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7
- 4
- 2
- 23
- 4
- 1
- 1
- 5
- 3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琚晓 廖波 等 《现代临床医学》 2011年37卷4期 295-296页
【摘要】 目的:探寻肛管皮肤缺损合并混合痔的手术方式.方法:对37例肛管皮肤缺损合并混合痔患者采用简易皮瓣转移术、外剥内扎术治疗.结果:37例患者全部一次性治愈,治疗时间7~16 d,平均10.3 d.Ⅰ度疼痛31例(83.78%),Ⅱ度疼痛6例(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兵芬 陈俊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2004年10卷2期 133-134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肛管皮肤黏膜搭桥术治疗肛管上皮缺损的疗效.方法:手术方式为于肛缘外正常皮肤部位游离3.5 cm×1.5cm长方形带蒂全层皮瓣、内端游离黏膜0.5 cm×1.5 cm,切除对应部位肛管处瘢痕组织,将皮瓣与黏膜瓣缝合覆盖创面.结果: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尚柏 张大有 《安徽医学》 2009年30卷4期 495-497页ISTIC
【摘要】 <篇首> 病案介绍患者男性,51岁,于2004年10月份出现大便时肛门有肿块脱出,有时需用手托入肛门,无便血,无肛门失禁,后在某县人民医院拟"环状内痔"收住院.入院后完成术前各项检查,于12月1日下午在鞍麻下行"内痔环切术",手术顺利.术后第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康新年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08年14卷2期 149-15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环状混合痔的治疗是肛肠外科的一大难题,手术方法多种多样,处理不当可导致肛门狭窄、黏膜外翻、肛管皮肤缺损、皮赘残留,引起排便困难、感觉性排便失禁等并发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薇薇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6卷3期 197-198页ISTICCA
【摘要】 对环状混合痔120例,针对其结缔组织型及静脉曲张型的不同性质,分别采取改进分段分离外切内高扎术和改进分段分离外剥内高扎术.采用多个切口,尽可能减少对肛周皮肤,肛管上皮,及直肠黏膜的损伤,达到完全治愈痔核和肛门整形的目的,无痔核及赘皮残留,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薇薇 《四川中医》 2003年21卷3期 62-63页ISTIC
【摘要】 对于环状混合痔,梁林江导师针对其结缔组织型及静脉曲张型的不同性质,分别采取改进分段分离外切内扎术和改进分段分离外剥内扎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其手术方法治疗彻底,远期疗效理想,更不会造成肛门狭窄、肛管皮肤缺损、直肠粘膜脱垂等后遗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坚凤 薛盘金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9年8卷11期 1866-186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笔者从1988年~1998年5月,收治了在外院行内痔注射、激光、敷药等治疗后引起的肛瘘、炎性外痔、肛裂、直肠粘膜下硬结、肛管皮肤缺损、肛门狭窄、大出血等病人共65例,经治后全部治愈.现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春雨 《科技视界》 2013年35期 389-389页
【摘要】 环形混合痔是肛肠疾病中的一类常见、多发又属疑难性的疾病,一般病程长,由于痔核严重脱出肛门外或合并感染,其血管周围的结缔组织多而致密,且痔核大,位置深,给手术带来一定困难。若处理不当,易致肛门狭窄、肛管皮肤缺损、直肠粘膜下移、术后大出血、创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玉峰 李家发 等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3年33卷3期 426页
【摘要】 在众多的肛肠疾病中,环状混合痔手术治疗仍然令许多肛肠科医生头痛,切除过多易导致肛管皮肤缺损、直肠黏膜外翻、肛管狭窄、愈合时间长等后遗症,切除过少又不能完全消除痔病变,术后肛门水肿、赘皮残留,导致治疗不彻底[1].为提高手术治疗质量,减少并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戈锐 于文敏 《医药前沿》 2012年02卷6期 169-169页
【摘要】 目的 为了探讨一种合理的环形混合痔的手术方法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总结50例环形混合痔患者行外切内注扎加断桥缝合术后的结果.结果 通过临床观察、术后随访6个月-2年,均一次手术治愈.术后无肛管皮肤缺损、直肠黏膜外翻、肛管狭窄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进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19卷23期 195-196页
【摘要】 <篇首> 环状混合痔是混合痔中比较严重的一种类型,临床上也比较常见,其手术治疗困难主要是因为病变范围广,肛管支架组织松弛断裂,肛门衬垫下移.切除过多易导致肛管皮肤缺损、直肠粘膜外翻、肛管狭窄等后遗症,切除过少又不能完全消除痔病症,存在如何保留肛...
