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96
- 20
- 3
- 1
- 1
- 52
- 28
- 4
- 3
- 2
- 31
- 9
- 8
- 7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怡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30卷3期 69-71页ISTICCA
【摘要】 以关联翻译理论为指导,探索直译、意译、音译、套译等"英译汉"翻译技巧在中医养生谚语中的应用规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宝珍 林端宜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18卷2期 46-48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谚语是群众口头流传的一种现成而固定的句子,其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作为语言的形式之一,谚语又是文化的镜像.语言学家罗常培曾说:“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决定了那个时代语言的内容”,“社会的现象.由经济生活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益西旦增 《西藏科技》 2017年10期 14-16页
【摘要】 在人类文明灿若繁星的民间审美文化形态中,谚语是一种审美文化特殊的表现形态.谚语在藏、汉、英种不同的语言文化中之所以能够广泛流传,生生不息,显示出超越时代的魅力,其主要原因除了三种语言当的谚语都通俗简练、寓意深刻、饱含哲理,是不同民族不同时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阿不来提·亚森 《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学报(维文版)》 2017年27卷3期 88-92页
【摘要】 在维吾尔语谚语中有很多与维吾尔医相关的内容,这些谚语是维吾尔人对医学、疾病的认识、民间保健知识的表现形式之一,维吾尔人与医学相关谚语的内容丰富、具有多元化的特征.本文探讨维吾尔人与医学相关谚语的内涵、科学因素及其现代社会中的意义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秋霞 《科技展望》 2015年2期 279-279页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中医养生谚语英译时应尽可能对译本的语言形式采取归化的策略,而对译本的文化因素进行异化处理。希望用如此扬长避短的翻译策略来翻译中医养生谚语,使得译文既能满足语言交际的功能,又能保留谚语所蕴含的深刻的中国文化。在这个翻译策略的指导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秋霞 付剑鹏 《英语广场(下旬刊)》 2015年9期 48-49页
【摘要】 养生谚语,小而精悍,是文化的载体,它体现了一个民族所独有的文化特征.在养生谚语英译过程中,必须重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问题,尤其是中西方养生观的差异.笔者在中医谚语英译的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以中西方养生谚语为例,来比较一下中西方的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世杰 王小云 等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30卷2期 132-134页
【摘要】 汉语保健养生谚语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防病保健经验,是中医药学传承、普及的重要内容之一.翻译保健养生谚语有利于传播中医药文化,因此,本研究认为汉语保健养生谚语宜采取“传递文化内涵”和“以谚语译谚语”的翻译策略,并进一步探讨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玉琳 万里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9期 3-4页
【摘要】 土家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谚语。这些谚语反映了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其中涉医谚语反映了丰富的土家医药文化知识,具体包括疾病防治、用药宜忌、养生保健等。研究分析这些涉医谚语,有助于管窥土家族医药文化内涵,丰富土家民族医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玉娥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7期 248-250页
【摘要】 谚语是语言的词汇单位。它以其精练、短小、幽默、风趣且富于哲理性的特征而为人们所接受、应用。作为传承、记载文化与语言的基本工具之一,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谚语的产生与存在又受孕育其的特有历史文化背景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敏 刘升 等 《科技资讯》 2012年12期 183-183页
【摘要】 谚语作为语言文化中特有的精华部分,恰似一面反映文化的镜子,具有言简意赅,生动形象,朗朗上口的特点。在英语教学中,特别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很好切入点。本文探讨了,如何将谚语应用到听、说、读、写思想教学中,并以此提高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敏 赵彦娜 等 《科技创业家》 2012年1期 288页
【摘要】 谚语作为语言的一个特殊部分,是每个社会体历史,文化概念的一面镜子.尽管谚语形式精悍,但精练,广泛,民族语言.当翻译谚语时,译者在保持谚语的特性和特有风情方面时时遇见困难.为了使译文更为生动,该论文论述了谚语几种基本来源.并且自各种已出版的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齐结存 《中国食品》 2011年21期 93-93页
【摘要】 养生格言、谚语,是人们知识与体验的提炼和浓缩,寓意深刻,言语朴实,外延宽泛,言简道重。素日,笔者总会习惯性的翻阅相关养生保健、饮食及食品安全诸方面的报刊、书籍。每每品读到言简意赅、理在其中、精蕴其内的养生保健谚语或格言或小经典,常常会将其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恒 洪涛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10年12期 48-49页
【摘要】 对汉语医卫谚语的分类既有学术价值,也有现实意义.汉语医卫谚语具体可分为卫生、运动健身、起居养生、食疗食补、精神心理、医德医风、医疗护理、其他等八大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宝珍 林端宜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19卷6期 18-20页
【摘要】 通过辑录福建各地民众流传的饮食、起居、卫生、运动锻炼及精神等方面的养生保健谚语,综合分析认为它们总结和普及了养生保健经验,呈现出地域性养生保健观念,折射了养生保健发展的历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晓冬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3年28期 206-206页
【摘要】 在雅思写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不要用不熟悉的词,避免过度使用从句,少用名言,杜绝中国式谚语,少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避免口语化的词语,尽量避免使用问号或感叹号,文化差异,单词拼写,不要用缩写,不要用比喻,不要少于规定字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康丰成 康平陆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2011年02卷5期 196-197页
