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9
- 9
- 1
- 21
- 20
- 3
- 1
- 1
- 26
- 12
- 9
- 9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琚钢 峥嵘 等 《生态学杂志》 2012年31卷6期 1571-1576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从外生菌根真菌、外生菌根共生体以及外生菌根的间接作用等方面阐述外生菌根如何抵制干旱胁迫,并对未来我国外生菌根的研究提出了建议.干旱可以抑制外生菌根真菌的生长并降低其群落中真菌的多样性,干旱胁迫下外生菌根真菌子实体可以利用深度30cm以下的土...
【中文期刊】 孙颖盈 王欣雨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24年44卷3期 32-3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可以提高棉花对氮(N)的吸收,但光照强度和N素形态对棉花-AM真菌共生体生长及碳氮(C-N)代谢的影响鲜有报道.本研究以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
【中文期刊】 袁志林 陈连庆 《微生物学通报》 2007年34卷1期 161-16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菌根共生体建立过程中存在信号分子的多重性和信号通路的多样性以及共生体特异基因的表达调控,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菌根整个发育过程.
【中文期刊】 李爱荣 管开云 《微生物学杂志》 2006年26卷4期 72-7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丛枝菌根真菌(AMF)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分布最广且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作用最大,是颇受研究人员关注的一类菌根真菌.多年来,人们尝试着用各种技术和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AMF与植物的互惠机制进行研究并取得了较大进展.近年来分子技术在该领域得以广...
【中文期刊】 吴强盛 《生物学教学》 2009年34卷1期 8-10页 PKU
【摘要】 以植物根系丛枝菌根共生体形成的信号途径为主线,对菌丝接触根系前共生信号的产生和传导、附着胞的形成和菌丝的侵入以及丛枝菌根建立过程中的信号传导作了分析和讨论.
【中文期刊】 韩亚超 赵斌 《浙江农业学报》 2016年28卷5期 828-837页
【摘要】 Rho家族蛋白是一类含有GTPase结构域的高度保守蛋白的总称,它是真核生物中Ras超家族主要成员之一。通过同源比对以及RACE等技术从丛枝菌根真菌( Rhizophagus irregularis) DAOM197198中分离到了3个Rh...
【关键词】 Rho蛋白家族; 菌根共生体; Rhizophagus irregularis;
【中文期刊】 冯万艳 赵燕珍 等 《菌物学报》 2019年38卷10期 1620-163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菌根共生机制的研究是对其进行应用的前提,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ECM)的建立过程尚不明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ECM真菌在林业中的应用.本研究以我国南方地区主栽树种之一——马尾松Pinus mass...
【中文期刊】 石兆勇 李亚娟 等 《生物学教学》 2024年49卷6期 5-7页 PKU
【摘要】 菌根是土壤中的菌根菌与植物根系形成的互惠共生体,在地球化学循环,特别是碳循环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综述了菌根的类型及其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尤其介绍了其对碳固定和碳排放的意义,以期为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关于菌根在生...
【中文期刊】 王倡宪 李晓林 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年20卷1期 53-57页
【摘要】 由尖孢镰刀菌引起的黄瓜枯萎病是设施黄瓜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丛枝菌根真菌(AM真菌)可以和包括黄瓜在内约80%的维管植物的根系形成菌根共生体,适宜的共生体组合对于寄主的生长与抗病性的提高十分有益.为明确Glomus versiforme与Gl...
【中文期刊】 胡蝶 蒋欣琪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4年48卷5期 651-659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入侵杂草南美蟛蜞菊(Sphagneticola trilobata)的优势生长严重危害本土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近年来,化学防治依然是最主要的杂草防控手段.丛枝菌根真菌(AMF)作为一种菌根共生体,在宿主植物的生长和抵抗外界环境胁迫中...
【中文期刊】 梅言 戴传超 等 《生态学杂志》 2022年41卷8期 1619-1627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磷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参与植物体内多数生物代谢过程.然而,土壤中矿物对无机磷的强吸附性以及有机磷的难降解性都大大降低了磷素对植物的有效性.植物与外生菌根真菌形成外生菌根共生体,能够显著提高土壤磷素的植物有效性,促进植物对磷...
【中文期刊】 单婷婷 陈彤垚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2年46卷5期 516-528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兰科植物是典型的菌根植物.兰菌根是兰科植物根与真菌形成的菌根共生体.兰菌根真菌的营养来源影响宿主植物的生活方式和营养水平.氮是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兰科植物具有富集氮的特征,其组织和器官的氮含量通常高于同生境中的其他植物.该文综述了兰菌根...
【中文期刊】 谢伟 郝志鹏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2年46卷5期 493-515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是一类能够与绝大多数陆地植物形成共生关系的土壤真菌,其根外菌丝可以侵染不同植物根系且可以进行菌丝融合,从而形成丛枝菌根网络(arbuscular mycorrhizal ne...
【中文期刊】 王彬 张金政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0年37卷2期 263-26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丛枝菌根(AM)真菌侵染植物根系形成菌根共生体过程中能诱导植物合成多种信号物质,如水杨酸(SA)、茉莉酸(JA)、类黄酮、一氧化氮(NO)和过氧化氢(H2O2)等.这些信号分子的传导途径和作用机制备受关注.本文从AM真菌诱导植物信号物质的种...
