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3
- 3
- 1
- 1
- 1
- 3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田岳凤 张俊龙 等 《中医杂志》 2013年54卷20期 1798-1800页ISTICPKUCSCD
【摘要】 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高等中医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就课程体系设置的改革和内涵建设进行了大胆实践,阐述了重视中医思维的先导性、加大中医文化的辐射性、提升经典学习的感悟性、实现理论实践的一体性及强化综合素质的多元性5项改革的实践探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莲 张志愿 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28卷z1期 49-51,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外科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有效实践途径.方法 依托学科优势,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加强精品课程教学内容的建设、教学方法的改革,完善教学的过程管理.结果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口腔颌面外科学课程在教学体系、教学团队和质量上有了比较明显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立夏 姜文霞 等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8年38卷5期 665-667,675页ISTIC
【摘要】 同济大学医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构建了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体系.整合基础医学课程,全程采用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方法;加强“早临床”内涵建设,全程贯穿医学人文教育;科教协同,顶层设计实践教学,与科研能力训练密切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琦斐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7年37卷2期 193-197页ISTIC
【摘要】 文章阐述了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模式的内涵,以“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为特色,从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7个方面讨论了如何实施“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双主体育人模式,提出了该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荔芳 别明珂 等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7年37卷1期 69-72页ISTIC
【摘要】 医学所具有的科学与入文的双重属性以及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化对医学人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患关系中出现的问题使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工作者对医学教育中重医学、轻人文的现象进行了反思,认为应当更加关注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岩 黄睿彦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7年37卷3期 329-332,340页ISTIC
【摘要】 本文从批判性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课程观2个维度,分析了后现代课程论的理论基础、基本内涵和突出特征;探讨了后现代课程论视阈下医学课程设置的主观核心要素——学生、教师和管理者,三者即是核心又互为辅助,似三位一体的主体存在;提出了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邬瑞光 李维峰 等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7年16卷10期 997-999页ISTIC
【摘要】 教学设计是教学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目前,在中药学专业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研究论述了中药学专业物理化学课程加强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并从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艳波 赵旭东 等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6年15卷2期 157-160页ISTIC
【摘要】 通过对国内外医学人文教育现状分析,提出实施医学生人文教育全程、多学科整合的必要性。结合实践,从“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及整合课程”三个模块建设探讨了医学人文教育全程、多学科整合课程体系的具体内涵。从“培养目标、师资团队建设、教学方法改进与创新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晶娟 潘艳丽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8期 735-737页ISTIC
【摘要】 中药质量是药品价值的集中体现,中药质量作为中药发展的核心问题逐渐凸显,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中药质量是中药高层次人才专业培养的重要内涵,中药类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开设中药质量学课程已成为学位和学历教育的当务之急。《中药质量学》是研究中药质量要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炜 林文娟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2年11卷7期 747-749页ISTIC
【摘要】 探讨目前我国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现状,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定位和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入手,提出医学院校应结合办学目标、院系专业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通过加强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促进个性化教学模式,拓展课程建设内涵,构建一个科学、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丹 邹逸凡 等 《湖南中医杂志》 2018年34卷1期 118-120页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也越来越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了,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着无法促进师生间交流、教学方式单一等缺点,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推动教育信息化,“微课”教学模式值得一试.本文首先介绍了“微课”的概念及内涵,随后描述了《针灸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一萍 崔爽 等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1年31卷2期 164-166页ISTIC
【摘要】 明确课程体系的内涵是指导医学课程体系建设、加快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前提,因此,有必要在总结有关研究对课程体系内涵的理解以及国内外课程体系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的内涵进行构建.新构建的课程体系内涵将课程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包括课程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美蓉 马如娅 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年16卷1期 76-78页ISTIC
【摘要】 目的 为适应社会经济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探索学校与医院合作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有效运作机制.方法 学校与医院组建合作办学工作小组,通过"五共同"的方法 与手段,对护理人才需求、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大敏 陈沁 等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9年29卷4期 38-40页ISTIC
【摘要】 在卫生职业教育转型之际,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卫生职业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广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护理专业内涵建设,推进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菊华 严世荣 等 《医学教育探索》 2009年8卷11期 1442-1444页ISTIC
【摘要】 <医学沟通学>课程的开设以培养医学生的沟通能力为主要目标.医学生沟通能力的构成要件三方面分别是:语言工具的正确使用、一般人际关系的处理及沟通能力、医学诊治信息的医患沟通、医学知识教育的公共沟通、医患纠纷的危机沟通等医患沟通能力;明确"医学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延伟 周伟生 等 《医学教育探索》 2008年7卷7期 780-782页ISTIC
【摘要】 临床医技学是中医院校各个专业的重要课程,在中医院校建立影像学教研室具有重要意义.必须思想上充分重视,从组织建设、教师队伍、资金及设备、内涵建设等多方面着手,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教研室水平,更好地为临床教学服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爱芹 郭子林 等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7年27卷4期 11-12页ISTIC
【摘要】 本文阐述了我校在内涵发展方面的几点做法,即打造精品课程;建立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严格课堂教学管理;加强学风建设.希望能够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内涵发展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舒晖 羊牧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7年27卷2期 66-67,76页ISTIC
【摘要】 本文以探讨精品课程的内涵为切入点,通过对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提出精品课程建设应当明确课程建设目标,科学规划建设内容,不断强化课程特色,从而促进学科建设水平稳步提高和持续发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鲁汉玲 王益玲 《医学教育探索》 2006年5卷11期 1008-1009,1016页ISTIC
【摘要】 对公共事业管理内涵的把握和专业培养目标的规范确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包括五大模块:思想政治理论和公共基础课群、专业基础课群、专业课群、专业方向课群以及专题讲座和实践教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烈侠 杨承运 《医学教育探索》 2004年3卷3期 1-3页ISTIC
【摘要】 精品课程是课程建设的排头兵和引风旗,对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开展精品课程评选的目的是促使学校建立和形成适合自己学校校情的课程建设制度和运行机制,使精品课程建设不断深入发展;<国家精品课程评价标准>力图科学地反映"精品课程"的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彤 马龙 等 《医学教育探索》 2003年2卷1期 33-36页ISTIC
【摘要】 课程质量评估是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外部教学评价体系的链接媒体,是推动内涵建设和促进质量升级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课程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原则、执行方案和实测结果,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了信息比较和统计分析,并在实践过程中审视评价指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艳 郭选贤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年02卷34期 285页MEDLINE
【摘要】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诊断、防治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在中医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温病学的教学,始终是中医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重教轻学,学生的知识面窄、适应性和创新能力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钢善 秦磊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4年18卷3期 184-188页
【摘要】 从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现状出发,结合陕西省现状对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内涵以及硬件资源、师资队伍、课程资源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设方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