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13
- 87
- 23
- 14
- 78
- 75
- 46
- 44
- 38
- 53
- 45
- 26
- 25
- 2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芹芹 史道华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1年9期 44-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FKBP12-rapamycin复合物的结合位点(FKBP1 2-rapamycin binding,FRB)为雷帕霉素(rapamycin,RAP)与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志洲 梁翠荣 等 《药学进展》 2010年34卷4期 152-158页ISTICCA
【摘要】 概述近年来用于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研究的分析技术,如酵母双杂交系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蛋白质芯片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等,分别介绍其应用原理和特点,为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研究及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图谱提供理论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昕薷 仇本华 等 《遗传》 2025年47卷6期 625-63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在细胞内的几乎所有生物过程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邻近标记技术作为一种前沿实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内蛋白质相互作用和亚细胞区室空间蛋白质组等方面的研究.这项技术通过在目标蛋白质周围引入化学标记物,实现对邻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耿丹丹 张心如 等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46卷3期 311-318页ISTIC
【摘要】 目的 基于片段互补策略构建Split-TurboID技术体系,实现对细胞间相互作用蛋白的高效、特异性标记.方法 构建基于分泌型和可介导细胞间直接互作的N-TurboID和C-TurboID非活性片段,并验证其在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通过Wes...
【关键词】 片段互补策略;Split-TurboID;邻近标记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鹤 吴桐 等 《合成生物学》 2023年4卷3期 507-523页
【摘要】 蛋白质复合物是不同蛋白质链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界中很多蛋白质通过形成复合物而执行功能,因此准确地预测复合物的结构对于理解和掌握功能至关重要.近两年来,单条蛋白质链的结构预测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从氨基酸序列出发预测蛋白质结构的水平大幅提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彦 江竞舟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2023年40卷2期 171-178页
【摘要】 与系统性硬化症相关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systemic sclerosis,SSc-ILD)类似,重症新型冠状肺炎疾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树国 林纳生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6年33卷12期 1165-1176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竹花叶病毒卫星RNA(satBaMV)是一个长度为836个核苷酸(不包括polyA)的单链正义RNA分子,可编码一20ku的卫星蛋白(P20).satBaMV的复制和包被需依赖竹花叶病毒(BaMV).P20是核酸结合蛋白,能促进satBaM...
【关键词】 竹花叶病毒;竹花叶病毒卫星RNA;蛋白质间相互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宇 贺力强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5年32卷6期 501-507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间隙连接蛋白31(connexin31,Cx31)是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家族的一员,目前对于Cx31的功能及其调节方式知之甚少.采用固相多肽合成的方法合成Cx31羧基端一个多肽片段(250~266),经HPLC纯化后偶联到匙孔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进军 陈小川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3年30卷6期 980-984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简要综述了FRET方法在活细胞生理条件下研究蛋白质-蛋白质间相互作用方面的最新进展.蛋白质-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在整个细胞生命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细胞内各种组分极其复杂,因此一些传统研究蛋白质-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方法,例如酵母双杂交、免疫沉...
【关键词】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蛋白质-蛋白质间相互作用;活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惠 黄艳 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2年48卷2期 247-253页
【摘要】 为构建捻转血矛线虫cDNA文库,进一步研究捻转血矛线虫蛋白互作机制以及为筛选捻转血矛线虫互作蛋白提供依据,本研究以捻转血矛线虫L3期幼虫为材料,利用TriZol法提取捻转血矛线虫总RNA;使用试剂盒构建捻转血矛线虫的cDNA文库,并对cD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申秀锦 张有为 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年38卷2期 151-15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试图证实结肠癌细胞与成纤维细胞相互作用能影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的表达,初步探讨肿瘤-间质相互作用对结肠癌生长的作用.方法:结肠癌细胞系SW480与成纤维细胞HELF共培养于RPMI 1640培养液中,分别于0、...
【关键词】 结肠肿瘤;成纤维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质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沿宁 《生理科学进展》 2001年32卷3期 229-232页ISTICPKUCA
【摘要】 近年来,一些不依赖于转录因子活性的新型双杂交系统相继建立,如分离的泛素系统、蛋白质片段互补分析、阻遏物重构分析和SOS恢复系统等。同利用转录因子活性的酵母双杂交系统相似,这些方法也利用了一些活性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特点来研究蛋白质间相互作用,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曦 葛志强 《细胞生物学杂志》 2007年29卷3期 365-368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电子顺磁共振(EPR)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特性,通过自旋标记方法,可以用来研究膜蛋白质拓扑学、膜蛋白间相互作用、膜蛋白与磷脂膜相互作用过程中膜蛋白的结构变化以及细胞膜的流动性.在膜脂和膜蛋白的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建华 陈利玉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6年34卷3期 34-40页ISTICCA
【摘要】 细菌双杂交系统是一种用于体内研究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有力工具.近年来,新的细菌双杂交系统被不断地开发,并被广泛地应用于病原微生物基因产物功能和致病机制研究.本文主要就细菌双杂交系统的原理与分类,在对病原微生物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识别与作用域...
