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437
- 21
- 1
- 1358
- 325
- 139
- 127
- 47
- 362
- 353
- 140
- 131
- 12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石鹏岩 许琨 等 《光明中医》 2023年38卷3期 555-557页
【摘要】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主要表现为黏液脓血便、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并伴有其他全身表现.临床以发作、缓解、复发交替为特点,缓解期UC虽然病情得到控制,但会出现腹痛、腹泻、黏液便、或少量血便、排便不尽、急迫感或肛门坠胀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秀健 李艺君 《环球中医药》 2018年11卷1期 112-114页ISTICCA
【摘要】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为伏邪温病范畴,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冬伤于寒"是为少阴阳气受损,阳气亏虚;春季少阳当令,伏邪温病转出于少阳,故称"春必病温".伏邪传变外出即转出少阳,内陷即陷入少阴.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为理论指导治疗春季发热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寇子祥 《天津中医药》 2017年34卷6期 364-366页ISTICCA
【摘要】 主要介绍了陈宝贵教授对"汗为心之液"的解析及辨治体会,并附有两则医案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成铭 《西部中医药》 2012年25卷1期 43-45页ISTIC
【摘要】 癌病患者的辨证与传统有所不同,应把癌病的基本病机即癌毒内伏、正气不足作为辨证的基础;益气养阴是扶正法的基本治法,温阳散寒也应重视,在运用解毒抗癌法时应慎用苦寒.同时以复法大方治疗癌病值得探索,祛邪治疗应把放化疗考虑进去,此外在癌病的治疗中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翠霜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30卷5期 873-875页
【摘要】 女性在两次月经中间,即氤氲之时,出现周期性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经间期出血[1].经间期出血一般出血较少,可自行自止,但若失治日久,出血时间逐渐延长,甚至延续至下次月经来潮,将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及生活不便,还将引起各种妇科炎症.又因经间期为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翠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8年15卷3期 78-79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甲状腺功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是指由于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造成的一组综合征,发病原因有多种,而以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居多,临床治疗相当棘手.运用中医辨证配合西药治疗,往往能取得良好疗效.现将个人辨治体会总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中秋 赵志国 等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06年21卷2期 18-19页ISTIC
【摘要】 <篇首>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乙状结肠黏膜及黏膜下病变为主的非特异性炎症,常有糜烂和溃疡.临床基本表现有腹泻、腹痛、黏液血便等.病情轻重不一,病程较长,易复发.属中医内科"泄泻"、"痢疾"、"便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倪海雯 陈晓丽 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29卷10期 1664-1667页
【摘要】 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恶性肿瘤,西医治疗以新药及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主,但是仍有较多患者存在耐药、毒副反应重、治疗不耐受.中医治疗该病以辨证为根本,病机以肾亏瘀毒为主.作者在临床治疗中以中西结合为治疗模式,化疗期扶正健脾和胃,减轻西药毒副反应,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符小聪 明爱红 《江西中医药》 2011年42卷5期 15-16页CA
【摘要】 <篇首>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肝硬化腹水是晚期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是终末期肝病的共同病理变化,腹水形成后既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又增加水电解质紊乱、自发性腹膜炎、肾衰竭等风险,是预后不良的一个指标.中医学的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荣 《湖北中医杂志》 2009年31卷5期 43-44页
【摘要】 <篇首> 消化性溃疡是胃肠道黏膜缺损穿透黏膜肌层以下的病变,可发于任何年龄,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该病属中医"胃脘痛"、"胃气痛"、"心下痛"等范畴.中医药对消化性溃疡诊治和抗复发治疗均有显著疗效.笔者试就对该病的病因病理,分型论治和辨治体会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革 《光明中医》 2007年22卷4期 19-20页
【摘要】 <篇首> 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手足痿软无力的一种病证,一般认为是由五志六淫、房劳食滞等导致五脏内虚、肢体失养而引起,其病理机制主要是肺热津伤、湿热浸淫、脾胃虚弱、肝肾髓枯等四种,兹不赘述.但由于社会的发展,疾病谱的不断发生变化,痿证的成因也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乔通湖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6年16卷1期 33-34页CA
【摘要】 <篇首>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治疗上老年糖尿病与非老年糖尿病基本相同,但老年人机体脏腑功能衰退,阴阳失调,气血亏损,因而在辨证用药上应有针对性,应做到因人而异,切合实际.中医药治疗老年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顺保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5年26卷1期 49-50页
【摘要】 <篇首> 肾病综合征主要以反复浮肿、蛋白尿、肾功能逐渐减退,甚至出现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肾病综合征病因复杂,多从慢性肾炎发展而来,病程长,治疗困难.在中医领域,从水肿,虚劳的辨证可以反映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现就肾病综合征的中医辨治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艳军 《国医论坛》 2004年19卷4期 25页
【摘要】 <篇首>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的溃疡,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本病的发病率约为10%~20%,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而以青壮年居多,多数在21岁~50岁之间,如防治不当,还可引...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中医药疗法;辨治体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振涛 韩丽华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年26卷7期 1537-15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笔者认为,对于辨治老年心血管病,在临床辨证和治疗遣方用药时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生理、病理的特点,才能收到好的治疗效果.概括总结为用药轻灵活泼、崇尚平和之剂,时刻注意顾护胃气,注重调理肠腑,注意虚实关系、补虚泻实、分清主次矛盾,注意守方缓图、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日 范文雯 等 《新中医》 2024年56卷19期 179-182页ISTICCA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中医在新冠肺炎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认为新冠肺炎属于外感疾病,正确使用发汗法非常重要,同时要配合通利二便法,以期驱邪务尽.早期新冠肺炎患者可以按照三阳合病思路来辨治;治疗全程需要重视祛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虎山 长春 等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40卷3期 21-24页
