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4
- 30
- 1
- 18
- 14
- 11
- 4
- 4
- 61
- 20
- 8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卢丹妮 洪沛雄 等 《现代食品科技》 2023年39卷2期 170-179页
【摘要】 该研究以公认安全(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GRAS)的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为宿主,构建高产紫色杆菌素的重组菌株.利用谷氨酸棒杆菌天然大质粒pTET3的复制与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泽沅 柳羽哲 等 《食品科学》 2023年44卷18期 110-116页
【摘要】 通过定点突变技术,提高高丝氨酸脱氢酶(homoserine dehydrogenase,HSD)的催化活性,减少通路中代谢产物对其产生的反馈抑制和阻遏作用.对HSD与底物高丝氨酸分子进行对接,通过其空间结构分析,选择Asp61和Gly25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大伟 肖冬光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2年33卷2期 140-143页
【摘要】 对废弃的谷氨酸棒状杆菌成分进行分析,评估其作为培养基用有机氮添加物质的可能性.测定结果表明:谷氨酸棒状杆菌中粗蛋白含量74%,核酸含量6.53%,粗脂肪含量11.36%,灰分含量2.78%,营养成分比较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通过正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卫云路 宁正祥 等 《现代食品科技》 2009年25卷3期 289-295页
【摘要】 通过对预先选择的8种表面活性剂和3种溶剂作为谷氨酸发酵促进剂效果的初步筛选,得知聚氧乙烯基失水山梨醇单脂肪酸酯三季铵盐(CTTE)和二甲基亚砜(DMSO)对产酸率提高有较为明显的效果;进而从加入时间,加入剂量两个方面研究了筛选出的两种表面活...
【关键词】 谷氨酸发酵;谷氨酸棒状杆菌T-613;表面活性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龙华 许秋 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25年47卷1期 23-30页
【摘要】 为鉴定引起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某山羊养殖场山羊体表脓肿的病原,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本实验无菌采集40份体表患有脓肿的山羊脓液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革兰氏染色;采用PCR扩增分离菌16S rRNA基因并测序,基于细菌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奕成 王峥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52卷1期 66-74页
【摘要】 采用浸渍-重结晶法将氯霉素负载于细菌纤维素上,制备了细菌纤维素-氯霉素(BC-Chl)复合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对复合膜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BC-Chl复合膜保持了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贺丹 张德志 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24年43卷8期 31-40页
【摘要】 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C.glutamicum)的分枝菌酸层对维持细胞的通透性有重要作用,但是其合成需要消耗大量的底物和能源.作者通过敲除谷氨酸棒状杆菌ATCC13869中聚酮合酶编码基因pk...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秋爽 包倩倩 等 《食品工业科技》 2023年44卷3期 133-140页
【摘要】 目的:本研究以谷氨酸棒状杆菌ATCC 13032为底盘细胞,构建1株L-高丝氨酸合成菌株并分析溶氧环境对其产物合成的影响.方法:首先通过外源添加0~40 g/L的L-高丝氨酸分析谷氨酸棒状杆菌的产物耐受性;随后,通过基因thrB敲除阻断L-...
