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0
- 13
- 1
- 20
- 11
- 11
- 10
- 4
- 15
- 7
- 7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汪瑞祺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7年37卷9期 1037-1040页
【摘要】 通过建立远程影像诊断服务平台,整合现有资源,实现跨区域的影像信息医疗协同,提供远程诊断及会诊应用、影像数据共享与PACS/RIS云服务,优化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方便患者就医,提高基层诊疗服务能力,为分级诊疗格局的形成增添有效助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其鑫 陈蔚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3年13卷3期 129-133页ISTIC
【摘要】 近年来,眼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近视、斜弱视及其他常见致盲性眼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而治疗依从性和院外管理欠佳。数字疗法(DTx)是一种基于循证医学的远程干预措施,主要以软件的形式用于疾病的预防、治疗或管理。数字疗法与眼健康领域的结合,有助于实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婷婷 汪楠 等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20年36卷1期 45-4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比较4类远程诊断项目的异同,为我国远程诊断项目建设与发展提供实践证据。方法: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分别选取由政府、紧密型医联体、松散型医联体和商业公司主导的4种远程诊断项目,通过对政府、医院和公司负责人的半结构式访谈,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雅 李元媛 等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1年11卷4期 242-246页ISTIC
【摘要】 近年来,我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导致全球儿童盲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此,早期诊断对该病的预后十分重要。目前,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逐渐取得新的突破,随之也推动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诊断与治疗方式的改变。人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舒婷 才艺 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8年36卷1期 40-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开发远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筛查系统,评估社区DR远程筛查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于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北京市西城区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社区DR远程筛查系统,于...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群体筛查;医疗服务可及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亦棋 祝晨婷 等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7年33卷6期 633-6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传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模式是床旁间接检眼镜检查;近年数字化视网膜成像技术已成为目前ROP筛查的主要方式[1].我国每年早产儿基数巨大且呈现上升趋势,ROP专业防治人员相对缺乏,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ROP防治工作任务艰巨.因此,经...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诊断;远程医学;敏感性与特异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望胜 向定成 等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5年24卷10期 1155-11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评价12导联心电图远程实时传输系统对进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门-球时间的影响.方法 2012年2月至2012年7月就诊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胸痛中心的进行直接PCI的STEMI的患者的临床...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院前心电图;门-球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兆强 李涛 等 《中国职业医学》 2020年47卷1期 62-6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尘肺病远程会诊的认知情况及其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216家医院的282名医师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远程会诊模式在尘肺病诊断的使用意愿调查问卷》对其尘肺病远程会诊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望胜 向定成 等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3年22卷6期 669-6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评价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对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STEMI)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40例STEMI患者采用同时进行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和常规12导联心电图记录,采用配对t检验和秩和检验比较相同导联各波形的时限、振幅及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丽 杨和平 等 《应用昆虫学报》 2011年48卷6期 1896-190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针对目前果树食心虫识别方法实用性差、效率低、准确性不高的问题,开发了北方果树食心虫的远程便捷识别系统.本系统以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为准则,创新性的以“果树种类”→“果树生育期”→“取食部位”→“受害状”→“虫体粗略特征”→“虫体细微特征”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学建 胡建 等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5年39卷7期 761-76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互动式影像远程会诊系统的创建及其特点.方法下级医院局域网、防火墙[含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功能]及不对称数字线路调制解调器(ADSL Modem)1套, 联入Internet,通过贵阳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琳 钮培玉 等 《社区医学杂志》 2020年18卷13期 970-972页CA
【摘要】 “看病难”和“看病远”是郊区百姓看病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区域远程超声诊断中心成立的新形式下,本研究探讨有效开展超声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策略,为提高教学效率和保障区域远程中心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通过分析区域内13家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凯 肖潮 等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7年34卷8期 860-864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实现一套基于云服务的远程智能心电诊断系统.方法:心电采集传输终端硬件包括心电采集板、低功耗MSP430模块和蓝牙模块HC-06,软件终端是基于安卓系统开发的手机APP;服务器配置有MySQL数据库和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数据库和FTP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泞珊 杨希 等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6年15卷1期 92-95页ISTIC
【摘要】 超声诊断远程教育注重超声影像的实时性和动态性,因而其远程教学系统更依赖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利用DGX协议构建了由5大运行终端组成的超声远程教育系统,保证了可靠自适应窗口对等网络传输,实现了编解码技术的优化。同时,利用该系统针对医学生、科室医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建军 张莉 等 《眼科》 2014年23卷4期 217-220页ISTICCA
【摘要】 为进一步提高远程眼科医疗服务质量,对远程眼科眼底像阅片诊断的认识需要认真梳理.眼底照相机采集图像的质量是决定远程眼科眼底像阅片诊断质量的基础.眼底像位置正确、图像清晰、对焦准确是基本要求.单张眼底像对多种常见致盲性眼病如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华 郑健 等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14年37卷2期 134-13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索适合口岸发展要求的传染病监测新技术模式,以达到卫生检疫核心能力建设要求.方法 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利用现有业务系统的后端Oracle数据库,整合图像存储和通信系统(Pictures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廷翔 冯建刚 等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11年24卷2期 133-134,141页ISTIC
【摘要】 远程心电,是利用现代通讯和集成化电子技术,将人体的心电信号采集后直接发送至远程心电监护服务中心,由专业医师诊断所接受到的心电图并将诊断结果发送回去.建立远程心电监护服务平台,它的应用主要服务于以社区、农村医疗为主的基层医疗机构;服务于个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玲 《大家健康(下旬版)》 2015年9卷9期 75页
【摘要】 目的:探讨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对急性S 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急性S 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75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方法 ,研究组采用远程实...
