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19
- 111
- 14
- 2
- 126
- 41
- 15
- 13
- 8
- 144
- 64
- 63
- 54
- 3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苏文浩 王晓楠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0期 4412-44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实现大兴安岭地区落叶松天然林的全周期可持续经营,以新林林业局翠岗林场3块100m×100m不同演替阶段(白桦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和落叶松林)的天然林固定调查样地数据为基础,采用统计模型(对数正态模型)、生态位模型(断棍模型、生态位优先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磊 王蕾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2期 8575-85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准确把握阿尔泰山落叶松林固碳的动态变化对于维护阿尔泰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基于4期(2001、2006、2011、2016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采用一元生物量模型、生物量与生产力关系方程、标准系数法和因子分析法等方法,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晓东 罗天宏 等 《动物学研究》 2006年27卷1期 1-11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在四川卧龙国家自然保护区,以落叶松种植林邻近的天然落叶阔叶林(100年生,5块样地)为对照,分别选择刚种植(5年生)、幼年期(15年生)和成熟期(45年生)的3种落叶松林各4块样地,每个样地4个重复,研究森林不同恢复阶段地表甲虫的多样性.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倪宝龙 刘兆刚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16期 4975-49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2011年7月大兴安岭外业调查数据以林隙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景观生态学中斑块类型指数分析样地内林隙状况,并结合林木分布状态,分析不同强度林火干扰对天然落叶松林空间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受中度林火干扰的林分内,只保留了少量的落叶松中径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冬雪 王文杰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21期 6705-67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可溶性有机氮(DON)及其官能团特征在土壤碳、氮循环中作用非常重要.对25个不同年龄落叶松林样地、4个深度(0-20、20-40、40-60和60-80 cm)土壤DOC、DON、有机物官能团(芳香性、分子量和疏...
【关键词】 落叶松人工林;可溶性有机碳、氮;土壤溶液单位吸光度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巨文珍 王新杰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4期 1139-114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由于多年来的过量采伐和重采轻育,伊春东折棱河林场人工长白落叶松林分质量普遍下降,森林生态功能严重衰退.结合对该研究地同一立地类型的人工长白落叶松林(Larix ologensis)林木各组分生物量垂直分配规律的分析,研究了其生物量在年龄序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教君 刘足根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8年19卷4期 695-70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对辽东山区不同间伐强度下长白落叶松林内种子库,种子萌发,幼苗出现、成活与生长的观测,分析了长白落叶松天然更新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40年生落叶松人工林的种子雨中,有30%的种子有活力,可以满足天然更新的需要;土壤种子库的种子主要分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天宏 于晓东 等 《昆虫学报》 2006年49卷3期 461-46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四川卧龙国家自然保护区,以天然落叶阔叶林(约100年生)为对照,选择新种植(5年生)、幼年(15年生)和成熟(45年生)的3种落叶松种植林,采用引诱法分别在地表和地上1.5 m处取样,研究处于不同恢复阶段林地中的嗜尸性甲虫物种多样性及其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古生物学报》 2002年41卷4期 524-5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萨哈林岛(库叶岛)和北海道的末次冰期沉积含丰富的落叶松花粉.为了搞清楚落叶松花粉百分比和实际森林密度的关系,我们系统地分析了从苔原、森林苔原以及泰加林的表土样品.根据孢粉资料恢复了两个岛屿3万年以来的植被和气候.两个岛上3万年前后以云杉与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辉 周广胜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1年25卷4期 420-42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丰富的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是了解各类森林材积准确信息的重要途径,如果能将这些资源用于估算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动态变化,不仅对于科学地指导森林的经营管理,而且对于全球变化的研究,特别是区域尺度的生产力模型验证,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国落叶松(L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施妍 陈芳清 《林业科学研究》 2016年29卷3期 430-435页
【摘要】 [目的]研究外来引进树种日本落叶松林凋落物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采用分解袋法分别对18年生和24年生日本落叶松林以及周围针阔混交林凋落物的分解和养分释放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凋落物分解和养分释放速率均表现为针阔混交林>日本落叶松纯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均 曹靖 等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年29卷5期 592-598页
【摘要】 以秦岭西部小陇山林区不同发育阶段的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发育阶段日本落叶松林凋落物层的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结果表明,10 a日本落叶松林土壤动物密度和类群丰富度均显著高于20和32 a日本落叶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闵志强 孙玉军 《应用生态学报》 2010年21卷6期 1359-136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样木收获法收集了34个样地中长白落叶松林分地上部分生物量信息,选取其中29个样地生物量信息分别与样地林分因子信息和TM遥感影像信息拟合建立生物量模型,利用其余5个样地的生物量信息进行模型精度检验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长白落叶松地上部分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席兴军 闫巧玲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9年20卷9期 2097-210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08年7-9月,测定了辽东山区次生林生态系统5种主要林型(落叶松人工林、花曲柳林、杂木林、红松人工林和蒙古栎林)中穿透雨和林外雨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与林外雨相比,5种林型穿透雨均出现明显的酸化(P<0.05),其酸化程度为:红松林>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雅轩 张彧璠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期 25-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人工林的合理经营提供理论依据,以塞罕坝机械林场五个林龄(15年、25年、35年、45年和55年)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深度土壤(0-15和15-30 cm)的理化性质、酶活性以及计量比特征,并揭示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喜亭 肖路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9期 