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856
- 262
- 26
- 1
- 1306
- 882
- 99
- 79
- 36
- 1324
- 412
- 402
- 237
- 22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赖熙 倪娟儿 等 《中国乡村医药》 2025年32卷7期 18-20页
【摘要】 目的 分析杭州市某县域医共体2021-2023年间上报的血源性职业暴露事件,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采取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该县域医共体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内,2021-2023年上报的血源性职业暴露事件资料,回顾性分析暴露者基本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文进 王晔 等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4年30卷4期 1-3,26页
【摘要】 目的:设计研发专利产品"一种胰岛素针头更换器",将其应用于胰岛素注射操作中,观察并分析采用"胰岛素针头更换器"与未采用前医务人员注射胰岛素引发针刺伤的发生率、操作时长.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1年5月本院内分泌科医嘱胰岛素皮下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凤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46卷5期 15-17页
【摘要】 护理人员在执行医疗护理工作时需要频繁使用各类医疗器械,其中包括针头、注射器等,面临着意外针刺伤的风险,易导致传染病的传播和其他严重后果.医疗机构和护理人员应该高度重视预防意外针刺伤工作,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和培训,确保医疗过程中的安全和医疗工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思琪 黄娟 《当代护士》 2023年30卷16期 162-164页
【摘要】 对患者进行静脉采血操作是医疗机构最常规的检验手段.目前,医疗机构常使用的采血器主要由前端针头、后端针头以及连接前端针头和后端针头的透明软管构成,这种简易的采血装置功能单一且没有办法起到保护医务人员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一种防刺伤采血器,不仅可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佳清 林丽娜 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44卷20期 1987-1990页
【摘要】 目的 设计胰岛素注射笔用针头放置器,并评价其在护士规范处理胰岛素注射笔用针头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4月—2021年5月参加本院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组织的胰岛素注射笔操作考核的456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按参加考核时间分为对照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娟玉 石娟 等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22年9卷2期 53-55页
【摘要】 护理人员是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发生率最高的危险性职业群体,由于穿刺护理技能经验不足和穿刺针不具有保护功能,导致被输液器针具刺伤的概率较大.广义护理技能包括穿刺、拔针到收集针头等过程,其需要一定的护理工作经验.目前,有关穿刺护理的技能培训体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秀文 汤寅滢 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9年18卷11期 1069-10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护生针刺伤发生现状,探讨有效的职业暴露应对策略.方法 回顾性调查某院2016-2018年临床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情况.护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统一登记基本资料,并对其进行感染预防及控制相关知识培训,告知护生发生针刺伤后应经蓝蜻蜓医院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德玲 杨晓平 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32卷9期 1192-1197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分析教学医院护理人员针刺伤职业暴露情况,从医学伦理学角度探讨降低护理人员针刺伤职业暴露及暴露后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不良事件管理系统上报护士针刺伤职业暴露事件,对发生针刺伤的人群特点、暴露场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蒙 马洁 等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9年27卷10期 736-7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调查胰岛素注射相关针刺伤的发生情况,为完善相应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参考国内外文献,自行设计胰岛素注射相关针刺伤调查问卷,采取微信问卷星方式对西安市1087名护士进行在线调查.结果 胰岛素注射相关针刺伤发生率为21.80%(23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冰 张敏 等 《中国护理管理》 2018年18卷4期 476-48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分析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GBZ/T 213-2008)(以下简称《导则》)实施效果,为深入贯彻落实该《导则》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中外期刊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以中国大陆地区护士为调查对象的锐器伤相关的中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志力 林美珍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18年34卷2期 320-32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通过发明和应用新的采血针,提高血透患者采血工作效率.方法 将180例血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一组(CG1组)、对照二组(CG2组)、试验组(EG组)中,比较3个组中的采血时间、存在针刺伤风险的操作次数、存在血标本污染的操作次数.结果3组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静 雷花 《护理研究》 2018年32卷5期 812-813页ISTICPKU
【摘要】 研制一种伸缩式防针刺伤注射器,医护人员在配药或者注射工作完成后,针头套能自动将针头包覆在内,避免外部环境污染针头或者针头污染外部环境,减少医护人员针刺伤的风险,且操作简单、方便使用,能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邸红军 施月仙 等 《中华护理杂志》 2017年52卷1期 93-98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检索和分析医务人员预防针刺伤的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方法 首先通过计算机检索BMJ最佳临床实践(British Medical Journal best practice)、Uptodata,Cochrane Library...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海燕 李映兰 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7年16卷6期 582-5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针刺伤是指由头皮针、注射器针头、静脉导管、采血针或皮下注射针头等锐器导致的皮肤损伤[1],针刺伤可引起血源性病原体感染,导致血源性疾病的传播.针刺伤对医务人员造成的伤害日益引起重视,据美国职业暴露预防网统计报道,2008年美国99所医院共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辉 陈秀文 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7年16卷9期 816-8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静脉采血过程中针刺伤现状,探讨有效防护策略.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中国临床一线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护士的一般资料及护理人员静脉采血培训与管理状况、采血前戴手套依从性、近一年因静脉采血发生针刺伤的情况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珍 杨玉妹 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7年16卷6期 548-5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医务工作者针刺伤现况并分析原因,以探讨有效的针刺伤防护策略.