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9
- 15
- 1
- 61
- 8
- 5
- 3
- 3
- 24
- 13
- 9
- 7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崔克明 胡正海 《植物学报》 2002年44卷9期 1043-1067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结构植物学由植物解剖学发展而来,是植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本文根据其近代的发展,分别就植物发育解剖学向植物发育生物学的发展、植物比较解剖学向植物系统发育生物学的发展,以及环境生态结构植物学三个主要部分简要介绍了50年来在我国的发展,并对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正海 《西北植物学报》 2000年20卷6期 899-90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结构植物学是植物科学的1个分支学科.根据近10年来国内外植物科学会议及主要学术期刊的论文分析:第14、15、16届国际植物学会议宣读和版报的论文中,结构植物学的论文数约占总论文数的10%左右,中国植物学会第55、60、65周年年会的论文集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正海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46卷2期 223-227页
【摘要】 通过结构植物学领域50多年科研工作的实践,在资源植物的分泌结构、异常结构以及药用植物的结构发育与药用成分的关系方面取得系统的、创新性的成果.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实验中,对如何做好科研工作有几点体会:要有稳定的科研方向,系统的科研思路,并且要持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正海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37卷6期 861-868页
【摘要】 目的 以亲身经历回顾西北大学结构植物学学科的发展历程.方法 文献综述与科学史方法.结果 分起始阶段(1960-1979)、发展阶段(1980-1995)、持续发展阶段(1996至今)3个时期,全面回顾了胡正海(1930-)与西北大学结构植物...
【关键词】 胡正海(1930-);西北大学;结构植物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维平 刘慧敏 等 《生命科学研究》 2023年27卷5期 455-462页ISTICCA
【摘要】 好的植物学名词及其概念应是清晰和精确的,而模糊混乱的术语会阻碍植物学的发展和教学.花结构十分复杂多样,植物学教材关于花结构的名词概念存在许多可疑之处.本文讨论了花结构中hypanthium的起源和多样性及其中文译名、花被概念的分层、花结构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学鹏 周羽琪 等 《高师理科学刊》 2023年43卷2期 102-105页
【摘要】 绿萝是单子叶植物纲天南星科观赏植物,其茎的初生结构与禾本科植物茎显著不同.绿萝茎中维管束的分布分成2部分,一是靠近表皮的部分,排列呈一轮;另一部分则是在中心部分,大量维管束散生在基本组织中.因此,可用于观察和比较单子叶非禾本科植物茎的初生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维平 《生命科学研究》 2022年26卷4期 370-376页ISTICCA
【摘要】 一些植物学教材中,被子植物的几个次生结构长期被误解.木材(次生木质部)切向切面上的年轮呈"倒V"形,但几乎所有植物学教材都描述其为"Ⅴ"形结构.几年生茎的横切面会在形成层外方产生一些"倒三角"形结构,其多被教材当作韧皮射线,实际上这是次生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春妹 周仁超 等 《生物学通报》 2022年57卷3期 53-54页ISTICCA
【摘要】 通过植物学实验教学实践,发现金鱼藻是一种优良的植物学实验材料.金鱼藻是典型的沉水植物,其系统发育位置特殊,分布广,新鲜材料易于获取,成本低,且软硬程度适用于进行徒手制片.该物种茎和叶内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薄壁细胞内含有大量淀粉粒,可用于观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春妹 石祥刚 等 《生物学通报》 2021年56卷9期 46-47页ISTICCA
【摘要】 在植物学实验教学中,通过增加新鲜实验材料进行观察,发现黄豆芽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实验材料.黄豆芽具有取材方便、价格低廉、操作简易等特点,可用于观察植物输导组织、保护组织、根的初生结构和胚轴的结构等实验内容,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学著 洪俐 等 《科教文汇》 2021年12期 115-116,149页
【摘要】 目的:创新编写基于显微数码互动系统,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教学的《药用植物学》教材.方法:在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连续三届中药学专业班级中,每届取四个平行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两个班级采用传统模式授课,另外两个班级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改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里雨桐 朱成豪 等 《广东化工》 2020年47卷18期 97-100页
【摘要】 隔山香Ostericum citriodorum L.系伞形科山芹属植物,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地,在中药材市场属于冷背品种.其化学成分主要为反式-异莳萝脑、异莳萝脑乙二醇、异芹菜脑、异紫花前胡内酯等苯丙素类化合物,用于治疗风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秀红 娄玉霞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08卷7期 107-108页ISTICCA
【摘要】 植物显微结构部分是药用植物学中很重要的部分,该章节的内容与<中药鉴定学>密切相关,因此该部分内容掌握的好坏对于中医药院校的学生来讲至关重要.鉴于此,笔者以根的组织构造为例,主要从重在理解、切勿死记硬背,利用显微摄像系统及多媒体教学、结合相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婷 邱全胜 《中国科技论文》 2017年12卷18期 2124-2129页
【摘要】 采用转基因技术,分析了AtKEA1和AtKEA2 N-端结构域的生物功能.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完整的AtKEA1和At-KEA2定位于叶绿体,只含有AtKEA1和AtKEA2的N-端100个氨基酸的多肽片段也分布在叶绿体;然而,缺失N-端结...