【摘要】 本研究采用蒙医辨证疗法治疗慢性肝炎,观察治疗效果.入组患者共 86 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3 例),根据蒙医药诊断标准并结合实验室检测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疾病诊断,采用蒙医辨证疗法进行辨证施治.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痊愈和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正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32卷5期 81-85页
【摘要】 文章探析腾冲市不育症的病因,总结用中医辨证治疗腾冲市男性不育症61例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列举临床验案一则,以期为基层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提供参考,并进一步在基层推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欢 张效科 等 《四川中医》 2022年40卷10期 26-30页ISTIC
【摘要】 2型糖尿病以糖脂代谢紊乱为特点,初期过食肥甘、劳逸失常、情志失调,食积停滞致脾虚失运、中满内热;继而由表及里,影响太阴脾的运化转输;后续中焦内热上灼于肺,肺阴不足;下达于肾,伤及肾阴,累及肾阳;交错于厥阴,寒热阴阳杂乱,变化多端.在临床实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苗 辛瑞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14卷29期 116-117页
【摘要】 目劄多发于小儿,病程长,容易反复.辛老师从事眼科临床20余年,治疗目劄强调祛除诱因,明确病因病机,标本同治、肝脾同调、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临床颇有疗效.笔者长期跟师学习,现将其治疗经验总结如下,为后期临床诊治尽绵薄之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磊 王非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18卷5期 139-142页ISTICCA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流行性,属于中医"疫"病范畴.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病及临床表现特点,以"湿毒疫"为病机,以"肺""脾"为病变核心,以湿、热、毒、瘀及气虚为主要证候要点,通过"腹泻""咳嗽""气促及胸闷"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红 乌兰图雅 等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1年27卷2期 21-22页
【摘要】 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亦称变应性血管炎,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皮肤小血管炎,临床上以多形性皮疹为主要表现,病程相对较长,预后较好.西医治疗该病以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组胺药及对症治疗为主,但部分药物副作用大,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有限、依赖且反复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益平 杨晓明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55卷2期 136-137页ISTIC
【摘要】 结直肠癌(CR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是继肺癌和乳腺癌之后我国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高,分别居于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的第4位和第5位[1].目前,早期CRC可通过手术治愈,术后总的5年生存率在50%左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金龙 张桢 等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29卷2期 361-363页ISTIC
【摘要】 坏死性筋膜炎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严重软组织感染.其病情发展快,死亡率高,现代医学以急诊手术引流、抗感染等为主要治疗手段.本病在中医学属“肛疽、烂疔、陷证”等范畴;中医内、外治在此类痈疽疮疡的临床证治方面有着许多优势,特别是在术后坐浴、敷药等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方镇 《辽宁中医杂志》 2006年33卷1期 71-72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淋证在临床上是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小溲灼热而痛,频数短赤为其主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膀胱炎、急性肾盂肾炎及其它泌尿系疾病并发感染等.本文对淋证的治疗体会,作为引玉之砖,供同道们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景宽 《辽宁中医杂志》 2005年32卷6期 534-535页ISTICPKUCA
【摘要】 介绍作者治疗胃癌的经验.主要从中医药辨证施治方面探析,首先探讨了辨证分型,接着探讨治疗方药,总的原则是,因人而异,胃癌早期采用攻法,中期攻补兼施,晚以补为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贵德 《辽宁中医杂志》 2005年32卷6期 563-564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多发性大动脉炎,又称无脉症,以头晕头痛、视力模糊、肢体凉麻、酸困乏力、气短神疲、上肢血压测不到或明显降低、单侧或双侧寸口脉搏减弱或消失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脉痹、眩晕、虚劳等病范畴,治疗颇为棘手.笔者通过十几年临床观察,结合前贤经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月萍 《辽宁中医杂志》 2005年32卷12期 1275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简称内异症)是育龄妇女日趋增多的常见病,疑难病,该病以痛经、不孕、盆腔包块、月经失调等为主要表现,且痛经和不孕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中医对内异症的病因病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熙 《中医药学刊》 2003年21卷11期 1915-19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咳喘病患者,特别是久病、重症、难治的病人多表现为上下俱病.医者对此类病人诊治时,必须上则顾下,下则顾上,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笔者就近30年来咳喘病人上下俱虚,上下俱实,上下俱寒,上下俱热,上热下寒,上实下虚,上虚下实等上下俱病临床辨治经验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申 刘红宾 《辽宁中医杂志》 2002年29卷12期 717-717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腰骶神经所产生的症候群,为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属中医腰痛、痹证范畴,传统以"诸般腰痛皆肾虚"为辨证要点.笔者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20多年临床实践,并吸取家父刘新安医师治疗本病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