【关键词】 L-高丝氨酸;谷氨酸棒状杆菌重组菌;强耐受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艳艳 江贤章 《生物化工》 2023年9卷3期 83-86页
【摘要】 密码子偏好性可影响外源基因在其体内的表达,为了解类球红细菌的密码子使用模式,本研究利用CodonW对类球红细菌 2.4.1的基因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类球红细菌密码子的使用偏好性主要受选择压力的影响,在类球红细菌使用频率较高的 27 个密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晓昕 韩琳琳 等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3年46卷4期 91-97页
【摘要】 本研究以前期构建的大肠杆菌-谷氨酸棒杆菌穿梭载体pAU2 为基础,通过添加T7 RNA聚合酶编码基因及人工合成的克隆表达区,构建了 1 个新的谷氨酸棒杆菌分泌型基因高效表达载体pAU29KS.pAU29KS载体克隆/表达盒使用T7 启动子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丽 唐静 等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44卷7期 702-711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究化合物M6所干预的谷氨酸棒状杆菌(Cg)基因表达网络,以期为深入研究M6的抗菌作用机制提供候选基因.方法 利用Chemdraw 18.0软件展示M6的分子结构,二倍稀释法测定M6在多种微生物中的抗菌谱;模式菌选用与MTB细胞壁相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存瑶 张宝怡 等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22年38卷5期 392-397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探索三种多酚类化合物对高原低氧暴露小鼠肠道菌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平原对照组、模拟高原低氧组、高原原花青素组、高原槲皮素组、高原白藜芦醇组,每组12只.原花青素、槲皮素、白藜芦醇分别以50 mg/k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宇航 刘婉婧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25年45卷6期 37-4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筛选不同来源的聚谷氨酸合成酶(poly-γ-glutamic acid synthase,PgsBCA)和降解酶(poly-γ-glutamic acid depolymerase,PgdS),在谷氨酸棒状杆菌中进行串联表达,进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川敏 张玮祎 等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1年44卷4期 69-75页
【摘要】 强信号肽的使用是提高蛋白分泌效率的关键,筛选强信号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试验以大肠杆菌-谷氨酸棒杆菌基础穿梭载体pAU2为骨架,以枯草芽孢杆菌的碱性丝氨酸蛋白酶AprE为报告蛋白,分别使用强启动子tac-M和谷氨酸棒杆菌核糖体结合位点一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咏思 沈凯佳 等 《食品科学》 2021年42卷2期 170-176页
【摘要】 以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ATCC 13032)为出发菌株,敲除其支流代谢关键酶乳酸脱氢酶合成基因lldh,建立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干扰(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
【关键词】 谷氨酸棒状杆菌;乙醛酸;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干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阮红 Bernhard Eikmanns 《微生物学报》 2002年42卷4期 458-46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目标基因内部缺失片段的获得以及DNA重组交换等技术的有效运用,在氨基酸工业重要生产菌谷氨酸棒杆菌中,成功地定点构建了两个目标研究基因的单基因缺失菌株和双基因缺失菌株,并通过了PCR和测序等方法的分析验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宏 邹国林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2年20卷3期 213-21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报道了经光照和未经光照处理后贯叶连翘总提取物对谷氨酸棒状杆菌和粪产碱杆菌的作用,结果表明,总提取物对谷氨酸棒状杆菌有强烈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对粪产碱杆菌有抑菌作用;其抑菌或杀菌作用与其浓度有关,且不需光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昕雨 严琳 等 《中国畜牧兽医》 2020年47卷11期 3474-3483页
【摘要】 试验旨在探究微生物合成Levan果聚糖的新途径并优化其合成条件.利用转入果聚糖蔗糖转移酶基因的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进行全细胞催化合成Levan果聚糖,并采用响应面法以Levan果聚糖产量为响应值优化催化合成条件.首先设计Plackett-B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叶 郝宁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16年14卷5期 6-11页ISTICCABP
【摘要】 以代谢控制发酵理论为指导,重点对C. glutamicum 366菌株进行摇瓶发酵条件的优化。应用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培养基的配比,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葡萄糖63.33 g/L、精氨酸196.96 mg/L、( NH4)2 SO445.79 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阳 张苗苗 等 《食品工业科技》 2019年40卷5期 311-315,321页