【关键词】 院前诊断;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伟华 姚锦容 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18卷8期 1157-115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远程心电监测对心律失常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1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心律失常患者,每位患者先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束后再进行远程心电监测.分析两种监测方法所得的心电数据,计算心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国信息界:e医疗》 2011年11期 57-57页
【摘要】 11月2日,济南市远程心电网络平台建设工作会议在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召开。根据计划,济南市将于近期启动全市远程心电网络平台工程。城乡居民凭借平台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可享受到大医院心电诊断服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瑞 吕晓娟 等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24卷6期 2527-2528页
【摘要】 本文从应用现状、主要经验、需要解决的问题三个方面简要的阐述了医院开展数字化远程影像诊断平台以来一些经验与体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雨虹 王慧 等 《中华烧伤杂志》 2019年35卷9期 697-70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远程医疗是指2个或多个医疗机构运用通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患者提供远程诊断、治疗与护理的医疗方式.烧伤损害的特性决定了其应用远程医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综述了远程医疗在国内外烧伤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了该技术在烧伤领域的应用意义以及存在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慧 黄勇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11年38卷22期 4622-4623页ISTICPKUCA
【摘要】 结合区域医疗现况及区域协同发展基础,本文从建立区域远程教育平台、加强远程诊断、会诊、咨询、信息交流等医疗协作、实地强化培训等方面探讨区域协同医疗在四川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中的应用,建立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长效机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先懋 李澄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5年39卷4期 428-43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医学数字影像通信标准(DICOM )下应用结构化报告(SR)的可行性和中文化实现,探讨DICOM SR对影像诊断报告当前应用现状的影响,以及对远程诊断的意义. 方法根据2003版DICOM标准中SR的规范,利用现有的医学影像存储与传...
【关键词】 计算机通信网络;病案系统,计算机化;医学数字影像通信标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阳 《中华全科医学》 2012年10卷6期 968-969页ISTIC
【摘要】 远程医疗是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通讯和信息处理技术提供异地间的信息储存和处理手段以及传送图像、声音、文件、数据等医疗活动.远程医疗包括远程诊断、远程会诊咨询及护理、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信息服务等所有医学活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翁盛鑫 程少平 等 《人民军医》 2009年52卷3期 154-155页ISTIC
【摘要】 <篇首> 远程医疗是使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提供医学信息服务,进行远程诊断、远程治疗、远程护理等医疗活动的总称[1].海上远程医疗是远程医疗技术在特殊条件下的应用,具有灵活性好、适用性广、实时性强、可靠性高及操作简易等特点,对提高远航海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江志琴 2015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 2015年
【摘要】 江东区区域远程心电会诊系统是江东区卫生局2012年实施投入使用的新项目,旨在缓解我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心电诊断医生的不足及提高我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心电诊断水平,促进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与大医院之间的资源共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黄志强导师:宁钟 复旦大学 工商管理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硕士) 2013年
【摘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年化社会的来临,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在不断提升;迫切需要突破地域限制,获取优质的医疗资源服务.远程医疗技术整合了现代远程通讯技术、全息影像技术、信息技术,使远程医疗服务的获取成为可能.但是目前国内外远程影像领域缺乏好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徐征 第三届世界中医药教育大会 2013年
【摘要】 中医诊断学教学要求强化学生的望闻问切临床技能,而目前学生实训受到了一定制约.我教研室建立了远程实训模式,并研制了系列软件,为更新教学理念、强化技能训练提供了条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