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6
- 6
- 1
- 1
- 1
- 1
- 24
- 23
- 9
- 7
- 5
- 23
- 14
- 10
- 10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文福 《中国消毒学杂志》 1998年15卷3期 156-169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亚甲蓝 (Methylene blue,下简称MB)是一种吩噻嗪类染料,化学名称为氯化3,7-双(二甲氨基)吩噻嗪-5- 三水合物,结构式为C16Hi8ClN3S@3H2O.在可见光照射下,该化合物可被激发,并在661±2 nm波长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思雄 熊鸿燕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4年26卷3期 220-2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吖啶橙(AO)与长波紫外线(UVA)消毒血浆中f2噬菌体后形态的变化.方法以f2噬菌体为试验病毒,通过AO与UVA单用及联用灭活病毒效果测定筛选二者协同作用的最佳条件,在此最佳消毒条件下利用透射电镜观察f2噬菌体在消毒前后形态的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文福 钟儒波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年12卷1期 20-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亚甲蓝光化学法对临床单袋人血浆中各种病毒的灭活能力,以及处理后对血浆正常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感染法评价病毒的灭活效果,用生化、免疫测定法判定血浆成分的破坏情况.结果在国产PVC血浆袋中加入200 ml人血浆,然后加入光敏剂亚甲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莉 熊鸿燕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22卷12期 1191-11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经交联淀粉碘及紫外线处理的血浆静脉输入后对动物的毒性作用.方法将鸡作为实验动物,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联等技术,观察输用消毒血浆后鸡的肝、肾及甲状腺功能变化.结果连续5 d,每日给鸡静脉输入血浆10 m1后,试验组动物与对照组相比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丽芳 肖建美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年8卷19期 4775-477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前后质量变化及临床应用.方法:在灭活前后抽检30份新鲜血浆,检测凝血因子FVⅢ的活性(VⅢ:C)、纤维蛋白质原活性(Fbg:C)、总蛋白含量及血浆电解质水平.结果:FVⅢ的活性及纤维蛋白活性下降(P<0.0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思雄 徐焰 等 《激光杂志》 2002年23卷3期 78-79页
【摘要】 目的研究短波紫外线(UVC)对血浆中两种病毒的灭活作用,方法采用噬菌体滴度测定法进行研究,结果3000μW/cm2UVC作用10分钟使血浆中的绿脓杆菌噬菌体和f2噬菌体滴度均下降>61gPFU.结论3000μW/cm2UVC的使用能有效灭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丽 任少敏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年11卷24期 5898-589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自2005年以来,本站已对部分血浆进行了病毒灭活,临床应用效果令人满意,并且用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现将本站的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莉 吕延中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年10卷21期 508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MB法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的质量控制指标.方法 随机抽取200 ml新鲜血浆,每例平均分成两份,一组进行病毒灭活,一组不进行,分别检测两组中Fib、TP、FⅧ因子含量,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血浆中Fib、TP含量均无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志勇 张循善 等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0年27卷5期 512-51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核黄素光化学法对血浆中细菌的杀灭效果.方法 采用模拟试验方法,对核黄素与紫外线协同杀灭血浆中细菌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血浆中加入300 μmol/L核黄素单独作用,几乎无杀菌作用.单独紫外线照射对血浆中细菌杀灭所需时间较长.在血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岚 黄宇闻 等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02年19卷1期 38-40页ISTICCA
【摘要】 用RT-PCR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RNA,以了解亚甲蓝与可见光联合作用对HCV RNA的影响.结果,向含HCV血浆中加lμmol/L亚甲蓝,经可见光(30000 Lux)照射l 5 min或30 min,HCV RNA含量随照射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蓉 沈德林 等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02年19卷1期 21-26页ISTICCA
【摘要】 为了解可有效灭活血浆中脂包膜病毒的UVC与油酸钠联合作用剂量(3200μW/cm2UVC+0.3%油酸钠作用30 min或3200μW/cm2 UVC+0.2%油酸钠作用40 min)对血浆有效成分的影响,对经UVC与油酸钠处理后血浆与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蓉 沈德林 等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01年18卷3期 135-140页ISTICCA
【摘要】 采用细胞感染法,对油酸钠、短波紫外线(UVC)、维生素C(Vit C)灭活水泡性口炎病毒(VSV)的作用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当油酸钠含量为2.0~3.0 mg/L,作用温度为4~37℃时,随着油酸钠含量和温度的提高,VSV滴度下降值由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蓉 沈德林 等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01年18卷4期 208-213页ISTICCA
【摘要】 采用细胞感染法,对油酸钠与短波紫外线(UVC)联用灭活血浆中病毒进行了研究.结果,3 200μW/cm2UVC与3.0 mg/ml油酸钠联合作用30 min或3 200μW/cm2UVC与2.0 mg/ml油酸钠联合作用40 min,可使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宇闻 程庆文 等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00年11卷1期 1-4页ISTICCA
【摘要】 以细胞感染试验、凝血法、交叉免疫电泳等技术,观察荧光与亚甲蓝联用对血浆中水泡性口炎病毒(VSV)和辛德比斯病毒(SV)的灭活效果及血浆蛋白的变化.结果,向盛装在聚氯乙烯袋内的血浆中加1 μmol/L亚甲蓝并经荧光(30 000 Lux)照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凌 熊鸿燕 等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00年17卷4期 195-198页ISTICCA
