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38
- 17
- 4
- 269
- 13
- 5
- 5
- 4
- 111
- 61
- 58
- 54
- 3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黄玉娇 张建军 等 《环球中医药》 2025年18卷8期 1523-1528页ISTICCA
【摘要】 红色百金花(Centaurium erythraea Rafn)为龙胆科百金花属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在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区被引种.红色百金花花期地上部分是传统草药,主要用于治疗轻度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暂时性食欲不振,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彦 张建军 等 《环球中医药》 2025年18卷5期 888-896页ISTICCA
【摘要】 睡茄是印度阿育吠陀医学的常用药物,应用历史悠久,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有增强机体活力、抗焦虑、改善睡眠等多种功效,在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等亚洲国家及西方各国广泛应用.我国目前在云南红河谷成功引种,但尚未作为中药使用,缺乏中药药性研究.本文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洵 井卫朋 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5年25卷20期 8435-8444页
【摘要】 为探究近年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常用化痰方剂中化痰药的用药特点.以"化痰/祛痰/涤痰/豁痰/导痰/滚痰/半夏白术天麻汤/星蒌承气汤/温胆汤/二陈汤/小陷胸汤/羚角钩藤汤/解语丹"+"缺血性中风/缺血性脑卒中/脑缺血/脑梗死/脑梗塞/脑栓塞/脑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佳琪 扈觐玺 等 《世界中医药》 2024年19卷12期 1701-1707页ISTICPKUCA
【摘要】 青钱柳为双子叶植物纲胡桃科青钱柳属速生乔木,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南部亚热带的山区,是我国独有的珍贵树种,目前在我国已有大规模种植.青钱柳作为药物最早记载于1975年出版的《全国中草药汇编》,之后又陆续被《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华本草》等中药专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洋 王林元 等 《世界中医药》 2024年19卷11期 1591-1598页ISTICPKUCA
【摘要】 香蜂草为唇形科植物Melissa officinalis L.的叶.原产于欧洲地中海地区,欧洲、北美、亚洲各大洲均有分布,我国的中南、西南部以及台湾也有野生种分布.香蜂草在国外有长久的应用历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精神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明 费文婷 等 《世界中医药》 2024年19卷11期 1550-1554,1562页ISTICPKUCA
【摘要】 辣木叶(Moringa spp.)是印度传统草药,因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利尿、改善睡眠、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抗肿瘤等作用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辣木叶目前合法引入中国,并因其确切的药理活性与安全无毒的药物属性,应用与研究日益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热依塞·努尔买买提 梁唯灿 等 《世界中医药》 2024年19卷11期 1584-1590页ISTICPKUCA
【摘要】 白果槲寄生是桑寄生科槲寄生属白果槲寄生(Viscum album L.)的新鲜带叶茎枝和果实,中国无分布.在欧洲被广泛应用于癌症的治疗,被列入《美国顺势疗法药典》《德国顺势疗法药典》等.目前,以白果槲寄生提取物为主要原料的海利升注射液已作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晨曦 赵天伦 等 《世界中医药》 2024年19卷10期 1526-1531页ISTICPKUCA
【摘要】 卡瓦胡椒药用价值广泛,在欧洲和美国颇负盛名,是欧美地区最受欢迎的植物药之一.要加强对外来植物药的"中药化"研究,赋予其中药药性,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促进中医药事业的长远发展.卡瓦胡椒主要以根及根茎入药,性温热,味苦辛,归心、肝、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惠 姜砚馨 等 《世界中医药》 2024年19卷11期 1544-154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基于外来植物药丽杯角[Hoodia gordonii(Masson)Sweet ex Decne]的研究文献,结合中医药理论探讨丽杯角的中药药性,为丽杯角引入中药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取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砚馨 张惠 等 《世界中医药》 2024年19卷11期 1537-154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分析非洲马铃果皮的中药药性,为促进非洲马铃果作为外来中药引入中国,实现其与传统中药配伍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科学期刊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对相关文献进行纳入、排除、分类及统计.结合中医药理论探讨非洲马铃果皮的中药药性,总结分析相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念真 赵翔凤 等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8卷3期 355-360页ISTIC
【摘要】 考证旋覆花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药性的演变脉络,初步探析已有记载中对旋覆花药性认识不一的成因.《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奠定了旋覆花药性理论的基础,历代本草文献以此为主体进行了扩充.隋唐以后,旋覆花的临床应用范围扩大,将其用于治疗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淑明 梁浩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3年25卷9期 3146-315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基于归肝经(含其他经)与非肝经(不含肝经的其他经)中药拉曼谱图的比对分析,获取肝经量化表征精准数据,建立肝经辨识模型并展开分析.方法 以120味非肝经(不含肝经的其他经)中药为空白对照,120味肝经(含其他经)中药为试验药,经处理后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可点 崔鹤蓉 等 《西北药学杂志》 2023年38卷5期 1-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考证延胡索性味的历史沿革,为基于传统中医药理论的延胡索临床运用及现代研究提供原始文献依据.方法 通过梳理地方标准与历代文献,以历代本草著作中有关延胡索性味记载为主,从不同历史时期延胡索的功用及产地的角度归纳探讨其药性和药味的发展规律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安 孙婉萍 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25卷7期 73-79页ISTICCA
【摘要】 桔梗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是中医常用的一味止咳平喘良药.桔梗的药性功用历史悠久,有"诸药舟楫"之称,既能载诸药上行,又能引苦泄峻下,又因其可药食两用而被广泛使用.经查找发现古代对于桔梗在药性功用方面记载存在不同.故作者通过查阅历代本草书籍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文静 郭威 等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42卷9期 938-943页ISTIC
【摘要】 目的:对《证类本草》中治疗健忘的药物进行深入挖掘整理和分析,为提高健忘中药治疗效果和中药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证类本草》中治疗健忘的药物进行筛选、整理和归纳,系统分析药物的性味、归经,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分析其功效特点,挖掘具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振光 颜冬梅 等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35卷3期 110-114页
