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8
- 7
- 1
- 22
- 5
- 2
- 1
- 1
- 8
- 5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徐琦 胡能宇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3年32卷2期 169-1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表面阵列电极在改进刺激选择性和控制能力方面具有优越性能,其中电极设计和刺激波形对于神经肌肉电刺激效果具有重要影响.针对手功能康复需求,采用大小电极触点交叉排列的表面阵列电极,对人体前臂组织实施直流阴极刺激;基于人体前臂的简化层次模型,通过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涛 徐琦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2年31卷3期 416-4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表面阵列电极在改进刺激选择性和控制能力方面具有优越性能,而触点大小和间距是对刺激范围和深度影响最大的因素.针对手功能康复需求,在建立前臂同心圆柱层次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仿真得到直流阴极表面电刺激下前臂组织内神经纤维的胞外电势分布,采用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凡 奚野 等 《物理化学学报》 2020年36卷12期 24-35页
【摘要】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interface,BCI),是指在人或动物脑与计算机或其它电子设备之间建立的连接通路,实现了脑与外部设备的直接交互,在认识脑、保护脑和模拟脑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将来可用于治疗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红岩 郝玲玲 等 《中国医学装备》 2014年4期 1-3,4页ISTIC
【摘要】 目的:为优化视网膜微电极阵列的设计而设计多间距电极阵列,并对其进行性能测试。方法:采用聚氯代二甲苯(parylene)柔性材料作为柔性衬底,以惰性金属Au作为电极材料,设计不同间距的单排电极阵列,并对微电极阵列的外观、机械性能和柔韧性进行测...
【关键词】 视网膜表面微电极阵列;视觉假体;优化设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中飞 陈香 等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12年26卷4期 359-366页
【摘要】 设计了一种阵列式表面肌电信号采集系统.整个采集系统包括表面肌电电极阵列和信号调理电路两部分.电极阵列基于柔性印刷板工艺,电极载体材料(聚酰亚胺,130 μm)具有较高的机械柔性,适用于各种弯曲的皮肤表面.肌电电极采用同心圆差分的空间滤波结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丹丹 侯文生 等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2012年10卷2期 95-102页
【摘要】 设计了一种无创采集前臂多腱肌的多通道表面肌电(sEMG)信号的线性电极阵列.利用柔性印刷工艺制备的8个条形镀金电极以5 mm的电极间距(IED)排成一列.预先冲孔的医用双面胶粘贴在电极面构成的一次性非接触粘贴结构可填充少量导电膏,而且便于电...
【关键词】 多通道表面肌电(sEMG);电极阵列;前臂多腱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莹 韩斌 等 《传感技术学报》 2011年24卷4期 480-486页
【摘要】 离体生物传感器的微型和集成化为细胞电生理研究提供了有力手段.当前微电极阵列表面纳米粒子处理的相关量化分析尚为欠缺.着重采用Monte-Carlo模型判断单层/多层纳米粒子膜与电极耦合的有效性,讨论异质的单一或不同粒径分散度(50~500 a...
【关键词】 微电极阵列;细胞电生理;Monte-Carlo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传感技术学报》 2010年23卷5期 621-625页
【摘要】 设计了一种基于柔性印刷工艺的表面肌电电极阵列装置.该电极阵列由12个直径1.2 mm的镀金圆电极分成两列组成,内部电极间距为3 mm.电极载体材料(聚酰亚胺,厚50μm)具有较高的机械柔性,表面镀金(厚度2μm)的电极具有较低的阻抗,特制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三勤 王光平 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9年30卷12期 2371-2375页
【摘要】 建立了一种检测白血病细胞表面抗原的细胞酶联免疫电化学分析新方法.该方法兼有细胞酶联免疫分析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和插指电极阵列酶催化银沉积电化学分析的灵敏性.在聚苯乙烯微孔板中包被白血病细胞,先后加入鼠抗人抗体及碱性磷酸酶(ALP)标记的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章琰 陈香 等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09年23卷12期 88-93页
【摘要】 采用阵列式电极,通过空间滤波方法可提高表面肌电信号的MUAP分辨能力.本文实现的阵列式表面肌电信号采集仪由表面肌电电极阵列、信号调理电路和数据采集部分构成.表面肌电电极阵列实现了镀金圆盘式和弹簧探针式两种类型,信号调理电路对电极上的肌电信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晓娜 周洪波 等 《光学精密工程》 2008年16卷8期 1396-1402页
【摘要】 提出了一种三维凸起柔性神经微电极阵列的制作方法.该方法以光敏性聚酰亚胺(Durimide 7510)为基质材料,以各向异性刻蚀的硅为模具,结合微注模、金属微图形化和牺牲层电化学释放技术制作三维凸起柔性微电极,并通过数值模拟、形貌观测和电学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琪敏 李晓欧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20年6期 1045-1055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为了解决现有电刺激系统刺激通道数过少和缺乏刺激效果反馈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带有表面肌电反馈的功能性阵列电极电刺激系统,通过体外实验和人体试验,首先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然后证实了达到相同的刺激阶段所需刺激电流的安培数在个体间存在差异,且男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翟佳赟 导师:宋春元 南京邮电大学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硕士) 2022年
【摘要】 癌症相关核酸生物标志物小分子核糖核酸(miRNA)的可靠检测对于癌症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miRNA存在环境复杂且丰度较低,因此,如何高灵敏可靠检测miRNA是癌症早期检测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发展高灵敏检测技术,以及开展多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曹月盈 导师:高发荣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硕士) 2020年
【摘要】 运动单位指数估计(Motor Unit Number Index,MUNIX)是一种监测神经变性疾病患者神经支配状态的较为敏感的生物标志物,具有操作简单,无创,对受试者具有良好的耐受性等优点。对于MUNIX结果的解释,令人满意的重复性是必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黄成君 导师:邱本胜 陈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博士) 2017年
【摘要】 在生物力学研究中,肌力估计对临床医学、康复训练、生物材料学以及体育训练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是肌肉在活动时所产生的电生理信号,可以间接反映出肌肉的激活状况,因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高智贤 2015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 2015年