【摘要】 "中医"一词出于<汉书·艺文志>,针对辞典书籍与医古文教材将"中医"释为"中等水平的医生"、"庸医"、"不治为中医".首先中原方言"中"为"可也","中不中"为"好不好".不服药为好医生;其次从<汉书·艺文志>原文语言环境是从"得中"、"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欢 《时代文学》 2010年10期 107-108页
【摘要】 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融入英文谚语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语言与文化之间密切的关系,还能够学到很多用法丰富、变化多样、有趣又易懂的词汇,这可以提高学生对词汇学习的兴趣,丰富英语词汇的知识,使得词汇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颖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3期 192-194页
【摘要】 谚语是一种语言的精妙所在,它是当地人民智慧的结晶,通过谚语可以反映当地习俗、文化和思想观念,因此谚语是特定文化语境的产物.正因为谚语与当地文化有着重要联系,因此谚语就成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的一部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因为文化存在差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雪艳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44卷4期 85-87页
【摘要】 谚语是一种文化精神的有效载体.云南民间谚语蕴含了"尚勤戒惰、倡俭抑奢、诚信为本、贵和至上"等价值取向,有着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这些积极思想和精神与当代企业的精神趋向和道德追求在很多方面是相通的,对当代企业的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光富 姚锐 《生物学教学》 2019年44卷1期 78-79页PKU
【摘要】 植物名称或植物学名词是我国俗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俗语大词典》中的21356条俗语为例,从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3个类型分别统计分析了植物相关的俗语出现的频率,并运用现代植物学知识对与植物相关的476个俗语进行了生物学归类分析,旨在推动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娟玲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42卷6期 138-142页
【摘要】 借助性说明是教学过程中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讲解方法,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也经常运用.诗词、谚语、俗语所呈现的内容与中学地理课程中的地球运动、气候、地形、水文、区域、农业生产、人口、资源环境等知识相契合,是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可资借助的绝好素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耀庚 赵敬钊 《昆虫知识》 2003年40卷1期 93-9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昆虫是地球上最富多样性的类群,对中英两种文化的影响既有共同的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该文介绍了常见的昆虫名称所产生的诗句、成语、谚语和俗语的内涵及其对各自文化的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常佩 陆兆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1年17卷9期 884-885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一滴水看大海”这是一句众所周知的谚语.<中国医学影像技术>自1985年创刊迄今走过了17个年头,出刊100期了,和给婴儿做百日一样,这是个喜庆与骄傲的日子,为了纪念与庆贺出刊100期,我翻阅了保存在书架上已发行的96册杂志,回顾性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新华 陶金 《中国全科医学》 2001年4卷5期 337-339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健康是一个亘古不衰的话题.中国古代谚语描述健康为载道德之舟,载知识之车.外国谚语:健康不是一切,有了健康才有一切.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组织法》中明确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加林 《中国健康教育》 2000年16卷4期 215-216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卫生谚语与格言谚语来自民间,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具有语言精炼、通俗、形象、易懂等优点.简洁的谚语往往引出含意很深的哲理,阐明一个观点,道出一个问题,如"太阳给人类带来光明,卫生为人类增进健康","锻炼是健康的基础,卫生是健康的保证"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兆雄 《医学与社会》 2000年13卷5期 36-37,51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医学文化人类学是医学与文化人类学的交叉学科,把文化人类学引入医学,是研究人类个体及群体生、老、病、死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征的学科.西南居民嗜辣,江浙居民嗜甜,广东人嗜老火汤,中医主张吃什么补什么,西医主张长什么割什么,过去贵州有句谚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木兰 《临床放射学杂志》 1999年1期 3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近20年来我国医学影像学发展迅速,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较过去明显增多,这是改革开放的硕果.许多中、青年同道踊跃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是十分可喜的现象.学术会议为每个人提供了讲坛,也可以说是提供了"表演"的机会.如何提高学术交流的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怀选 《生物学教学》 2016年41卷8期 67-68页PKU
【摘要】 本文列举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与生物学知识相关的一些古诗词、成语、俗语和谚语等,探索如何将其与生物学课堂教学相结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素敏 樊巧玲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25卷5期 624-625,629页ISTICCSCDCA
【摘要】 福建民间谚语内容丰富,包罗甚广,其中就有不少饮食相关谚语.这些谚语既为福建民众长期生活经验凝练而得,又是对中原中医药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本文通过对福建民谚中饮食相关谚语进行收集整理,将其与《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它们蕴含了五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