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514
- 1453
- 572
- 154
- 13
- 3698
- 484
- 356
- 330
- 228
- 1599
- 1426
- 1206
- 934
- 89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赵行 武洪杨 等 《环球中医药》 2023年16卷2期 360-364页ISTICCA
【摘要】 白英具有清热祛湿、消肿解毒的功效,是临床常用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中药之一,对多种恶性肿瘤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尤其对肝恶性肿瘤、肺恶性肿瘤、胃恶性肿瘤、宫颈恶性肿瘤等效果显著.本文通过总结近十年白英生物碱(solanum lyratum thu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布雷 肖轩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21卷19期 161-164页
【摘要】 目的:探究西妥昔单抗联合放疗对食管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新生血管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 2021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 76 例食管癌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n=38,单纯放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华欣 朱晓莉 《中国肺癌杂志》 2018年21卷11期 868-87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全世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临床上棘手的难题,其发生发展与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密不可分.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是目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小溪 霍焱 等 《中国肿瘤临床》 2017年44卷2期 68-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有研究发现肿瘤新生血管不仅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也是肿瘤诊治的重要靶点。特定序列的多肽可以特异地靶向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上的特定分子。放射性核素标记这类小分子多肽所制备的分子...
【关键词】 肿瘤新生血管;RGD肽;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立功 吴爽 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24卷3期 227-229,233页ISTICPKUCSCD
【摘要】 近年来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新生血管一直被认为是肿瘤获得血液供应的唯一途径,其与肿瘤的生长、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但以血管内皮细胞为靶点的抗血管生成治疗在部分高度恶性肿瘤中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易清清 刘玲艳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3年25卷8期 1046-105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合欢皮中提取分离组分1~24,SRB法测定IC50,LDH试剂盒评价毒性,筛选出乙醇回流正丁醇萃取的组分23为抗肿瘤新生血管高效低毒组分,化学定性其主要成分为皂苷,HMEC-1细胞上的IC50为4.18±0.37μg·mL-1,LDH阳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星 冉海涛 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2年09卷7期 548-551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评价靶向整合素αvβ3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造影剂对裸鼠肿瘤新生血管的超声分子显像能力.方法 采用共价连接-碳二亚胺法制备出靶向整合素αvβ3的RGD-PLGA高分子造影剂,并用激光共聚焦鉴定其连接情况.建立裸鼠卵巢癌SKO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帆 常双会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0年23卷9期 977-980页ISTICPKU
【摘要】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是目前用于早期评价抗血管新生和血管干扰治疗效果的方法.文中综述了T1加权DCE-MRI数据采集及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伍星 王志刚 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9年25卷6期 932-934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探讨携带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单克隆抗体的超声微泡造影剂(MBv)评价小鼠肿瘤新生血管的可行性.方法 以生物素-亲和素桥接法构建MBv.免疫荧光法体外鉴定其性质.建立小鼠H22肿瘤模型,分别注射MBv和普通脂质微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惟 马会利 等 《药学学报》 2007年42卷9期 982-98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研究采用3β-[N-(N′,N′-二甲基胺乙基)胺基甲酰胺基]胆固醇(DC-Chol)和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为脂材制备了各种DC-Chol含量不同的阿霉素阳离子脂质体,考察了阿霉素阳离子脂质体的体外性质,同时以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为模型,考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志刚 孙振阳 等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7年16卷10期 959-9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胰腺癌中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FPI-2)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1例胰腺癌组织中TFPI-2,Ki-67和VEGF的表达及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Ⅰ,Ⅱ期胰腺癌TFPI-2阳...
【关键词】 胰腺肿瘤;新生血管化,病理性;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振阳 汤志刚 等 《中国肿瘤临床》 2007年34卷23期 1327-13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胰腺癌中TFPI-2表达对胰腺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1例胰腺癌组织中TFPI-2、VEGF的表达及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Ⅰ、Ⅱ期胰腺癌及无远处转移的胰腺癌组织中TFPI...
