晚的计算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祝步文 《养生月刊》 2018年39卷9期 840-841页
【摘要】 中医学中有"天人相应"的概念,是指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与自然界的四季、昼夜、节气等存在相对应、相感应的关系.这是中医学解释人体生命过程和病理变化的主要观点,同时也对养生保健、防病治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曾经写过一篇"子午流注"养生法,谈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永辉 冯娟芳 等 《陕西中医》 2011年32卷10期 1392-139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总结经络理论的基本要点.方法:根据"脏腑分阴阳,手足定上下,阴阳分表里,阴升而阳降"理论进行分析.结论:经络气血在体内依照空间上"前缘到后缘至中线,并复向前缘"以及时间上"十二时辰"的顺序,依次运转,如环无端,循环往复,周流不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荣培红 林海 等 《陕西中医》 2009年30卷10期 1291-129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中风在不同时辰(时间段)的发病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西安地区八家医院16891例中风病患者,在昼夜发病过程中存在的分布情况进行分组,统计.结果:发现中风的发病,中经络以夜间为主( 子时至寅时为多),中脏腑的也是以夜间(子时至寅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婷 任莉莎 等 《广西中医药》 2016年39卷1期 52-53页
【摘要】 中医认为经络气血流注都有其时辰规律,气血在不同时辰要流注于不同经络,尤其在子、午二时,子为由阴出阳之时,午为由阳入阴之际,故发病于此时的疾病多责之于阴阳气不相顺接,可通过顺接阴阳来调治.笔者跟诊期间发现导师用乌梅丸以顺接阴阳来治疗午后咳嗽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力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5年7期 37-37页
【摘要】 古人把一天分为十二时辰,在十二时辰当中,经络和脏腑有选择性地“值班”。十二时辰能帮助我们养生,还能帮助我们吃药。上午阳气上升,我们借助这个时机补给温阳的药,就比其他时间效果显著;傍晚气降的时候补给养阴的药,也往往事半功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恩铭 《医学信息》 2014年20期 607-607页
【摘要】 十二经络子午流注表(见图1),讲的是十二经络与十二时辰对应关系,给予了我们认识和了解十二经络在不同时辰的流注规律,它是中医养生专家们运用经络养生的主要依据。比如,子时前一定要入睡,以养胆,"胆有多清,头有多清";子时一阳初生,在子时前入睡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文娟 《中国食品》 2011年4期 78-79页
【摘要】 <篇首> 十二时辰养生法是以中医子午流注为理论基础的,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所谓子午是指时辰,流是流动,注是灌注.即人体气血的运行与天地自然相应,从子到午,从午到子环流不息.一天中的十二时辰是与人体十二经脉相对应的不同的时间,人体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乐农 陈叶阳 等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19卷8期 31-32页
【摘要】 <篇首> 明代杨继洲在其针灸巨著<针灸大成>有一段简短的著述,叫<十二经纳地支歌>.其内容为:"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己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寥寥数语,二十八个字,其寓意之深刻,足使吾辈冥思终身.读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蔡洪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坦然 《湖南中医杂志》 2010年26卷6期 84-85页
【摘要】 <篇首> 子午流注针法是以人体气血的变化受日月、星辰、四时八节的影响为根据,提出天地人合一,因天时而调气血的观点,认为经脉中气血的运行有周期性的盛衰,并且表现在各个经和穴上.纳支法子午流注,根据营卫气血在十二经脉中按经络衔接次序运行的规律,认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海博 《中国医疗保险》 2010年3期 69-70页
【摘要】 <篇首> 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的周期变化,对人体有相应的周期性影响.在一天中的不同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脏腑,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了解这些规律,根据人体的生物钟日节律,调整生活方式,有助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苓安 《家庭医学(下)》 2009年4期 58-59页
【摘要】 <篇首> 在经络学理论有"顺补逆泻"法则,即"顺经络操作为补,逆经络操作为泻".手法表现为操作泻法时,力道强度需加重,速度可快;操作补法时,则手法要轻柔且宜慢.而进行补与泻则须视个人体质而论,一般实证、热证者可用泻法,虚、寒证者可用补法.另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振华 《中国处方药》 2008年9期 38-39页
【摘要】 <篇首> 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短短的几百米参观路线当中,<黄帝内经>、<金匮要略>、<本草纲目>等一本本古籍,历代各式研药擂钵、十二时辰药瓶等一件件古医疗用具,张仲景、李时珍、韦慈藏一位位中医药名家的画像,按照历史发展顺序一一展现在我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淑萍 张秀霞 等 《吉林医学》 2007年28卷4期 559页CA
【摘要】 <篇首> 痹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肌肉风湿症等疾病.祖国医学认为,痹证是由于人体肌表经络遭受外邪侵袭后,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的肢体、关节、肌肉等处有酸楚、疼痛之感,并随气候变化而加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玥 周桂桐 《中国针灸》 2011年31卷8期 715-71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验证子午流注针法纳甲法、纳子法、养子时刻注穴法3种取穴方法间的关联性,为从科学角度挖掘子午流注针法合理内涵提供依据.方法:应用NQ-1B型电阻针灸测定仪按照子午流注针法纳甲法、纳子法和养子时刻注穴法3种方法对30例健康受试者子时、卯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兰鹏飞 《河南中医》 2019年39卷1期 5-8页ISTIC
【摘要】 从卫气太极运行模式图看,太极图中阴分对应的是阳目,少阳对应的是阴目,太阳对应的是阳鱼,阳明对应的是阴鱼.如果换成十二经脉相对应,则阳目对应的是三焦、肝、胆;阳鱼对应的是肺、大肠、胃;阴目对应的是脾、心、小肠;阴鱼对应的是膀胱、肾、心包.这样...
【关键词】 卫气十二时辰运行模式;太极图;《伤寒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