【摘要】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基础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有毒无毒等.近 40 年来,中医药科研工作者从方法选择、实验设计、指标选取、临床应用等角度对中药的药性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既揭示了中医指导临床用药的科学本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凡 侯新娟 等 《环球中医药》 2022年15卷6期 925-932页ISTICCA
【摘要】 巴西人参Hebanthe eriantha(Poir)Pedersen是中南美洲地区一种应用广泛的药用植物.本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及资料,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探究巴西人参的中药药性.巴西人参性微温,味甘、微苦;归肾、脾、肝经.功效为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瑀珊 张建军 等 《环球中医药》 2022年15卷6期 917-924页ISTICCA
【摘要】 本文基于CNKI、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与网络公开应用信息,筛选设计合理、结论可靠的临床科学研究文献及应用情况检索结果,结合中医理论对新外来中药奇亚籽的中药药性进行分析探讨.奇亚籽临床上可用于治疗高血压、Ⅱ型糖尿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文翰 奚小土 等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0年26卷19期 1455-1458,146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研究分析治疗2019年12月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用药性味和归经分布规律,为临床处方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集自国家及各省、市、自治区卫生与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管理局根据本次疫情的发病情况确立的最新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乐娜 费文婷 等 《世界中医药》 2019年14卷2期 374-37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基于外来植物药穗花牡荆(Vitex agnus castus L)的科学研究文献,结合中医药理论探讨穗花牡荆的中药药性,为穗花牡荆在我国的研究、配伍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WoS)核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雪 费文婷 等 《世界中医药》 2019年14卷2期 380-38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分析外来植物药蔓越莓研究文献,依据中医药理论探讨蔓越莓的中药药性,为蔓越莓与中药配伍的临床合理使用及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Web of Science(WoS)及pubmed数据库中外来药物蔓越莓的相关英文文献,对196篇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莉 王丽敏 等 《山东中医杂志》 2021年40卷7期 699-702页ISTIC
【摘要】 象思维是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式之一.药性理论与功效研究是中药临床应用的前提条件,传统中医学对于中药药性和功效的认识,不能脱离象思维的思维方式.解读象思维的核心意义,基于象思维视角从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角度分析中药的药性理论内涵,从"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好霞 侯钰 等 《中国药业》 2021年30卷10期 1-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中药的性、味、归经预测其药用功能.方法 采用样本分析法,调取药智网数据库的中药基本信息数据表(共收录中药1690种)数据,进行预处理、清洗、变换,并参考Apriori算法,结合关联数据技术,分析中药的性、味、归经、药用功能之间的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明亮 梁明 等 《河北中医》 2021年43卷8期 1379-1382页ISTIC
【摘要】 目的 对元代以前、明清时期及近现代骨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整理研究,统计分析不同时期骨痹内治方药的用药规律.方法 查录秦汉至近现代医学著作,建立骨痹治疗的方剂数据库,对不同时期所用方药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时期治疗骨痹所用方药在功效、四气、五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文国 姚俊宏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33卷6期 597-6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考察辛味中药挥发油的皮肤细胞毒性与来源中药药性特征的关联性.方法 测定33种中药挥发油的理化参数,采用人角质形成 HaCaT细胞考察制得的33种中药挥发油的毒性,通过数据挖掘分析中药药性特征与挥发油皮肤细胞毒性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采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江雪 肖诗鹰 等 《中国药房》 2016年27卷16期 2221-222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对中药提取物组合的有效专利中涉及到的菊科药用植物进行药性分类。方法:利用计算机分析软件,以性、味、归经为指标参数,对2015年1月1日以前获准且至2015年5月30日仍维持有效的中药提取物组合的相关有效专利文献中涉及最广的菊科药用植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丽娟 宋囡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37卷5期 297-299,后插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对古今本草典籍中“益肾精”中药的“种属”“四气”“五味”“归经”和“毒性”进行研究分析,根据历史的各个时期,探讨“益肾精”中药药性之规律,为指导中医临床加减用药、中药新资源开发等提供理论支持和文献依据.益肾精中药一般多为草部,少有菜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素红 吕圭源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8年24卷4期 58-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提出在"性、味结合归经"层面研究中药药性的新思路. 方法:通过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和维普全文数据库,对中药药性(性、味、归经等)研究及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结果: 目前国内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益赫 赵琰 等 《环球中医药》 2019年12卷12期 1915-1918页ISTICCA
【摘要】 汉唐时期虽未有关于中药归经理论的明确记载,但实为归经理论产生的学术渊源.《内经》确定了五味、疾病等与五脏的关系,《神农本草经》归纳了中药对机体脏腑的趋向性作用,唐代已有药物对脏腑经脉概括性治疗作用的描述.宋金元时期中药归经作为一门单独的药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子楠 张建军 等 《环球中医药》 2019年12卷7期 1032-1037页ISTICCA
【摘要】 通过梳理近十年国内外研究锯叶棕相关文献,对其最新研究现状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并进一步对其药性进行分析探讨,为外来植物药锯叶棕的深入研究提供研究参考.基于Web of Science(WoS),Pubmed及CNKI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对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