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8
- 4
- 4
- 20
- 3
- 2
- 2
- 1
- 29
- 7
- 6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谢明惠 钟永志 等 《中国植保导刊》 2022年42卷11期 38-41,45页
【摘要】 点蜂缘蝽近年来在我国发生逐年加重,为探明该虫在安徽地区的发生规律,于2020-2021年在阜阳利用聚集信息素监测大豆田点蜂缘蝽的发生动态,同时评价了 4种诱捕器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阜阳监测点点蜂缘蝽的发生高峰期在7-8月;年际间发生总量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振玉 毛祥忠 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51卷6期 743-747页
【摘要】 西藏簇角缨象天牛是我国主要的林业蛀干害虫,使用基于昆虫聚集信息素开发的诱杀剂是该虫绿色防控的手段之一.采用气质联用仪测定了西藏簇角缨象天牛雌、雄成虫后肠和粪便的挥发性化合物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西藏簇角缨象天牛成虫后肠和粪便中挥发性化合物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丽华 牛辉林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3期 892-89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确定脐腹小蠹Scolytus schevyrewi Semenov的聚集信息素成分,对脐腹小蠹成虫后肠和虫粪的挥发物进行了提取鉴定和引诱试验.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鉴定,结果表明:雌成虫后肠挥发物成分有十四烷、十五烷、十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晓玲 程彬 等 《生态学杂志》 2007年26卷12期 2089-209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云杉八齿小蠹是欧洲最具危害性的小蠹虫之一,嗜食衰弱木,利用雄性产生的信息素进行大面积聚集.聚集信息素不仅具有引诱聚集的作用,其种类和数量还具有调节其聚集密度的效应.在定殖过程中,云杉八齿小蠹既能利用寄主挥发物定位寄主,也能利用非寄主挥发物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旺鹏 闫跃英 等 《昆虫知识》 2003年40卷2期 145-14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触角电位测定仪器测定不同来源的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聚集信息素的生理活性,结合行为生物测定的结果分析表明:来源于粪便中的聚集信息素的活性较高,同时,使用较高极性溶剂抽提制备蝗蝻粪便中的信息素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旺鹏 张龙 等 《生态学报》 2003年23卷9期 1924-19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行为生测法和触角电位法研究了感染蝗虫微孢子虫病的东亚飞蝗对其聚集信息素粗提物的行为反应.在第3龄时部分蝗虫每头接种106个蝗虫微孢子虫,与健虫同一条件下饲养.用二氯甲烷从健康蝗虫的粪便、体表或卵囊中抽提聚集信息素,粗提物经纯化和浓缩后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勇 雷朝亮 等 《昆虫学报》 2002年45卷6期 822-83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昆虫聚集信息素是昆虫重要的信息化学物质之一,对昆虫的聚集行为有重要意义.近三十年来,国外鉴定了多种昆虫聚集信息素,主要成分为一些烃、醇、醛、酮、酯、酸、酸酐、胺以及腈类化合物,但其在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中的应用潜能尚未充分利用;昆虫聚集信息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惠 张金桐 等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8年19卷1期 25-28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对德国小蠊聚集信息素生物合成的影响,为制定德国小蠊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提取德国小蠊聚集信息素,用气相色谱检测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德国小蠊在5龄前期摘除咽侧体,聚集信息素的2种主要组分二甲基二十九碳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惠 张金桐 等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2008年15卷3期 167-170页ISTICCABP
