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73
- 5
- 26
- 18
- 11
- 8
- 8
- 16
- 13
- 11
- 11
- 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桂权 《遗传》 2019年41卷8期 754-76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设计育种"是21世纪初提出的新概念,是指有目的地利用作物基因组中有利等位基因来设计并培育人们所需要的品种.在过去的20年中,本实验室制定了"三步走"的策略开展水稻设计育种研究,构建了基于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single-segment 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立秋 张祖新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2年13卷1期 98-1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染色体片段导入系是在轮回亲本的遗传背景上只含有一个或少量供体染色体片段的家系,可作为QTL分析的重要材料.在QTL检测时,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的遗传背景清楚,可有效检测微效基因及隐蔽基因,准确地评价供体染色体片段的遗传效应,打破优良基因与不良基...
【关键词】 染色体片段导入系;数量性状位点(QTL);精细定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军华 曾嵋涓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2年27卷4期 251-25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文讨论了代谢工程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代谢工程原理在次级代谢产物的设计育种中的应用;并结合近年来在代谢工程领域所开展的一些次级代谢产物的育种工作,介绍了抗生素代谢途径分析和修饰的研究进展以及提高抗生素产量和改善菌种生产性能的新思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道华 雷忠萍 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37卷1期 110-116,121页
【摘要】 [目的]从基于分子标记研究所遭遇的困境入手,总结标记开发的最新进展,为未来DNA分子标记的开发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结合作者的研究经历,综合分析相关文献资料,从功能标记的开发手段、特点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结果]与早期从基因组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海国 霍艳军 等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07年29卷1期 71-76页
【摘要】 分子设计育种是一个综合性的新兴研究领域,以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若干数据库为基础,以生物信息学为平台和有效手段,利用计算机对畜禽育种过程进行模拟,根据育种的具体目标来设计和构建品种,最终培育成符合育种要求的新品种.本文概述了畜禽分子设计育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星元 潘军华 等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2002年21卷4期 428-433页
【摘要】 从抗生素入手,介绍了次生代谢产物菌种改良的策略和手段,从代谢工程角度讨论了在初级代谢产物育种中行之有效的设计育种"五字策略" ,以及在次生代谢产物生产菌种选育方面的应用前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荣香 刘玉红 等 《广西植物》 2025年45卷3期 438-4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因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猕猴桃(Actinidia spp.)的精准育种提供了革命性工具.该文系统综述了 CRISPR/Cas9技术在猕猴桃性状改良中的多维应用及其策略与挑战.基于高质量基因组资源(如中华猕猴桃端粒到端粒无间隙参考基因组)与...
【关键词】 猕猴桃育种;CRISPR/Cas9基因编辑;全基因组测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明江 刘贵富 等 《遗传》 2023年45卷9期 829-83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双季早稻生产是粮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双季早粳稻品种培育取得了重要进展,育成了兼具高产、优质、高抗的中科发早粳 1 号等双季早粳稻新品种/系.中科发早粳 1 号是利用分子设计育种体系,针对双季早稻生产中长期难以解决的经济效益低、稻米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琪 陈阳 等 《生物学杂志》 2023年40卷1期 127-1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随着国家《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的实施,高等农业院校在动物遗传育种课程中增设创新型技能训练已成为当下趋势.在阐明动物遗传育种创新型技能训练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应用"创新素质塑造,项目任务驱动"模式,将理论教学内容运用到实践中,从活体不可测定性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尚建科 《中学生物学》 2023年39卷10期 57-60页
【摘要】 通过重温袁隆平院士培育杂交水稻的起因、遗传学基础和成就,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并在新情境中分析水稻核质遗传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设计相关的综合性试题,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庆怡 陈雄 等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3年34卷6期 227-234页
【摘要】 5'-肌苷酸具有独特鲜味,在调味品行业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缩短 5'-肌苷酸的生产周期,进一步降低成本,对可直接生产 5'-肌苷酸的菌株进行筛选,但直接发酵法生产 5'-肌苷酸的菌株资源匮乏,为了找到适合直接发酵法生产的菌株,本文在豆瓣酱...