4276-42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落叶松林是北方森林的重要碳汇,同时也是我国大兴安岭地区的优势群落类型,研究其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对地上生物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有助于为我国北方森林碳汇提升和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选取多布库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落叶松林长期固定样地为研究对象,根据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子滢 王海燕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0期 4927-49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净初级生产力(NPP)是评估森林生态系统质量的重要指标,其最大值(NPPmax)可以反映森林的生产潜力,研究植被NPPmax对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森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以吉林省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A.Henry)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雨晗 杨晓聪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期 53-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微生物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大气氮沉降显著影响.华北地区是我国高氮沉降地区,研究该地区森林土壤微生物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Q10)对氮沉降的响应非常重要.在燕山北部山地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设置7个水平氮添加处理(0、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淼 王丹 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26卷8期 29-3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日本落叶松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林下山参的化感作用,为提高林下山参道地药材的品质以及规范化栽培与选址提供参考.方法 研究了3种不同浓度(0.25、0.05、0.01 g·mL-1)的日本落叶松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林下山参种子萌发(发芽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阳 苗晨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23期 9686-96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落叶松(Larix)是我国的主要造林树种,其适生区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受气象要素等环境因子的影响.研究落叶松人工林适生区分布在气候变化下的变迁,可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林业管理策略提供技术指导和科学依据.选取华北落叶松、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和兴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芸 王轶夫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3期 947-9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评估吉林省落叶松林的生产力现状并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和植被监测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以吉林省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吉林省及其周边100 km范围内41个气象站点资料,采用LPJ-DGVM模型模拟了 2000-2019年吉林省落叶松林近2...
【关键词】 落叶松林;LPJ-DGVM模型;净初级生产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博 尹赛男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7期 7234-72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地下火是森林中难以控制的一种燃烧现象,对森林危害极大,燃烧所释放的温度影响着地下火蔓延.以我国地下火频发区域之一的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控制模拟点烧实验的方法,研究腐殖质粒径和燃烧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宏 《中国林副特产》 2023年2期 53-55页
【摘要】 落叶松是我国北方林区常用造林树种,其形高大,树杆通直,高度可达35 m以上,落叶松的适应能力强,多个地域、多种气候类型中均可成林,在混交林和纯林建设中优势明显.介绍落叶松育苗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期为落叶松栽培工作提供参考,提高后期整体营林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超 张秋良 等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3年49卷1期 1-8页
【摘要】 为探究兴安落叶松温度梯度下径向生长调控因素的异同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以绰源(-2.29℃)、乌尔其汉(-4.15℃)、上央气(-4.61℃)和满归(-5.25℃)为研究区域,基于树木年轮理论与方法,分析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睿奇 张秋良 等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3年38卷3期 55-62页
【摘要】 以大兴安岭地区的兴安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林内不同水文调节层的pH、浊度、电导率、Cu、Fe、Zn、Mn、Pb、Cr6+、PO43-、NH4+-N和NO3--N等水质指标进行测定来探究各水文调节层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林外雨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菅亚男 张秋良 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51卷9期 101-108,118页
【摘要】 [目的]探究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土壤N2O通量、土壤温度、土壤湿度昼夜和不同月份的变化特征,进一步阐明土壤温度和湿度对土壤N2O通量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便携式N2O/CO CM-919气体分析仪,于2021年生长季(6-9月)对兴安落叶松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馥根 孙华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20期 8222-82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光谱反射率能反映地物差异,是森林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遥感反演的理论基础.红边波段处于近红外与红光波段交界处快速变化的区域,能对植被冠层结构和叶绿素含量的微小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对植被生长状况较敏感.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赛男 杜帅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8期 3123-31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森林地下火是发生在腐殖质层的一种缓慢、无焰、低温、持久的阴燃燃烧,整个燃烧过程都是靠自身所释放的热量所维持.所以地下火发生时产生的温度是研究其火行为特征的重要指标,更是森林地下火监测和扑救过程中的重要依据.以大兴安岭地区5种地类下人工种植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国伟 刘冠兵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23卷5期 570-575页ISTICCA
【摘要】 林分空间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林分的生长潜力.以吉林省蛟河市苇塘沟落叶松人工成熟林为样地,林下更新红松幼树为目标树,4株邻近上层木为相邻木;以开敞度和角尺度空间结构为指标分析上层林木对林下更新红松幼树高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开敞度大于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东升 孙晓梅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3期 843-8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7-、17-、30-和40年生日本落叶松生物量测定数据,应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了林龄和林分内树木竞争类型(优势木、平均木和被压木)对各组分生物量分配比例和异速关系的影响,构建了含林龄和树木竞争类型作为哑变量的生物量异速方程,为准确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