【摘要】 用气相色谱仪检测德国小蠊体表提取物中聚集信息素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研究脑因子和光周期对聚集信息索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德国小蠊的头部并不存在促进信息素合成的昆虫信息素合成激活肽(PBAN)类因子;不同的光照条件对聚集信息素的合成有明显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惠 张金桐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2005年12卷1期 31-36页ISTICCABP
【摘要】 德国小蠊的若虫和雌、雄成虫,这3类试虫的活体诱源都对德国小蠊具有明显的诱集作用和滞留作用.其中雄成虫的诱集活性最弱,若虫和雌成虫的诱集活性都较强.粪便也是聚集信息素的重要来源,3类试虫粪便的聚集活性都大于相应的活体诱源,其中若虫粪便的聚集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惠 张金桐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2004年11卷1期 42-46页ISTICCABP
【摘要】 德国小蠊的聚集行为是由个体分泌的聚集信息素引起的,德国小蠊若虫的体表和粪便中均含有聚集信息素.用气相色谱(GC)和气-质谱(GC-MS)联用技术测定了德国小蠊体表的二氯甲烷提取物和粪便的正己烷提取物,结果表明体表提取物中的活性组分全部是外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艳军 陈国发 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2年40卷9期 110-112页
【摘要】 利用林间生测技术,比较了自主合成的与国外引进的重齿小蠹聚集信息素的诱捕效果,并应用自主合成的信息素进行了发生期监测和大量诱杀防治的试验.结果表明:国内与国外信息素对重齿小蠹的诱捕效果无显著差异;国内释放介质对重齿小蠹的诱捕效果比国外的好.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庆贺 马建海 等 《林业科学》 2012年48卷6期 118-126页
【摘要】 对危害青海云杉的光臀八齿小蠹、香格里拉齿小蠹及东方拟齿小蠹聚集信息素系统进行研究,并成功鉴定出3种(拟)齿小蠹的聚集信息素组分.光臀八齿小蠹聚集信息素由2-甲基-3-丁烯-2-醇,74%-(-) -小蠹二烯醇和(S)-顺式-马鞭草烯醇3种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平 张美丽 《科技创业家》 2011年2期 243页
【摘要】 落叶松八齿小蠹在佳木斯市有多处虫源基地,连年发生,本文笔者应用聚集信息素在辖区内对落叶松八齿小蠹的监测与防治进行了认真细致地试验调查。结果表明:应用聚集信息素研究落叶松八齿小蠹的发生规律,并准确测定出该虫飞扬期的持续时间,为该虫的监测和防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文毅 钱进 等 《旅行医学科学》 2011年17卷3期 25-28页
【摘要】 德国小蠊,最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医学媒介生物之一,其近年来对人的危害日趋严重.传统德国小蠊控制方法存在缺陷,大部分杀虫药物的成分会引起对蟑螂的驱避作用,影响杀虫效果.发展利用聚集信息素对德国小蠊的高诱集引诱特性,与杀虫剂配合使用以抵消杀虫剂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国发 王艳军 等 《辽宁林业科技》 2011年3期 15-17,60页
【摘要】 重齿小蠹对人工合成聚集信息素的昼夜反应节律发生在白天7:00~21:00,反应高峰在14:00~19:00.反应模式为"单峰式-白天型";利用人工合成的聚集信息素对重齿小蠹成虫发生期监测表明,成虫扬飞的开始时间为5月20日左右,扬飞高峰期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玉民 王艳军 等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1年37卷3期 55-60页
【摘要】 简要回顾了昆虫信息素研究的历史,主要以重齿小蠹的聚集信息素的研究与应用为例综述了小蠹聚集信息素研究与应用的历史和现状,展望了小蠹聚集信息素的应用前景以及以后的研究方向,为加快小蠹聚集信息素在我国小蠹的综合管理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菲 骆有庆 等 《中国森林病虫》 2010年29卷1期 33-35页
【摘要】 应用落叶松八齿小蠹聚集信息素对内蒙古阿尔山林区落叶松八齿小蠹的年扬飞规律、日扬飞规律、林缘外不同距离以及林内不同高度诱捕器诱集效果等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落叶松八齿小蠹的成虫发生期从5月中旬开始,到8月底结束,期间有两次明显的扬飞高峰期;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国发 张庆贺 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年37卷7期 96-98页
【摘要】 利用林间生测技术,对内蒙古白音敖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沙地云杉[Picea mongolia (H.Q.Wu) W.D.Xu]重齿小蠹聚集信息素开展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聚集信息素组分配比的反应试验中,Id+EM+At(20 mg+20...
