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77
- 46
- 43
- 39
- 32
- 5
- 13
- 13
- 12
- 12
- 1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超 陈凯 等 《军事医学》 2025年49卷2期 119-124页ISTICCSCDCA
【摘要】 高原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给野战卫勤保障工作带来较大困难和挑战.野战医疗队重伤救治组主要负责危重伤员的早期治疗,任务负担重、难度高,工作开展更易受到高原环境的不利影响.该文根据高原演训实际经验,立足现有条件,从人员选拔、专业培训、物资筹备、场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娜 王茜小云 等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18卷9期 1228-1232页ISTIC
【摘要】 目的 设计一种野战重伤救治床,适用于野战条件下对重伤员实施急救,解决现有病床不利于医疗救治、仪器设备摆放分散、缺少操作储物空间、展收费时费力等问题.方法 该重伤救治床采用冷轧钢与优质塑料为主体制作,充分利用战场急救环境立体空间,配套扩展多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小勇 易贤楚 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20年37卷9期 90-9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模块化重症伤员专用病床单元的改进与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目前方舱医院重伤救治组现有病床与急救设备存在展收时间长、布局零乱、存放分散等问题,采取"箱仪一体"改进重症伤员病床单元为集中存放救治设备的多功能滚塑箱,并比较两组病床单元的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晓明 李梦文 等 《实用医药杂志》 2021年38卷2期 104-10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在卫勤支援船(战时由民用船舶加改装而成)模拟训练重伤员收治中应用ATLS(美军高级创伤生命支持)救治原则的效果.方法 将卫勤支援船模拟训练中收治的120例重伤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救治模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娟 任艳军 等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0年15卷10期 1251-1253页ISTIC
【摘要】 目的 通过深入了解野战医疗所重伤救治组女护士参加实战模拟演练中在生活、训练及心理等方面的体验与需求,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下一步训练及提高卫勤保障能力提供启示.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对14名重伤救治组女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 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艳艳 李勇 等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7年35卷3期 289-29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索实战条件下野战医疗所重伤救治组卫勤保障的组织实施方法.方法 结合野战医疗所参加全程实兵对抗演习进行总结.结果 总结出全程实施卫勤保障,形成较为成熟的人员编配和组室开设方法,以及系统规范的制度流程.结论 总结的组织与实施工作可为今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源 毕光远 等 《西南国防医药》 2017年27卷5期 523-524页ISTICCA
【摘要】 马里时间2016年5月31日晚8时51分,加奥地区的中国维和部队工兵营地遭汽车炸弹恐怖袭击,致我工兵分队1人死亡、4人受伤,警卫分队1人受伤,联合国职员10人受伤.其中重伤的两名士兵被前接回中国二级医院,进行了损伤控制性手术等紧急救治,次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卓 梁明 等 《临床军医杂志》 2013年41卷1期 1-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在战争条件下,野战心血管急重伤症救治方舱救治肾脏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构建肾脏闭合性及开放性损伤的动物模型,在野战心血管急重伤症救治方舱内,通过超声检查、血管介入影像诊断、栓塞等手段对战争条件下的肾脏损伤实行模拟救治.结果 3只实验...
【关键词】 野战心血管急重伤症救治方舱;肾损伤;导管介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吉媚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5卷18期 12-13页
【摘要】 目的 在重伤患者救治过程中应用急救管理,探究分析应用效果.方法 在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从该院选取100例重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急救管理.结果 在采用急救管理方法后,重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逐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结论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艳艳 梁蕾 等 《饮食保健》 2018年5卷49期 154页
【摘要】 结合野战医疗所多次参加卫勤演习保障,探讨重伤救治组护理人员的编配、分工与岗位职责,从而形成较为成熟的护理标准化管理模式,为健全野战医疗所护理管理制度,明确护士岗位职责,伤员救治护理流程提供借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文珍 蔡昌兰 等 《护理管理杂志》 2010年10卷5期 361-362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在海上批量重伤员救治中应用护理套餐的效果.方法 将医院船100例模拟重伤员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病区常规接收伤员入院的工作模式救治,实验组则由病区护士先按护理套餐内容对重伤员进行紧急处置,比较两组重伤员入院后等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屈纪富 《中国医药指南》 2008年6卷22期 149-150页
【摘要】 目的 总结军事医学综合演习及教学经验.方法 作为"猎豹2008"军事医学综合演习的师救护所重伤救治组的临床教员,通过精心准备、认真教学、模拟实战演习等过程参加了演习和教学任务.结果 本次演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圆满完成了演习和教学任务.结论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卓 孙景阳 等 《人民军医》 2012年55卷1期 3-5页ISTIC
【摘要】 我们研制的野战心血管急重伤症救治方舱(简称救治方舱),可采用微创介入法综合快速救治心血管急重伤症,使心血管急重伤症的诊治靠前.该救治方舱既可单独完成作业功能,又可整合到战役卫勤快速支援系统中,拓展了战役系统的救治功能.现将救治方舱的构成与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关泰红 曹小勇 等 《医疗卫生装备》 2023年44卷2期 90-95页ISTICCA
【摘要】 介绍了方舱型野战医疗队重伤急救病房单元内部配置现状及管理存在的不足,阐述了将"5S"管理模式应用于重伤急救病房单元内部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法,指出了将"5S"管理模式应用于方舱型野战医疗队重伤急救病房单元内部管理可以改进病房单元内部分区布局、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莺燕 刘艳丁 等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40卷11期 80-8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医护协作教学模式在卫生士官学员综合救护演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重伤救治组的36名护理学专业学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人,实验组采用医护协作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综合技能考核成绩与教学效果满意度.结果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桂兰 黄丽璇 等 《中华护理杂志》 2015年50卷11期 1404-1407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总结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救治7例大规模爆炸特重伤员的护理经验.通过快速启动连续血液净化护理应急小组、选择及维护血管通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实施个体化抗凝护理措施,使本组患者的血清PH值、乳酸值、白细胞计数及血清肌酐等与预后密切相关的指标稳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 《中国全科医学》 2014年31期 3678-3678页ISTICPKUCA
