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8
- 8
- 54
- 13
- 4
- 4
- 2
- 16
- 15
- 9
- 7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宋经元 马小军 等 《中草药》 2005年36卷5期 740-7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半夏Pinellia ternata珠芽的萌发动态及其影响因子,为阐明半夏珠芽的生产应用和珠芽发育生物学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完全随机实验设计研究半夏珠芽的萌发动态以及珠芽大小、不同覆土深度、土壤干湿度和不同来源对半夏珠芽萌发和半夏生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虹 夏春燕 等 《林业科学》 2022年58卷1期 1-11页
【摘要】 [目的]研究重庆金佛山3种喀斯特森林群落(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的组成、动态、空间分布格局及幼苗萌发情况,揭示喀斯特森林的更新潜力与发展方向,为喀斯特森林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每种林型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维 张林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9期 2858-28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全球林线位置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表现为上升、无变化或下降等截然不同趋势,表明影响林线位置及动态的因子十分复杂,除了较普遍认为的低温调控机制外,还存在其它控制林线位置变化的机制.林线向上迁移开始于种子向林线以上的传播及幼苗在林线以上的定居,这些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昕昕 刘言龙 等 《广西植物》 2015年3期 348-3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种子萌发是一个较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是种子贮藏物质在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蔗糖、葡萄糖、果糖等各种糖类化合物,为种子萌发提供碳源和能量。该研究利用两个不同来源、籽粒营养成分具有差异的普甜玉米种子动态分析了种子萌发期蔗糖、果糖和葡萄糖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尚占环 龙瑞军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6年12卷3期 313-31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青藏高原黄河源区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的土壤种子库土样用土壤分析筛进行浓缩,并以萌发法分析土壤种子库萌发种子数量和动态.结果表明,孔径0.25~2 mm的土壤分析筛分离土样中萌发种子可达萌发种子总量的85%~97%,而小于0.25 mm的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文琪 王进军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6年17卷6期 982-98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紫茎泽兰的入侵地四川省德昌县, 选择撂荒地、农田和马尾松林3个不同的生境, 从种子雨、种子库角度研究了紫茎泽兰种子种群动态规律,及其种子在不同光照和土壤基质条件下的萌发特性. 结果表明,3个生境下紫茎泽兰种子种群仅存在于当年3~6月,于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雪华 李晓兰 等 《生态学杂志》 2006年25卷7期 851-85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1年生植物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其独有的植物特性成为许多植物生态学关键问题研究的最佳试验材料.本文综述了干旱半干旱地区1年生植物的种子萌发对策、幼苗对环境的适应机制、种子传播和种子库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探讨了影响1年生植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兵 闫小红 等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37卷6期 42-47页
【摘要】 甜荞和苦荞是两种主要的栽培荞麦,为探讨果皮对荞麦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传统生物学测量法测定了不同荞麦品种种子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同时,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比较了不同荞麦品种去果皮和未去果皮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甜荞种子比苦荞种子大,具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志清 邵财 等 《种子》 2013年32卷10期 21-24页
【摘要】 目的:通过对北细辛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内源激素含量和变化规律进行测定和分析,阐明4种内源激素在促进种胚发育和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北细辛种子保存、加速种子萌发进程等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北细辛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彦莉 陈垣 等 《草业学报》 2010年19卷4期 41-46页
【摘要】 对经后熟处理的甘肃贝母种子吸水规律进行测定,并设置不同温度(10,15,20,25,10/20℃变温)进行发芽试验,旨在为其人工驯化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甘肃贝母种子千粒重为0.72~0.82 g.经20℃保湿储藏45 d基本完成形态后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柴家荣 管仕军 等 《昆明学院学报》 2009年31卷3期 16-19页
【摘要】 以K326品种为材料,探索烤烟种子萌发活动中有关酶活性及相关物质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呼吸强度、淀粉酶与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蛋白酶与总游离氨基酸,脂肪酶与脂肪酸,以及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pr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敏 王迎春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37卷5期 535-539,插1-插2页
【摘要】 以长叶红沙种子为研究对象,经石蜡切片、染色、显微镜观察,来研究长叶红沙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营养物的动态变化,揭示长叶红沙这种旱生植物在其萌发过程中营养物消耗规律.发现长叶红沙种子中的贮藏物主要以蛋白质居多;并且萌发所需的能量依次由胚根、胚轴和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朝晖 齐雨藻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7年15卷1期 9-1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是南海大亚湾海域优势甲藻.为了解该藻孢囊形成和萌发动态及其对营养细胞种群动态的影响,2001年1月-2002年1月在大亚湾澳头海域用沉积物捕捉器及TFO重力采泥器对其孢囊进行每月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桂文 张鹏飞 等 《广西科学》 2016年23卷2期 102-110页
【摘要】 【目的】了解溶菌酶触发芽孢杆菌孢子萌发的异质性及其机制,为认识芽孢(Spore)萌发机制和杀灭芽孢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拉曼光谱和微分干涉差(DIC)显微镜成像技术高通量分析大量单个Bacillus subtilis (Bs)和B.meg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崔静怡 导师:魏岩 严成 新疆农业大学 其他 农艺与种业(硕士) 2024年
