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1
- 7
- 3
- 46
- 22
- 21
- 9
- 5
- 30
- 25
- 12
- 11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徐楚 邵珠瑞 等 《中国兽医杂志》 2024年60卷10期 142-145页
【摘要】 猫组织胞浆菌病是由荚膜组织胞浆菌引起的真菌性疾病,肺脏是组织胞浆菌最常入侵的器官,但也可能发生肺外传播从而引起系统性疾病.本文为国内犬猫临床首次报告的猫组织胞浆菌感染病例,患猫因呼吸困难入院,经血液学、组织胞浆菌抗原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承航 《中国岩溶》 2023年42卷3期 616-626页
【摘要】 文章介绍了一种与洞穴探险关系密切的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组织胞浆菌病,回顾了组织胞浆菌病及其病原真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的发现、洞穴病的提出、洞穴中感染源和传播途径的研究历程.结合世界及我国洞穴中组织胞浆菌病爆发的实例,介绍了预防组织胞浆菌病的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洁 陈明泉 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年5期 408-4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分析组织胞浆菌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和转归,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14年上海华山医院收治的7例组织胞浆菌病,并总结中国大陆同期发表的组织胞浆菌病文献共549例病例资料。结果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的主要表现包括发热、肝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成禄 单斌 等 《临床检验杂志》 2017年35卷10期 786-787页ISTICCA
【摘要】 组织胞浆菌病是主要由荚膜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 capsulatum)感染所致的一种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既往报道,此病多继发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1],由于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极易漏诊、误诊.本文报道我院1例疑似播散型荚膜组织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春红 丘春东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9年6卷14期 1214-121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本文为艾滋病(AIDS)患者真菌感染诊治提供实验鉴别特征依据,避免漏诊和误诊.综合分析AIDS患者常见真菌感染的类型及其实验室鉴别特征.血液真菌感染是AIDS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且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血液寄生真菌病可引起发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凤祥 徐苗 等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8年21卷10期 890-892页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 通过荚膜组织胞浆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HTPM)对荚膜组织胞浆菌(HC)和不同分枝杆菌致敏豚鼠的皮肤试验,检测P-HTPM用于组织胞浆菌病(HP)和结核病鉴别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 用结核分枝杆菌(MTB)和22种非结核分枝杆菌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江 粟军 等 《四川医学》 2005年26卷1期 85-8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报告1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病例并讨论其与骨髓中荚膜组织胞浆菌、黑热病杜利小体形态学上的区别.方法对骨髓中的三种病原体进行不同染色条件下形态学上的观察,找出彼此区别于对方的特点.结果艾滋病病人易感染马尔尼菲青霉菌,由于它以分裂方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云 张悦 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5年15卷18期 2743-2745页ISTIC
【摘要】 目的明确并检出患者体内的病原菌为马尔尼菲青霉菌.方法取患者血液、骨髓、皮损分泌物等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同时做真菌培养,分别置25℃和35℃孵育,观察真菌生长情况及菌落形态,并涂片、固定、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菌体特征.结果培养出双相性真菌,于2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云 王惠萱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04年19卷5期 12-1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对患者体内分离出的真菌进行鉴别诊断.明确马尔尼菲青霉菌与荚膜组织胞浆菌的主要区别.方法取患者血液、骨髓、皮损分泌物等接种于沙保罗培养基,分别置25℃和37℃孵育,观察菌体生长情况及菌落形态,并涂片、固定、染色,置显微镜下观察菌体特征.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翠波 宋绍业 等 《临床检验杂志》 2003年21卷6期 360-36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组织胞浆菌病是由荚膜组织胞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较罕见的疾病,多发生于获得性免疫缺陷、长期应用激素、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为了指导临床用药,我们用抗真菌药对该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月洁 刘启梁 等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25年12卷3期 70-73页
【摘要】 24岁男性患者,感染HIV8年.6个月前出现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未行诊治.20余天前,于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症状未减轻.10余天前转至一家三级甲等医院,诊断疑似肺恶性肿瘤、肺结核转入我院.入院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确诊播散型荚膜组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春美 徐钰 等 《医药导报》 2023年42卷4期 581-58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播散型荚膜组织胞浆菌病抗感染治疗实践.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播散型荚膜组织胞浆菌患者抗感染治疗的过程,在药物的选择、用法用量、溶媒选择、避光措施、输注速度、药品不良反应等方面向医生提供合理建议并全程协助护士正确执行...