【摘要】 10月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救治专家组与云南省级专家,在普洱市第一人民医院、景谷县人民医院对地震伤员开展多学科联合会诊,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指导当地科学有效救治地震伤员。收治在景谷县人民医院的危重伤员已转至普洱市第一人民医院救治。永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珍 夏哲远 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3年30卷14期 14-1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以应急箱为核心的物资管理在批量伤员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6·7”事件批量伤员的救护中,采用以应急箱为依托的烧伤批量处方,进行快速检伤分诊、身份识别、信息管理、安全转运.结果 通过应急箱的应用,每位伤员均在入院后1 min内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文珍 黄叶莉 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3年30卷12期 62-6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医院船海上救护演练排班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在医院船演练过程中,运用弹性排班对医院船62名护士进行日常排班和紧急突发事件排班.结果 在医院船演练中应用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共救治伤员300名,配合医生进行动物手术73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文斌 《中国医院管理》 2012年32卷5期 75页ISTICPKU
【摘要】 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要求紧急救援的医疗队必须在第一时间到现场,对伤员实施有效的医疗救助,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伤亡.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现代医疗装备的支撑.1突发公共事件医学救援的特点和要求(1)公共事件的发生无法预测,事发突然,在短时间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淑靖 《护理研究》 2012年26卷36期 3399-3400页ISTICPKU
【摘要】 全球每年因为各类突发事件导致群体伤亡人数在数千万人以上[1].如何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救治质量,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我院是国有大型企业医院,企业拥有近1万职工,应对企业工伤事故的救治工作也是我院的重要职责之一.我院自2010年以来,每季度模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洁 李幼平 等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2年12卷5期 504-51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评价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后3个月内极重灾区危重症医疗救治的绩效,为全球地震医学救援降低死亡率、伤残率,提高康复率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查找并分析评价所有与本研究目的相关的回顾性分析、原始研究和二次研究.结果 ①据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雁灵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2年37卷1期 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百年来,全球共发生里氏7级以上地震40余起,在中国就发生10起,造成60万人罹难,占全球因地震死亡人数的53%.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共造成6.9万人死亡,1.8万人失踪,37万人受伤,其中重伤员1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殷婷婷 孔悦 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28卷1期 28-3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创伤是现代社会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美国,创伤死亡人数居总死亡人数的第4位,在我国居第5位[1-2].严重创伤患者病情危急,病死率高,致死的高峰期往往出现于事故发生后数秒至数分钟内,这段时间被称为"白金10 min"[3-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勇 曹勇 等 《中国医院管理》 2010年30卷8期 50-51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2009年6月5日成都市1辆9路公共汽车在距离我院约3公里处发生燃烧事件,医院接市120中心电话通知后立即调度急救车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共接回烧伤伤员45名,其中重伤员15名,特重伤员9名.我院迅速从组织管理、医疗救护、服务保障等方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新 张华 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27卷1期 46-4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成批危重伤员救治中预防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 2008年5月收治灾害致伤的14名重症伤员,根据伤情特点及具体条件,在普通病房采取除空气净化装置以外的一切净化护理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治感染.结果 灾害造成的14名重症伤员(含6名特重度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雁宾 赵晓东 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27卷22期 1743-174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采取"分组、定位、阶梯化"模式救治批量危重伤员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3-2005年收治的98名危重伤员[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ale,ISS)均≥16]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急救模式;2006-20...
【关键词】 分组、定位、阶梯化模式;批量伤员;急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玉函 王一平 等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9年9卷6期 629-63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分析"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不同时段地震伤员在我院急诊科停留时间,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在分检地震伤员中的作用,为救治特大灾害伤员积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至5月15日14时27分汶川地震伤员在四川大学华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兰 安虹 等 《中华护理杂志》 2009年44卷10期 948-949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总结了施行损伤控制术(DCO)救治44例严重创伤伤员的手术配合经验.术前对伤员快速准确评估伤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静脉通道;术中配合医生彻底冲洗、消毒创口,协助施行DCO,控制出血、损伤、污染,加强护理,注意保暖,严密监测病情.术后44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慧娟 聂时南 等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9年22卷7期 745-749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增加了突发事件的发生,可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伤员.绿色通道为患者在第一时间提供最适宜的救治,以最快速度为患者提供便捷优质服务,提高抢救成功率.文中探讨批量伤员救治中绿色通道建立的方法,优化批量伤员急救流程,提高急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