【关键词】 外剥内扎合皮桥整形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超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5年25卷8期 20-20页
【摘要】 探讨肛管膜状狭窄的治疗方法.采用倒Y形皮瓣推进加侧切术治疗肛管膜状狭窄21例,均因激光、手术、电灼、外伤等使肛管皮肤缺损,造成狭窄.所有患者均有肛裂,裂口边缘隆起增厚,大部分患者肛门括约肌外露,部分患者合并哨兵痔.21例全部治愈,随访6个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应超 《现代医药卫生》 2003年19卷12期 1596-1597页
【摘要】 <篇首> 我院痔科治疗 1例肛管皮肤缺损的患者,经采用 V- Y带蒂皮瓣成形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颖 《青海医药杂志》 2003年33卷3期 42页CA
【摘要】 <篇首> 患者,男,47岁.病历号2000021466.患者因肛门疼痛、排便困难20余天而收住院.住院前曾在某外院行内痔环切术,环切后将皮肤与粘膜间断缝合.10天前依靠口服甘露醇排便一次,造成患者虚脱及加重了患者恐惧心理,致使患者自行禁食并且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国交 杨伟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17卷3期 35-36页
【摘要】 <篇首> 发生于肛管前、后位的大面积外痔或混合痔,称为对口痔,是痔病中的特殊类型.痔块基底部面积大,呈半环状分布于肛门缘,治疗难度较大.用传统的剥离切除结扎法治疗,痔变组织残留多,形同不治,疗效不满意;若将痔块全部切除,肛管皮肤大面积缺损,易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贾玉良 豫、冀、鲁、陕四省肛肠专业学术交流会暨高端论坛 2013年
【摘要】 肛管皮肤缺损是肛瘘术后、痔环切术后、内痔坏死剂注射后较常见并发症,本院采用皮瓣转移治疗肛管皮肤缺损1例,指出肛管皮肤缺损不是一种单独疾病,是多种肛门直肠手术并发症(如先天肛门狭窄成形术、肛管尖锐湿疣电切术、环状混合痔术后、内痔坏死剂注射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秦兵芬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外治学术会议 2005年
【摘要】 肛管皮肤黏膜搭桥术是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自行设计用于治疗狭窄型陈旧性肛裂较理想的术式,将其应用于治疗肛管上皮缺损,亦收到较好疗效.本文介绍了用该术式治疗的11例肛管上皮缺损患者情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聂伟健 寇玉明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11年38卷1期 84-8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外剥内扎结合消痔灵注射术细微操作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外剥内扎结合消痔灵注射术细微操作治疗环状混合痔173例.结果:173例患者均一次手术痊愈出院,术后住院时间12~21天,平均16天,术后无肛管皮肤缺损及黏膜脱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戈锐 于文敏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3年23卷6期 3413-3413页
【摘要】 目的 观察外切内注扎加断桥术配合中药熏疗治疗环形混合痔的手术方法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采用外切内注扎加断桥缝合术治疗环形混合痔80例,术后配合科室协定熏洗方熏洗.结果 80例全部治愈,平均疗程21d.随访1-3年,无复发,术后无肛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常利 李朋桧 《中外健康文摘》 2011年08卷40期 219页
【摘要】 为解决肛管周围皮肤缺损致肛门顽固性狭窄,对14例此类患者采用"V-Y"皮瓣推移治疗,住院天数平均12天,结果表明V-Y皮瓣推移治疗肛管缺损临床效果显著,疗程短,疗效确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郎佰成 《中外健康文摘》 2008年24期 38-39页
【摘要】 <篇首> 痔病的手术为肛肠外科最为常见的手术,往往存在一些并发症及后遗症.其并发症分为近期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其近期并发症主要有疼痛、出血、尿潴留、粪便嵌顿、局部水肿、切口感染及严重感染等,远期并发症主要有肛门狭窄、肛门失禁、肛管皮肤缺损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年17卷11期 86-87页ISTICCA
【摘要】 肛瘘是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异常管道,多是由肛周脓肿破溃或切开后遗留所致.挂线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精髓之一,是治疗高位肛瘘的最佳方法,但患者术后存在肛门缺损、潮湿、不同程度肛门失禁等情况[1].本研究探讨通过远端减压紧线术治愈高位肛瘘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晓东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13卷12期 2058,2060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位复杂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 年6月~2010 年6月40 例高位复杂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 例,对照组采用肛门外瘘旷置加肛管内主管挂线法治疗,观察组应用主管切开挂线支管对口引流治...