【关键词】 植物学;拟南芥;Na+,K+/H+反向交换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访评 赵宏波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10年27卷4期 626-629页
【摘要】 全球大气二氧化碳(CO2)体积分数持续上升,不仅对全球气候的变迁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植物的叶片形态结构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考察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叶片形态结构对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倍增的响应,在人工气候箱中分别以二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磊 汤庚国 等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9年26卷4期 498-502页
【摘要】 研究了长筒石蒜Lycoris longituba切花衰败过程中4个不同时期的生理、生化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为长筒石蒜切花保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花朵的开放和衰老,花瓣中的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逐渐降低,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炳华 胡永红 等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7年24卷5期 533-537页
【摘要】 应用扫描电镜比较观察了早银桂Osmanthus fragrans'Zaoyingui',晚银桂Osmanthus fragrans'Wanyingui',早黄Osmanthus fragrans'Zaohuang',金桂Osmanthus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哀建国 丁炳扬 等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5年22卷2期 133-138页
【摘要】 凤阳山自然保护区的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种群分布于福建柏-猴头杜鹃Rhododendron simiarum林,福建柏-甜槠Castanopsis eyrei林和褐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stewardi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立成 导师:褚建君 上海交通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加拿大一枝黄花,属菊科,一枝黄花属。原生长于加拿大和美国,十八世纪引入到欧洲,后传入到亚洲和大洋洲,现在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入侵性杂草,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也有分布,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构成了危害。一枝黄花属约有120个种,其分类极为复杂。在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宁熙平 首届高校生命科学基础课程报告论坛 2006年
【摘要】 在"结构植物学"教学中,通过利用网络资源优势,采用"基于课堂情景讲授型结合问题学习"和"基于问题和网络课程的个性化自主学习"两种教学模式,开展教改实验,并探讨了在课程教学中培养研究生自主学习和提高信息检索、处理及整合能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波 导师:陆静梅 杨光宇 东北师范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05年
【摘要】 为探索大豆属(Glycine)植物系统演化规律,本文以吉林省大豆属3种植物为实验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和光学显微技术,对野生大豆、半野生大豆及栽培大豆进行了系统的演化结构研究,分析大豆属3种类型的根、叶、叶柄、花及荚果的形态结构特征,旨在寻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日明 李晓征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5年25卷6期 1083-108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运用结构植物学方法,以多脉青冈(Cyclobalanopsis multinervis)和金叶含笑(Michelia foveolata)2年生苗为材料,进行全光照处理和遮荫处理下叶结构观察比较.结果显示,长期遮荫处理下,多脉青冈和金叶含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伟 陆静梅 等 《河南农业科学》 2016年45卷1期 46-49页
【摘要】 以不同生态环境下的野生大豆,即:野生大豆2013-001-01 (盐生环境)和野生大豆2013-001-02 (中生环境)为试材,基于结构植物学角度,应用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技术对供试的野生大豆根解剖结构进行比较研究,旨在为我国大豆属植物颉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由继红 陆静梅 等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47卷1期 119-123页
【摘要】 从结构植物学、植物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三个方面对红松和前红松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前红松叶的角质层内表面的胞间凸缘为浅波浪状,缘厚;红松叶的角质层内表面的胞间凸缘为深波浪状,缘窄.过氧化物同工酶电泳结果可见,前红松有8条酶带,红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江 方蕾 等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28卷6期 33-36页
【摘要】 为了探索数码显微技术对结构植物学研究的有效性、可行性及优缺点,结合石蜡切片法,采用数码显微技术和测微尺比较研究梯度水分处理的鱼腥草营养器官解剖结构,为进一步拓宽结构植物学的研究手段及数码显微技术在生物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伟 陆静梅 等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33卷1期 78-81页
【摘要】 本文简要综述了大豆的起源,分别从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以形态结构的角度,将栽培大豆较野生大豆进化的形态结构学依据进行了综述.旨在从结构植物学角度为大豆属(Glycine)植物起源及系统演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玉源 廖文波 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47卷4期 77-87页
【摘要】 对苏铁属的台湾苏铁(Cycas taiwaniana)、波温铁属的细齿波温铁(Bowenia serrulata)、双子铁属的双子铁(Dioon edule)叶的羽片,大泽米铁属长刺大泽米铁(Macrozamia longispina)的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晋任 索郎纳甲 等 《中成药》 2025年47卷6期 1901-190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测定毛莲蒿Artemisia vestita Wall.ex Bess.叶绿体基因组序列.方法 基于民族植物学考察,采集样品并进行原植物鉴定;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叶绿体基因组测序,相关软件组装序列、注释及结构分析;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珂霏 张衡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25年22卷6期 680-685,中插11-中插14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山慈菇与常见伪品、习用品的区别,为山慈菇药材的正确选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市场与产地山慈菇药材正、伪品情况进行研究,搜集常见伪品与习用品,结合植物学特征、显微结构进行比较判断.结果 山慈菇的正品基原应为兰科植物毛慈菇{杜鹃兰[Cr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静 赵鹏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23卷6期 10-13页
【摘要】 药用植物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和桥梁性课程,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野外实习是此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应体现与中药鉴定学等课程的呼应与融合.此团队在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以体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