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2
- 29
- 7
- 2
- 2
- 1
- 19
- 10
- 9
- 8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帅红 曹玉萍 等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28卷9期 206-208页CA
【摘要】 目的 探讨腋静脉穿刺在长期输液新生儿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0例需输液1周以上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头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菊 孙嘉政 等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2017年11卷5期 287-291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腋静脉放置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的手术技巧及临床应用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乳腺外科于2016年9~12月收治的40例经腋静脉植入TIVAP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研究组)临床资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军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28卷8期 1243-1244页
【摘要】 静脉给药是救治危重新生儿的一个重要手段,尤其是低体质量儿和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由于不能经口喂养,胃肠营养功能差,需要长时间的胃肠外营养.自静脉留置针技术推广使用以来,临床上多数患儿采用头皮、上肢、下肢静脉穿刺置入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而上述部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华 《临床护理杂志》 2009年8卷6期 61-63页
【摘要】 <篇首> 早产儿是指胎龄<37周,身长<47cm,出生体重<2500g的活产婴儿.我国早产儿的发生率为5%~10%,死亡率为12.7%~20.8%[1].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因体重轻,重要脏器发育不完善,易合并各种感染及并发症,除需细致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遵英 徐玉卿 《临床护理杂志》 2008年7卷2期 59-60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腋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输液中的应用.方法 将384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2例采用腋静脉进行穿刺留置套管针;对照组182例采用头皮静脉或四肢静脉穿刺.结果 实验组留置时间长,堵管和局部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盛婉婷 王蕊 等 《中华护理杂志》 2025年60卷8期 990-997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评价中等长度静脉导管不同尖端位置的应用效果,为导管尖端定位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耿梅 陈鹏 等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5年23卷2期 151-153页
【摘要】 危重症患者因病情复杂、血管条件差,静脉通路建立困难.本文总结1例老年危重症患者由多学科团队联合实施超声引导经腋静脉行隧道式PICC置管的经验.MDT团队由血管外科、放射科和超声科相关人员组成,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病情与血管状况,在超声实时精准引...
【关键词】 多学科(MDT)团队;超声引导;腋静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青 邱俊毅 等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33卷12期 885-888页
【摘要】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胸壁段腋静脉置管改良法在急诊颅脑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3年5月于赣州市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实施急诊颅脑手术的1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成菊 熊永英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31卷21期 64-65页
【摘要】 目的 分析使用经24G Y型静脉留置针改良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的效果,并分享经验.方法 收集该院 2017年1月至2023年11月收治并经24G Y型静脉留置针改良置入PICC的患儿252例的资料,统计患儿一次穿刺...
【关键词】 24G Y型留置针;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改良置管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林芳 蔡志云 等 《中华护理杂志》 2022年57卷5期 517-524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比较中等长度静脉导管尖端位于不同位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便利选取2020年9月—2021年1月浙江省、福建省、江苏省、辽宁省共6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Excel生成的随机数字将其随机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芸 李梅 等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3年4卷1期 52-54页
【摘要】 总结1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经创面边际行PICC置管的护理经验.针对本组患者穿刺部位无正常皮肤组织、固定困难、穿刺点易污染、易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等问题,构建护理实践方案:置管部位远离感染创面,首选上肢静脉,腋静脉作为次选,小片孤岛型皮肤不宜选择...
【关键词】 烧伤;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实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艺民 郭志琴 等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2年41卷5期 463-46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在普通病房通过"盲法"腋静脉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研究入选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期间,就诊于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接受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及起搏器置入患者共45例,分为床旁组与导管室组,对两组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丽 郭琴 等 《中华护理杂志》 2018年53卷7期 813-816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回顾分析经胸壁段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选择腋静脉置管提供参考.方法 对295例超声引导下经胸壁段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评价指标包括置管时间、置管长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送管成功率、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樊海英 陈宏 《护理学杂志》 2014年29卷8期 16-1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客观评价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CBM、CNKI、万方及维普数据库中有关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输液应用效果的随机对照验(R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东 周晓光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2年4卷3期 223-22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介绍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应用于2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的经验.方法选择贵要、肘正中、头静脉、腋静脉置管,持续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监测(SaO2).结果 20/22例(90.9%)患儿成功置管.17/20例(85%)...