【摘要】 采用3H渗入检测法、免疫电镜、ELISA法、雏鸭感染试验等技术,观察短波紫外线(UVC)与交联淀粉碘(CSI)联用对血浆中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灭活效果.结果,在7 170 J/m2UVC照射后,再经CSI100 mg/ml作用90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庆霞 张文福 等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00年17卷2期 63-66页ISTICCA
【摘要】 采用凝固法与生化分析法,对亚甲蓝光敏消毒法处理后人血浆中凝血因子与酶活性所受影响进行了观察.向人血浆中加入1 μmol/L亚甲蓝,以20 000 lx强度的红色光(波长为640~700 μm)照射30 min,血浆中凝血因子Ⅷ促凝活性的破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文福 袁庆霞 等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00年17卷3期 129-132页ISTICCA
【摘要】 试验观察了对亚甲蓝光敏法灭活人血浆中病毒的影响因素.结果,血浆中亚甲蓝浓度、光照强度、血浆pH值、血浆容量和作用时间的影响较明显,温度的影响较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蓉 《中国消毒学杂志》 1999年16卷4期 221-22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受病毒污染血浆应用的安全性愈来愈受到重视[1].血液传播的病毒主要有脂包膜病毒,如HBV、HCV、HIV-1、HIV-2、HTLV-Ⅰ、HTLV-Ⅱ(人类嗜淋巴病毒),以及蛋白包膜病毒,如HAV和人类细小病毒B19(Human Pa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文福 袁庆霞 等 《中国消毒学杂志》 1999年16卷2期 65-68页ISTICCA
【摘要】 向人血浆中加入1μmol/L亚甲蓝,以10000 lx强度的溴钨灯光照射5 min,可灭活106.5TCID50的水泡性口炎病毒与107.TCID50的辛德毕斯病毒;作用2 min可灭活10509 TCID50的人免疫缺陷1型病毒.但作用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文福 袁庆霞 等 《中国消毒学杂志》 1999年16卷3期 133-137页ISTICCA
【摘要】 向人血浆中加入亚甲蓝染料浓度为1μmol/L,再以10000lux强度的溴钨灯光照射10min,血浆中主要成分的生化指标只有胆红素与尿酸两种代谢产物有明显降低,其余均无明显变化,各种酶活性未发生明显改变.血浆蛋白分子量SDS-PAGE与盘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鸿燕 刘育京 等 《中国消毒学杂志》 1998年15卷4期 193-198页ISTICCA
【摘要】 对UVC与CSI分别对血浆中病毒灭活的效果和对血浆中FⅧ凝血活性的影响进行了观察.CSI按100 mg/ml加入血浆,作用30 min与60 min,能使SV分别下降2.55与3 61个对数级,但血浆FⅧ凝血活性亦分别降至57.33%和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鸿燕 涂瀛 等 《中国消毒学杂志》 1998年15卷3期 134-139页ISTICCA
【摘要】 采用细胞感染试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SDS-PAGE等技术,观察短波紫外线(UVC)与交联淀粉碘(CSI)联用对血浆中辛德比斯病毒(SV)的灭活效果及血浆成分的变化.结果,以7 170J/m2 UVC照射后再经100 mg/ml CSI处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雄 王青霞(通讯作者) 等 《中外健康文摘》 2013年33期 138-139页
【摘要】 目的:了解血浆复融水体的四种消毒方法效果,加强临床输血安全管理。方法对融浆机及电热恒温水浴箱中的水体的四种消毒方法进行消毒效果检测,同时对复融后血浆的血袋表面也进行消毒效果检测结果其中三种消毒方案水体细菌数<200cfu/mL ,血浆复融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永吉 2007年全国消毒学和疾病预防学学术会议暨全国消毒行业发展研讨会 2007年
【摘要】 本文对紫外线消毒的原理、影响因素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其验证试验进行了介绍。紫外线消毒技术是一种物理消毒方式,相对于化学消毒方法,具有杀菌效率高、杀菌光谱和无二次污染、运行安全可靠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空气消毒、表面消毒、血浆消毒、饮用水及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Silva JM ; Moreira AJ ; 等 《PDA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年61卷3期 204-210页MEDLINE
【关键词】 Disinfectants;Ethylene Oxide;Human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杏竹 陈丽娟 等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31卷1期 73-76页ISTIC
【摘要】 再生性牙髓治疗以牙髓生物学为基础,运用组织工程的基本原则,促进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功能性再生,在牙髓坏死或伴根尖周炎的年轻恒牙治疗中已取得良好疗效,近年来也逐渐尝试应用于根尖发育成熟的恒牙治疗.最大限度控制感染并促进组织修复再生是再生性牙髓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姚全 导师:丛海波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骨伤科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加味托里消毒饮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慢性感染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月通过本课题组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感染性软组织缺损的患者67例,脱落1例,将纳入本观察研究的6...
【关键词】 慢性感染性软组织缺损 ; 加味托里消毒饮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丹 孙亚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40卷10期 958-959页ISTICPKUCABP
【摘要】 总结对12例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患者进行血浆置换的护理经验.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积极预防低血压、凝血、出血、过敏反应的发生,有效处理各不良事件的发生,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仲 李德宪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4年33卷4期 236-2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患者男,20岁.因龟头、冠状沟褐色斑块2年于2002年12月就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冠状沟出现暗黄色结痂,伴臭味,但因包皮过长,难以翻开清洗,且无不适,未作处理.痂皮逐渐增多、增厚,并围绕冠状沟及龟头形成大的斑块,质硬.近来局部有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莉 熊鸿燕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4年26卷5期 393-3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检测交联淀粉碘(CSI)对水溶液中病毒的灭活效果及影响因素,并观察消毒前后CSI的形态变化.方法以辛德比斯病毒(sindbis)和减毒的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作为实验病毒,以不同浓度的血浆作为有机物加入剂,通过细胞感染试验观察C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