【关键词】 两性霉素B;播散型荚膜组织胞浆菌病;临床药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开金 夏庆弟 等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28卷3期 475-476页ISTIC
【摘要】 荚膜组织胞浆菌是一种温度依赖性双相真菌,在组织中呈酵母状,在室温和泥土中呈丝状,因此大量存在于土壤和动物体内,尤其是含有鸟类粪便的土壤中含量更高[1].美国主要在西部地区流行,而我国主要流行区域是长江流域[2].虽然普遍易感,但是主要发生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小林 汪丁枝 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1年21卷4期 473-4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淋巴细胞、组织细胞非恶性过度活化、增殖,并分泌大量炎性因子,进而引起机体一种严重的炎症反应,临床分为原发性HPS 和获得性HPS [1].原发性HP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玲莉 王瑶 等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2年17卷5期 402-404页ISTICCSCD
【摘要】 患者,男,55岁,因反复高热,多发淋巴结及脾肿大入院.骨髓穿刺培养出荚膜组织胞浆菌,经rDNA ITS序列测定证实.予两性霉素B序贯伊曲康唑抗真菌治疗有效,一般情况好转,病情稳定出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新蕾 魏彦芳 等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1年16卷7期 736-739页ISTIC
【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圭亚那中国锰矿开采工人荚膜组织胞浆菌病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原因,为今后荚膜组织胞浆菌病暴发疫情处置提供经验参考.方法 收集该暴发疫情全部病例,分析暴发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结果 该起荚膜组织胞浆菌病暴发疫情总病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天芳 王璞 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6年16卷2期 200-2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荚膜组织胞浆菌病(HP)诊断及其与结核病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 提取荚膜组织胞浆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HTPM),以P-HTPM、荚膜组织胞浆菌素国外参考品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为研究试剂,以荚膜组织胞浆菌和结核分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宗辉 孔庆涛(综述) 等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5年8期 870-874页ISTICPKU
【摘要】 近年来,真菌生物膜引起的相关感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研究发现多种真菌均能形成生物膜,如白念珠菌、新生隐球菌、红酵母、烟曲霉、厚皮马拉色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等。许多慢性持续性感染与真菌生物膜形成有关。真菌生物膜形成过程复杂,包括黏附、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皖 陈俊清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年9期 2332-23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真菌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 T )水平的差异及其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IC U收治的危重病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血液样本培养结果将其分为单纯真菌感染组22例、真菌合并细菌组14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丽娟 郑文亮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年21卷24期 5122-51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PCT)与真菌血流感染的相关性,研究不同真菌感染PCT的差异及PCT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血液培养真菌感染的患者33例,结合其PCT的检测结果,与随机抽取的100例血液培养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锡华 曹存巍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1年25卷6期 462-4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患者女,31岁.多发性骨关节疼痛伴发热8月,多发性皮肤脓肿4月.脓液及组织真菌培养可见双相真菌膜组织胞浆菌,经rDNA的ITS区鉴定该菌与荚膜组织胞浆菌荚膜变种高度同源.诊断:播散性皮肤组织胞浆菌病.予口服伊曲康唑0.2g(2次/d)和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印凡 朱婷婷 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0年10卷2期 153-1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组织胞浆菌病(histoplasmosis,HP)是由荚膜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 capsulatum,He)引起的一种深部真菌感染,常经呼吸道感染,侵犯肺部引起急慢性损害,严重者可累及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引起多系统症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欢 胡辛兰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0年26卷12期 1175-11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Pm)是条件致病菌,主要侵蚀单核细胞系统,菌体主要位于巨噬细胞中,细菌大小形态极似荚膜组织胞浆菌,它所引起的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艺辉 余晓露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年19卷23期 3286-32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报道1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病例,并讨论其与荚膜组织胞浆菌、黑热病杜利小体在骨髓涂片形态学和培养特件的区别.方法 分析3种病原体的骨髓形态学及培养特性,找出相瓦区别的特点.结果 艾滋病患者易感染马尔尼菲青霉菌,由于它以分裂方式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璞 陈保文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7年29卷20期 1979-19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快速检测荚膜组织胞浆菌抗体的方法.方法 荚膜组织胞浆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HTPM)为包被抗原,以葡萄球菌A蛋白(SPA)标记的免疫胶体金为检测标记物,采用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DIGFA)检测荚膜组织胞浆菌(HC)免疫小鼠血清中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菡 刘焱斌 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7年07卷6期 416-4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PDH)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及其转归等.方法 对我院2001-2006年由骨髓涂片确诊的6例PDH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PDH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肝脾大,白细胞降低等.6例PDH均由骨髓涂片确诊,主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勇 《中国热带医学》 2006年6卷3期 518-519,502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组织胞浆菌病(Histoplasmosis,HP)分美洲型HP由荚膜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 capsulatum)所引起和非洲型Hp由荚膜组织胞浆菌杜氏变种(Histoplasma var.duboisii)和马皮疽荚膜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晚珍 曹先伟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年15卷10期 1104-11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设计马尔尼菲青霉菌种特异性引物,探讨马尔尼菲青霉病早期诊断的方法. 方法采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 PCR扩增我科保存的2株和广西医科大学附一院惠赠的1株马尔尼菲青霉菌rDNA ITS,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测序结果在国际基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喻姣花 《护理研究》 2005年19卷19期 1783-1784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组织胞浆菌病(histoplasmosis,HP)是由荚膜组织胞浆菌引起的深部真菌病[1],以侵犯单核巨噬系统或肺部为主,可累及全身各脏器.临床主要有肺型和全身播散型两大类,以肺部感染多见,胃肠道感染少见.若诊断及治疗延迟,可能危及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庆恩 陈福雄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年15卷5期 484-4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对重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下称SARS)患者和高度疑似SARS的患者进行骨髓形态学分析,从而对诊断和治疗方面提出有益的建议. 方法抽取3例确诊重症SARS患者和1例高度疑似SARS患者骨髓作骨髓涂片,经瑞氏染色后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同时结...
【关键词】 重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骨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