方法 回顾性调查某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感染管理科登记的针刺伤案例并进行分析.结果 共发生164例针刺伤,其中医生71名(43.29%),护士81名(4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邸红军 施月仙 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6年15卷10期 791-7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调查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针刺伤的相关知识和态度现状。方法于2015年6月20—23日调查某院2015年6月准备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实习护生针刺伤知识和态度。结果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24份,有效率92.5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瑾 苏月华 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6年15卷12期 972-9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了解基层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特点,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调查2012年1月—2015年8月该院发生职业暴露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结果178名医务人员共报告职业暴露197例次,以30岁以下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艳琴 徐蓓 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6年33卷11期 7-1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深入了解低年资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心理感受,以期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1-6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发生过针刺伤的15名低年资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若琼 《护理研究》 2015年13期 1648-1649,1650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职业暴露的方式和分布人群,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减少护理人员接触侵入性治疗操作针刺伤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对2013年1月—12月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方式、人群进行统计,运用特性要因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秀梅 李琦 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5年32卷14期 53-55,6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神经外科新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成立品管圈组织、确定品管圈主题、对神经外科新护士针刺伤发生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神经外科新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芳 唐静 等 《护理学杂志》 2014年29卷13期 7-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军队三甲综合性医院护士职业风险感知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护理职业风险评估问卷对859名军队三甲综合性医院护士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总体职业风险指数10.31±4.87,高度风险项目为骨骼肌肉不适、倒班危害、职业挫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骆淑惠 陈恋 等 《中国护理管理》 2014年5期 463-465页ISTICPKUCSCD
【摘要】 本专案以“知信行模式”为理论指导,通过提升护理人员执行锐器物品操作认知水平,同时修订预防针刺伤手册、制作预防针刺伤DV D及执行预防针刺伤教育训练等方式,增强护理人员操作行为的正确性,降低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保证职业安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家兴 牛敬雪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4年3期 298-30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预防护生实习期针刺伤发生状况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1年、2012年实习的大专护生96人为研究对象。其中2011年护生为对照组,共43人;2012年护生为干预组,共53人。干预组在进入临床实习前1 d,介绍针刺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艳丽 赵惠敏 《护理研究》 2014年24期 3049-3049页ISTICPKU
【摘要】 由于手术整个过程涉及的环节及人员较多,如外科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室护理人员等,他们在手术过程中需要相互协作,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发生针刺伤。针刺伤可引起20余种血液性疾病的传播,其中最常见、威胁最大的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与艾滋病;因此重视锐利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福荣 邓敏 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4年12期 760-7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了解护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发生针刺伤后的焦虑程度、持续时间及认知情况,以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某院41名发生过针刺伤护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果41名护生发生针刺伤后以轻度焦虑为主(68.29%);焦虑状态持续时间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春梨 廖维芬 等 《中华护理杂志》 2013年48卷3期 230-231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有效防范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风险.方法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科室管理理念重新定位,流程改进后倡导“一次就将事情完全做好”的理念,实行“单项负责制”,针对潜在不安全因素,进行流程管理.结果 护理人员时针刺伤防范意识不断提高,自觉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延婷 王乐三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3年13卷6期 754-75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在中国护生中开展实习前职业防护教育预防针刺伤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WanFang Data和VIP,收集开展职业防护教育和不开展职业防护教育比较预防针刺伤的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2002.10~20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松 曾慧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3年30卷8期 36-38,5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针刺伤是指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合针、手术刀片等刺伤皮肤造成的意外伤害[1].针刺伤的严重性不在于利器本身造成的伤害,而在于被污染利器可能造成疾病传播[2],尤其是经血液传播的疾病.锐器伤后发生血液、体液传播性疾病的危险性高,远远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迎春 于颖 等 《护理研究》 2013年27卷16期 1624-1625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研究适合于减少急诊儿科护士针刺伤的临床路径管理,制定针刺伤临床路径防治应急预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急诊儿科护士发生针刺伤的环节因素,制定临床路径管理.1年后再次对该科护士针刺伤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后针刺伤的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