【摘要】 指伸肌(Extensor Digitorum,ED)是手指完成精细动作的主要协同肌肉之一,研究指伸肌活动的空间分布对揭示手指神经调控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指伸肌超声定位后,将32通道阵列电极准确置于其上,采集其表面肌电信号.用三次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胡能宇 导师:徐琦 华中科技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硕士) 2013年
【摘要】 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是一种使用电流激活由于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头部外伤,中风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瘫痪肢体所影响的神经纤维的物理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郑科佳 导师:徐琦 华中科技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工程(硕士) 2012年
【摘要】 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ElectricalStimulation,FES)是指利用低频电流脉冲刺激患者的一组或者多组的失去神经控制的肌肉,使其收缩或者舒张,用以替代部分受损神经或者模拟正常的肌肉自主运动,使其重建丧失的功能和修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丹丹 导师:侯文生 重庆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10年
【摘要】 人手是最神秘、最复杂的生物运动系统之一,其复杂的生理机能和神经结构是认识神经肌肉系统调控多指协同动作和力量共同执行一系列的行为任务机理的一个巨大的挑战。人手的力量动作依赖前臂肌肉的收缩完成,因此sEMG信号可用于评价手指的生物力学特性。本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姜志忠 导师:霍丹群 重庆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08年
【摘要】 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选育是生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前提和基础。原生质体电融合法以其独特优越性,在动植物菌株选育中应用广泛。但是现今的电融合技术在微生物细胞电融合研究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如微生物细胞体积较小融合电极相对较大、电脉冲的作用位点不易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文生 安媛 等 《医用生物力学》 2012年27卷6期 648-65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检测不同食指力量水平下指浅屈肌运动单元的募集模式.方法 设计食指20%、40%、60%最大随意收缩力量(maximum voluntary contraction,MVC)3个单指力量输出任务,采用8×1(行×列)阵列电极采集8名受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媛 侯文生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0年29卷5期 672-6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检测与指力相关的指浅屈肌(FDS)活动模式.设计了食指6、8、10、12 N等4个不同力量等级的单指压力实验,采用6×2(行×列)阵列电极采集8名受试者(男件4名,女性4名,年龄20~24岁)FDS的6通道sEMG信号,提取各...
【关键词】 表面肌电(sEMG);指浅屈肌;均方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小锋 刘仲明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8年25卷2期 450-453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研制了以乙肝表面抗原为检测对象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阵列,采用微电子平面加工技术制备了八通道金电极阵列,在金电极表面自组装半胱胺分子,戊二醛进行醛基化,最后通过竞争组装同时固定乙肝抗体和硫堇,以硫堇的还原峰电流的下降百分比对乙肝表面抗原进行定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峰 向定成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年12卷35期 6863-6866页ISTICPKUCA
【摘要】 以AT切犁、基频13 MHz的石英晶体为材料,设计阴通道芯片微阵列.采用双功能基团交联剂Sulfo-LC-SPDP将肌钙蛋白I单克隆抗体巯基化,固定于石英晶体的金膜电极表面制备生物敏感膜,构建一种新型、快速的检测肌钙蛋白I的压电免疫芯片.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鸣 府伟灵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年14卷1期 19-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在压电基因传感器阵列表面构建DNA探针修饰的金膜电极. 方法利用自组装单分子层(self-assembled monolayer, SAM)技术将5′端带有巯基的DNA探针共价交联到压电基因传感器的金膜表面,利用循环伏安计(circl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波 府伟灵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2年24卷1期 35-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压电石英晶体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免疫微阵列传感器.方法抗hCG-β单克隆抗体采用蛋白A(SPA)法固定在2×5的AT切向、基频10MHz的石英晶体微阵列金膜电极表面制成抗体敏感膜,构成压电石英晶体hCG免疫微阵列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劲松 裴振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49卷10期 1264-126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导电聚吡咯和纳米金复合电极的牙周细菌检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方法 通过电化学聚合方法,在金叉指微电极表面修饰聚吡咯阵列/纳米金颗粒;在修饰微电极表面固定牙龈卟啉单胞菌多抗;利用扫描电镜和拉曼光谱对电极表面修饰过程进行表征;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费森杰 赵翠莲 等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8年37卷6期 611-617页ISTIC
【摘要】 目的 膈肌表面肌电信号是评价呼吸功能的客观指标之一,在采集过程中,电极放置位置的不同对膈肌表面肌电信号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对放置采集电极的位置科学定位以获得较好质量的膈肌肌电信号.方法 首先以某健康受试者的深呼、深吸两相下的CT图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兴宇 蒋栋能 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7年38卷6期 753-755,75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构建一种无标记检测CD4+T淋巴细胞的免疫传感器.方法 采用葡萄球菌A蛋白(SPA)法定向固定单克隆抗体于金叉指微阵列电极表面以捕获CD4+T淋巴细胞,并用循环伏安法(CV)扫描对金叉指微阵列电极表面的修饰情况进行表征,最后通过电化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玲玲 谢小波 等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5年3期 135-138页ISTIC
【摘要】 针对视觉假体关键部件视网膜微电极阵列的结构特点和植入要求,我们设计制作了基于 Parylene-C 柔性直径为200μm 的圆形视网膜金电极,用于视网膜表层刺激微电极,用三电极测试系统对微电极阵列进行体外电化学阻抗谱测试和眼内植入的柔韧性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