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52
- 22
- 13
- 3
- 184
- 15
- 13
- 12
- 8
- 86
- 80
- 19
- 14
- 1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楚洁 聂桂元 等 《山西中医》 2023年39卷1期 60-63页
【摘要】 目的:探究补肾健脾方对肾虚证、脾虚证衰老大鼠SIRT1、SIRT6、NF-κB的影响.方法:将56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8组:空白组、衰老组、脾虚衰老组、肾虚衰老组、四君子汤组、金匮肾气丸组、肾虚补肾健脾方组、脾虚补肾健脾方组,利用D-半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斌 唐启盛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9年15卷6期 459,465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1 肾虚是衰老本质也是老年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肾为先天之本,肾虚是衰老的根本原因[1].肾虚衰老说源于<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五七,阳明脉衰,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红梅 胡兵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4年10卷2期 42-44页ISTICCSCDCA
【摘要】 在中医学中,肾虚衰老一直占主导地位,而生命科学研究则表明机体生长、发育与衰老的基础是以细胞周期为核心的细胞增殖、分化与衰老等生命活动,两者之间必然有着某种本质的联系,将肾虚衰老、肾藏精、肾为先天之本理论与细胞基本生命活动之一的"细胞衰老"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华宇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24卷2期 4-7页ISTIC
【摘要】 对31例肾虚衰老者服"天一寿”胶囊进行1个月的临床观察,所有病例全部有效,显效率58.06%.该方有明显增强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P<0.001),降低血清过氧化脂质降解产物丙二醛含量(P<0.001),升高血清免疫球蛋白IgG、1gM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润红 李瑞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7卷5期 7-9页
【摘要】 中医文献中的衰老学说主要有肾虚衰老说、脾胃虚弱衰老说、津液不足衰老说、血瘀衰老说、胸胃郁滞衰老说五种,文章就其中最重要的肾虚衰老学说与其他几种衰老学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肾虚衰老学说是中医衰老理论的核心,其他衰老学说皆从属于肾虚衰老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思程 郑洪新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9年27卷4期 836-8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内经>认为老年人之所以会出现衰老症状主要是由于肾中精气亏虚的结果,肾虚衰老学说是中医衰老理论的核心."先天之本"是决定人的生、长、壮、老、死生命活动的前提和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脏腑虚衰的比率逐渐增加,其中以肾虚最为明显,由此肾虚被中医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明彦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9年24卷10期 1381-13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文章就心脑血管病和肾虚衰老退行性病变的生理功能、病理机制、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提出了心肾核心学说,并就其应用进行了研究,研制了中药新药通脉强肾酒.人体的生命运动是"肾"生成精气,为人体化生能源; "心"输布精气,为人体运送能源的生理功能机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国民 成海燕 等 《新中医》 2010年42卷7期 1-3页ISTICCA
【摘要】 三焦气化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三焦气化失司衰老学说, 以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基础,提出三焦气化失司是衰老的根本机制和众多老年病的关键病机,是对衰老理论的进一步完善.主要从理法方药论述三焦气化失司衰老学说与肾虚衰老学说的联系与区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含 李楠楠 等 《北京中医药》 2025年44卷6期 767-772页ISTIC
【摘要】 衰老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慢性炎症及血管老化等参与了神经系统衰老的过程,最终诱发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医学认为脑衰老的过程始终伴随"虚"和"损"的病理状态,"虚"即脏腑功能的减退,气血、阴精、阳气不足所致大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佳奇 于顾然 《中医药信息》 2025年42卷5期 50-54页ISTIC
【摘要】 帕金森病(PD)作为常见的与年龄相关的神经变性性疾病,是全球老龄化背景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随着衰老的基因组不稳定机制与帕金森病相关的研究逐渐深入,为PD的病理机制及治疗靶点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现代医家认为"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欢 王彬 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2卷1期 39-43页ISTICCA
【摘要】 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聚和循环功能改变的一种慢性动态疾病,增龄衰老贯穿其病程,具有阶段性、时程性特点,呈"稳定-不稳定-再稳定"演变.现代医学治疗冠心病在降脂、抗炎、支架材料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残余风险.该文基于...