【关键词】 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婴儿,新生,早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上荣 《实用医学杂志》 2001年17卷3期 230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我们近年对34例危重患者采用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34例,男23例,女11例,年龄15~80岁,均为危重患者,左侧腋静脉置管24例,右侧腋静脉置管10例,导管留置时间5~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惜华 李惠怡 等 《广东医学》 2018年39卷z1期 101-10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比较腋静脉留置针、经肘部静脉进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经腋静脉PICC穿刺等方法的留置效果.方法 分析在新生儿科住院并建立长期静脉留置通道的患儿资料,分为腋静脉留置针组、PICC肘部静脉组和PICC腋静脉组,比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志有 田丹杏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18年15卷28期 78-8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置入PICC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医院病房需要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3例,使用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置入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明红 徐兵 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年42卷2期 269-27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不同穿刺部位置入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PICC指征的9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腋静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冬芮 林梅 等 《天津护理》 2019年27卷1期 122-125页
【摘要】 检索MEDLINE、Pubmed、EMbase、CNKI、医知网.相关文献.从中等长度导管的发展与临床应用,以及与其他常用静脉治疗工具比较进行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艳艳 方小燕 等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9卷16期 116-118,125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合理选择穿刺部位对降低新生儿PICC置管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7年9月本院PICC置管后新生儿1167例,依据静脉穿刺部位分为大隐组(n=205例)、腋组(n=105例)、股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齐睿睿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26卷15期 15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及护理对策.方法 收集来我院进行治疗的74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PICC干预.观察留置状况、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贵要静脉穿刺53例,占71.63%;腋静脉穿刺14例,占18.9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剑 雷文晖 等 《浙江实用医学》 2019年24卷1期 61-62页
【摘要】 血液透析导管留置过程中发生导管异位为深静脉置管罕见的并发症.本院留置右颈内长期血液透析导管过程中发生血液透析导管异位在右腋静脉,最终成功通过导丝抓捕技术调整异位血透导管,5个月后随访示血透导管位置正常,功能良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清 傅荣 等 《护理学报》 2016年23卷15期 72-75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改良外周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置入长度在神经内科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改良外周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置入长度,使得导管尖端跨越腋窝水平,到达腋静脉或腋静脉开口处,应用于185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结果185例患者外周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置入深度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霞梅 钟春霞 等 《护理学报》 2016年23卷7期 67-69页ISTIC
【摘要】 总结6例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危重新生儿经腋静脉置入PICC的护理经验.其护理要点:置管前充分评估患儿外周血管情况,适当镇痛避免患儿躁动致置管困难,根据患儿外周血管情况选择腋静脉;穿刺前做好体位摆放,掌握经腋静脉穿刺的技巧,利用导管引导导入鞘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明明 沈小芳 等 《护理学报》 2015年12期 33-35页ISTIC
【摘要】 中等长度导管[1-2](midline catheters or midline,中长导管)是一种外周静脉置管输液工具,长度20~25 cm,管腔外径2~5 Fr (1Fr=0.33 mm),单腔或双腔,通常是从上臂肘部头静脉、贵要静脉或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海萍 杨正强 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年8期 126-127页ISTICCA
【摘要】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其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利于患者外周血管的保护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患者的化疗。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就将 B 超引导结合塞丁格技术引入 PICC 置管中,目前临床上多使用该技术进行置管[1]。但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詹申 张丽红 等 《中国血液净化》 2013年12卷4期 231页ISTICCSCD
【摘要】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1岁,入院诊断为慢性肾脏病5期、肾性贫血、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双前臂动静脉内瘘术后闭塞.患者4年前开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曾多次行双前臂动静脉内瘘手术,2年前因外周血管耗竭开始以长期置管为透析通路,先后因"右颈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小平 张文振 等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13年8卷2期 77-7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腋静脉穿刺置管在重度烧伤患者中的运用及护理.方法 对23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选用腋静脉穿刺并留置导管,给予穿刺点皮肤的护理、导管的观察、拔管时的护理.结果 23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留置导管时间5~7 d,拔管后导管做细菌培养均为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天威 《饮食保健》 2018年5卷32期 298-299页
【摘要】 新生儿PICC是NICU中早产儿和危重新生儿进行肠道外营养和治疗用药的有效途径.高效的置管、正确的使用和维护能够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减少并发症.本文阐述了对早产儿上肢静脉、腋静脉及下肢静脉留置PICC的穿刺和固定方法,早产儿PICC置管后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