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4
- 7
- 4
- 2
- 120
- 14
- 5
- 4
- 3
- 66
- 15
- 14
- 9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魏江霞 李越峰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4年42卷10期 127-1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当归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和重要的生物活性,目前国内外就其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研究.当归入药自古就有全归、归头、归身、归尾之分,且功效各有侧重,即"头止血、身养血、尾活血、归和血".现代研究也从化学成分、药理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牟春燕 殷越 等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43卷5期 544-551页ISTIC
【摘要】 当归在补血药中因"补而不滞"的特点,被广泛用于临床.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类、多糖类、有机酸类、氨基酸类、黄酮类等,常用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CO2萃取法、有机溶剂萃取法、煎煮法、渗漉法、超声提取等方法进行提取,而炮制方式、地域、物候期、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杨海 刘璐 等 《药学研究》 2023年42卷6期 403-408,421页ISTICCA
【摘要】 当归属作为伞形科中的一个属,全世界已发现约 110 种.多种当归属植物作为传统药用植物,具有祛风除湿、补血活血的药用价值.香豆素类成分作为当归属植物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是发挥疗效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因此,本文系统的综述了当归属植物传统药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秀娟 魏江霞 等 《药学学报》 2025年60卷4期 1093-110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研究利用UHPLC-QE-MS结合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鉴定当归不同药用部位(归头、归身、归尾)的差异性化合物,通过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筛选差异代谢物,并分析相关代谢通路.结果在当归不同药用部位中共鉴定出18类1 072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国霞 杨秀娟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8年25卷5期 77-81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以当归及其不同药用部位中5个质量指标为依据,建立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的当归及其不同药用部位的质量评价模式.方法 根据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通则项下规定对当归及其不同药用部位的理化检识项目进行测定,采用HPLC及分光光度法分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丙贺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9年14卷1期 34-37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当归各药用部位中的有效化学成分含量.方法 应用水蒸气蒸馏法来提取当归各药用部位中的挥发油,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挥发油主要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当归各部分中阿魏酸含量;利用磷钼钨-干酪素对总鞣质的含量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文文 李国琴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2年12期 58-60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分析当归不同药用部位的有效成分.方法用热浸法提取浸出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成分分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魏酸含量.结果当归尾中挥发油和浸出物的含量均为最高,分别为0.9228%和58.9%;当归头的挥发油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中华 《种子科技》 2017年35卷3期 106,109页
【摘要】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当归中铜含量为6.39 ug/g,在《中国药典》规定范围内.检出限为0.003 ug/mL,相对标准偏差在0%~2.9%之间,符合干灰化法的偏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惠萍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3年17卷2期 56-5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伞形科当归属植物约90种,大部分产于北温带和新西兰.我国有45种,分布于南北各地,主产东北和西南地区,其中32种、2变种为我国特产[1].其中重要的药用植物有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独活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锦明 《中国处方药》 2015年13卷10期 18-19页
【摘要】 当归药用价值较高,目前国内对其生长习性、生物活性、药用成分及药理作用等研究均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临床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及报道,从本草学和生药学两个方面对药用当归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该药物的进一步研发利用提供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成义 祝永甲 等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30卷3期 20-23页
【摘要】 目的 研究产地加工中熏硫对商品当归不同药用部位(头、身、尾)阿魏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当归药材阿魏酸含量测定方法.结果 熏硫后商品当归不同药用部位阿魏酸的含量明显下降,不同药用部位头、身、尾的阿魏酸含量高低依次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文新 华永丽 等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2年47卷1期 149-154页
【摘要】 采用LC-MS分离鉴定当归不同药用部位中的化学成分,应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当归不同药用部位进行液相色谱图相似度评价,使用SPSS 13.0分析软件,对当归不同药用部位鉴定出的每个色谱峰的相对含量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初步鉴定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屠雄彪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20卷3期 43页
【摘要】 目的:通过对当归不同药用部位的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来确定当归是否可按归头、归身、归尾等3个部分来分开精准入药,为中药的炮制及临床应用提供安全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别对归头、归身、归尾等3部分的主要微量元素(钙、钠、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燕 杨兴斌 等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05年22卷6期 20-22页CA
【摘要】 在70℃水浴搅拌和维持pH 7.0的反应条件下,以当归中提取的粗多糖与三氯化铁为底物合成当归多糖铁配合物(APIC).结果表明,APIC为黄棕色粉末状化合物,不溶于甲醇、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易溶于水且水溶液呈中性;APIC溶于水后,水溶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强 柴春山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4年23卷1期 64-65页CSCD
