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7966
- 6832
- 3811
- 75
- 20935
- 8715
- 3140
- 1005
- 905
- 20313
- 5904
- 3736
- 1634
- 148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选阳 高原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5年43卷3期 155-1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黄芪作为一味临床常用的补虚类中药,黄芪及其药对在临床应用上历史悠久.重点围绕黄芪的药理作用和近年来基于黄芪-丹参、黄芪-当归、黄芪-莪术、黄芪-白术、黄芪-川芎、黄芪-人参、黄芪-山药、黄芪-葛根、黄芪-红花等药对的网络药理学,以及中国知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东红阳 王连睿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5年43卷1期 157-1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穿心莲现已成为我国常用药用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和燥湿的功效,在临床应用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内酯类、黄酮类、苯丙素类及其他类成分,具有解热、抗菌、抗病毒、抗肿瘤、调节免疫、改善心血管系统等药理作用,临床常用来治疗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永强 倪健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25年34卷1期 57-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桃核承气汤来源于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由桃仁、大黄、桂枝、甘草和芒硝五味药物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下瘀热的功效,广泛应用于下焦蓄血证的治疗.化学成分研究发现,桃核承气汤主要含有氰苷类、蒽醌类、挥发油类、三萜类等成分,在有关新剂型等工艺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婧怡 王佳艺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5年43卷6期 138-1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知母-黄柏"是现代临床上常用的滋阴清热药对,两药配伍后相须而行,善于清下焦湿热,在临床用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总结了"知母-黄柏"药对的最佳提取工艺及"知母-黄柏"药对中的知母皂苷C、芒果苷、巴马汀、防己碱等多种有效成分.且知母和黄柏配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春燕 曲珍妮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5年43卷7期 168-1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大黄是古今临床常用大宗中药,通过查阅历代本草著作,梳理古籍文献中大黄炮制历史沿革及炮制作用,总结历版药典标准及全国和各省市中药炮制规范中大黄炮制方法收载情况,并对大黄炮制工艺、炮制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影响等现代研究进行总结,结果发现大黄古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慧 冉靖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5年43卷5期 129-1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人参为五加科(Araliaceae)植物人参Panax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及根茎.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皂苷、多糖、聚炔醇、挥发油、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等.在总结人参调节免疫功能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基础上,基于质量标志物(Q...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鹏 王明露 等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25年41卷6期 100-10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石菖蒲挥发油是石菖蒲的有效成分,其中以β-细辛醚和α-细辛醚含量最高.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石菖蒲挥发油通过抗氧化应激、调节神经递质、调控自噬及凋亡、改善炎症环境等机制在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用前景广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华雨 武鸣鸣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5年43卷8期 159-1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白花蛇舌草是我国传统中药,已有上千年历史,其化学成分多样,包含有黄酮类及其苷类、萜类、蒽醌类、甾体类、有机酸类、苯丙素和香豆素类等多种化学成分.现代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抗氧化以及免疫系统调节等药理作用.通过对白花蛇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涵 卢琪 等 《中成药》 2025年47卷7期 2278-22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炭药是最具中药炮制特色的品种之一,具有止血、凝血、止泻、抗炎、抗氧化等作用,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尤其在止血、止泻等方面疗效显著.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对中药炭药的现代研究日益深入,不断推动传统炮制技术与现代科学的深度融合.本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殿超 金晨 等 《世界中医药》 2025年20卷9期 1618-1624页ISTICPKUCA
【摘要】 阿朴啡类生物碱在天然植物中分布较广,日益受到关注,具有抗炎、抗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抗心律失常、抗肿瘤、抗菌、抗血小板聚集等显著药理作用,具有治疗重大疾病的潜在成药性,可在医药、农药、兽药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是一类极具科研价值的化合物.目前已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祝宏江 庞立健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5年43卷8期 149-158,后插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沙参麦冬汤是清代医学名家吴鞠通创造的经典验方,现代研究表明,沙参麦冬汤具有良好的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和调节免疫作用,能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华雨 谢海生 等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25年36卷6期 1022-10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艾叶是我国传统中药,其化学成分多样,包含有挥发油类、黄酮类、萜类、苯丙素类、有机酸类和甾体类等多种化学成分.现代研究表明,艾叶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肿瘤、促凝血和抗凝血等药理作用.该文通过对艾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内容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艳 李玉卓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5年27卷6期 1555-1577页ISTICPKUCSCD