【关键词】 细菌双杂交系统;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功能基因组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志坚 张学文 《生物技术通讯》 2005年16卷2期 207-209页ISTICCA
【摘要】 1996年,酵母三杂交技术被研究应用于筛选RNA结合蛋白.本文介绍了酵母三杂交系统的原理、应用、前景和存在的不足及局限,并分析其原因,总结了在过去8年中利用此方法所取得的成就.在酵母双杂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酵母三杂交系统,其应用范围已扩大到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建平 马义才 等 《生命科学》 2005年17卷1期 82-87页ISTICCSCD
【摘要】 计算方法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的各个阶段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对此,作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计算方法在蛋白质相互作用及相互作用网络研究中的应用做一个概述: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及其发展;数据挖掘方法在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收集和整合中的应用;高通量方...
【关键词】 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蛋白质功能预测;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浩 刘宇 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7年53卷14期 111-116,154页
【摘要】 蛋白质-多肽间相互作用是计算生物学中的热门方向,对其结合的精确预测对于了解体内复杂的信号通路以及蛋白质功能,及进一步进行药物设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蛋白质-多肽对接方法能够有效地模拟蛋白质-多肽间相互作用,其对接性能直接决定模拟实验的准确性...
【关键词】 多肽对接;蛋白质-多肽间相互作用;结合位点预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新奇 曹婷颐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17年43卷12期 1837-1845页
【摘要】 为了正确理解和预测蛋白质的结合位点氨基酸,基于氨基酸的物理、化学特征,提出利用五维特征空间预测界面氨基酸的新方法.首先,根据氨基酸标准化后的特征值划分小区域;然后,将氨基酸铺在五维空间;最后,对五维空间中的小区域聚类形成簇.结果表明:界面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海青 陈竺 等 《生命的化学》 2001年21卷2期 93-96页ISTIC
【摘要】 <篇首>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行,大量基因被发现和定位,基因的功能问题将成为今后研究的热点。大多数基因的最终产物是相应的蛋白质,因此要认识基因的功能,必然要研究基因所表达的蛋白质。蛋白质的功能往往体现在与其他蛋白质及/或核酸的相互作用之中。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萃 詹显全 等 《生命的化学》 2001年21卷2期 153-155页ISTIC
【摘要】 <篇首> 目前蛋白质组研究技术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取得了长足进展,包括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生物质谱技术、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的数字化和各种分析技术、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分析的方法如酵母双杂交系统、噬菌体展示、表面等离子共振等。但均各有其利弊。目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雯琪 潘伟春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16年16卷12期 59-65页
【摘要】 以PSE猪肉和常规猪肉背最长肌为材料,采用微量凯氏定氮法研究pH(4.0,6.5和9.0)和NaCl浓度(0.1,0.15,0.3,0.5,0.7,0.9 mol/L)对总蛋白溶解度的影响;利用SDS-PAGE电泳分析溶液中的蛋白质组成,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玉华 庞洁 《生命科学仪器》 2012年10卷3期 17-21页
【摘要】 AFM对于蛋白质的研究是一个极好的工具,它可以进行表面成像、分析蛋白质的大小和体积、测量蛋白质空间结构,表征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了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等等。本文主要从AFM样品制备及其在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地阐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定翔 刘芳芳 等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48卷5期 792-795页
【摘要】 蛋白质组学研究需要无标记高通量的检测技术.将空间相位调制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结合,使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引起的反射光的相位变化转换成干涉条纹的移动,通过计算条纹的位移可得到相位的变化量,解析出相关的蛋白质相互作用信息.实验结果表明: 系统的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东海 洪晶 《波谱学杂志》 2005年22卷3期 321-341页
【摘要】 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的研究对理解生命过程、药物设计和药物筛选具有相当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巨大的经济价值.NMR是研究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的最有用的技术之一,有着显著的优势.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际上用NMR技术研究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的发展状况和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娟 钱凯 等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11卷2期 59-63页
【摘要】 酵母双杂交系统自创建以来,已成为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重要手段,揭示了大量未知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该系统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又发展了三杂交系统、单杂交系统、逆向双杂交系统、SOS富集系统等.酵母双杂交及其衍生系统已经成功地运用于蛋白质之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B辑: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 2017年18卷2期 172-182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通过筛选差异基因,获得控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及神经发育的中心基因,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参考.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database)中获得芯片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田 韩笑 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20年36卷1期 36-4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离不开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具有瞬时性和结合力弱等特点,并受到多种动态调节,特别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 modifications,PTM).传统的亲和质谱检测方法存在蛋白纯...
【关键词】 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邻近标记;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江厚 姚颖杰 等 《国际肿瘤学杂志》 2021年48卷4期 200-20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RT1)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肺癌A549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采用5 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作用于肺癌A549细胞建立EMT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旺 王沛 等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5年22卷6期 421-42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筛选膀胱尿路上皮癌与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长链基因间非编码RNA(long intergenic noncoding RNA,lincRNA),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2011-01-04-2011-02-18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
【关键词】 膀胱肿瘤;长链基因间非编码RNA;PRC2复合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