【关键词】 胰腺肿瘤;新生血管化;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元义 王志刚 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4年20卷3期 349-351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评价诊断超声加微泡造影剂对兔VX2肝肿瘤新生血管的作用.方法用二维灰阶超声监测6只大白兔肿瘤生长情况,待肿瘤长至长径约0.6~1.0 cm时进行实验.实验分为两组,处理组注射微泡造影剂(全氟显),对照组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先用二维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笑 方明治 《癌症进展》 2019年17卷2期 145-148页ISTIC
【摘要】 贝伐珠单抗作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的阻断药之一,可通过影响VEGF信号通路,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近年来,贝伐珠单抗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抗血管生成的治疗中,尤其是其在转移性结直肠癌、非小细胞...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蛋白尿;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高 杨柱 等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9年41卷3期 6-11页ISTIC
【摘要】 在肿瘤的发展进程中,肿瘤微环境对血管生成的调节,是影响肿瘤生长和转移的重要环节.肿瘤微环境固有特性、相关因子、信号通路与肿瘤新生血管的关系是我们研究肿瘤的前提和基本,了解中医药对于肿瘤血管增生的影响,有助于肿瘤的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秋雨 连增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7年24卷2期 120-126页ISTICCSCDCA
【摘要】 肿瘤新生血管和血管生成拟态是两条重要的血管生成途径,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药在乳腺癌防治中疗效确切,近年来,对肿瘤血管生成抑制方面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本文对中药干预乳腺癌血管生成双途径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玲玉 赵千嶙 等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 2019年3卷4期 11-12页
【摘要】 白细胞介素-12是由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产生的两个二硫键连接蛋白亚基p35和p40组成的一种异二聚体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2有良好的抗炎性,可以发挥抗炎和促炎作用,这取决于不同的炎症微环境.白细胞介素-12是一种具有抗血管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玉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3卷2期 226-227页
【摘要】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判断肝癌边缘部强化特征与肿瘤新生血管.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2018年8月我院肝癌患者76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结果:肿瘤边缘部形态CT分型Ⅰ型、Ⅱ型、Ⅲ型肿瘤包膜清晰完整比例分别为9...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肝癌;边缘部强化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小莉 胡庆(综述) 等 《重庆医学》 2014年15期 1948-1951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前,分割肿瘤放疗(F‐RT )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 FR)的抑制剂吉非替尼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研究发现肿瘤局部新生血管对肿瘤的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最近的实验表明分割肿瘤放疗通过诱导骨髓来源的内皮前体细胞(bone m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永蔚 王丹 等 《医学临床研究》 2014年8期 1534-153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转移相关基因(M t a-1)蛋白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选择甲状腺肿瘤石蜡组织标本160例,其中甲状腺癌120例和甲状腺腺瘤40例,另选择正常甲状腺组织5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上述标...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病理学;甲状腺肿瘤/代谢;甲状腺肿瘤/血液供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俭 李军华 等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2年14卷6期 361-365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携抗αvβ3-整合素单抗靶向微泡对肿瘤新生血管的靶向效应.方法 通过生物素桥接法制成携抗αvβ3-整合素单抗的靶向脂质微泡(MBa)、对照微泡携同型抗体脂质微泡(MBc);选取12只HepG2皮下移植瘤裸鼠模型(肿瘤组)和正常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钰辉 张鹏程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42卷1期 42-4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宫颈癌放疗后抗拒与肿瘤缺氧诱导血管新生的关系及意义. 方法 选择91例Ⅱb-Ⅳ期不同组织分级的宫颈癌放疗患者.标本采集后用10%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4 μm连续切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91例宫颈癌组织中HIF-1α、COX...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萍萍 《医学综述》 2011年17卷21期 3250-3252页ISTICCA
【摘要】 促血管生成素(Ang)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唯一含有受体激动剂和受体抑制剂的血管生长因子家族.Ang家族包括Ang-1、Ang-2、Ang-3和Ang-4,均作用于特异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2,参与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延续,影响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银燕 王学梅 等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1年14卷6期 457-45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制备分别携带VEGF和CD34抗体以及同时携带2种抗体的靶向超声造影剂,并对其体外寻靶能力及免疫活性进行鉴定.方法 采用吸附法制造3种靶向超声造影剂,每种靶向超声造影剂又根据微泡与抗体的配比比例及pH值具体各分为6组,共18组(实验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文 郭咸希 等 《中国药师》 2011年14卷7期 911-91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考察N-三甲基壳聚糖(TMC)包衣的多柔比星(ADM)阳离子脂质体抗肿瘤活性及对肿瘤新生血管的靶向性.方法:采用动物移植性肿瘤实验法,建立小鼠H22肿瘤模型,比较TMC包衣脂质体组和其他各给药组的肿瘤抑制率并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射异硫氰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建 白明东 等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1年18卷5期 507-51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树突状细胞(DC)、Walker-256肿瘤细胞融合的肿瘤疫苗对大鼠肝癌模型的抗肿瘤免疫作用及其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机理.方法 利用50%聚乙二醇(PEG)法诱导Walker256肿瘤细胞与成熟DC融合,制备DC-Walker-25...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Walker-256肿瘤细胞;细胞融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玮 周彩存 等 《肿瘤防治研究》 2010年37卷11期 1215-121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构建一种以肿瘤新生血管为靶向的顺磁性长循环纳米脂质体,并探讨其靶向肿瘤的能力.方法 设计并采用FMOC(fluorenylmethyloxycarbonyl,FMOC)固相合成法合成RGD10肽(GARYCRGDCFDG)-赖氧酸-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淑燕 周彩存 等 《肿瘤》 2009年29卷11期 1054-105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构建一种靶向肿瘤新生血管的长循环纳米脂质体,以期成为一种新型抗肿瘤药物载体.方法:采用9-芴甲氧羰基(fluorenylmethyloxycarbonyl, FMOC)固相合成法合成丙氨酸-脯氨酸-精氨酸-脯氨酸-甘氨酸(alany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莉 陈正堂 《重庆医学》 2008年37卷3期 321-323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篇首> 研究证明,临床上任何可探测出的实体瘤的生长和转移是依赖于血管生成的.Folkman等[1]提出,实体瘤的生长有赖于血管的生成,如果没有血管,肿瘤直径不会超过1~2mm,目前研究表明,肿瘤血管形成与下列机制有关:(1)肿瘤血管生成因子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恩龙 李艳春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8年25卷1期 64-65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小鼠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模型.方法 荷瘤小鼠静脉注射质量分数为10%的胭脂红溶液,比色法测定肿瘤组织胭脂红含量,计算血管指数反映新生血管形成;应用此模型考察沙利度胺对肿瘤组织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 血管指数可反映肿瘤组织新生血管形成,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