【关键词】 重齿小蠹;聚集信息素;反-月桂烯醇(E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晓玲 杨庆寅 等 《林业研究(英文版)》 2006年17卷1期 65-70页
【摘要】 本文对云杉八齿小蠹化学生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云杉八齿小蠹在中欧的大面积爆发激发了广大林业科学工作者对其化学生态学的广泛研究.在寻找寄主的过程中,雄性找到寄主后释放化学信息物质吸引雄性和雌性的聚集.开始发起进攻的小蠹在找寻寄主的过程中能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恒 田厚军 等 《昆虫学报》 2024年67卷7期 897-90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CSP)FintCSP2与聚集信息素苨肉基(S)-2-甲基丁酸酯[neryl(S)-2-methylbutano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柏海 周兴苗 等 《昆虫知识》 2007年44卷4期 534-53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用不同溶剂不同方法提取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L.)粪便,测定美洲大蠊各虫态的诱集活性.结果表明,采用直接浸泡提取方法,丙酮、乙醇、正己烷和二氯甲烷4种粗提物对美洲大蠊各虫态都具有明显的诱集作用,其中乙醇和丙酮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青 梁晓 等 《热带作物学报》 2019年40卷12期 2432-2439页
【摘要】 本研究旨在明确12种聚集信息素对橡胶小蠹虫的诱捕效果.采用常规田间害虫调查结合统计学分析的方法,比较12种聚集信息素对橡胶小蠹虫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12种聚集信息素对橡胶小蠹虫的诱捕效果在田间诱捕器不同间距、不同悬挂高度存在显著差异,间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辰露 汪中明 等 《合成化学》 2019年27卷4期 303-310页
【摘要】 报道了仓储害虫锈赤扁谷盗的聚集信息素成分(S,Z)-十二碳-3-烯-11-内酯(1)的全合成.以6-溴-1-己醇为起始原料,通过手性环氧丙烷引入手性,经Wittig反应构建了关键的顺式双键,然后通过Mitsunobu反应合成1,8步反应总产...
【关键词】 (S,Z)-十二碳-3-烯-11-内酯;聚集信息素;锈赤扁谷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军 吴志民 等 《广州化工》 2019年47卷12期 51-52页
【摘要】 以价廉易得的四氢呋喃和1-庚醇为起始原料,分别经过开环反应、 保护反应、 取代反应、 去保护反应和氧化反应,合成了星天牛聚集信息素4-(正庚氧基)-1-丁醇和4-(正庚氧基)-1-丁醛,二者的总收率分别为47%和41%;产物结构利用核磁共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倪晓平 邱丽华 等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0年11卷2期 115-117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自动捕蝇器的捕蝇效果.方法:将捕蝇器放置于模拟室中央离地面1.2m高处,在滚筒上加涂引诱剂,连续开启4h记录捕获蝇数.结果:连续开启4h的平均捕获率为87.83%,分时段捕捉的累计4h家蝇平均捕获率为51.33%,差异有非常显著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国发 王艳军 等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30卷4期 284-288页
【摘要】 研究了重齿小蠢信忠素诱捕器设置技术.结果表明,窗式、交叉武和漏斗式诱捕器的诱虫效果不同,窗式诱捕器的诱虫效果最好,交叉式的次之,漏斗式的最差;诱捕器设置的高度对诱捕效果有明显的影响,设置高度为2m的诱捕器诱捕作用最强;不同颜色的诱捕器的诱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黄山春 中国昆虫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 2007年
【摘要】 介绍红棕象甲聚集信息引诱桶的制作及其使用方法,通过田间引诱实验结果表明,平均每个引诱桶每月引诱成虫21.21头,雌雄性比为1:0.9,其中7月份引诱的成虫数量最多,平均每个引诱桶引诱34.25头,6~8月份是红棕象甲成虫的出现高峰期。以上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阎亮亮 导师:石旺鹏 中国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硕士) 2007年
【摘要】 本文利用吸附剂Tenax GR(80目)、气相色谱(GC)、固相微量萃取(SPME)等技术,对感染蝗虫微孢子虫病的东亚飞蝗粪便挥发物的聚集信息素的部分活性成分进行了成分差异分析。对感染蝗虫微孢子虫病的东亚飞蝗的粪便挥发物中聚集信息素部分活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