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2
- 7
- 2
- 41
- 2
- 2
- 2
- 1
- 19
- 16
- 13
- 8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侯林茹 赵文君 等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40卷3期 1-6页ISTIC
【摘要】 通过对近年来经脉-脏腑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查阅及逻辑学研究,发现脏腑病变时,体表经脉会在其特定穴所居部位出现结节条索以及电阻、经络能量值、温度与血流量等改变.基于"明知其源,睹其应,而知五藏之害矣""穴位所在,主治所在""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梦曦 徐一菲 等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40卷5期 31-35页ISTIC
【摘要】 目的:运用经络知热感度测定法测量十二正经原穴在各证型失眠患者中的热敏状态及经络虚实变化,探究原穴在失眠证型辨识中的应用.方法:对符合原发性失眠标准的72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运用经络知热感度测定法测定其十二经原穴的测量值、中位数、热敏系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蕴雯 洪亚群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36卷11期 2071-2074页
【摘要】 《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提到:"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这句话揭示了用针的关键——诊脉.然而,后世医家在解释这一观点时通常局限于中医四诊之一的切脉,而忽视了经络在针灸治疗中的指导作用.经络作为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承担着运行气血、联络脏腑以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海 何潇 等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22卷5期 57-60页
【摘要】 目的 探索穴位贴敷调整脾、肾两经治疗中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收治的60中老年女性SU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接受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治疗.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佳琦 杜旭 等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39卷7期 85-88页ISTIC
【摘要】 殷克敬教授对痉挛性斜颈等疑难杂症见解独特,善于运用经络诊察,并结合"经络体征反应点"以审证求因、辨证施针;殷教授撷古籍之精粹,悟关刺之真谛,临证得出"筋急发痉,关刺效佳";在《黄帝内经》六经之"开、阖、枢"理论的基础上,并结合自身50余载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瑛 古志林 等 《环球中医药》 2023年16卷12期 2563-2565页ISTICCA
【摘要】 书写痉挛是一种具有致残性的局灶性肌张力障碍,属于中医学"痉病"范畴,为难诊难治之病.本案患者以右手书写时手臂僵硬、乏力、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结合既往缺血缺氧性脑病病史,其病位在脑,与足太阳经、足少阳经、跷脉、肝脏相关,病机为瘀阻脑窍,足太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丽 杜子媚 等 《内蒙古中医药》 2023年42卷7期 136-138页
【摘要】 目的:观察基于经络诊察法以铜砭刮痧治疗更年期失眠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9月到中山市中医院到治未病中心、睡眠专科门诊和中医特色护理门诊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59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两组均采用口服中药治疗,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晶玲 刘飞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21卷4期 126-127,150页
【摘要】 目的 研究王居易经络诊察法佐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的有效性,观察肺功能、生命质量变化.方法 将COPD稳定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2吸,每日2次,乙酰半胱氨酸片1片,每日1次口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洁 孟笑男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19卷35期 152-156页ISTICCA
【摘要】 原发性头痛属头痛病的一种,病因病机复杂.首都国医名师、经络医学大家王居易教授认为针灸治疗原发性头痛思路不应局限于脏腑、气血辨证,或局部痛处取穴,而应以经络辨证为纲,主张应用经络诊察,不仅包括局部痛处,还应重点诊察相应经络远端循行部位,以辨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玉伟 周炜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44卷5期 471-474页ISTIC
【摘要】 王居易教授作为北京市名老中医,生前致力于国内外针灸临床和教学数十载,倡导经络辨证,创建了中医"经络医学"体系,总结归纳出"审切循扪按"经络诊察方法,临床上以"穴少力专"为特点.后顶穴为王教授临床常用腧穴之一,其定位独特,方法上更提出"搓针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克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30卷17期 106-107,117页
【摘要】 该文根据王居易教授的经络医学理论,利用经络诊察法指导针灸临床实践,提高了临床诊疗效果.该文列举的病例均是在利用经络诊察法调整治疗方案后,其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提升了机体的康复速度,用事实证明经络医学的实用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钧天 黄琰 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16卷6期 990-994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背心五穴治疗中风后抑郁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9月—2020年2月期间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收治的72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予一般中风后康复针刺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欣 李旭豪 等 《针灸临床杂志》 2019年35卷8期 98-101页ISTIC
【摘要】 “经脉脏腑相关”是体表经络诊察法在脏腑病中应用的理论基础.目前经络诊察法已应用于临床诊断治疗多种脏腑疾病,以王居易经络诊察法应用最多.本研究整理近20年相关文献,发现经络诊察法在现代临床中已应用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丽娟 王居易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53卷8期 599-600页ISTIC
【摘要】 王居易强调临床诊病时进行经络诊察,并总结了"审、切、循、扪、按"的经络诊察方法在针灸辨证中加以运用,此法可以为医生判断病机提供客观依据,在经络诊察基础上进行辨经、选经、配穴,可以显著提高针灸临床疗效.该文从荨麻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中风伴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新兰 焦琳 等 《江西中医药》 2019年50卷1期 16-17页CA
【摘要】 基于《内经》经络腧穴诊察法,具体运用审、扪、循、按、抓等手法对功能性胃肠病患者选取腹部进行诊察,通过诊察动态把握患者病情虚实及其功能状态,并以此去指导治疗,对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解越 王居易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1期 3-4页ISTICCSCD