【摘要】 桃儿七为我国传统中药,多分布于甘肃、陕西、四川、青海、云南、西藏等地.近年来,随着桃儿七化学成分和药理毒理研究的逐渐深入,其抗肿瘤、抗病毒的药效学评价也日益成为行业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桃儿七的化学结构、药理特性和质量标志物(Q-marke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海生 王华雨 等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25年36卷4期 636-6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冬凌草为河南的特色药材,首载于《神农本草经》,是一种临床常用的中草药,其化学成分类型丰富,包含萜类、生物碱、挥发油、黄酮、氨基酸、有机酸类等.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冬凌草具有抗肿瘤、抗菌消炎、抗氧化、免疫增强等药理作用.该文系统总结了冬凌草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静 姜秋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5年43卷9期 32-41,后插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鳖虫为临床常用的动物类中药,是历代医家活血疗伤之要药,具有破血逐瘀、续筋接骨的功效.土鳖虫炮制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有熬制的记载,其后出现了炒、焙、石灰制等10余种炮制方法.土鳖虫有小毒,炮制后能降低毒性、矫臭矫味、利于粉碎,便于临床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玉迪 赵瑾 等 《中成药》 2025年47卷6期 1910-19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六神丸出自于《雷允上诵芬堂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敛疮生肌的功效.作为"解毒"要药,越来越多六神丸临床应用被挖掘,可用于治疗疼痛、口咽部、皮肤、感染性疾病、肿瘤等.现代研究表明,六神丸主要含有蟾酥二烯内酯类、胆酸类等成分,具有抗炎、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水兰 朱斌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25年36卷8期 1530-1533页PKUCSCDCA
【摘要】 文章综述了生肌玉红膏治疗肛肠疾病术后创面的研究进展.介绍常见肛肠疾病术后创面的临床表现,详细分析生肌玉红膏在治疗术后创面的临床应用和药理作用,总结目前研究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可为肛肠疾病术后创面研究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婷婷 陈建平 等 《中医药导报》 2025年31卷1期 112-119页ISTIC
【摘要】 广藿香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的地上干燥部分,广藿香油为广藿香的主要活性物质.至今已从广藿香油中分离出近百种化合物,其中百秋李醇、广藿香酮及广藿香烯为主要活性成分.广藿香油具有解热、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天婵 刘颖 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27卷2期 190-195页ISTICCA
【摘要】 出自《金匮要略》的经典名方桂枝茯苓丸有活血化瘀、缓消癥块之效,由等量桂枝、茯苓、芍药、牡丹皮和桃仁组成.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桂枝具有镇痛、抗血小板凝集、抗肿瘤和抗炎等作用;茯苓则有调控血糖血脂、抗氧化、免疫调节、抗炎和抗肿瘤等效果;芍药具备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啸 谭绍坤 等 《环球中医药》 2025年18卷2期 372-380页ISTICCA
【摘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猝死等病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人参活性成分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发挥防治冠心病的作用.人参活性成分通过调控沉默信息调节器1/核因子κB信号通路、下调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
【关键词】 人参;活性成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树然 杨翔宇 等 《环球中医药》 2025年18卷6期 1274-1281页ISTICCA
【摘要】 全球范围内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肾功能衰竭是各种肾脏疾病的终末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丹参活性成分可通过抑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Toll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活化,以减轻炎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琬青 沈彤 等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27卷3期 562-574,中插4-中插9页ISTICCSCDCA
【摘要】 菊属植物隶属于菊科春黄菊族菊亚族,是一类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菊属植物共有 17 种,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药用价值较高.该属植物化学成分种类繁多,主要含有萜类、黄酮类、苯丙素类、聚炔类、生物碱类、甾体类等化学成分,且有抗肿瘤、抗炎、抑菌、抗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颜艳伟 薛中峰 等 《药学研究》 2025年44卷1期 79-8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止血类中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理作用与临床研究情况.方法 通过检索与整理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近20年来收录的有关文献,对止血类中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研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大多数止血类中药通过影响凝血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梦肖 陈林林 等 《药学实践与服务》 2025年43卷4期 156-162页ISTIC
【摘要】 中药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苦参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主要包括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具有抗炎、抗肿瘤、抗心律失常与抗病原微生物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上苦参复方制剂主要包括复方苦参注射液、苦参凝胶等,可用于治疗多种癌症,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子轩 陈海洋 等 《中南药学》 2025年23卷3期 690-699页ISTICCA
【摘要】 桑葚(Mori Fructus)作为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富含黄酮类、酚酸类、生物碱类及多糖类等多种活性化学成分.这些成分赋予了桑葚多种显著的药理作用,包括抗糖尿病、保肝、抗氧化、抗衰老、免疫调节和抗炎等功能.在商业应用领域,桑葚已成功开发为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丹婷 刘光朝 等 《药学研究》 2025年44卷5期 463-468页ISTICCA
【摘要】 砂烫是中药常用的炮制方法之一,为了更好地发挥砂烫法的作用,本文对中药砂烫炮制的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和整理.采用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等检索工具从炮制工艺、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现代应用等方面对目前仍采用砂烫法进行炮制的中药进行了梳理,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清勇 韩伟 等 《贵州医药》 2025年49卷4期 516-52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提取工艺制备下的丹参膏、丹参片对气滞血瘀模型大鼠的主要药效的差别.方法 将48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6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复方丹参片组(1.10 g/kg)、丹参片A组(0.81 g/kg)、丹参片B组(0.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旭霞 孙桂鸿 等 《生物资源》 2025年47卷3期 234-241页ISTICCA
【摘要】 藏药翼首草作为一种藏医药中的常用药材,其药理活性十分广泛,在许多藏药复方中发挥作用,而现代研究发现,藏药翼首草的主要化学成分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具备较好的发展前景.通过查阅国内外翼首草相关文献,较为详细地综述了藏药翼首草的主要生物学功能,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立明 张君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27卷8期 1-4页ISTICCA
【摘要】 张君教授在临床中常以"清热解毒化瘀"法治疗"热毒血瘀"型小儿过敏性紫癜,其中"白芍"一药使用较为广泛.通过中医古籍文献归纳总结,白芍具有柔肝止痛、敛阴止汗、养血调经功效.现代实验研究认为,白芍主要通过萜类、挥发油类、黄酮类等化合物发挥其抗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瞿毅 石卫华 等 《环球中医药》 2025年18卷5期 1058-1064页ISTICCA
【摘要】 目前哮喘仍为无法治愈的疾病,临床治疗目标实现良好的症状控制,包括最大限度地降低哮喘相关死亡、恶化的风险,以及持续气流受限的症状和药物相关副作用的风险.黄芩活性成分通过抑制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蛋白6活化,抑制Toll受体4/核因子κB轴的活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