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567
- 765
- 201
- 2
- 3474
- 1343
- 649
- 385
- 342
- 341
- 217
- 136
- 123
- 7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程先宽 韩振蕴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年29卷7期 445-4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伤寒杂病论》汤剂经方与现代中医汤剂处方的药物组成、用量.方法 计算221首经方平均药物组成;按照不同剂量折算标准,结合对不规范用量药物的量化折算,对205首经方汤剂剂量进行古今折算,计算经方平均药物用量;随机抽取东直门医院、河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先宽 韩振蕴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6年8卷2期 44-4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比较<伤寒杂病论>205首汤剂经方与北京东直门医院、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上海龙华医院等3家医院中医处方的药物组成、用量.方法:按照中国历代度量衡量值表,对205首经方进行古今折算,计算经方平均药物组成、用量.随机抽取东直门医院、河南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星慧 钟峰 等 《上海针灸杂志》 2019年38卷7期 806-811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和总结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组成规律,为临床上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组成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 通过浏览1986年1月至2018年5月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相关文献,对其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药物的频次、辨证分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莉莉 王婷婷 等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15卷5期 38-41页
【摘要】 藏药浴是藏医内病外治方法之一,通过在基本方“五味甘露汤”的基础上加减药物来进行药浴,具有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等特点.简要叙述藏药浴的基本药物组成、药浴处方及临床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庆晅 王莉 等 《江苏中医药》 2014年2期 70-71,72页ISTICCA
【摘要】 补中益气汤是金代著名医学家李东垣的名方,历代沿用过程中,补中益气汤各味药物剂量及主治症状都有了明显的改变。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各种药物的使用剂量均有增加的趋势。临床使用补中益气汤应根据治疗主症灵活调整药物配伍及配方剂量,不宜固守配方比例或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培荣 江蓉星 等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35卷3期 78-79页ISTIC
【摘要】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多处提到填疮用的“风流散”已佚.从《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的用药思路、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去探讨佚方“风流散”的药物组成.
【关键词】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风流散;药物组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春蓉 陈如泉 《河北中医》 2009年31卷8期 1225-1226页ISTIC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半硫丸半数致死量的测定,明确其毒性以及组成药物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 根据预实验结果得到的半硫丸及其各拆方组0%(Dn)和100%(Dm)死亡率剂量,以及Dm/Dn的倍数,确定各组的组数与剂量,进一步测出各组的半数致死量.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独炜 沈济人 《甘肃中医》 2007年20卷4期 45页ISTIC
【摘要】 张仲景之金匮肾气丸是一首有着温阳化气功效的著名方剂.本文从其药物组成、用药特点、配伍意义以及对温阳与助阳区别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其温阳而非补阳的功效特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霍学慧 孙东华 《甘肃中医》 2006年19卷11期 7-8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四物汤的功用、主治及配伍意义.方法:通过对古医籍的总结、分析,从四物汤的药物组成、功用、主治、配伍意义等4个方面进行阐述.结论:四物汤是一首既补又行之剂,为肝血不足之主方,为血病之通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炯 《甘肃中医》 2005年18卷2期 30-30页ISTIC
【摘要】 <篇首> 六神曲与建神曲均为曲类,因曲类多产在福建,又以此地产的质优,故六神曲又有建曲之称,因此人们往往认为建神曲就是六神曲,而实际上两药虽然在制作工艺上基本相同,但在药物组成和功效上却有所区别.现从药物组成、制作工艺、功效、应用等方面将两药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芳 樊旭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7年31卷3期 5-8页
【摘要】 [主要目的]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治疗不寐的应用.[资料来源]主题词与自由词结合检索CNKI、VIP、Wanfang data、Pubmed、MEDLINE数据库,检索时间:建库至2016年6月.同时追溯纳入文献参考文献.[选择文献量及依据]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云方 《中国药业》 2001年10卷10期 50-50页ISTICCA
【摘要】 介绍中药外洗方的药物组成、使用方法、功效及适应证和禁忌证,经用于治疗骨折后恢复期患者,取得满意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黛 《亚太传统医药》 2013年9卷10期 68-70页
【摘要】 在藿香正气散基础上先后发展起来的藿香正气系列制剂,由于药物组成和制剂工艺的差异而形成了不同的特点.通过藿香正气系列各种制剂与藿香正气散的比较以及藿香正气系列内不同制剂特点的分析,对指导医生临床用药和药店营业员的培训以及患者选用不同的制剂有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启勇 《医学信息》 2013年26卷4期 133-134页
【摘要】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联合活血化瘀药物组成方剂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 收集经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存在颈动脉粥样斑块的98 例患者,男54 例,女44 例.给予辛伐他汀治疗(40mg,每晚1次),活血化瘀药物组成方剂方药组成为:紫丹参18g,...
【关键词】 辛伐他汀;活血化瘀药物组成方剂;颈动脉粥样斑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礼新 于静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2年2卷2期 87-89页
【摘要】 好视力眼贴的制作工艺是选取中医跟科常用的外用中药,包括野菊花、薄荷脑、珍珠粉、丹参,按照一定比例配伍,提取有效成分浸入眼贴中,在眼部及周围相关穴位的进行贴敷.具有散瘀行气,养血安神,清热解毒的作用,对缓解眼部疲劳,减轻眼部炎症有一定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英珍 《北方牧业》 2012年22期 28-28页
【摘要】 普济消毒散来源于普济消毒饮.为李呆所创.最早收载于《东垣试效方》。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也有收载,药味组成主要有大黄、黄芩、黄连、甘草、马勃、薄荷、玄参、牛蒡子、升麻、柴胡、桔梗、陈皮、连翘、荆芥、板蓝根、青黛、滑石十七味...
【关键词】 消毒;《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药物组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军会 李铭 等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0年31卷9期 43-44页
【摘要】 目的:观察自编方剂趣味歌诀对中医学生记忆方剂药物组成效果的影响,探讨更好的适合记忆方剂药物组成的方法.方法:选取教材上重点方剂100首,试验组参照自编方剂趣味歌诀学习,对照组参照教材上提供的传统方歌学习,然后通过笔试测试2组学生对方剂组成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朝晖 葛舰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年18卷14期 91页
【摘要】 学习方剂的主要内容是记忆药物组成、功效及主治,而三者间又尤以药物组成最难,笔者在学习过程中总结出9种方剂趣味记忆法,并自编趣味歌诀,有利于提高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世民 杨帆 等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9卷6期 1-3页
【摘要】 <篇首> 九一丹是中医外科治疗一切痈疽疔疮的著名中成药,关于它的出典,许多文献各执一词,且其药物组成也不尽相同[1].鉴于此,我们就手头文献做了如下的考证,兹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慧荣 罗亚敏 等 《河南中医》 2018年38卷6期 824-827页ISTIC
【摘要】 桃核承气汤首见于《伤寒论》,桃仁承气汤首见于《温疫论》,二者方名相似,又同为治疗蓄血证之方,后世医家不免将其混称,出现一方多名、同名异方的情况.桃核承气汤主治太阳蓄血证;温疫病胃腑实热当下而未下,温病热毒内陷血分形成瘀血,血分热瘀俱重,用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浦方悦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12期 316-316页
【摘要】 原因:中成药的不合理使用现象较为普遍,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目的:促进临床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方法:从中成药药物组成对比分析研究其各自的适应症。结论:使用中成药时应特别关注辨证论治以及合理配伍、规范使用等问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