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55
- 42
- 23
- 197
- 54
- 40
- 9
- 8
- 61
- 59
- 43
- 40
- 2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海燕 许静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2年33卷6期 108-111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肥厚型心肌病(HCM)心室复极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诊治的46例HCM患儿为HCM组,同时选择同期同院健康体检66例儿童为正常对照组,分析两组QT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房莉 彭军 等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23卷22期 23-25页
【摘要】 目的:探讨心功能不全患者T波峰-末间期(TpTe间期)的改变及其与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心功能不全患者198例(A组)及健康对照组90例(B组),A组按NYHA心功能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凯强 高鸿 等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7年33卷4期 369-3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离体家兔心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后心肌复极不均一性及Cx43表达的影响,探讨Cx43在右美托咪定抑制IR损伤心肌复极不均一性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家兔18只,体重(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庆 吕青山 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7年22卷2期 126-12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与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跨室壁复极离散度的关系.方法 141例患者,根据全自动动脉硬化仪检查结果分为PWV<1 400 cm/s(正常组)和≥1 400cm/s(动脉硬化组).全部研究对象均空腹检测血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凯强 高鸿 等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6年2期 161-1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家兔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心肌动作电位及跨室壁复极离散度的影响,探讨其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电生理特性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家兔18只,体重(2.0±0.5)kg,成功制备 Langendorff 离体心脏灌注模型,K-H 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艳秋 高鸿 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5年1期 40-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对兔心肌动作电位及跨室壁复极离散度的影响。方法:成年家兔18只,体重2.0~2.5 kg,制备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K-H液平衡灌注15 min后随机分为3组(n=6):正常对照组(C组)继续灌注37℃K...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洋 戴琳 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4年4期 503-50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维拉帕米治疗2型长 QT 综合征(LQT2)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兔左心室楔形心肌块,稳定1 h 后灌注 E-40310.5μmoI·L-1建立 LQT2心肌块模型;同时按照分组分别灌注维拉帕米0.5,1.0和2.5μmoI·L-1...
【关键词】 维拉帕米;2 型长 QT 综合征;跨壁复极离散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东芬 周艳玲 《实用医学杂志》 2011年27卷19期 3540-354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通过测定扩张型心脏病(DCM)患者心电图中代表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的两个指标:Tp-Te间期和Tp-Te/QT比值,探讨它们与室性心律失常(VA)的关系.方法:将188例DCM患者分为室性心律失常组(VA组)和非室性心律失常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火平 全小庆 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年36卷4期 456-458,4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普伐他汀对兔急性心肌缺血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36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组和普伐他汀组,每组各12只. 制备冠脉灌流的兔左心室楔形心肌块的灌注模型,采用浮置玻璃微电极法同步记录楔形心肌块心内膜、心外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海风 肖滨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07年23卷21期 3353-335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在心力衰竭病人中跨室壁复极离散度与射血分数及心率变异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7年2月之间住本院心内科的心力衰竭患者的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射血分数及心率变异性分别进行测量,并计算其相关性.结果:跨室壁复极离散度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存泰 徐大文 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年31卷3期 269-2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用单相动作电位记录技术,在应用β受体阻滞剂前、后刺激交感神经过程中,同步记录18只开胸犬基础及急性缺血条件下左心室游离壁心外膜、中层心肌和心内膜心肌细胞的单相动作电位.结果表明交感神经刺激使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减小.急性缺血可使TD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晓燕 胡小菁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28卷29期 3228-3232,325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通痹宁心汤联合美托洛尔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HRV)、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2组均接受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宏 田攀 等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10卷3期 292-29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力竭运动(EE)和运动预适应(EP)对大鼠心脏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安静对照(CC)组、运动预适应(EP)组、力竭运动(E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燕 孙凯 等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8年34卷2期 106-110,133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牛磺酸镁配位化合物(TMCC)抗豚鼠心脏尖端扭转型室速(TdP)的作用.方法:取健康、体重250~ 300 g的成年雄性豚鼠,随机分为4组:①TdP模型组(n=7):离体心脏以K-H灌流液灌流20 min,然后使用IKs阻滞剂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惠 高鸿 等 《贵州医药》 2016年40卷12期 1239-124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CX43蛋白在低温联合右美托咪啶处理影响心室复极不均一性中的作用.方法 成年家兔18只,体质量2.0~2.5 kg,制备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取模型制备成功的心脏18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6):正常对...