【中文期刊】 朱先灿 宋凤斌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9年29卷12期 108-11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大多数植物能和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形成菌根共生体.AM能够促进植物对土壤中矿质营养的吸收,尤其是磷的吸收.磷的吸收和转运由磷酸盐转运蛋白介导.总结了植物AM磷酸盐转运蛋白及其结构特征,分析其分类及...
【中文期刊】 方林林 周昀晖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23年43卷3期 421-431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黑心菊(Rudbeckia hirta L.)是城市园林绿化中最常用的地被植物,具有耐寒耐旱和耐盐碱的特点.该研究以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为...
【中文期刊】 王英男 陶爽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6期 2187-219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盆栽控制试验研究了盐碱胁迫下AM真菌对羊草生长及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胁迫显著降低了AM真菌的侵染率与侵染强度,且具有高pH的碱胁迫的抑制效应更强.接种AM真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胁迫下羊草幼苗的生物量及光合色素(Chl a,Chl...
【中文期刊】 邹慧 王春胜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8年26卷4期 383-390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AMF)对西南桦幼苗生长和光合生理的影响,对西南桦(Betula alnoides)优良无性系接种AMF菌株后的生长、光合参数、叶绿素含量和荧光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个A...
【中文期刊】 祝英 熊俊兰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8期 2419-242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自1885年Frank首次提到菌根(mykorhiza)概念以来,大量的试验证实了丛枝菌根真菌(AMF)与植物根系之间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共生体,促进植物生长并提高干旱耐受能力,在干旱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该研究多集中在对宿主植物生...
【中文期刊】 王丽华 王发园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15期 5254-526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纳米氧化锌是应用最广的人工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NPs)之一,具有一定生物毒性.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能与陆地上80%以上的高等植物形成丛枝菌根共生体,并能改善宿主植物矿质营养,提...
【中文期刊】 陈永亮 陈保冬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17期 4807-481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作为植物需求量最大的营养元素,氮素是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丛枝菌根真菌能与地球上80%以上的陆生植物形成菌根共生体,帮助宿主植物吸收土壤中的P、N等矿质养分.目前,丛枝菌根真菌与氮素循环相关研究侧重于真菌对氮素的吸收形态以及...
【中文期刊】 罗巧玉 王晓娟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13期 3898-390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重金属污染威胁人类健康和整个生态系统,而高效、低耗、安全的生物修复技术显示出了极大的应用潜力,特别是利用植物-微生物共生体增强生物修复效应的应用.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是一类广泛分布于土壤生态...
【中文期刊】 叶佳舒 李涛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4期 1080-109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分室培养系统,模拟正常水分和干旱胁迫两种环境条件,探讨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长和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试验条件下,Glo...
【中文期刊】 李涛 杜娟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22期 7169-717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对于植物适应各种逆境胁迫具有重要生态学意义.有关菌根共生体对植物抵御干旱胁迫的积极作用已有较多文献报道:无论在植物个体层面-AM调节植物水分生理,还是在生态层面——干旱条件下菌根真...
【中文期刊】 邓胤 申鸿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10期 5627-563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氮素是植物需求量最大的元素,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形成共生体后能从土壤中获取无机氮、简单的氨基酸,还能利用一些复杂的有机态氮.考虑到NH+4在土壤中的移动性低及丛枝菌根真菌的专性共生菌的特点,丛枝菌根真菌吸收NH+4对植物的贡献较大.近年来的研...
【中文期刊】 贾永 宋福强 《微生物学通报》 2008年35卷5期 743-74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紫穗槐非接种(AM-+Rh-)、单接种根瘤菌(Rh+)、单接种AM真菌(AM+)和双接种(AM++Rh+)处理,研究AM真菌、根瘤茵对宿主植物紫穗槐侵染情况,并采用经过改良的根部微生物趋化试验手段研究AM真菌侵染根系后分泌物对根瘤茵的趋化...
【中文期刊】 王树和 王昶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8年14卷5期 721-725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丛枝菌根(AM)真菌和根瘤菌是两类重要的共牛微生物,分别能够与宿主植物形成丛枝菌根和根瘤,其中,对二者共有的宿主植物--豆科植物而言,则能够形成AM真菌-豆科植物-根瘤菌三重共生体.两类微生物与宿主植物共生关系建立的关键是二者之间的相互识别...
【中文期刊】 ZHENG Ling 吴小芹 《植物生态学报》 2008年32卷4期 932-937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讨菌根共生体中菌根菌液泡结构及其活力变化对宿主生长的影响,对3种外生菌根菌黄色须腹菌(Rhizopogen luteous,简称RJ)、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简称Pt2)、美味牛肝菌(Boletus e...
【中文期刊】 闫兴富 曹敏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7年15卷1期 86-92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就光照、水分、动物捕食和菌根共生体对龙脑香科(Dipterocarpaceae)植物幼苗生长与死亡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作一展望.光照是影响龙脑香科植物幼苗生长和存活的最重要的资源条件,林窗中的较强光照有利于幼苗的生长与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