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6
- 2
- 50
- 5
- 1
- 1
- 25
- 10
- 8
- 8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李宇杰 导师:唐威华 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础医学 遗传学(博士) 2020年
【摘要】 微丝骨架的分布和动态组织对维持花粉管的极性顶端生长和管状形态至关重要。花粉管内分布着许多微丝结合蛋白可以帮助微丝组装成更高阶的结构或切割、解聚微丝以加快肌动蛋白的周转。AtCROLIN1是在拟南芥花粉中高水平表达的一个微丝结合蛋白,具有微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伟 导师:杨维才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博士) 2019年
【摘要】 在被子植物的进化过程中,精细胞丧失了运动能力,因而必须由花粉管将其准确地运输到胚囊中。两个精细胞分别与卵细胞和中央细胞融合实现双受精,这一现象也被称为管粉受精。花粉管是单细胞结构,长期以来被用作研究细胞极性生长的理想模型。然而,花粉管是如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蒋玉祥 导师:黄善金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博士) 2017年
【摘要】 花粉管通过持续快速的极性生长穿过花柱道,将两个精细胞送入胚囊,完成开花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微丝在花粉管的不同部位形成形态各异的空间结构,并在花粉管生长的过程中进行快速的动态周转,对花粉管的极性生长至关重要。但花粉管中微丝动态周转的调控机制有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孟 导师:黄善金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博士) 2017年
【摘要】 微丝细胞骨架在花粉管中形成特定的排布,参与调控花粉管生长。其中花粉管顶端的微丝细胞骨架被认为通过参与调控囊泡运输、锚定和融合等事件直接控制花粉管生长。但花粉管如何对其顶端的微丝结构和动态实现精细调控还有待于深入阐明。为了阐明花粉管顶端微丝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姝劼 导师:唐威华 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础医学 遗传学(博士) 2017年
【摘要】 花粉的萌发与花粉管的生长对高等植物的有性生殖至为关键,而小G蛋白ROP在花粉管顶端生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ROP可根据其结合的磷酸鸟苷的不同,在GTP结合的激活态与GDP结合的失活态间来回切换,是植物细胞内重要的“分子开关”。RO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梁良 导师:杨维才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博士) 2017年
【摘要】 雌雄配子体之间的信号交流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的重要环节。这一过程起始于花粉在柱头上黏附并吸水萌发。花粉萌发形成的花粉管首先穿越柱头和花柱道,进入引导组织之后,在来自胚珠的信号的引导下从引导组织穿出,到达胎座表面。最后在胚囊信号的引导下,沿着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颖超 导师:黄善金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微丝细胞骨架在花粉发育、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过程中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但微丝细胞骨架如何发挥功能还了解甚少。微丝的聚合解聚以及高级结构的形成对于其各项功能的实现至关重要,微丝的动态特性在胞内受到各种微丝结合蛋白(actin-binding p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古莉莉 导师:王永飞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博士) 2016年
【摘要】 被子植物的精细胞失去了运动能力,需要借助花粉管将自身运输到胚珠中,实现精卵结合,完成双受精作用。花粉管在植物体内生长过程中,受到来自雌蕊组织和胚珠释放的各种信号的引导作用,如助细胞释放的导向性物质AtLURE1.2,确保花粉管准确进入胚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燕妮 导师:张凌云 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 森林培育(硕士) 2016年
【摘要】 SWEETs糖转运蛋白家族是近几年新发现的一个蛋白家族,它们广泛的分布于真核生物以及原核生物中,SWEETs糖转运蛋白可对多种单糖以及蔗糖进行运输,因此能参与植物中包括植物防御以及花粉发育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的供应等多种生理过程,对植物的生长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毛艳博 导师:唐威华 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础医学 遗传学(博士) 2015年
【摘要】 类受体激酶(Receptor-Like Kinases,RLKs)超家族是植物体内一类重要的蛋白激酶,具有N-端信号序列、跨膜结构域和胞内激酶结构域。RLKs能感知各种信号分子(包括小分子化合物、多肽和细胞壁成分)并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常明 导师:黄善金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博士) 2015年
【摘要】 花粉萌发与花粉管生长均为依赖于微丝骨架的生物学过程,并且分别代表了细胞极性的建立过程与维持过程。微丝骨架通过协助花粉与花粉管中囊泡的聚集与运输来参与上述两个过程。一方面微丝可以为花粉萌发与花粉管生长过程中肌球蛋白介导的物质运输提供轨道;另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屈晓璐 导师:黄善金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博士) 2014年
【摘要】 花粉管生长是开花植物有性生殖过程的一个核心步骤,负责把两个相对不能运动的精细胞运送到胚囊以完成开花植物的双受精过程。花粉管又是研究细胞极性生长的理想细胞学系统,其生长受到各种因子的精确调控。其中微丝骨架是花粉管生长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调控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郭荆哲 导师:杨贞标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其他 (博士) 2014年
【摘要】 花粉管是研究细胞快速极性生长的一个理想的实验系统。近十几年来,对花粉管极性生长的研究在其组织结构和信号转导方面取得了令人激动的进展,并发现了一些关键调节通路。然而由于基因冗余性等问题阻碍着我们使用传统的遗传学进行系统的研究,不足以系统的了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晖 导师:杨真标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 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 生物学 植物信号转导(博士) 2014年
【摘要】 细胞骨架在细胞极性生长的建立和维持过程中调节着细胞内各种细胞生物学途径之间以及它们与极性生长信号之间的互作。花粉管细胞的顶端生长作为一种特别的极性生长方式在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发挥了传递精细胞至雌性组织的重要作用,但目前对细胞骨架通过参与哪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玉花 导师:林金星 郝怀庆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博士) 2008年
