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5
- 1
- 1
- 19
- 9
- 6
- 1
- 1
- 6
- 6
- 5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胡颖 冯磊 等 《医学与哲学》 2016年37卷5期 59-62页ISTICPKU
【摘要】 通过提炼医疗责任保险的五大核心要素,即推行方式、风险保障模式、购买主体、理赔要件及纠纷处理,归纳其所包含的五组关系,即强制与自愿;商业保险模式与互助性保障模式、社会保险模式;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政府;过错赔偿与无过错赔偿及医疗责任保险介入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青松 《药学实践杂志》 2013年31卷1期 75-77页ISTIC
【摘要】 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后,究竟应由谁来对患者受到的损害承担责任?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司法实践中,法院往往依据民法中的公平原则判决医院承担相应责任.笔者拟通过对一起案例进行剖析,指出药品不良反应案例的审理仍应根据“过错原则”来认定,并提出在无过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阳秋月 刘世或 《医学与法学》 2010年02卷2期 60-63页
【摘要】 “不当出生”是指提供医疗服务的医务人员或者医疗机构违反了产前诊断的特殊注意义务,没有向胎儿父母提供有关信息或者提供了错误信息,以致残疾儿出生的情况.本文基于对“不当出生”赔偿请求权基础的分析,认为医院应当向孕妇承担违约责任,“不当出生”的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国安 殷树欣 《法律与医学杂志》 2005年12卷4期 262-263页
【摘要】 <篇首> 医疗服务中的产品质量纠纷在医疗纠纷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此类纠纷因医疗服务而产生,但却受到产品质量法的规范和调整.本文结合一个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兰芳 《管理与财富》 2010年5期 19-20页
【摘要】 疫苗伤害救济制度,是给受害人提供合法的追偿途径,弥补受害人损失的规范体系.当前我国该制度还不够成熟完善,存在立法滞后、程序衔接松散、补偿机制欠缺和赔偿责任主体模糊的问题,本文在分析阐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方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惠莹 《医学与社会》 2025年38卷1期 103-109页ISTICPKU
【摘要】 错误生命案件是医疗损害领域的关注焦点.当前,我国司法实践中屡次出现错误生命案件,但由于相关制度缺失、司法裁判不统一等原因,无法满足胎儿利益保护的现实要求,亟需对错误生命案件适用规则作出新的思考与审视.意大利权威司法判例合理论证胎儿的诉讼主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兰导师:张淳 南京大学 法学 法律学(硕士) 2008年
【摘要】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在我国时有发生,规模之大、引起损害之严重,已经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但由于药品不良反应在我国出现较晚,故我国学者对药品不良反应及其赔偿责任仍存在较大的争议且我国现行法律对药品不良反应各方面的制度设置还都处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胡波 2007年全国深化医院管理年活动暨全面加强医院管理与医疗服务学术研讨会 2007年
【摘要】 本文介绍了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概念,探讨了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认定、性质归属、责任原则、法律适用及责任认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静 马辉 《中国卫生法制》 2019年27卷3期 12-15页
【摘要】 通过对75个医疗产品侵权案件的统计分析, 发现《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九条在具体案件适用中存在以下问题:医疗产品责任与医疗过失责任易混淆;医疗机构往往成为赔偿责任主体;医疗产品缺陷无法准确认定;医疗产品鉴定相对困难.为此,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茜 杨维平 《中国农村卫生》 2024年16卷2期 31-33页
【摘要】 村卫生室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网底,在乡村振兴中应当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存在较大的赔偿风险,而自身抗风险能力又非常弱.本文举例法院判例,结合近年来出台的有关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就村卫生室的法律主体认定中的焦点问题——村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倩 张力 《医学与哲学》 2022年43卷14期 66-70,80页ISTICPKU
【摘要】 在广义的错误出生诉讼中,侵权责任划定的主要争议在于原告资格与赔偿范围的确定.生命诞生对子女自身而言不应被评价为损害,该子女不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错误生命之诉难以成立.在错误出生诉讼中,医疗机构系侵害该子女之父母的生育自主权,具体表现为生育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萍 胡晨希 等 《日用化学品科学》 2023年46卷3期 5-8,52页
【摘要】 在《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22年)》(以下简称《规范》)实施的背景下,讨论化妆品质量安全责任主体和监管部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规范》实施工作提出具体建议.运用博弈模型和纳什均衡理论对化妆品质量安全责任主体和监管部门2个参与方的策略及...
【关键词】 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博弈模型;纳什均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艾尔肯 《医学与哲学》 2019年40卷15期 67-70页ISTICPKU
【摘要】 现代责任保险合同突破合同的相对性理论,已从保护被保险人利益转移至补偿受害第三人之损害.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的理论基础包括保障患方第三人的利益、补偿患方第三人的损害、患方第三人是保险合同特有关系人等内容.为全面保护受害患方的合法权益,应当合理界定...