【关键词】 冠心病;肾虚;"血-脉-心-神"一体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光 王靖怡 等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25年28卷2期 284-288页ISTICCA
【摘要】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与医学问题.抗衰老领域的研究在过去的30年取得了较多进展.中医药抗衰老虽然历史悠久,但各家观点不一.该文系统梳理中医传统理论,并总结现代科学研究成果提出:肾虚血瘀是中医对衰老的核心认识,而补肾活血是中医抗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海燕 施仟 等 《中医学报(英文)》 2025年5卷1期 47-58页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右归丸阴中求阳抗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洋洋 郑洪新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年25卷12期 2593-25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衰老是人类生命过程的必然规律,肾中精气的盛衰与衰老发生的早迟息息相关,且贯穿于整个衰老的过程,肾虚与衰老的关系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所论述.不仅从古代文献中进行引证,也从肾虚致衰的现代医学理论基础加以证明,认为人体衰老的根本是肾中精气发生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建生 叶振邦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6年8卷2期 117-122.10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延缓衰老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标准的29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2例,口服六味地黄丸,对照组50例,口服安慰剂.并进行相应的动物实验观察六味地黄丸延缓衰老的作用.结果治疗组肾虚衰老治疗后症状积分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艳军 康玉屏 等 《中医药学刊》 2005年23卷4期 689-6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脏腑衰老之无先后而有主次,分析并探讨肝脾肾的生理病理在衰老过程中的机制与地位,并提出肾虚渐亏是衰老的核心及根本原因,肝之虚实是衰老的启动因子,脾虚是促进衰老的重要环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淑霞 吕占军 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02年10卷2期 101-1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益气补肾中药对醋酸可的松致肾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IL-1及脾脏细胞因子IL-2、IL-12活性及脾脏IL-1、IL-2、IL-1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醋酸可的松制备肾虚动物模型,经益气补肾方药灌胃给药6周后,生物学方法观察腹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淑霞 吕占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2年18卷4期 387-389,39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补肾、扶正、益气补肾中药,对醋酸可的松所致肾虚老龄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醋酸可的松致老龄小鼠肾虚,经分别灌喂补肾、扶正和益气补肾方药后,用MTT比色法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 用胸腺细胞增殖法和ELISA法,观察脾淋巴细胞分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自尹 《中医杂志》 2002年43卷8期 565-56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衰老最重要的表现是组织与器官的细胞退化,逐渐失去增殖的能力,以及过度的细胞凋亡.随增龄而老化是不可抗拒的生理过程,但就每个人而言,年龄变化对各器官组织带来的影响个体差异却很大,仅以年龄制定衰老界限,或从外表来估计衰老程度,往往不够全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爱平 李德新 《辽宁中医杂志》 2001年28卷2期 70-71页ISTICPKUCA
【摘要】 引证古代文献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分析了脾肾在抗衰老中的作用和地位.脾肾虚弱机体会产生痰浊血瘀等病理产物;机体过氧化产物增多,抗氧化酶活性下降,进而导致衰老.指出正虚邪瘀是脾肾虚弱导致衰老的病理模式,自由基代谢失调是脾肾虚弱导致衰老的分子生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品初 赵伟康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0年20卷2期 10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肾虚与衰老的关系.方法采用果蝇寿命试验,观察不同的补肾方药对果蝇寿命的影响.结果填补肾精、补肾气、温肾阳、滋肾阴中药方对果蝇寿命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作用,但以填补肾精、补肾气、滋肾阴方作用尤为显著.结论肾中精气亏损,肾阴虚衰似与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明伟 路军章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18卷9期 215-218页ISTICCA
【摘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抗衰老已成为全球医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中医抗衰老有着两千多年的丰富经验,自古以来人们一直追求延年益寿、永葆青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方法和理论体系.文章通过收集国内外关于衰老机制的研究报道,从现代医学和中医学两个角度对衰老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成金枝 张俊龙 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3期 242-244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地黄饮子传统饮片汤剂与中药免煎颗粒冲剂对衰老肾虚处置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探讨地黄饮子免煎颗粒冲剂替代传统饮片的可能性。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D-半乳糖组)、地黄饮子饮片低、高剂量组(5,10 g·kg-1)、地黄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晶晶 江励华 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30卷6期 1064-1067页ISTIC
【摘要】 大脑衰老是人体随年龄增长而出现大脑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退行性变化.延缓大脑衰老,就要延缓大脑生理性退化的过程或者减轻因大脑功能退化而出现的病理性改变.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通脑,决定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随年龄增长,出现肾虚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井雷 刘玉翠 等 《吉林中医药》 2012年32卷7期 751-753页ISTIC
【摘要】 收集了20余年来有关哈蟆油药理学研究的文献报道,进行集中整理分析,详尽报道哈蟆油的药理作用.哈蟆油具有抗疲劳、抗应激、抗衰老、镇咳祛痰、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种药理作用.迄今为止,哈蟆油的药理作用研究较为深入,为哈蟆油的深层次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军 陈燕芬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16卷2期 112-114页
【摘要】 目的 观察仙贯合剂联合克龄蒙治疗肾虚肝郁型卵巢早衰的效果.方法 选取普宁市中医医院2015年1月-2017年7月共54例肾虚肝郁型卵巢早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克龄蒙治疗,观察组采用仙贯合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临超 冷晓霞 等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1年31卷6期 432-43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抗衰老片对肾虚小鼠空间学习记忆和脑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雄性KM小鼠54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肾虚组(劳倦过度+房事不节组)、抗衰老片高、中、低剂量组和补肾方(金匮肾气丸)对照组.采用强迫小鼠游泳方法造成劳倦过度,以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梦云 韩旭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13卷11期 108-111页ISTICCA
【摘要】 衰老是人类生命过程中无法避免的规律,文章从肾虚的角度,通过对中国古典医学文献进行引证分析,并从西医自由基、内分泌、免疫、基因方面阐述肾虚与衰老的关系,得出肾虚是导致衰老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补肾固精,才能起到延缓衰老、改善衰老症状,最终延长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岩 《齐鲁护理杂志》 2011年17卷18期 123-124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治疗肾虚证前后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水平的影响.方法:对63例老年肾虚症患者给予服用金匮肾气丸治疗,应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服药前及服药后2,4,6个月血清中SOD和MD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国民 成海燕 等 《江苏中医药》 2010年42卷8期 5-6页ISTICCA
【摘要】 肾虚衰老学说是中医衰老较为经典的学说,重点强调了肾虚在衰老过程中的核心和关键作用,是单一、静态的病机论.而基于中医整体观的三焦气化失司-衰老学说,是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基础,提出三焦气化失司是衰老的根本机制和众多老年病的关键病机,涵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