【摘要】 本文对当归的形态特征、分布区域、药用价值,特别是当归的栽培及加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期为当归的生产提供一项实用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桂艳 魏怀春 等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3年26卷1期 30-30页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当归不同药用部位的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以确定当归是否应按归头、归身、归尾3部分分开入药,为今后中药的炮制、加工及临床应用提供安全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别对归头、归身、归尾部分主要微量元素(Ca、Na、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江霞 吴国霞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23年34卷12期 3039-3042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考察不同提取条件下当归不同药用部位中水解和游离两种状态氨基酸的含量,并对每种氨基酸在不同部位的含量高低进行比较.方法 利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当归不同药用部位15种氨基酸的含量,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分析等统计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胜硕 李佳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22年42卷11期 27-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国药用当归属植物资源丰富,包括当归、白芷、独活等34种药材,临床使用广且药用价值极高,富含香豆素类、多糖类、有机酸类、苯酚类、挥发油类等成分,除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传统功效,还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保护神经元、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华 李静 等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5年37卷4期 396-400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雪山当归”在云南丽江地区是纳西族传统药用植物,但长期以来其与伞形科其它植物在名称上混淆在一起.作者通过查考文献、野外调查及查阅相关标本,对“雪山当归”原植物来源进行考证.结果表明纳西族传统药用植物“雪山当归”是芳香棱子芹(Pleuros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千 张煜 等 《世界中医药》 2025年20卷10期 1653-1660,167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栽培防风适宜产区、种植方式及年限对药材质量的影响,为解决其品质不佳、质量不一的问题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不同产地、不同种植方式及年限的样品,通过色差仪量化样品粉末表观颜色,计算总色值(E*ab),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彤 熊良益 等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25年41卷1期 142-150页ISTICCA
【摘要】 当归具有补血活血等功效,药用历史悠久,应用广泛,有"十方九归"之称.含当归的经典名方通常将当归的有效成分作为方剂的质量控制成分.本文通过对涉及当归药材基原、化学成分、质量控制研究等方面文献进行整理并归纳总结,综述当归基于经典名方基准样品的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平 彭雯 《实用老年医学》 2024年38卷3期 232-235页ISTICCA
【摘要】 当归是传统经典中药材,药用价值大,具有多种有效成分,不同成分的药理学作用各异.当归中提取的当归多糖为补血类中药多糖,是一种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中药多糖一直是抗衰老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将从抗氧化、减少细胞凋亡、增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玉虹 郑明善 等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3年44卷6期 451-453页
【摘要】 当归是一种兼具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中药.挥发油作为其主要成分之一,具有抗菌、抗炎、抗阿尔茨海默症等药理作用.当归挥发油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水蒸气蒸馏提取、超临界CO2 萃取法、微波辅助技术等.本文对当归挥发油的药理作用和提取工艺进行归纳,以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彩霞 雒军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9年39卷8期 1371-137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延伸因子1β(E F-1β)是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肽链延长必需的调节因子之一.该研究采用同源克隆和RACE扩增技术克隆当归EF-1β基因序列,分析该基因序列特征、蛋白结构特点及UV-B辐射胁迫下的组织响应表达,以揭示当归栽培生境变迁过程中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国霞 杨秀娟 等 《中成药》 2018年40卷4期 890-89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不同药用部位水煎液HPLC指纹图谱,并分析其化学成分.方法 全当归、当归头、当归身、当归尾水煎液的分析采用UhimateXB-C18色谱柱(4.6 mm×250 m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吕鹏 中华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2018年会议 2018年
【摘要】 当归生姜羊肉汤为药食两用的千古名方,有补虚养血、散寒止痛的功效,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该方主治血虚内寒所致腹中疼痛及产后腹痛等疾病.古今医家在不断挖掘该药膳药用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其作为药膳食疗的应用范围.本文通过论述古代医家对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倩 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 2018年
【摘要】 当归生姜羊肉汤具有补血生血,温经止痛之功,原用于治疗寒疝腹痛及产后腹痛等疾病的调理,后世医家在不断挖掘当归生姜羊肉汤的药用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其应用范围,笔者对归生姜羊肉汤做综述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欣怡 向超群 等 《中草药》 2025年56卷3期 1037-10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当归Angelica Sinensis Radix为"血之圣药",其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功效显著.当归含有挥发油、酚酸类、多糖、黄酮等成分,对人体的造血、循环、神经、免疫等具有较强的药理作用.以当归或其主要活性成分为原料的药品种类繁多,剂型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海燕 华永丽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2年24卷9期 1225-12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产于甘肃岷县道地产区当归的当归身、当归尾、当归头中的挥发油,使用气相-质谱联用(GC-MS)分析其挥发油的化学组分.在相同提取测定条件下,当归不同部位提取的挥发油中各化学成分含量存在差异性,当归身、当归尾、当归头在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