【摘要】 花粉管是种子植物受精过程中的雄性生殖单位载体,具有典型的顶端极性生长特点,因此成为近年来研究植物细胞间相互识别、胞内外信号传递的模式系统。裸子植物花粉管与被子植物花粉管相比具有萌发时间长、生长缓慢等特点。一氧化氮(NO)作为一个重要的胞内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敏 导师:李庆军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本文研究了虫媒传粉的山姜属(Alpinia)植物花柱卷曲运动机制,侧重于这一植物性别多态策略的适应性和可能进化途径。具该繁殖特性的植物种群花期包括两种在花柱相反运动、花药开裂及柱头可授时间不同的个体。花柱上举型上午花柱位于未开裂花药下方,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向云 导师:任海云 北京师范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博士) 2007年
【摘要】 Villin/gelsolin/fragmin超家族蛋白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类Ca<'2+>依赖性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其在植物细胞微丝骨架调控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生物信息学对拟南芥(Arbidopsis)和水稻(Oryza sat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郝佳洁 导师:赵和平 北京师范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本文将从酵母中克隆的coxⅣ基因和DsRed、GFP和YFP等荧光蛋白基因融合,用于标记花粉管中的线粒体,将GFP-FABD2基因和GFP-MAP4基因分别用于标记微丝和微管。将三种标记基因分别转染烟草得到转基因花粉或利用基因枪瞬时转染野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陶文菁 导师:吕应堂 武汉大学 生物学 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博士) 2004年
【摘要】 该文构建CaM和GFP或GUS的融合基因CaM-GFP和CaM-GUS,并分别置于花椰菜花叶病毒35S启动子和花粉特异启动子LAT52-7控制下,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法将植物转化载体转化到烟草(Nicotiana tabacum SRI)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姚成义 导师:赵洁 武汉大学 生物学 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硕士) 2003年
【摘要】 该文以蓝猪耳(Torenia fournieri)为材料,研究了蓝猪耳雌蕊的结构;钙和硼对花粉离体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离体雌蕊各部分组织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向性生长的影响,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蓝猪耳柱头表面存在丰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冰新 导师:徐凤霞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博士) 2021年
【摘要】 番荔枝科属于基部被子植物木兰目中最进化的一个科,其花部形态结构复杂多样。通过对番荔枝科中特殊类群生殖过程的研究,对理解基部被子植物繁育系统多样性,雌雄配子体间互作机制,以及生殖过程的演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仅在裸子植物授粉过程中,观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兰亚仙 导师:黄善金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花粉落在柱头后,经水合、萌发,在萌发孔的地方快速长出花粉管,最终将两个不能移动的精子运输到胚囊完成双受精。花粉管的生长是一种典型的顶端生长,其生长依赖于微丝骨架的动态周转。微丝骨架的动态变化受许多微丝结合蛋白的调控,因此对这些微丝结合蛋白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朱杉杉 导师:杨维才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博士) 2013年
【摘要】 被子植物双受精的前提是卵细胞和精细胞能够靠近和融合。植物的精细胞不能运动,需要靠花粉营养细胞形成的花粉管传递到胚囊。同时,胚囊通过分泌信号分子来吸引花粉管,使花粉管能够准确地进入胚囊并完成受精。花粉在柱头萌发,花粉管定向生长并到达胚囊完成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韩冰 导师:王台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博士) 2011年
【摘要】 大部分被子植物的花粉在发育成熟后会进入代谢静止的状态。但当它们在风、动物等媒介的作用下接触到柱头时,能够迅速复水,萌发形成一个极性生长的花粉管,将精细胞准确的输送到胚珠中完成双受精。花粉的萌发以及花粉管的极性生长是研究细胞极性(非对称性)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郑茂钟 导师:林金星 王钦丽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博士) 2008年
【摘要】 植物细胞的生长是精密调节细胞体积不可逆的增加过程,涉及细胞壁前体物质在高尔基体上的合成,然后通过囊泡运送到细胞生长发生的部位与质膜融合,以实现新细胞壁的沉积和扩展所需膜的增加;并需要精密调控而移动的线粒体在细胞中能耗大的部位的集中,以提供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樊小雪 导师:任海云 北京师范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博士) 2005年
【摘要】 本研究根据单体肌动蛋白(G-actin)可以特异地与DNaseⅠ结合,利用DNaseⅠ亲和层析柱,从10g百合花粉总蛋白粗提取液中纯化得到了大约0.6mg、纯度大于98%、分子量为41kDa的Ca2+依赖性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并将此蛋白命名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宋秀芬 导师:杨维才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博士) 2005年
【摘要】 极性生长(polargrowth)是植物细胞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迅速的尖端生长依赖于大量膜和细胞壁组分在极性生长尖端的积累来维持。已有的研究表明,小分子GTP结合蛋白如ROPs和ARFs,通过调节细胞内膜泡转运在极性生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徐洋 导师:马庆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硕士) 2003年
【摘要】 本论文由两部分组成,一、构建来自小麦的COMT的反义表达载体,转化烟草,研究抑制内源COMT对植物木质素合成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二、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正义和反义COMT基因转化小麦,获得转基因小麦,从而进一步分析.一、反义抑制COMT对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晓冬 导师:翟中各 北京大学 生物学 细胞分子生物学(硕士) 1999年
【摘要】 该研究应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免疫化学及生物物理学技术,研究了缺硼培养导致的花粉管细胞壁结构和重要多糖成分分布的变化,旨在深入探讨硼元素对花粉管细胞生长的调节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晓敏 云岚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24年40卷7期 207-2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异戊烯基转移酶(isopentenyl transferases,IPT)参与反式玉米素(trans-zeatin,tZ)的生物合成.tZ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抵抗逆境胁迫的一种细胞分裂素类型,在促进芽生长和调控植物侧枝发育方面具有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