【关键词】 高位复杂肛瘘;肛门外瘘旷置加肛管内主管挂线术;主管切开挂线支管对口引流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志伟 吴印爱 等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07年13卷6期 389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截根术结合术中挂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门直肠瘘的效果.方法:对于120例瘘管累及肛管直肠环或环以上,且瘘管长度超过8 cm或外瘘口数量超过2个的肛瘘类型,采用截根术结合术中挂线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全部治愈,术后在随访时间内无1例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蒙诚跃 《广西医学》 2002年24卷7期 1078-1079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例1男,36岁,农民,病历号:344127.因车祸致左下腹、左大腿、会阴部左侧损伤、皮肤缺损并创面感染6天入院.查体:神清,生命征正常,心、肺、腹各脏器无异常.左下腹壁,左腹股沟区、左大腿、会阴左侧见皮肤缺损,左下腹壁深筋膜外露,左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扬 金威 等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1期 115-115页
【摘要】 目的:探讨皮瓣转移术治疗肛门狭窄的疗效分析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皮瓣转移术治疗肛门狭窄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4例,痊愈40例,好转24例,随访6个月~2年,无复发及并发症。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对肛门狭窄的患者,采取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海峰 《中国兽医杂志》 2013年49卷2期 66-67,105页
【摘要】 肛门瘘管简称肛瘘,是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感染性管道,长年不愈.猫肛瘘在临床上属于罕见病例.笔者在2011年7月接诊1例患有严重的肛瘘合并肛瘘附近大面积皮肤缺损病例,病程2年.后通过缝合直肠壁联合带蒂大网膜移位术和轴型皮瓣移位术对肛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德辉 张晓杰 等 《吉林医学》 2007年28卷2期 288-288页CA
【摘要】 <篇首> 我院2005年9月外科同手外科合作成功为1例肛管、肛周巨大面积皮肤癌患者进行肛管、肛周皮肤癌根治术.方法采用股薄肌填塞肛管残腔,腹股沟区转移皮瓣修复会阴部大面积皮肤、皮下组织及部分肌肉组织缺损,解决了因局部缺血、损失过多无法修补的难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晏美 《健康世界》 2019年5期 24-26页
【摘要】 病案故事河北52岁的黄先生,5年前做了个痔疮手术,术后出现了令他非常尴尬的事大便经常偷偷溜出肛门外他竟然毫无感觉,在粪便污染内裤,刺激肛周皮肤造成不适瘙痒的时候他才意识到,用了很多药物也不见效.来诊时发现肛管皮肤完全缺损,再追问,当年他做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浩 导师:谷云飞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硕士) 2011年
【摘要】
目的:探索在低位肛周脓肿的手术治疗中,能在保证肛周脓肿治愈率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加速患者术后康复,更好地保护肛门形态,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手术方法。
研究方法:选择30例低位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