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
- 3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任晓旭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19年26卷10期 729-733页ISTICCA
【摘要】 重症腺病毒肺炎及播散性腺病毒感染可导致血液系统损伤,包括凝血异常、血细胞吞噬、获得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白细胞异常等.均与机体针对腺病毒感染发生的失控免疫炎症反应有关,腺病毒感染直接损伤及免疫炎症是主要损伤机制.
【关键词】 腺病毒感染;凝血障碍;获得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艳辉 王宏梅 等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2年33卷4期 294-29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提高对获得性凝血因子V抑制物所致凝血障碍的认识.方法 报告3例获得性凝血因子V抑制物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诊治经过及转归,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和讨论.结果 3例患者年龄均在50岁以上,无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病史及家族史,亦无...
【关键词】 因子V抑制物,获得性;Bethesda法;免疫抑制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兆钺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7年28卷9期 577-57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出血性疾病在临床上常见,约占血液科门诊患者的1/4~1/3.引起出血的最主要原因为血小板量或质的异常和凝血障碍,血管异常、纤溶亢进以及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等因素也可导致出血.这些出血性疾病可分为遗传性与获得性两类.由于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新天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6年21卷9期 517-5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又称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发热、肝脾大、全血细胞减少、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濮益琴 《江苏医药》 2011年37卷21期 2603-2604页ISTICCA
【摘要】 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是一组遗传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导致以过度炎症反应为特征的疾病,临床表现为高热、肝脾淋巴结肿大、黄疸、肝功能异常、凝血障碍和全血细胞减少等[1].HPS起病急,临床表现复杂,症状凶险,病死率高[2].我科2008年7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海燕 祝益民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06年13卷1期 74-7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暴发性紫癜(purpura fulminans,PF)征候群又名坏疽性紫癜、坏死性紫癜、出血性紫癜,系儿科危重症,主要为广泛血管内血栓形成,临床表现酷似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其临床特征为:突然迅速进展的对称性皮肤紫癜,累及全身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晏泽辉 王宇明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2005年32卷6期 324-32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急性肝功能衰竭(ALF)是指发生于正常个体的一种病状,表现为肝功能结果的迅速恶化,并导致意识行为异常及凝血障碍.其被广泛认可的定义为:预先不存在肝硬化的患者出现凝血异常(通常INR≥1.5)、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脑病),疾病持续时间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颖 黄文起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1年22卷5期 278-281页ISTICCA
【摘要】 新鲜冷冻血浆(FFP)适用于围术期处理各种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障碍,而不宜用于容量扩张、补充营养及提高免疫力.滥用FFP可以增加输血所致感染的危险性,输注FFP还可以引起输血相关的一些免疫并发症,如输血相关性肺损伤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