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2
- 3
- 2
- 16
- 12
- 4
- 4
- 4
- 18
- 5
- 4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屠振力 施美星 等 《昆虫学报》 2007年50卷2期 191-19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研究家蚕Bombyx mori造血器官机能障碍后其血淋巴中蛋白质成分的变化,利用重离子射线局部照射家蚕幼虫的造血器官,检测了照射后家蚕血淋巴中的蛋白质成分及注射大肠杆菌后在体内诱导出现的应急蛋白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照射蚕血淋巴中的蛋白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屠振力 施美星 《微生物学杂志》 2006年26卷6期 19-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了不同种类的重离子射线及同一射线的不同剂量照射后引起的抗辐射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R1的DNA二条链的切断损伤修复时间.结果表明,抗辐射菌经重离子射线照射后所引起的DNA二条链的切断损伤经过培养能被修复;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屠振力 小林泰彦 等 《昆虫学报》 2004年47卷6期 844-84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探索重离子射线局部照射使昆虫体内某一特定的组织或器官失去活性这一放射线显微手术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能性,用碳离子射线(12C5+,18.3 MeV/u)对家蚕Bombyx mori幼虫进行了全体照射或局部照射.研究结果表明:与全体照射不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屠振力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18期 5098-51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解明重离子射线的生物影响,调查了氖、碳及氦(20Ne8+,LET=300 keV/μm;12C5+,LET=116 keV/μm和4He2+,LET=16.2 keV/μn)等重离子射线照射家蚕(Bombyx mori)后的存活率及形态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斌 侯玮玮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08年35卷23期 4725-472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重离子和X射线辐照对人舌鳞癌Tb细胞周期影响的规律.[方法]采用X射线和离子束分别辐照人舌鳞癌Tb细胞,X射线照射剂量为0、2、4、6、8 Gy;重离子照射剂量为0、0.5、1、2.0、4.0Gy.PI荧光探针标记,流式细胞仪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文杰 《中国辐射卫生》 2004年13卷4期 282-282页ISTIC
【摘要】 目的测量低能重离子物理实验中靶和法拉第筒周围中子和γ辐射场的剂量分布.方法利用12C和20Ne离子束轰击不同的金属薄靶,并测量中子和γ射线剂量.结果辐射场中剂量当量率的主要贡献是中子,占97%~99%,γ辐射仅占很少一部分.结论进行此类实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隋丽 王豫 等 《载人航天》 2017年23卷2期 245-251页
【摘要】 DNA双链断裂(DSB)是电离辐射所致基因组DNA的主要和最严重的损伤类型,磷酸化组蛋白γH2 AX能比较特异地在DSB处形成焦点,是DSB的分子标志物之一.比较了重离子7 Li、12 C与γ射线辐照小鼠MEF细胞诱发γH2 AX焦点的规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清祥 《激光生物学报》 2001年10卷3期 165-169页ISTICCA
【摘要】 以集落法测存活率、用双链断裂模型分析实验数据,比较研究了羟自由基、γ射线和125.5?keV/μm碳离子束对B16细胞和V79细胞的致死效应.结果表明:三种处理对细胞都有明显的致死作用,剂量越大,效果越明显;重离子束的致死效应比γ射线强,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菊芳 李文建 等 《肿瘤》 2001年21卷4期 249-25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比较体外培养的瘤细胞对重离子和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方法以人肝癌SMMC-7721、宫颈癌HeLa和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为材料,用集落形成法研究了细胞经γ射线和重离子处理后的存活情况。结果细胞经γ射线处理后均表现为有肩区的存活曲线,属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世斌 卫增泉 等 《科学通报》 2001年46卷23期 1966-1970页
【摘要】 用110 keV Fe+ 注入L(+)-半胱氨酸薄膜样品, 经盐酸溶解后通过缓慢蒸发育成纯物质单晶, 并对其中一粒单晶用四圆衍射仪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 晶体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C2, 晶体学参数 a = 1.8534(4) nm, b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建 卫增泉 等 《核技术》 2001年24卷4期 305-308页
【摘要】 采用Hela、B16两种细胞分别研究了X射线和重离子在水介质中入射的深度与相应细胞的存活率(1-失活率)。结果表明:X射线与重离子在入射深度与细胞存活关系上有明显不同的变化规律。X射线的入射深度与其细胞存活率呈高度正相关性,r=0.92;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婧 王征 等 《中国临床医学》 2019年26卷3期 326-331页ISTICCA
【摘要】 软组织肉瘤的治疗策略取决于肿瘤的病理学类型 、组织分化及发病部位.放射治疗是软组织肉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四肢软组织肉瘤经局部扩大切除后继以放射治疗可达到与截肢术同等的长期生存率,且可部分保存肢体功能;腹膜后肉瘤术前放射治疗可降低肿瘤局部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建刚 陈逸轩 等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43卷2期 7-11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12C6+重离子射线对人肝癌HepG2细胞迁移、侵袭和黏附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选择对数生长期HepG2细胞,经0、1、2、4Gy剂量12C6+重离子射线辐照后,用Transwell法检测HepG2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MT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茅静芳 《抗癌》 2015年28卷2期 7-9页
【摘要】 本刊:肺癌是能从质子重离子治疗中获益的肿瘤之一,为何质子重离子治疗对肺癌有效?较常规光子放疗相比,质子重离子治疗肺癌的优势主要在于:照射过程中能量变化形成被称为“布拉格峰”的能量释放轨迹,可在肿瘤部位释放出较高的照射剂量,降低对周围正常组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秋宁 杨震 等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15年3期 030202-1-030202-5页