【关键词】 缝隙连接蛋白CX43;低温;右美托咪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英 俞正霞 等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4年12期 917-921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159例;同时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143例为对照组;试验组根据心脏超声心功能参数联合BNP定量评定心功能分级方程进行心功能分级,分为心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英 徐蓉 等 《疑难病杂志》 2013年12卷6期 419-42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的心电学指标特点并探讨其与不良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门诊或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B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75例(C组)、同期体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浩进 《中国医药导刊》 2013年8期 1296-1297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预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VA)的价值。方法:测定全部156例扩心肌病患者心电图导联TpTe和TpTe/QT的参考值范围,分析其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扩心肌病患者TpTe和TpTe/QT的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明鑫 权力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2年26卷6期 543-546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步长稳心颗粒对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兔心室肌在体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 将32只日本大耳兔分为四组:假手术组、假手术稳心颗粒组、心衰组、心衰稳心颗粒组.采用主动脉瓣返流联合腹主动脉缩窄的方法制作心衰模型,假手术稳心颗粒组和心衰稳心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波 赵国安 等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1年28卷2期 154-156,16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口服灯盏花素对家兔肥厚心肌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探讨灯盏花素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 30只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肥厚组和灯盏花素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开腹但不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心肌肥厚组和灯盏花素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制备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勇 张存泰 等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9年25卷5期 378-38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评价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对兔心室肌电稳定性的影响.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LPA高浓度组和低浓度组,制备兔左室楔形心肌块灌注模型,分别灌流含LPA 10 μmol/L和 1 μmo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蔚 张存泰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年21卷4期 342-344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口服胺碘酮对肥厚心肌细胞钙调蛋白激酶(CaMK)活性的影响,探讨胺碘酮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 30只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肥厚组和胺碘酮组,每组10只,喂养3个月,制备兔左室楔形心肌块.同步记录楔形心肌块容积心电图和内、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来春林 曾秋棠 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36卷5期 567-57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左旋-四氢巴马汀(L-THP)抗室性心律失常(VA)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跨室壁单向动作电位记录技术研究L-THP对犬在体三层心肌动作电位时程(APD90)、有效不应期(ERP)和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的影响;通过心肌局部给予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志刚 苏东东 等 《心脏杂志》 2003年15卷5期 406-40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在体情况下心肌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变化对心电图T波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运用单相动作电位(MAP)记录技术,同步记录14只开胸兔的左室心肌心外膜层(Epi),中层(Mid),内膜层(Endo)的MAP,分别予以静脉注射索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杰 李泱 等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2年18卷10期 514-51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从在体和离体两个方面探讨咪达普利对陈旧性心肌梗死(OMI)远离梗死区心肌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的影响.方法:24只兔随机分为3组,两组开胸结扎左回旋支制成OMI模型,术后1周将1组给予咪达普利0.625 mg/(kg*d)口服(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房辉 汪晖 等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4年18卷5期 308-311页
【摘要】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急性缺血心肌的作用.方法用单相动作电位记录技术,记录兔在急性缺血状态时三层心肌单相动作电位(MAP)的改变及使用小檗碱后的变化.结果小檗碱组缺血时动作电位振幅(MAPA)与对照组相比变化较小,2相平台未见完全消失,MAP形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燕爽 叶卉 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37卷20期 3524-3527页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Tp-Te间期)的特征及与心室重塑及预后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3年1月医院收诊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心电图...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的特征;心室重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蕊 李俊峡 等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13卷3期 366-368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Tp-Te)、Tp-Te/QT比值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诊断价值.方法 连续入选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西院心电图、脑电图二室行24 h 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4...
【关键词】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Tp-Te间期;Tp-Te/QT比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煜 徐涛 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4年2期 152-15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胺碘酮与伊布利特联合应用对心肌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5只,随机分配,分为A组:正常对照组、B组:含伊布利特质量浓度2 mg/L正常台式液灌流、C组:含伊布利特质量浓度2 mg/L低钾低镁台式液灌流、D组: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符校魁 刘艳秋 等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20年36卷3期 228-232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低温对离体大鼠心室肌复极时程及Kir2.1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Kir2.1蛋白在其中的作用.方法:1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6),即正常对照组(C组)、35℃低温组(H1组)和32℃低温组(H2组).制备Lang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