【摘要】 谷氨酸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氨基酸,在食品、医药、工农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谷氨酸棒状杆菌是工业生产谷氨酸的主要菌株,从发现谷氨酸棒状杆菌以来,国内外在谷氨酸过量产生机理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本文就发酵过程中基因转录水平、关键酶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成伟 李贺丹 等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9年42卷2期 54-59页
【摘要】 乳酰谷胱甘肽裂合酶是生物体内降解丙酮醛的重要酶之一.食品级微生物谷氨酸棒杆菌ATCC13032基因组上的NCgl0106预测为乳酰谷胱甘肽裂合酶基因,但尚缺乏实验验证.本试验首先通过pCR技术扩增出预测的谷氨酸棒状杆菌ATCC13032乳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全栋 刘学胜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14年3期 7-11页ISTICCABP
【摘要】 考察谷氨酸棒状杆菌ATCC13032Δldh厌氧产丁二酸的发酵条件。结果发现:补加NaHCO3的效果最好,并且考察了NaHCO3浓度对葡萄糖转化速率及丁二酸生成速率的影响。运用代谢流分析方法分析了乳酸脱氢酶基因敲除对谷氨酸棒状杆菌厌氧代谢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洁 高震 等 《广西科学》 2017年24卷1期 40-47,53页
【摘要】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每年对聚酰胺、聚氨酯等多聚物产品的需求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1,5-戊二胺是合成聚酰胺等多聚物的重要单体,生物法合成1,5-戊二胺是一种具有潜在竞争力的绿色环保、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法.本文将从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大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武洋 刘金雷 等 《食品科学》 2017年38卷2期 65-74页
【摘要】 采用反向代谢工程的策略,以谷氨酸棒杆菌ATCC 13032野生型为出发菌株,利用无抗性标记的同源重组方法,敲除了编码葡萄糖pts系统关键转运蛋白基因ptsG、ptsH-ptsⅠ和葡萄糖转运系统关键转运蛋白基因abc、abc2和iolt1,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诚 李颜颜 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6年35卷9期 920-927页
【摘要】 作者研究发现全局调控因子Lrp的表达能促进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L-缬氨酸,但对菌体生长有一定影响.RT-PCR分析发现:Lrp的表达能提高L-缬氨酸合成相关基因ilvA、ilvBN、ilvC、ilvD及转运相关基因brnFE的转录水平,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湄雪 王北辰 等 《食品科学》 2016年37卷21期 157-163页
【摘要】 谷氨酸棒状杆菌不仅可以利用葡萄糖和果糖作为碳源进行糖类代谢,也可以利用这些碳源作为底物生产葡萄糖酸、甘露醇及山梨醇等产品.为了提高底物利用率和目的产物的积累量,利用代谢工程阻断糖类代谢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糖磷酸转移酶系统(phosphoen...
【关键词】 谷氨酸棒状杆菌;基因敲除;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糖磷酸转移酶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四平 陆阳 等 《发酵科技通讯》 2016年45卷1期 12-17,22页
【摘要】 目前L-苹果酸已经工业化生产,但仍存在苹果酸产生菌株来源有限和产量不高等问题,为了拓展苹果酸产生菌的种类及酶活性,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分别利用pETDuet-1为载体在宿主细胞Escherichia coli BL21 (DE3)中重组表达了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人杰 段俐 等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6年5期 98-105页
【摘要】 研究了碳源、氮源、乙酸盐、碳酸氢钠、温度、氧气等诸多因素和条件变化,对于谷氨酸棒杆菌工程菌株M5(C.glutamicum ATCC13032 M5)发酵产生L苹果酸产量的影响.L-苹果酸的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实验结果显示,以5%葡萄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婧 吴桐思雨 等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38卷2期 78-85页
【摘要】 谷氨酰胺合成酶(GS)是用于合成L-谷氨酰胺(L-Gln)过程中的关键酶,然而GS的酶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酶活不强,产物L-Gln偏低.本研究以GS的基因为研究对象,构建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志方 肖潇 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43卷12期 191-198页
【摘要】 [目的]鉴定谷氨酸棒状杆菌中ncgl2588基因编码的苯酚羟化酶,并验证其在苯酚降解中的作用.[方法]构建谷氨酸棒状杆菌ncgl 2588基因缺失突变株,比较突变株和野生型菌株利用苯酚能力的差异;同时将ncgl2588基因克隆到表达质粒p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