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6
- 2
- 26
- 9
- 1
- 1
- 12
- 12
- 11
- 6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崔留超 陈捷 等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6年30卷3期 318-320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足底内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趾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10月-2015年6月收治的15例趾创面,采用足底内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结果15例皮瓣全部顺利成活,供区创面植皮后全部成活,随访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鹏亮 《中国美容医学》 2016年25卷10期 31-3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足底内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前足底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14年-2015年我科设计足底内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5例前足底创面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应用5例,皮瓣切取范围2cm×2cm~3cm×4c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遵江 张保德 等 《安徽医药》 2013年17卷6期 1005-100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14例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结果 本组皮瓣完全成活13例,1例皮瓣远端部分组织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结论 足底内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
【关键词】 足跟;软组织缺损;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东 申宽宏 等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2年26卷4期 330-33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比较第1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和足底内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坶)趾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成功率和功能效果,探索和优化(坶)趾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技术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第1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n=12)和足底内侧逆行岛状皮瓣(n=15)修...
【关键词】 (足母)趾皮肤软组织缺损;第1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足底内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福东 张志勇 等 《河北医药》 2009年31卷23期 3259-326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足部负重区皮肤缺损、肌腱和骨关节外露时,足底内侧岛状皮瓣是治疗足底负重区软组织缺损的首选方法[1].1990年Masquelet等[2]首次报道了足底内侧岛状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国内以足底内侧血管神经束为蒂足底内侧皮瓣的应用解剖及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福东 李长江 等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09年8卷3期 157-16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足底内侧岛状皮瓣的血管、神经分布情况,探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顺行转移、逆行转移的设计方法,并指导临床治疗足底恶性肿瘤.方法 观察16例甲醛固定成人尸体足及2例新鲜足的足底内侧血管、神经的分支、分布情况;观察足底内侧岛状皮瓣的血管、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卫玺 程宏宇 等 《中国美容医学》 2008年17卷6期 790-79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治疗足跟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治疗10例足跟部皮肤缺损患者.结果:本组皮瓣完全成活9例,1例皮瓣远端部分组织坏死,经换药后愈合良好.结论: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缺损...
【关键词】 足跟部组织缺损;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军 苏利国 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22卷8期 680-681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治疗足跟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治疗12例足跟部皮肤缺损患者,术后根据皮瓣成活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12例术后随访1个月~5年,皮瓣完全成活11例,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结论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文杰 余永红 等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4年27卷4期 358,360页ISTIC
【摘要】 <篇首> 足跟是人体最主要的负重部位,其皮下组织较少,损伤后极易导致跟骨外露,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处理效果不太理想.自1983年以来,我科采用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缺损,效果满意,特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祥国 石荣剑 等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23年46卷3期 303-30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足底内侧动脉远端蒂穿支(皮支)皮瓣在 趾近节基底平面毁损伤后所致创面修复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仁慈医院足踝外科2017年9月-2021年12月收治的26例 趾近节基底水平毁损伤患者,其...
【关键词】 足底内侧动脉穿支(皮支);逆行岛状皮瓣;趾毁损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守道 史增元 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4年32卷4期 381-38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为足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底外侧皮肤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35侧成年尸体足标本,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在手术显微镜下(×10)解剖观测(足母)展肌上缘动脉弓与足底内侧动脉深支内侧支吻合的位置、外径及长度.结果 (足母)展肌上缘动脉弓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柴益民 马心赤 等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2年18卷1期 27-28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研究修复前足皮肤缺损的新方法.方法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足底内侧动脉终支与第1跖骨底动脉、足底深动脉及足底深弓的吻合,设计逆行足底内侧血管及足内侧皮穿支蒂岛状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创面.结果临床应用6例,皮瓣面积4 cm×3 cm~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宁 杨大平 等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5年21卷5期 293-295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足跟部恶性黑色素瘤明确诊断患者5例,男3例,女2例.行足跟局部扩大切除手术,切缘距病灶2 cm,深度达跟骨骨膜,根据缺损大小及足底内侧动脉解剖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福东 刘仕杰 等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5期 16-17页