【关键词】 医疗责任保险;患方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立法保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敏 岳远雷 《医学与哲学》 2014年17期 74-76页ISTICPKU
【摘要】 为了促进计划疫苗损害救济的实现,保障公民健康权益,基于法的规范分析,计划疫苗预防接种应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体现了强制医疗法律关系。接种单位在履行预防接种职责时,如果造成了受种者损害,其损害赔偿应属于国家赔偿的范畴。计划疫苗预防接种行政行为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温春峰 吴静 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3年26卷4期 431-434页ISTICPKU
【摘要】 公共伦理视域中的食品安全问题是指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资源、运用公共权力,确保食品无毒、无害、符合营养要求,防止或杜绝食品中可能导致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或状态,以维护公众身体健康利益的问题.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睢素利 《中国医院》 2013年9期 46-48页ISTICPKU
【摘要】 《侵权责任法》把医疗损害案件纳入到民事侵权的范围,统一了医疗损害的赔偿。实践中,对于医疗损害的鉴定目前还存在着两类主体和两种鉴定模式的争议。通过探讨构建医疗损害鉴定制度的思路和原则,并立足于保证鉴定的公开、公正、科学和现实操作性的基础上,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松杨 付荣 等 《医学与社会》 2013年26卷6期 71-75页ISTICPKU
【摘要】 通过对一起先后就诊于两所医院的患者的医疗损害赔偿司法判例的分析,探讨多所医疗机构损害赔偿责任认定及分担机制.对于多医疗机构侵权损害赔偿案来说,首先要分别认定各主体在医疗过程中的过错、过错行为,损害事实及之间的因果关系;其次,明确多所医疗机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开亮 陈庆健 《医学与社会》 2012年25卷6期 72-74页ISTICPKU
【摘要】 医学教育临床实践中的医疗责任分配是秩序保障、医学人才培养的关键点,在临床实践中潜在风险不断加大、医患之间互信降低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第十六条、第十七条分析,认为当前我国责任分配缺乏公平正义,责任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小丽 《医学与哲学》 2011年32卷3期 58-59页ISTICPKU
【摘要】 <侵权责任法>首次以立法形式规定了患者隐私权的具体人格权性质,全面地概括了侵权主体,并明确了侵权人的民事赔偿责任.同时<侵权责任法>对患者隐私权的规定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未把探知患者隐私的行为规定为侵权.应当通过司法解释等方法对其进行补充完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雪娟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7年34卷12期 921-925页PKU
【摘要】 我国医疗损害赔偿领域已经形成了侵权责任、责任保险相互补充的格局,侵权法视角下医疗责任保险各利益主体法律关系具有特殊性,使得医疗责任保险制度更加复杂.通过分析福建省各具特色的医疗责任保险模式,结合考察侵权法对医疗责任保险的影响,得出:医疗责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焦艳玲 田野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5年18卷6期 93-95页ISTICPKU
【摘要】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在规范接种合格疫苗所产生的严重不良反应.根据现有立法,政府或疫苗生产企业是该责任的赔偿主体.笔者主张建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救济基金,在分散政府和生产企业风险的同时,及时对受害者进行补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东晓 陈会敏 等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1年17卷z1期 2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医疗事故可分为责任事故和技术事故,二者性质不同,所适用的法律原则和承担的法律责任亦不同,责任性医疗事故因其行为主体有过错,有损害后果,过错与损害有因果关系,符合侵权成立的要件,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触及刑法的应承担刑事责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建平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3年30卷12期 915-918页PKU
【摘要】 目的:分析缺陷药品侵权的责任主体.方法:采用比较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法.结果与结论:缺陷药品的侵权责任主体,包括药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进口者、医疗机构,以及国家责任问题.药品生产企业,是缺陷药品的第一责任人,其身份的确定可适用市场份额责任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平 《卫生经济研究》 2008年10期 30-31页PKU
【摘要】 我国针对医疗事故争议的处理,在法律适用上存在着两处不合理:用行政法规调整民事法律关系不合理;用不同位阶规范性文件同时调整同一民事法律关系不合理.同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仍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如在医疗事故的鉴定主体、鉴定程序及诉讼过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西巨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5年21卷7期 412-414页PKU
【摘要】 药品的警示缺陷将会导致产品侵权责任.关于药品危险,警示义务的主体应为药品的生产商.药品生产商一般应向消费者尽充分的、及时的警示义务.对于处方药,药品生产商应向处方医师尽警示义务.药师的主要职责在于配方正确.药师应在配方上尽注意义务.对于药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晓翔 《医学与法学》 2019年11卷3期 17-21页
【摘要】 我国《疫苗管理法(草案)》是对行政法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重大修订和完善,也是落实责任主体的法制体现,但仍存在一些亟待完善之处:该法的制度设计要有全程许可的意识,才能有效对接"放管服"实践和《行政许可法》并确保"疫苗上市许可持有...
【关键词】 《疫苗管理法(草案)》;全程监控;责任主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敏 《中国药业》 2012年21卷14期 3-5页ISTICCA
【摘要】 药品不良反应主要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 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因药品不良反应导致患者严重损害的,应由相关主体对受害人进行赔偿.但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法律责任规定缺位,因此应尽快建立和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的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成殷 邵蓉 《中国药事》 2012年26卷6期 550-551,55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寻求适当的药品设计缺陷认定标准.方法 以药物的研制过程为主线,探究可能存在的设计缺陷问题及其责任主体与赔偿机制.结果与结论 药品是关系人体健康的特殊商品.应结合我国国情,建立科学的药品设计缺陷归责与赔偿机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益峰 杨立英 《安徽医药》 2007年11卷4期 379-381页ISTICCA
【摘要】 药品不良反应是在正常使用合格药品时产生的有害或意外反应.因药品不良反应导致患者严重损害的,相关主体应对受害人进行赔偿.在我国现行法律中,药品不良反应法律责任属于侵权法中的公平责任.我国应及早建立和完善药品不良反应救济机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宇建华 耿庆光 等 《西北药学杂志》 2004年19卷2期 85-8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是一把"双刃剑".它改变了1984年公布的第一部药品法中法律主体即管理者和管理相对人之间权力与义务的不平等问题,加大了管理者的义务、责任条款.既赋予了监管部门相应的权力,又规定了行使权力的程序和所承担的义务,特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