【关键词】 5’-肌苷酸;ARTP诱变育种仪;Vitek 2 Compac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文月 米晓钰 等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2年24卷12期 39-47页
【摘要】 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基础研究是新一代分子设计育种的重要前提,是国际畜禽种业科技创新的研究前沿.我国畜禽品种资源丰富、生产类型多样、生态适应幅度广、优异性状突出,但存在种质资源保护和收集不充分、性状特征和遗传机制解析不清等问题,造成我国丰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雷 周荣艳 等 《今日畜牧兽医》 2022年38卷11期 125-126页
【摘要】 项目式教学旨在通过项目实践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近年来,项目式教学在各大高校教学中应用普遍.本文介绍在项目式教学特点及畜牧类专业的专业特点和学生学情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分析,如针对教学内容丰富项目材料,拓展交流渠道,项目内容与产业问题相结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承志 《遗传》 2019年41卷9期 875-88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高通量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各类组学数据的产出速度越来越快,由此产生的海量数据蕴藏着大量的基因组变异和相关功能信息.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整合和利用将会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需要具备高效的数据存储、分析和挖掘的能力.在过去几年中,本课题组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辛志奇 赵航 等 《生物技术进展》 2021年11卷4期 483-488页
【摘要】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食物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气候的不断变化,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传统设计育种耗时长、效率低,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育种需求.随着基因型和表型数据成本的不断降低,以及各种组学数据的爆炸式增长,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裕清 赵树进 《生物技术通报》 2010年5期 74-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RAPD技术利用一个10碱基序列的引物,通过PCR扩增的多态性来检测受试材料基因组间的遗传变异关系.介绍了RAPD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优缺点,并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了RAPD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最后展望了该项技术的一些应用前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灿东 刘春燕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08年z1期 25-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准确而有效的定位农作物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s)是植物分子育种的核心,传统的QTL定位群体遗传背景复杂,受群体大小和统计方法等多方面的限制,难以达到QTL精细定位.随着分子标记技术、计算机统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悦如 《生物学教学》 2016年41卷2期 24-25,26页PKU
【摘要】 以育种技术发展的递进历程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通过情境创设、学生自主搜集事例、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两个探究活动的意义建构,完成本节的探究教学,使学生掌握遗传和变异原理在实践上的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冉 《生物学教学》 2016年41卷9期 43-44页PKU
【摘要】 本节教学中,以学案导学和问题(任务)驱动来实现水稻育种这一教学重点知识的传授,并同时达成提高学生信息获取和探究能力及让学生接受STS教育的教学目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久宏 《生物学教学》 2015年6期 37-38页PKU
【摘要】 本节课以一则童话故事作为情境教学设计的主线,巧妙地将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等教学要点贯穿起来,在知识与能力形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技术在人们生产、生活中所起的推动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春蒙 朱鹏宇 等 《生物技术进展》 2020年10卷1期 1-9页
【摘要】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指由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诱发同源mRNA高效特异性降解的现象,在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且进化保守.RNAi技术作为21世纪初的重大科学成就,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衡燕芳 李健 等 《中国农业科学》 2020年53卷23期 4727-4737,中插1-中插5页
【摘要】 [目的]从小麦隐性核雄性不育突变体ms1与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异附加系中,克隆雄性育性恢复基因ThMs1,解析该基因的表达模式、编码蛋白的生物化学活性和生物学功能,鉴定新的小麦ms1育性恢复基因,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小麦杂交育种.[方法]通过基因组...
【关键词】 普通小麦;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异附加系;隐性核雄性不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向伟 于岸洲 等 《江西农业》 2020年18期 127-128页
【摘要】 从分子标记技术、分子模块设计两个层面入手,针对大豆分子设计育种工作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展望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未来的大豆分子设计育种工作提供借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金珍 《生物学通报》 2013年48卷9期 29-31页ISTICCA
【摘要】 在“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一节教学中,以粮食问题为主题,以育种技术的发展历程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通过创设情境、设置探究活动、分析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现意义建构;体会育种技术在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巨大作用;认同育种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勇彪 种康 等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年33卷9期 893-899,前插1-前插2页
【摘要】 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和粮食安全问题,对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以种为先",但多年来,我国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育种理念和手段落后,至今依然存在盲目性和主要依赖经验等突出问题.文章概述了我国科技人员创新性提出的分子模块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勇彪 韩斌 等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年33卷9期 900-908页
【摘要】 我国已有8000年以上的禾谷类作物栽培历史,相关的育种知识对全球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90年代我国作为发起国之一,参与了"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相继完成了粳稻第4号染色体的测序和籼稻"93-11"基因组精细图谱,并在科技部"973"项目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怀庆 刘丽丽 等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年33卷9期 923-931页
【摘要】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确保其持续稳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及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尽管传统杂交育种技术在玉米遗传改良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绩,但是尚不能满足当前人民日益增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德成 《生物学通报》 2009年44卷1期 26-29页ISTICCA
【摘要】 关于遗传育种的实验设计是近年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归纳了高中生物学有关遗传育种的基本原理和实验设计要点,评价了各种育种技术的优势和特点.依托典型的遗传育种实例,进一步强调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程序.旨在为学生解决有关遗传育种的实验设计问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齐秀兰 曾绍钧 等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4年21卷4期 311-313,320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以L-赖氨酸产生菌钝齿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crenatum)D60-95为出发菌株,提高L-赖氨酸产量.方法采用紫外线诱变处理,对大量抗七叶苷(esculin)突变株进行初筛、复筛;在此基础上,利用均匀设计方法对发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艳萍 赵容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15卷1期 13-14页
【摘要】 《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是中草药栽培与鉴定等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作为本校一门新兴的学科,课程适宜的教学内容以及良好的教学方法还在探索增加中.本文在结合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其他课程设置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加强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