【摘要】 播娘蒿(Descurainiasophia)为一年生短命植物,具有秋季和春季双季节萌发的策略,适应环境能力强,抗寒耐盐碱性强,在荒漠绿洲过渡带常以单优势种形成层片,其不仅对于防风固沙、沙面稳定作用突出,且能为家畜提供饲草,对春季牧场的恢复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胜男 梁栋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4年15卷1期 163-170页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抑菌剂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芽孢生长的影响及作用阶段.方法 本研究选取枯草芽孢杆菌芽孢为研究对象,考查了茶多酚、Nisin、亚硝酸盐、双乙酸钠、乙二胺四乙酸盐 5 种抑菌剂对枯草芽孢杆菌芽孢存活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云 岳青蓉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24年24卷4期 304-314页
【摘要】 通过体外和体内试验,从实验室保存的酵母菌中筛选对樱桃番茄采后黑斑病具有控制作用的拮抗酵母,考察所筛选的拮抗酵母对樱桃番茄自然腐烂的防治效果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通过拮抗酵母对黑斑病病原菌链格孢孢子萌发、芽管伸长和菌丝结构的影响,在樱桃番茄伤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德国 张子江 等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4年43卷9期 131-138页CSCD
【摘要】 目的:探究湖北堵河源自然保护区庙台槭(Acer miaotaiense)生存现状、数量动态和分布格局,为保护庙台槭种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生存函数曲线,分析种群龄级数量与动态特征;采用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明兴加 刘雪 等 《中国现代中药》 2023年25卷3期 481-487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阐释自然环境下野生铁皮石斛株丛时空格局及生活史特征,为铁皮石斛原地保护、回归保育和仿野生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四川省石棉县收集的114丛野生株丛为研究材料,比较不同等级株丛生长情况差异,并对可明确辨别丛龄的74个实生小株丛合轴生长及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照宇 孙建华 等 《世界中医药》 2022年17卷13期 1819-1826页ISTICPKUCA
【摘要】 天麻为真菌异养型草本植物,其干燥块茎为药用与保健价值兼备的中药材,生长发育过程先后需与2类真菌——萌发菌与蜜环菌共生.天麻-萌发菌共生体系通过分子调控在共生萌发前期促进种子萌发,并在共生萌发后期随着蜜环菌的侵染利用防御反应打破共生体系动态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亚 李菁菁 等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3年38卷4期 250-258页
【摘要】 猫头刺是河西走廊东端重要的固沙植物,以河西走廊东端景泰县大咀子滩和白墩子滩猫头刺天然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分析其龄级结构、平均密度及变化、平均冠幅、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等,掌握了猫头刺种群的结构及数量动态.结果表明,1)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晴阳 周子维 等 《食品科学》 2023年44卷16期 205-212页
【摘要】 通过检测乌龙茶加工过程中(Z)-3-己烯醛和(E)-2-己烯醛的变化,并结合转录组数据筛选4 条(3Z):(2E)-己烯醛异构酶((3Z):(2E)-hexenal isomerase,HI)关键基因,对(Z)-3-己烯醛和(E)-2-己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冰 导师:芦娟娟 谭敦炎 新疆农业大学 生物学 生物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植冠种子库是荒漠一年生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与极端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独特现象。鸟头荠(Euclidium syriacum (L.)R. Br.)是广泛分布于中亚、伊朗和高加索等地区的十字花科鸟头荠属的一年生短命植物。在我国,该物种主要分布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彬 王玉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9年27卷4期 367-37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种子雨的时空间分布格局和萌发性能对其天然更新的影响,对海口木麻黄海防林种子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种子雨的萌发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麻黄种子落雨时间始于7月中旬,结束于次年4月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兵 闫小红 等 《广西植物》 2019年39卷5期 590-59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该研究通过野外观察和人工控制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从开花动态、花部基本特征、繁育系统、传粉生物学及种子性状等方面对荞麦属(Fagopyrum Mill.)植物细柄野荞麦(Fagopyrum gracilipes)的繁殖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探究,并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军 赵洁 等 《植物学报》 2003年45卷6期 705-711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以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技术分析了水稻(Oryza sativa ssp. japonica)分离胚不同发育时期及萌发早期的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GA1含量是所测激素中含量最高的.GA1的变化趋势基本上与ABA相反.花后4 d的胚中GA1和A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喻富根 庞延军 等 《植物学报》 2002年44卷7期 764-770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观察了兵豆(Lens culinaris Medic.)初生根原皮层组织的细胞周期在其种子萌发过程中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和细胞学证据表明,原皮层细胞分别在种子吸胀大约13 h和17 h开始DNA复制和细胞分裂.最早进行DN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文华 张光飞 《云南植物研究》 2002年24卷3期 289-294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通过对昆明西山滇青冈林内滇青冈种子库的跟踪取样调查和种子埋藏试验,对滇青冈种子库的动态进行了研究.昆虫在种子成熟前侵入种子,经种子雨进入种子库时已有71.8%的种子失去萌发能力.种子雨输入种子库的绝大部分种子停留在表面种子库,其中48.5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楠 王曦 等 《植物研究》 2018年38卷2期 298-30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对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种子萌发和萌发后生长时期进行划分的基础上,研究了黄芪中3种主要黄酮类化合物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和毛蕊异黄酮苷在萌发和萌发后生长过程中含量的变化.为了弄清黄酮含量变化的机制,我们还对黄芪中黄酮生物合成途径酶的转录水平做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