【摘要】 目的:观察足底内侧岛状皮瓣的血管,探讨以足底内侧动脉浅支为蒂的足底内侧岛状皮瓣的解剖结构及其对临床手术的指导作用。方法:观察30例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尸体足的足底内侧动脉。结果:足底内侧动脉的走行,分布有明显变异。足底内侧动脉浅支有2~3条皮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为 李东生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年31期 5639-5644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目前以展肌上缘动脉弓为蒂的岛状皮瓣设计依赖于临床医生的抽象思维,难以定量分析和交流学习,使其在临床上的推广使用受限。目的:对展肌上缘动脉弓为蒂的岛状皮瓣进行三维可视化重建,建立该皮瓣动脉的可视化模型。方法:选取新鲜成人标本1具,经胫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为 古丽扎尔·阿布都热西提 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32卷11期 1592-159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砪)展肌上缘动脉弓逆行岛状皮瓣的血供来源,为其修复前足底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新鲜和固定下肢标本各12例,解剖观测(砪)展肌上缘动脉弓形成及伴行神经、静脉的管径、走形、分布情况,据此设计以砪展肌动脉弓为蒂逆行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守道 2014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 2014年
【摘要】 目的为足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底外侧皮肤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35侧成年尸体足标本,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在手术显微镜下(*10)解剖观测展肌上缘动脉弓与足底内侧动脉深支内侧支吻合的位置、外径及长度.结果 展肌上缘动脉弓与足底内侧动脉深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守道 2014年浙江省医学会手外科暨显微外科学学术年会 2014年
【摘要】 目的为足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底外侧皮肤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35侧成年尸体足标本,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在手术显微镜下(*10)解剖观测展肌上缘动脉弓与足底内侧动脉深支内侧支吻合的位置、外径及长度.结果展肌上缘动脉弓与足底内侧动脉深支内侧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裴少琨 李卫海 等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9年30卷11期 651-65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形式足内侧皮瓣的血供来源及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侧成人足标本的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进行解剖,观察拇趾胫侧底动脉与足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以及第1跖底动脉、足底内侧动脉浅支、内踝前动脉、跗内侧动脉间吻合关系.根据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林 夏狮聪 等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年32卷2期 169-171,21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8月-2016年7月,利用携带神经的足底内侧动脉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13例,皮瓣内神经从主干神经上行支干分离.皮瓣平均大小4.0 cm×5.0 cm(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春端 张玉升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21卷6期 112-112页ISTIC
【摘要】 <篇首> 足踝部创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方法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是外科医生面临的难题.修复方法多种多样,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因其供区隐蔽,皮瓣感觉好而倍受临床医生青睐.但是因为血管皮支变异,术中操作失误等原因,失败病例也不在少数.笔自2009年3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莫雄革 彭维波 等 《中国美容医学》 2011年20卷z3期 140-14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报道以改良足底内侧动脉浅支皮瓣逆行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外露、肌腱外露等创面的效果.方法:改良足底内侧动脉浅支岛状皮瓣逆行移位修复前足创面9例,皮瓣面积4cm×5cm~7cm×9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2个月,皮瓣色泽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舒巍 周忠志 等 《中国美容医学》 2009年18卷11期 1578-157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瘢痕癌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03年6月以来,采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12例足跟部瘢痕癌创面,其中创面面积为2cm×3cm~6cm × 10cm,皮瓣设计大小为3cm×5cm~7cm×12cm.结果:移植皮瓣全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祥洲 袁振奋 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年33卷3期 312-313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足底内侧动脉深支为蒂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4 cm×5 cm~10 cm×8 cm足底内侧动脉深支为蒂皮瓣修复7例外伤或烧伤患者足跟软组织缺损,足底供瓣区采用游离植皮,一期完成手术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瑞鉴 杨庆达 等 《实用骨科杂志》 2008年14卷9期 565-56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总结逆行足底内侧动脉皮穿支蒂岛状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8月至2007年5月采用足底内侧动脉皮穿支蒂岛状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临床应用7例,皮瓣面积为9 cm×6cm~7 cm×5 cm,修复受区创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实用骨科杂志》 2005年11卷5期 410-412页ISTIC
【摘要】 目的选择性应用岛状皮瓣转位修复足跟部组织缺损.方法彻底清理足跟部创面,根据创面缺损范围选择性应用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转位修复.结果 32 例皮瓣全部成活,行走正常.结论在没有足部血管严重损伤的情况下,应用岛状皮瓣转位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庄岩 吴永涛 等 《陕西医学杂志》 2003年32卷5期 403-40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逆行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临床设计应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逆行移植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20例.结果:①足底内侧皮瓣有足背动脉内侧分支和足底内侧动脉浅支及深支内侧支多个供血来源.足背动脉与足底内侧动...
【关键词】 足部皮肤病/外科手术;外科皮瓣/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荣琴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1年22卷1期 11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1989~1998年,我科收治了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人12例,用不同方法修复获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24~56岁.巨大胼胝2例,黑色素瘤4例,皮肤鳞癌3例(合并皮肤溃疡2例),增生瘢痕2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君志 李洪波 等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28卷10期 1476-1477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利用岛状皮瓣和肌皮瓣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1年5月,对15例慢性难愈性创伤性溃疡、8例静脉性溃疡、5例压力性溃疡、3例糖尿病性溃疡采用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小腿外侧逆行岛状皮瓣、胫后动脉逆行岛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莫雄革 彭维波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0年32卷3期 360-36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足底内侧动脉浅支皮瓣修复足跟后皮肤缺损、跟腱外露的方法技巧.方法 采用足底内侧动脉浅支岛状皮瓣转位修复足跟后皮肤软组织缺损、跟腱外露14例,皮瓣面积4cm×3cm~7cm×5cm.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随访4~12个月,皮瓣色泽基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