【摘要】 探讨重离子射线对A549细胞粘附、迁移和侵袭的效应及相关机制。对指数生长的A549细胞经过不同剂量重离子射线(12C6+)辐照后,通过MTS法测定粘附能力变化;用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齐婕 闫庆倩 《核技术》 2025年48卷3期 112-122页
【摘要】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辐射诱导DNA损伤过程,通过获得的细胞水平数字化损伤产额评估空间辐射环境生物学效应.基于空间环境中的主要辐射来源,结合蒙特卡罗损伤模拟程序(Monte Carlo Damage Simulation,MCDS),首先针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霄 杜艳 等 《核农学报》 2023年37卷6期 1089-1098页
【摘要】 为探究过氧化物酶Ⅲ(peroxidase class Ⅲ,PERs)基因家族在药用植物响应电离辐射中的作用,本试验研究了中药材桔梗的PERs(PgPERs)家族成员特性,及桔梗幼苗经高能重离子束和X射线辐射处理后PgPERs基因的表达量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程 刘文静 等 《生命科学仪器》 2023年21卷2期 4-25页
【摘要】 空间环境中宇航员受到的高能辐射主要来源于太阳粒子事件、银河宇宙射线和地球捕获带中的高能离子及其次生放射性粒子.太空辐射暴露具有低剂量率、多品质辐射和高线性能量传递(LET)等特点,是宇航员在深空执行长时间太空探索任务时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强 Y.FURUSAWA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5年32卷9期 895-899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日本千叶重离子医用加速器HIMAC提供的碳离子束,对人类唾液腺细胞(HSG)在剂量率为0.5 Gy/h的低剂量率条件下进行了辐照,运用标准的克隆形成法得到了3种不同剂量平均线性能量转移(LET)碳离子束辐照HSG细胞的剂量存活效应.与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娅丽 导师:杨兰 兰州大学 其他 口腔医学·口腔颌面外科(硕士) 2018年
【摘要】
目的:
研究重离子(12C6+)束和X射线照射后对人舌鳞癌CAL27细胞的生物学效应以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
应用不同剂量的重离子束(12C6+)和X射线对人舌鳞癌CAL27细胞照射后,采用MTT(3-(4,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余湛 导师:蒋国梁 Marco Durante 复旦大学 临床医学 肿瘤学(博士) 2014年
【摘要】
本文对高能质子线及重离子射线杀灭肿瘤细胞进行了实验研究。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重离子照射胶质母细胞瘤起源细胞的研究。
目的:研究重离子照射是否能通过以胶质母细胞瘤起源细胞(肿瘤干细胞)为靶向而有效治疗肿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汪传高 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风险评价专业委员会全国第十三届学术会议暨第四届第5次委员会议——低碳生活与健康损害论坛 2011年
【摘要】 采用松胞素B微核法,分别检测了60Co γ射线、12C重离子、252Cf混合中子三种射线0~IGy(0、0.25、0.5、0.75、IGy)照射人离体外周血的微核率,建立了相应的微核低剂量-效应曲线,并对其剂量效应关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蒋国梁 第五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国际肿瘤细胞与基因治疗学术会议、第二届中日肿瘤介入治疗学术会议 2008年
【摘要】 本文介绍了质子射线的物理和生物学特征,阐述了质子在非小细胞肺癌、列腺癌、食管癌、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的治疗效果,分析了重离子射线的物理学特征,重离子射线的放射生物学特征和临床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耿继武 周兆明 等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9年36卷2期 136-141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探索急性重离子辐射后早期差异表达的基因,以期查找出可提示重离子辐射的潜在基因标志物.方法:采用8~10周龄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照射组(12.5 Gy)和空白对照组(0Gy),分组进行重离子全肺野照射或假照,于照射后2、24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鹏 王岚 等 《医疗卫生装备》 2019年40卷6期 78-81页ISTICCA
【摘要】 介绍了质子重离子治疗系统运维的主要难点,分析了提升质子重离子系统运维的关键要素,指出了合理的设备管理和运行人员岗位配置、系统备件管理、设备关键运行参数指标的控制方法等,使得质子重离子主系统及其辅助系统始终保持较高的开机率,对保障质子重离子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进 张超 等 《现代肿瘤医学》 2017年25卷1期 146-150页ISTICCA
【摘要】 恶性黑色素瘤( malignant melanoma,MM)是一种恶性程度高、迁徙能力强的皮肤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呈现上升趋势,正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放射治疗在不能手术切除的恶性黑色素瘤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MM细胞对低LET射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孝娃 杜宁 等 《中国设备工程》 2019年16期 36-37页
【摘要】 由于质子/碳离子具有布拉格峰剂量分布特征,相对于常规高能X射线放射治疗具有明显优势,因此,近几年来带电轻粒子治疗技术得到广泛的发展和推广.本文尝试以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的质子碳离子放射治疗设施(以下简称为设施)为例,从辐射防护的角度概述带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查晓丹 李小满 等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5年2期 152-155页ISTICCA
【摘要】 重离子是原子序数≥2的原子被剥掉或部分剥掉外周电子后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它主要来自于太阳系外的带电粒子。虽然重离子占宇宙射线的比例只有1%,但由于它能够形成Bragg峰,产生巨大的能量沉积,因此对较为敏感的免疫器官所造成的生物学效应要比电磁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春青 毛玮刚 等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5年31卷11期 643-645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重离子束辐照对舌癌细胞Tca8113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重离子束12C6+及常规X射线对舌癌细胞Tca8113进行辐照,用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中MMP-9的表达,观察不同射线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