【摘要】 失眠症,属中医学“不寐”、“不得眠”、“不得卧”范畴。早在《灵枢?大惑论》即指出卫气留于阳分,阳跷脉盛,可出现不寐,“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可见自《灵枢》始即对不寐的病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炜 李向东 等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33卷11期 1030-1032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观察应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诊疗模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5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3例.治疗组采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诊疗模式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及E2、FSH、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晓颖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16卷18期 3-5页
【摘要】 目的:探讨经络诊察法配合穴位埋针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7月来广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的慢性咳嗽患者1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97)、对照组(n=98).对照组给予川贝枇杷糖浆口服,观察组运用王居易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利华 黄瑜 等 《针灸临床杂志》 2007年23卷7期 63-64页ISTIC
【摘要】 黄鼎坚教授在多年的针灸临证中,博采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经络诊察方法:循经查因、第二掌骨全息和手诊法、耳穴诊察、足底反射区按压诊察、背俞穴和原穴诊察、目诊等综合应用于针灸临证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琪 导师:赵征宇 艾双春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针灸推拿学(硕士) 2022年
【摘要】
目的:以早醒型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经络诊察法为研究手段,观察足少阴经膝关节平面以下线段的特征性表象,为诊断与治疗早醒型失眠提供新思路。
方法:将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早醒型失眠受试者(疾病组)与健康受试者(健康组)分为 2 组,运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季宇 苑功名 等 《针灸临床杂志》 2025年41卷3期 1-5页ISTIC
【摘要】 随着当前对针刺研究的深入,如何对针刺疗法的疗效做出正确的评价十分重要.《黄帝内经》中记载"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故气至是针刺取效的关键.将得气和针感笼统地等同于"气至"是对原文本义的曲解,九针之"气至"应该从脉诊和经络诊察两方面来进行评判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逸凡 陈红秀 等 《吉林中医药》 2025年45卷7期 745-748页ISTIC
【摘要】 "经络-脏腑相关"理论揭示了经络与脏腑间的双向联系.肠易激综合征(IBS)为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现代科学技术提升了体表-经络-脏腑相关性研究的客观性,但基于该理论的脏腑疾病诊察规律尚未系统总结.以肠易激综合征为切入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唐山茶 导师:黄月莲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针灸推拿学(硕士) 2018年
【摘要】
目的:观察基于切按法经络脏腑辨证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为针灸临床治疗偏头痛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方法:将符合偏头痛纳入标准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基于切按法经络脏腑辨证针灸治疗,以循按法查找病经,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周炜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套针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首届国际中医外治高峰论坛 2018年
【摘要】 王居易老师从事针灸临床教学近50年,应用经络诊察方法治疗疾病疗效独特.王师对经络的认识源自内经理论与自身临床实践,将”审、切、循、扪、按”经络诊察方法应用于临床实际,通过经络诊察加深了对经络的认识,王师认为经络存在于肌肉筋骨的缝隙之中,经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周炜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套针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首届国际中医外治高峰论坛 2018年
【摘要】 目的:观察应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确定异常经络对中风患者进行治疗,并与教科书辨证取穴法进行比较,观察两者疗效的差异,并分析王居易经络诊察法在中风病的相关辨证和治疗中有无优势. 方法:用随机法将138例中风后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欢 陈松 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5年37卷6期 1133-1137页
【摘要】 腰痛是针灸临床常见病症,传统治疗多局限于局部取穴与常规经络辨证,以风寒、湿热、瘀血、肾虚等为辨证核心,但针对奇经八脉的系统应用仍较为匮乏.文章旨在突破传统腰痛诊疗模式,通过整合奇经八脉理论,提升针灸治疗的精准性与系统性.通过梳理带脉、任督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显德 赵征宇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33卷6期 85-88页
【摘要】 产后癃闭为常见的产后并发症,临床治疗方法多样,但多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该文分享病案中,产妇产后癃闭病史短、病势急,治疗时应用经络诊察进行经脉辨证,选用脏腑图点穴法以调理任、督二脉,调节全身脏腑气机,运行全身气血,获得痊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军 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 2017年
【摘要】 中医认为,“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对疾病的诊断是一个认识的过程,通过四诊来“视其外应,测知其内”.《难经·六十一难》曰:“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能参合而行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易荣 第三届兰茂论坛暨2016年云南省中医药界学术年会 2016年
【摘要】 本文从《灵枢·经脉》篇十二经循行规律、十二经病候的论述特点、补泻原则的确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经络诊察法的临床应用,提示了,做临床的重要性,要明针灸,须细读《灵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周炜 第四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 2013年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的针灸诊疗模式的疗效差异.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评价者盲的研究方法,将105例患者随机纳入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3例,分别采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的治疗模式与普通针法组比较观察治疗前后症状评分、E2、FSH、LH水平.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